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国学精粹
3328000000012

第12章 荀子(1)

荀子(战国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荀子》体制宏伟,结构绵密,析理精微,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的成熟与定型。

——当代学者聂永华

荀子堪称是先秦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又一位儒家著名学者,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各家的学说并加以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战国末期,荀子已经是声名远扬的人物,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对秦国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率先提出“人性本恶”说,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着振聋发聩之力。汉代以后,经学兴起,儒家经典《易》、《诗》、《礼》、《乐》、《春秋》均为荀子所传。他的思想和社会实践对战国末期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的发展,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荀子》中的文章观点深刻鲜明,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说理透彻。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对偶句很多,有着独特的风格。书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采用当时的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简洁明白,朗朗上口;运用说唱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堪称独创之举。

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对汉唐思想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东汉桓谭的形神关系理论、王充反对鬼神迷信的思想及其唯物主义自然观,都是对荀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唐代著名思想家柳宗元的《天说》、《天对》,发挥了荀子“天道自然”、“明天人之分”的观点;刘禹锡则借用荀子《天论》的题目写了《天论》一文,发展了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著名学说。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这部书是荀况晚年为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而编写的。《荀子》全书共32篇,其中很多是内容详细而逻辑严密的论文,基本上包括了他的重要思想。

《天论》、《非相》等篇,反映了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荀子在《天论篇》开头便说明,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也不会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这种观点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这就是荀子“天人相分”的观点。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他认为,与其顺从天而颂扬它,不如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并加以利用;与其坐在那里等老天降下恩赐,不如因时制宜,使天时为生产服务。这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可以说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的最高峰,不仅在当时独树一帜,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非相》篇中,荀况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彻底否定和批判了唯心主义相术。他认为,观看人们的相貌,不如研究人们的思想;研究人们的思想,不如选择正确的思想方法。相貌不能决定人们的思想,而思想却受一定方法的支配。方法正确,而且思想能遵循它,虽然相貌丑陋,也不妨碍成为君子。虽然相貌好,但思想方法不对,最终免不了成为小人。每个人的祸福与相貌无关,而是由人们后天选择什么道路决定的。

荀子的认识论思想主要是通过《解蔽》、《正名》、《劝学》等篇来阐释的。他首先肯定:客观世界是可知的,而人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认识的过程是通过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即主客体相结合。荀子同时指出,认识过程中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是一大“蔽”,要解蔽就须“知道”;只有心智清明,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才能使认识符合正道。在知行关系上,《荀子·儒效》篇中说“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强调“行”的重要性。名实关系上,则认为“实”是“名”的客观基础,“名”一定要符合“实”,提出了“制名以指实”的观点。

荀子重视学习和教育,认为学习对人而言至关重要。在《劝学》篇中,他指出人的知识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教育的结果,从而驳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知识和道德修养都是通过积累而成,并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著名比喻,说明学无止境、后来居上的道理。告诫人们在学习上要专心一意、力求博学,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荀子的很多言论,都成为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的名篇佳句。

荀子最著名的理论是他的性恶学说,在人性论方面,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人性秉承于天,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质朴的自然属性。既然天有其客观规律,其中并不包含理想、道德,那么人性也不可能生来就具备理想、道德的原则。所以,人性生来就渴求功名利禄,声色犬马;而“善”则是后天人为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但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那么,人在道德方面如何能善?如果人性本恶,那么道德的起源又在哪里?在这一点上,荀子特别强调“礼”的作用,并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证。首先他说,人的力气没有牛大,跑得不如马快,但却能驱使牛马为自己服务,正是因为“人能群,彼不能群”。要想活下去并且生活得更好,人们必须合作互助,生活在某种社会组织中。既然有了社会组织,就需要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为了在一起生活而无争,各人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方面必须接受一定的限制。礼的功能就是确定这种限制,遵礼而行就是道德,违礼而行就是不道德。另一方面,荀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分别“莫大于礼”。禽兽有父子,分雌雄,这是自然;但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社会关系和“礼”是人类应当具备的,只有这样才使人异于禽兽。

