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国学精粹
3328000000013

第13章 荀子(2)

秦始皇暴戾民生、奴役人民、焚书坑儒、草菅人命,他的暴政不可避免地给后辈崇尚儒家的史学家、文学家造成对荀子及其学生的偏见。但这不能归罪于荀子,因为秦王朝践踏了荀子“平政爱民”的立国根基,肢解了荀子完整的治国理论思想体系,由秦始皇的残暴而联想到荀子,不能不使后辈史学、文学家对荀子耿耿于怀,怒目相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毫无疑问地也给荀子的悲剧命运再次雪上加霜。孔子、孟子所以比荀子幸运,还有一个荀子的学说为封建社会不能接受的原因。2003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的起源》一针见血地道破天机:“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孔孟鼓吹的仁论,性善论,温情脉脉,既适合中国的血缘社会,又迎合了人类的虚荣心。荀子对邪恶人性的揭穿,冒犯了人类的尊严,直戳人类所谓自尊的痛处,对社会的批判太尖锐,太深刻了,触犯了时忌,他对名、实等哲学问题的探讨,很难为缺乏哲理分析的同胞理解,曲高和寡,致使一代宗师,划时代的巨星,就这样湮没在黑暗社会和茫然的人群之中。”

伟人仙逝英灵在,松柏自有后人栽。荀子尽管命运多蹇,他的功业可以被历代统治者冰封雪藏,但他对人类文明史所做的贡献,将永世传承,不可磨灭,他的闪光思想所形成的冲击波一次次地冲破黑暗与封杀,还给荀子以公平,因为历史是最公正的法官,时代是最公平的裁判。(孙延林)

人的需要模式:荀子的一种解读

“需要”一词是现代词汇,在中国古代,与“需要”对应的词是“欲”或“利”。在中国早期思想史中,对人的“需要”问题做出全面探讨和系统阐释的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中国早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荀子。

荀子在承认“人生而有欲”的前提下,认为人的欲望在其展示过程中表现为人的各种不同的需要,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因而它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就不一样,概括说来,荀子关于人的需要学说,可概括为以下四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人的本能需要。荀子把这种需要视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要求,他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是人人具有的生理本能,并且目之辨黑白美丑,鼻之辨芬芳腥臊,耳之分音声清浊,口之辨酸咸甘苦以及骨体肤理之辨寒暑疾痒等都是人本能的不同表现,对于人的这种最基本的需要,社会必须首先予以满足,谁也不能泯除剥夺人的正常需要。荀子针对早期许多思想家提倡的“无欲”、“去欲”、“寡欲”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认为重要的在于导欲、节欲,而不在无欲、去欲,荀子甚至认为有些政策的制定和设计,正是以人的“多欲”本能为前提的。总之,荀子不否认人有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权利,但他强调指出,满足的方式必须严格限定在“礼义”规范制度的范围内,也就是说,人的需要欲望不能随意发泄,而要有一定的“度量界限”,符合一定的礼义规范,这种观点在现在看来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层次是人的享乐需要。在荀子看来,享乐需要虽比人的本能需要在境界上高一层次,但仍没有脱离本能需要的领域,所谓享乐主要是指物质方面的享乐。他指出,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是“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对衣食住行有了更高的要求,“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财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饮食甚厚,声乐甚大,台榭甚高,园囿甚广”,因此,荀子的享乐需要侧重于目好美色,耳好乐章,口好佳味,心好利益,骨体肤理好愉逸等方面。

前两个层次的“需要”,可称之为人的“自然需要”或“物质需要”。

人的自然需要都是天赋之禀性,是无法遏制的本能冲动,在此种意义上,人的这种需要与较高级动物的需要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性区别,荀子虽主张人们应满足这种自然需要,但他反对人们一味去追求它。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还产生了一种对动物来说不存在的需要,就是说,“人除了有‘肉体’的需要外,也还存在着‘精神’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就其本质而言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第三层次是人的政治权力需要。荀子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臣使诸侯,一天下”。希望成为天子,臣使诸侯,称霸天下,是人人都有的愿望,但此愿望并非人人都能得到。荀子认为,一般人只能达到物质满足的程度,而精神的需要和满足只有圣王君子才能做到,君王都希冀能把国家治理好,最终实现自己政治上的目的,这就是他所谓的“为人主者,莫不欲强而恶弱,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的含义。

第四层次是人的道德完善需要。这在荀子人的需要层次上位于最高层,也是荀子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荀子通篇都在教导人们要加强道德品性方面的主观修养,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在荀子看来,这一修习砥砺过程就是道德境界不断完善、不断实现的过程。荀子树立的理想道德人格是“禹”,禹所达到的境界就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荀子认为,人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成为圣人,但人人每时每刻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

这两个层次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需要”,可以称之为人的“道德需要”或“精神需要”。

