书城励志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处世精粹
3327800000038

第38章 曾国藩家书(1)

曾国藩(中国·清代1811年—1872年)

曾氏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人们对他的关注和兴趣,正好给我们以启示:处在变革时期而浮躁不安的中国人,依然渴求来自本族文化的滋润,尤其企盼从这种文化所培育出的成功人士身上获取某些启迪。这启迪,因同源同种同血脉的缘故,而显得更亲切,更实用,也更有效。

——著名作家唐浩明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晨星,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己惟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致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而他的著作和思想亦影响深远。尽管曾氏著作流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曾国藩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这部家书使其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家书》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功名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读懂这样一部书,胜过读千百册平庸之作。大多数官宦之家,一代两代即衰,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钧、曾约农、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这与曾国藩的修身处世教育有莫大关系。

1865年,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被封为一等勇毅侯,加太子太傅,权势极大,功高震主。清朝对其极不放心。咸丰帝曾在湘军克复武汉时叹道:“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曾国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他熟悉历代掌故,因而在击败太平天国后,一方面自裁湘军,一方面把家书刊行问世,借以表明自己忠心为清廷效命,以塞弄臣之口。古人避祸方式种种,却少见有借助家书以自表心迹的先例,曾氏刊行家书,以示无隐,韬光养晦,洁身自保,而且可以减轻朝臣的猜忌,确是一招高妙的修身处世之道。此外,作为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思想濡染的人物,曾国藩更看重身后的名誉。而刊刻家书,流传后世,是另一种更大的表明心迹,是一种大智慧。《曾国藩家书》自刊发后便风靡不衰。

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0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等十大类。曾国藩的家书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谈到了官场、僚属、朋友、邻里之间的种种关系,还说明了为学、读书、作文等方面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这些信都围绕着一个中心:一个人应当怎样修身、做人、处世。其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活泼,随想而至,挥洒自如,没有虚伪和造作,真切感人,于平淡中孕育真知良知,凝聚的人生思考,修身齐家处世的精辟见解,足以反映他高超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更足够后人鉴赏。

读曾国藩的家书,可以发现这位为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已经大红大紫的钦差大臣,竟有“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计”这样的自我告诫,透露出曾氏的精明和清醒,蕴涵着他对“狡兔死,走狗烹”的警觉。他教诲子侄“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这些话也十分耐人寻味。读曾国藩的家书,好像听见他在耳边娓娓道来,看不到丝毫厚黑、狡诈,也不会觉得他是一个政治家。家书从曾国藩由翰林院庶吉士初授官职到去世前不久,跨越近30年。除了思想渐趋成熟外,他的志趣仍然和少年读书时一样,始终以读书人自居,这决定了他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也成为他一生成功的基石。他在信中表述的对为学、作文、历史等等的认识,有很多经验值得后人学习,按现在的话说,即是他有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领悟能力。他科举出身,却深得教育大义,因此他在家书中对自己官场得失谈得较少,而始终牵挂在心的是子弟的学习。同时,他官学并举、胸怀大略,时时刻刻警戒自己:做官清廉、做人谦逊、做事勤劳;对弟弟、儿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功夫力透纸背,非一般官宦人家所能及。

曾国藩关于修身养性有很多真知灼见,包括立志、求知、敬恕、忠信、反省、慎独、谨言、有恒、勤俭、谦虚等内容,其目的在于:始于修身,终于济世。曾国藩认为做人之道关键在于“敬恕”二字,所谓“敬”,一要做到无论在多少人面前,无论在大、小人面前都不能傲慢,这叫泰而不骄;二是衣冠整齐、态度俨然会使人望而生畏,这叫威而不猛。“恕”字要做到完美的境地,待人仁厚有礼,终身谨慎小心。如果行为得不到别人的赞许,就应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曾国藩一生孜孜于克己之学,师从理学大师唐镜海后,更是自律甚严。曾国藩一贯重视道德修养,总结了修养为八德:勤俭刚明孝信谦浑。勤俭刚明四字,皆求诸己之事;孝信谦浑四字,皆施诸人之事。曾国藩还主张自修求强,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进而战胜自我。通过自修而完善,是君子所珍惜和追求的境界。自古以来,多少钟鸣鼎食之家相继败落,都是因为子孙骄奢淫逸所致。曾国藩出将入相,最担心的就是子孙长处于富贵乡里,习惯过一种寄生虫似的生活,渐渐蜕化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他随时随地言传身教,苦口婆心地训导诸弟诸子诸侄克勤克俭,不可懒惰奢靡。

