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处世精粹
3327800000008

第8章 论语(1)

孔子(中国·春秋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孔子对于社会制度,对于人们思想的影响如此深远,几乎与一些宗教创始人如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相同,但性质却大不相同。孔子完全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他的生平事迹广为流传。其《论语》一书所灌输给人们的严格的道德标准,永为后世尊崇。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

在2000多年前的一个遥远的朝代,夏商周约3000年的文化沃土孕育了集上古三代文化之大成者——孔子。这位垂宪万世的至圣先师,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西方的学者们一直将其与耶稣、释迦牟尼并称为“世界三圣”。公元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西方文化名城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这些当代科学、医学和文学的顶尖级巨匠们以不容置疑的语言向全世界宣告:“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杰出的导师,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思想几乎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因此孔子的观念可以说是渗进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修身处世是基点,是核心,而孔子提倡的“忠义礼智信”可以说是华夏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亦成为后人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孔子的高明治国之道几乎是百世不衰,他倡导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设计以及躬行不辍的为人处世方略,不仅显示了一个巨人的完美人格,并且能让后人学到许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孔子是影响中国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等最深远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名字犹如一颗启明星闪烁在东方的天宇,昭示着一代代的求知者。《论语》这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经典,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它所蕴涵的内容十分丰富,诸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无所不包,关于立信、躬行、守礼、好学、改过、慎言谨行等内容都有论及。它全面而又集中地反映了孔子非凡的品德、高深的学问和过人的智慧,无处不体现出他宽厚仁义的用心。孔子告诉世人的不是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机谋,而是坦坦荡荡的处世哲学。从这一点看来,《论语》堪称是一部关于处世待人的教科书,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

从汉朝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论语》中所倡导的为人处世之道和经世致用之学,给中国社会的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些内容不仅成为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所公行的是非尺度,也几乎成为后世人们所尊奉的信条,至今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保留了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各篇无固定标题,后人一般用每篇开头两至三字作为篇名。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谈论之语约444章,另外48章记载了孔门弟子之间谈论之语。《论语》说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只有数千言。然而正是这数千言,囊括了孔子思想的精华,反映了孔子的天命观、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处处体现了孔子通彻人生的大智慧,可谓是其言简而其意深远。

《论语》不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中,有许多来源于儒家文化的成分,如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见义勇为、遵守秩序等,表扬一户人家庭关系和睦,就说是诗礼之家;称赞一个人有胸怀、有学识,就会说他有儒者风范。中国人浓厚的家族观念和孝悌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直接体现。在中国古代社会,学生们一进学堂,首先要向孔子像行礼,学的也是《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朝廷设置的科举考试制度,成为国家的官吏。

孔子在《论语》中告诉人们,处世原则是积极的入世,而不是消极的避世或出世。孔子一生就是恪守自己制定的这一处世哲学的。他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天下动乱,战争频频,但他并不遁迹山林,去过隐逸的生活,而是多方奔走,四处游说,积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这种做法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曾困厄于匡,绝粮于陈、蔡,但是,不论在何等艰难的条件下,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以此教育弟子。在匆忙奔波的旅途中,他遇见过不少远离世事的隐士,他们对孔子汲汲于世事,或感到不解,或冷嘲热讽,或不予理睬。孔子则表示不能隐居山林,必须在社会中生活,而且积极地参与改变社会的活动,其热心救世的精神可谓坚忍不拔,令人敬佩。即使在他的学说得不到各国君主重视采纳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消沉低落,而是办学兴教,著书立说。这些都为后人关心世事、积极入世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儒家的处世哲学,对于社会来说,是爱人利他;对于自己来说,是正己修身。孔子认为己不正则难正人,首先要求自己奉行社会通行的道德准则,加强自身的修养,经常省察自己。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都是从他与社会、与其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孔子用对于自身的生命历程的精练表述作为一个范例,说明了修身在其人生的每一阶段的重要作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由于孔子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垂范示教的修身课程,儒家后学无不将其视为效法的榜样。