那么,在荀子所谓的两种需要类型之间究竟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术语表述就是义(后者)、利(前者)之辩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长期以来一直争讼不休,孔子把义、利对立起来,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则崇义贬利,以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总体上没有超越孔孟思想的范围,其理论带有明显的崇义贬利倾向。他认为:“利”是包容于“义”之内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舍利取义,义与利相比更为重要,换言之,道德生活要高于物质生活。只要道德生活充实丰富,一切物质利益便可随之而来,礼义之重要甚至到了可以取代一切的程度。荀子把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斥之为“小人”,于是在荀子思想中出现了一个不可调和的二律背反矛盾,这一矛盾是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为其前提的,他先规定了君子是小人之反,然后指出,圣人君子在追求的价值目标上往往侧重于精神需要方面,而小人则拼命追逐物质需要,无形中,荀子把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对立了起来,可以说,荀子最终没有完全摆脱儒家崇义贬利思维模式的影响。(王杰)

荀子,姓荀名况,当时的人也尊称他为荀卿,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汉代著作为了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对于其生卒时间,由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没有确切年代记载,生平不可详考。目前学术界比较通行的说法,荀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

荀子曾经两次到齐国稷下(现在山东临淄西门)游学。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各学派荟萃的中心,对当时的学术风气和社会文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宫根据学者的学问、资历和成就,授予他们不同的称号,包括博士、学士、上大夫、列大夫等。齐襄王时期,老一代学者大都作古,荀子在学术上的成就则日益突出,成为列大夫中年龄最长,资历最深的宗师;先后三次担任“祭酒”,也就是学宫领袖的官职,主持稷下讲坛长达24年。

除在齐国讲学之外,荀子还曾经西入秦国考察政事,《荀子·强国》一篇详细地讲述了在秦国的所见所闻。经秦相引见,荀子拜会了秦昭襄王,劝说秦国实行儒家的仁政王道思想。认为取得天下,哪怕做一件不义的事情,杀一个无罪的人,也是不行的。但在那个群雄并起的乱世,荀子的主张不可能得到秦王的认同,他只好重返齐国。当时齐王建刚刚继承王位,国事混乱不堪,大权被君王后掌握。荀子因为在上书中有涉及君王后的言论,受到很多人攻击,于公元前255年接受楚国春申君黄歇的聘请,任楚国兰陵县令。

相传,公元前255年荀子赴兰陵途中,看到沿途灾荒,饥民一路乞讨而行,老幼不能相顾,心中十分惨伤。到任后,他立刻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实行新政,兴修水利。但还不到半年,又遭谗言毁谤,辞官去了赵国。荀子在赵国居住了7年,在孝成王面前议论军事,将天下兵争形势归结为“兵不血刃”,但这种“仁战”思想也是一样的不合时宜。公元前247年,在楚国春申君的固请下,他再次出任兰陵县令。

荀子担任兰陵县令17年,继续推行新政。他制定吏法,监督县衙内的官吏各司其职。他考察兰陵的地理、环境、民情,沿湖北行寻找水源。第二年春天就着手测量渠道路线,冬天征调民夫修堤坝、开水渠,形成千亩良田。他申明礼义,严格法度,减轻了当地的赋税和徭役,兰陵逐渐变得仓廪丰实,府库充裕。同时还兴建学室,开办讲学处,慕名前来求学的人中,就有后来注释《诗经》的学者毛亨。后因春申君黄歇被杀,荀子受株连入狱,放出后免官。他就在兰陵安家,著书讲学直至逝世。

荀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兼通诸经,是先秦非常重要的大学者。荀子当时声名远播,此后很长时间内也一直受人尊崇,但从宋代以后,理学家往往抬高孟子而贬抑荀子,将他从儒家“道统”中排除出来。可是,荀子的思想学说依然流传深远,张衡、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戴震等著名思想家和学者,还有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

管子是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哲学家,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礼崩乐坏”、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几经人事变换的管仲终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仲父”。在管仲相齐的40年间,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军事、政治、税收、盐铁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齐国国力大盛。他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大国。而管仲的思想才学就体现在《管子》一书中。《管子》共有86篇,其中10篇亡佚,实存76篇,集有一批“管仲学派”的思想和理论。其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管子》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

唐代杨倞曾经为《荀子》作注,但此后一直很少有人关注这部书,直至晚清才有学者对它进行校勘诠释。王先谦采集各家之说,发挥己见,编成《荀子集解》。该书引征广博,脉络清晰,是《荀子》一书较为完善的注本。

当代学者孔繁所著《荀子评传》,是“中国思想家评传系列”丛书之一。这部书以荀子本人的著作为中心,参考了历代对荀子学说的评价,对荀子的思想做出了全面而精到的阐述。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其哲学论作《天论》与《荀子·天论》篇同名,继承和发展了荀子以来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有一定规律,建立了天人关系学说,指出天地万物各有其不同的职能和作用,对发展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