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处世精粹
3327800000009

第9章 论语(2)

其一,博学于文。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仁人或君子,必须广泛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与道德知识。其中包括文、行、忠、信。他认为只是爱好仁、智、信、直、勇、刚等美德,而不注意学习,就会出现种种弊端,最终难以达到仁、智、信、直、勇、刚。因而学习是增进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的阶梯。故而孔子主张“下学而上达”。下学就是不耻下问,努力于各种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达,即上达天德。下学上达合而言之,就是说学诗、学道、学礼的目的在于超凡入圣,成为一个仁人君子。当然孔子所谓的学,并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它还包括向他人学,即所谓“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所树立的榜样就是“贤者”,他认为博学于文有利于提高道德修养的思想,可以说是他自己的切身感受。

其二,约之以礼。孔子认为,接受礼的约束,是成为君子的基本条件。他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用礼加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不至离经叛道了。

像恭敬、谨慎、勇敢、正直等都是人所公认的美德,在孔子看来,这些美德失去了礼的约束,就会走向反面。他说:恭敬而不知礼,就未免显得劳倦;谨慎而不知礼,就会流于畏葸懦弱;勇敢而不知礼,就可能盲动闯祸;心直口快而不知礼,就未免显得尖酸刻薄。总之,礼是人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一个人不知礼,就会处处碰壁;整个人类失去礼,就会出现混乱,就会进入无序状态。所以,“不知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礼的社会作用,就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入和谐协调状态。

其三,践履笃行。孔子认为,仁德的实现并不表现为一个人如何说,而是看他如何做。践履笃行是实现仁德、完成一个君子的重要条件。孔子一再主张“言必信,行必果”,反对夸夸其谈,自吹自擂,要求讷于言而敏于行。他认为做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君子远比掌握书本上的学问难。他自称自己的书本学问差不多了,然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种躬行君子能“修己以敬”,乃至“修己以安百姓”。修己是道德修养,在古代称之为内圣,安百姓是外在事功,古人称之为外王。“修己以安百姓”,就是内圣外王一贯之道,与孔子倡导的践履笃行相适应,历代儒学者大都主张学问要切于实用,有利于经邦治国,百姓安宁。

其四,克己自省。自我省察是孔子的重要修养方法。曾参是孔子晚期的重要学生,也是孔子内省德的实践者。他自称一天总是反复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对他人是否做到忠诚,是否做到守信了,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孔子也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就是说,扪心自问,没有干对不住自己良心的事,也就无忧无惧了。他又告诉人们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就是看见比自己品德高尚的人,要努力赶上他们,看见品德不端的人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过错。孔子的这种内省理论为孟子等人发展为“慎独”学说,使它成为儒家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五,知耻改过。在学习上,孔子主张不耻下问,但在道德修养上他认为仁人君子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知道何者为荣,何者为耻,这就是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后来孟子将孔子知耻发展为人先天就具有的“羞恶之心”。孔子还认为,人难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及时改正,仍不失为一个仁人君子,错而不改,才是错上加错。正是“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他对善于改正错误的大弟子颜回常常是赞不绝口,认为他不迁怒,不贰过,是一位可堪造化之才。孔子不仅是一位知过即改、能虚心接受他人批评的人,而且他还把他人对自己的错误批评当做人生的幸事。这是何等的胸怀!

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成为仁人君子的潜能,只要他能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践履笃行,克己自省,知耻改过,他就一定能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实现仁德,成为一个仁人君子。仁作为一个理想的境域,人们无法穷尽它的意蕴,但人们通过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可以不断地上达天德,就能实现仁。仁的实现,既无需像佛家那样逃之深山,隐遁空门,也不必如耶稣教那样,走进教堂,面对圣灵祈祷、礼拜,它就在人们现实生活之中,在人们的洒扫应对之间。所以儒家的学问是入世的学问,孔子的理想人格是现实具体的人格。总之,儒家的学问,孔子的学问“极高明而道中庸”。

在某种意义上说,孔子之学是人学,是如何成人之学,是伦理道德之学。孔子认为天下失序,礼坏乐崩,人心不古,世俗日下,关键在于人们丧失了美好的道德。天下之人,从君主到公卿大夫,乃至平民百姓,如果都注意修身,加强道德意识的培养,成为仁人君子,天下就太平了,国家就安宁了,人民就好过了。道德是孔子全部学说的出发点和基础,是他解决问题的入手处,也是他的理想追求。孔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结构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论语》中孔子的思想涵盖了很多方面,但主要是教导人们如何生活,同时他所说的生活也很简单、很平常、很现实,就是“修己爱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就是加强自我道德意识的培养,爱人、爱百姓就是将自己的仁德外化到社会之中去,使他人、使百姓都感到你的好处。孔子认为修己必须从孝悌做起,孝悌是“尊尊”与“亲亲”的典型体现,是处理家庭关系的两条行为准则,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个的小社会,家庭和谐了,社会也就安定了。所以孔子的孝悌之道是关联着整个社会而说的,是为整个社会的安宁和福祉而立言的。

由此可见,孔子告诉人们的是现实的智慧,实践的智慧,生活的智慧。生活是每一个人的生活,每一个人亦都在生活之中,无论是谁都离不开生活,都在生活着。生活是其现实道德的必由之途径。是君子,或是小人,是向上提升自己的精神,还是向下沉沦于世俗,全由自己。(颜炳罡)

走近孔子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和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同时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子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亡不己知也。”“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即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作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