在儒家学说中,礼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概念,它指礼节、礼仪,又指社会行为准则。对于前者的解释,荀子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此外,荀子在政治、经济、军事、逻辑理论等方面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作为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了历史性的概括、总结;取百家之长,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深远。

石破天惊话荀子

《史记》言:“荀子十五岁游学于齐”。通过历史的回音壁,不难看出荀子的伟大之处。他是先古一枝独秀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无愧于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开一代师风的旷世大儒的伟大称号。

从孔、孟、老、庄的著述里,从历代史学家、政论家昭然世人的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政治倾向迥异不一,处世哲学截然不同。孔子告诉平民怎样做人,庄子告诉人们怎样活人,而荀子则告诉那些帝王将相怎样治国。孔子讲的是“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荀子讲的是富国强兵,国家统一,执政爱民,开源节流。孔、孟、老、庄迷信鬼神,听天由命;荀子讲的是天人合一,事在人为。孔孟的治国理论是以仁治国,以德治国;荀子讲的是王霸并用,法礼治国。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囿于思想家、教育家圈内;荀子的学生中既有治国能臣李斯,也有文可安邦、法可治世的韩非,同样,也造就了名重古今的思想家、文学家丘浮伯。

众所周知,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曾自诩为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他集皇与帝于自身,给自己定名为秦始皇,是谁帮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是荀子的学生李斯。秦始皇从执政之日起,就起用李斯,李斯在秦国推行尊师荀况的帝王之术,富国强兵,法礼兼用的方略,力助他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完成了“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的历史使命,直到秦始皇命丧沙丘,李斯都是他倍加信任的宰相。秦始皇拜读了荀子的另一个学生韩非的法学著作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慨,为了得到韩非这位旷世奇才,秦始皇不惜用倾国之兵,大举犯韩,胁迫韩非归秦为他所用。李斯妒贤嫉能,向秦始皇进谗致使韩非罹难;而赵高篡政后,李斯也死于腰斩,秦二世暴政而亡。然而,历史还是如实地书写下秦始皇建立的强秦帝国。

荀子自称儒家,在批判诸子百家思想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他的学术思想达到了诸子思想的巅峰。然而,这位少小离家,最终长眠于齐鲁大地的中华巨星,不仅生不逢地,故乡没有给他虎啸山林、龙游大海的机遇;而且生不逢时,也为荀子演绎了徒与不众、光辉不博、令人扼腕长叹的悲剧。

从历代伟人、名家的评价中不难看出,不仅历代帝王运用荀学治国理政,在近年出版的《十大名相》中,细心的读者一定能读出“十大名相”不仅有荀子的学生李斯,还有北宋的王安石、明代的张居正、清代的曾国藩,他们无一不尊崇荀子之学,效荀子之举,成为霸业中兴之能臣,成就了他们运筹帷幄,革故鼎新,一代风流的威名。

荀子的伟大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用,为什么却没有像孔子、孟子那样,一个被捧为至圣,一个被尊为亚圣那样的运气呢?分析个中原因,皆因他的学术思想超越了时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属于他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历代帝王,无一不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宠儿”,不可一世的“龙种”,他们可以使用荀子的治国方略,但永远也不想承认荀子比他们高明,去颂扬荀子这位超越了他们的“超天才”。那么,历代史学家、文学家的公论何在?揭穿了,荀子的学说超越了时代,在真理、真谛还不被当时的时代认识之前,野蛮足以绞杀文明,阴霾也能遮天蔽日,正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在愚昧、邪恶、迷信漫长的封建时代,休道舆论公正,超前的思维没有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没有让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就已经算不幸中之大幸了。因为历史人物的千秋功罪,生死荣辱,无一不抵押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