作为清王朝的封疆大吏、朝廷重臣,曾国藩的官位不可谓不高,权势不可谓不重。他位列三公,封侯拜相,是晚清时期一位炙手可热的人物;他掌握着一支训练有素的湘军,一时权倾朝野,威震大江南北。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没有踌躇满志、趾高气扬、飞扬跋扈、为所欲为,而是居高思危,谨小慎微;在飞黄腾达之时,官运亨通之际,时时想着退路,处处考虑到罢官。这就是他的处世哲学之一。在“朕即国家”、尔虞我诈的封建时代,他深知权高震主将会给自身带来的危害,所以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之后,立即向朝廷提出了解除自己职务的请求,表现了不居大位、不享大名的思想,认识到享名太盛必多缺憾。但是他得知满族御史参劾他力求解职是恃功骄惰时,就马上乖乖赴任,表现出灵活圆滑的处世态度。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他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对待家人,曾国藩则提出了一般平民所应遵循的处世原则,要求他们严格奉行,谨慎恪守,不能有丝毫懈怠。不以势利对待亲友,不以盛衰对待故旧,也不因恩怨疏远他们,是曾国藩在处理亲友关系上提出的处世之道。即使对一些他不满意的人,和一些已经产生了嫌隙隔阂的人,也不因一个人而影响了整个家族的关系。对待一般人,曾国藩提出了平等待人的主张,居乡要全守乡间旧样子,不能掺半点官宦习气;对待长辈要力尽孝心、恭谨钦敬;做晚辈要有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国藩在家书中大力倡导;对待儿孙辈他强调不要太娇惯,认为“爱之反以害之”。

在“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封建时代,曾国藩步步高升,得以善终,完全凭仗他高明的处世之道。曾国藩一世都生活在官场中、军旅里,他的处世之道当然是一个封建官僚,尤其是一个高级官员在复杂的世事中总结出来的。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

修身与齐家

对曾国藩的评价,100多年来,世人结论各异。有人从学术思想的角度对之进行评价,认为曾氏起家词林,潜心学问,对诗古文辞用力甚勤,对程朱理学造诣颇深,因此把他推为“一代儒宗”、“理学名儒”;有人从政治角度出发对之进行评价,誉称他为“中兴名臣”、“勋德名俭,冠绝百僚”……尽管观点各异,结论不一,但谁读完《曾国藩家书》,谁都不得不承认曾国藩在教育子弟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他的治家理论和方法,既充实具体,又亲切感人。“家书”是曾国藩思想和人格的倒影,世人所十分关心的立志、为学、处世、从政、持家、教子等心法,均详其内。

曾国藩兄弟五人,他为老大。作为兄长,他全面担负着教导弟弟们读书做人、修身处世等方面的重任。他根据祖父曾玉屏的治家遗规,参合自己的见解,对于在乡间主持家务的兄弟,在家书中屡次训导其谨守家风,教育子侄辈读书做好人,从小养成勤俭、谦虚的品行;要求其弟不忘“耕读”之本,不要干预地方事务。对于跟随他在外作战、做官的三个弟弟,尤其是对曾国荃的训导可谓面面俱到,从处世为人、政治治事、谨守家风、保养身心等方面都加以细心的开导,有了成绩加以鼓励、赞扬,有了缺点和错误则毫不留情地给予批评,充分体现出一个做兄长的形象,尽到了做长兄的义务。这在中国家庭教育史上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