孔子认为处世即处人。人生在社会中,长于人群里,个人与整个社会、与周围的人群,有着鱼水般的依存关系。一切理想、愿望、目标,都要通过处理好这一关系,才能圆满地实现。孔子深谙个中三味,在待人处世上,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把“仁”作为人生处世的最高准则,要人们尊奉这自古以来的行为标准,以礼义为做人的依据。孔子所倡导的道德以“仁”为核心。从造字法上说,“仁”字是个会意字,由“人”和“二”组合而成。“仁”即是人与人相接相交、相遇相处应有的道德规范。它所涉及的方面相当宽泛,主要是孝、悌、忠、信、智、勇、恕。孝是敬爱父母,悌是敬爱兄长。《学而》中说,孝悌是为仁之本,是人的天性,爱父母,爱兄长,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推广爱心,爱及社会而成仁德。《论语》中讲的“忠”,不是特指对国君的“忠”,尽心尽力为别人操劳,这就是“忠”,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孔子将信看得很重,与人相处,与人共事,取得信任是至关重要的。《论语》中的“智”,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明白事理,不会头脑简单,轻易上人家的当,作无谓的牺牲;其二乃“知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跟人相处、交往。不知人,何以在与人交往、相处时采取合适的举动,何以择师择友以益其学问道德修养,何以选人任事以成其功,因而“知人”是很重要的。“勇”也是“仁”所包括的一种美德。要做到“勇”,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勇”必须合于礼,合于义;二是“勇”必须与“敬”、“智”结合起来,不是一味蛮干。在孔子眼中,“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他强调中庸是天下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平和是获得事物客观规律、道德和行为标准的道路。追求实现中庸平和,能使天和地处于融洽的位置,阴阳能调和,天下万物就能生育成长。

孔子要求一个人的行为能合于“仁”道,人与人之间要“爱”,要有怜悯心、同情心、恻隐之心,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重。而且要把“仁”道作为自己的爱好、追求与信仰,孔子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是达到乐道与安仁的境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本人就是个“乐以忘忧”的人,还赞扬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的精神。他提倡的“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都是一种乐道精神。他认为乐道的人是不注重物质享受的,不去计较富贵贫贱,不论居于穷困的境地还是处于安乐的环境,都要安于“仁”德,乐道不倦,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完全沉浸在“道”里面,从而培养出高尚的情操。

《论语》在论及处世之道时,还十分重视“知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首先要“知人”,即了解人。若知人,须从知言入手。孔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在了解人的时候,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进行全面的观察和了解,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知人是择友的基础,所以孔子很重视择友。他认为直友可以辅仁,益友可以进德,损友则足以损德,所以《论语》提出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此外,行孝、安贫、立信、躬行、守礼、好学、改过、慎言敏行、反省改过等方面也都是重要的处世之道。

2000多年过去了,《论语》在现实社会中依然有它的积极意义。比如孔子说:看见贤人便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检查自己有没有他的坏毛病,这是人对自身修养的基本要求。在学习上要学而不厌,对于问题要做到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对于政治主张,孔子说:施政要依靠道德的力量,这会使你团结更多的人。这些观点对后人影响都极大。《论语》语言质朴,义理深远,内涵丰富。东汉时期,《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朱注四书,后来历代朝廷都定为官书,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本,所以流传极广,影响也最大。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由于《论语》和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有着血肉联系,历代思想家对《论语》进行了无数的阐释和发挥,所以《论语》所包含的价值内涵已大大超出了这本书的本身,其中有关修身处世所形成的观念,对于中国人的素质修养、道德观念、心理结构、社会习俗、思维处世,无疑产生深刻影响,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生活的智慧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一位蜚声世界的文化名人。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东亚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一生不懈地教化民众,要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在《论语》这部记载其思想言行的书中,蕴含博大精深的思想,虽世事变迁,但从今天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先哲的智慧仍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值得我们后人长期珍视并借鉴和吸收。

仁是孔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他以仁为中心,建立起自己的人本哲学体系。仁贯彻于伦理领域,他主张孝悌与忠恕;贯彻于政治领域,他主张实行德治;贯彻于教育领域,他主张“有教无类”等等。仁既是其哲学的始点,也是其哲学的终点。仁既是对人们的起码要求,又是人的最高境界。故而,在孔子思想中,仁的意蕴是丰富的,多层次的。

仁是人之本质,是人的内在要求,孔子认为仁的实现绝非是出于外在的压力,而是自我的内在要求。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是说,实践仁德,全凭自己的主观努力,而决不能依靠他人。

仁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在古代,智是一种能通权达变的智慧和客观知识。孔子的仁是一种含有智慧的仁,孔子的智是一种实现仁的智。一个人失去了智慧,他决不能成为仁人,而聪明不为实现仁德服务就会成为小人。孔子曾将仁、智、勇作为君子的三大条件。他说:君子之道有三,仁者不忧愁,智者不迷惑,勇敢者无所畏惧。仁、智、勇三者是衡量君子的标准,三者缺一不可。不过,在这三者之中,仁是主要的,仁是统帅和主宰。假若没有仁德,就称不上是聪明的人。仁是孔子追求的理想境界,仁人或君子是仁的具体实现。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成为仁人和君子是孔子哲学的重要问题。

孔子认为,人就其本质而言,都具有成为君子或仁人的潜能,这种潜能就是人们的相近之性。然而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后天的努力不同,从而导致了人的道德修养的差异,这就是“习相远”。而在何种情况下和经过何种努力才能实现仁德,才能成为一个仁人君子,孔子对此做出了可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