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英国1608年-1674年)
在《失乐园》中,弥尔顿在不知不觉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革命精神,特别是在骄傲而阴沉的撒旦的形象中,写出了敢于和权威抗争的崇高精神境界。
——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
17世纪英国进步文学的主流是资产阶级革命文学。诗人约翰·弥尔顿是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代表,对英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王朝复辟后,他受到迫害,在困苦的生活中,他以悲愤的感情从《圣经》中取材,写成《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三部风格雄伟的重要诗作,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失乐园》是弥尔顿的代表作,美国传记作家亨利·托马斯和黛娜·莉·托马斯称创作《失乐园》时的弥尔顿是“一个邀请众神和天使们下凡的基督教的荷马”。长诗主要描写撒旦领导众天使因反抗上帝遭到失败,他被迫离开天庭,虽然受地狱之火的煎熬却并未屈服。歌颂撒旦的反叛行为的诗行既是《失乐园》中最精彩的篇章,也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生动记录。因此,《失乐园》被认为是英国近代的著名英雄史诗。《失乐园》使弥尔顿流芳后世,以至于雪莱的《诗辩》里只提到了三个伟大的史诗诗人——荷马、但丁、弥尔顿,这么高的荣誉是得之不易的。《失乐园》凝结了诗人饱满的革命激情和独特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当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回声,又是百年之后法国大革命惊雷的前奏,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
约翰·弥尔顿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著作和影响在英国文学、文化与自由思想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以长诗《失乐园》闻名于世。诗中堕落天使撒旦成为反抗精神的化身,这个形象的塑造是世界文学最高成就之一。
弥尔顿年轻时一直想写一部《荷马史诗》那样的诗体巨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他放弃了写英国史诗的计划,转而从《圣经》中选用最重要的题材:人类如何失去上帝的恩宠而堕落。“失乐园”这个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他对这一题材作了生动而有独创性的处理。《失乐园》中引用《旧约》900余处,引用《新约》近500处,但逐字引用的只有《创世记》一至三章,其余都经过他的创造生发,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
大天神撒旦的力量堪与上帝匹敌,他不服上帝的专制统治,率领部下造反作乱。开始时曾经一度得逞,终于被神子借助天威打入地狱。撒旦在地狱建造万魔宫,召集大小魔王召开会议,商量对策。此后,撒旦独自去找传闻中上帝要创造的那个新世界和新生命,企图报复。他出地狱,越洪荒,化作小天使瞒过天神,最后来到亚当和夏娃居住的伊甸园。撒旦偷听到上帝不许亚当和夏娃吃知识树上的果子,吃了就会死亡。于是他化作一只癞蛤蟆,乘夏娃熟睡之机在她耳边絮语,让她在梦中偷吃禁果。但这时,撒旦潜入伊甸园的事情已经被发现,天神接踵而至,将他赶走。上帝还派了大天使拉斐尔来伊甸园,提醒亚当要谨防受敌人的诱惑,并追忆了天国战争,叙述创世情况。
拉斐尔回天国述职复命去了。撒旦又悄悄潜回来,附在狡黠的蛇身上。他进了伊甸园,夏娃碰巧在独自劳动。蛇对夏娃说,自己吃了知识树的果子就能够说人话,由此类推,人吃了就能够得到知识而成神。时值中午,夏娃饥肠辘辘,信以为真,于是伸手摘来吃了,并告诉亚当,劝他也吃。亚当听说之后又急又怒,十分失望,但决心与夏娃生死与共。此时天使迈克尔奉上帝命令惩罚背叛者,撒旦及其同伙全都变成了蛇。迈克尔向亚当宣示了未来:洪水泛滥,世界毁灭,挪亚乘方舟得救,基督降世赎罪,普救人类的景象。而亚当和夏娃因为违反了禁令,被逐出伊甸乐园。
《失乐园》是诗,像小说,又像戏剧。全诗结构宏大,主次分明,从倒叙开始,异峰突起,着力描绘撒旦这一动能最大的角色,紧紧吸住了读者。虽然撒旦是叛神之首,却令人不由得随着他的思绪情感而心潮澎湃。撒旦是超人,具有权威、勇气、领袖才能和政治家风度,这种形象只有在英雄史诗里才能够找到。但弥尔顿在撒旦身上又加上了作威作福的骄矜与妄图争得最高权力的野心;他在塑造这种性格时,夹叙夹议,或借用英雄人物以及各种凶猛野兽作比喻,有时也通过戏剧性的独白,使读者自然地联想到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失乐园》中的撒旦,是世界文学史上刻画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
一部伟大的史诗
《失乐园》长约一万行,分12卷,故事取自《旧约》。夏娃和亚当因受撒旦引诱,偷吃知识树上的禁果,违背了上帝旨令,被逐出乐园。撒旦原是大天使,但他骄矜自满,纠合一部分天使,和上帝作战,于是被打到地狱里遭受苦难。他这时已无力反攻天堂,才想出间接报复的办法,企图毁灭上帝创造的人类。上帝知道撒旦的阴谋,但为考验人类对他的信仰,便不阻挠撒旦。撒旦冲过混沌,潜入人世,来到亚当居住的乐园。上帝派遣拉斐尔天使告诉亚当面临的危险,同时把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的经过告诉他。但是亚当和夏娃意志不坚,受了撒旦的引诱,吃了禁果。上帝决定惩罚他们,命迈克尔天使把他们逐出乐园,在放逐之前,迈克尔把人类将要遭遇的灾难告诉了他们。
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在于说明人类不幸的根源。他认为人类由于理性不强,意志薄弱,经不起外界的影响和引诱,因而感情冲动,走错道路,丧失了乐园。夏娃的堕落是由于盲目求知,妄想成神。亚当的堕落是由于溺爱妻子,感情用事。撒旦的堕落是由于野心勃勃,骄傲自满。诗人通过他们的遭遇,暗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由于道德堕落、骄奢淫逸而惨遭失败。
弥尔顿继承了16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想,接受了17世纪新科学的成就,同时对它们采取批判的态度。他肯定人生,但否定无限制的享乐。他肯定人的进取心、自豪感,但否定由此演变出来的野心和骄傲。他肯定科学,但认为科学并不是一切,有科学而没有正义和理想,人类不会得到和平与幸福。弥尔顿的这种思想也就是革命的清教思想的反映。
弥尔顿在思想上要批判骄矜的撒旦,感情上却同情他所处的地位,因为撒旦受上帝惩罚,很像资产阶级受封建贵族的压迫。在描绘地狱一场时,弥尔顿虽然口口声声说撒旦骄傲、野心勃勃,但在对话里,在形象上,撒旦又完全是一个受迫害的革命者。这个形象十分雄伟,在凶险的地狱背景的衬托下,他的战斗决心表现得更鲜明。撒旦说:
战场上虽然失利,怕什么?
这不可征服的意志,报复的决心,
切齿的仇恨,和一种永不屈膝,
永不投降的意志——却都未丧失。
同时通过和撒旦一起被贬入地狱的天使们的形象,诗人描绘了当年愤怒的革命战士:
对最高的掌权者,
他们发出了怒吼,并用手中的枪,
在他们盾牌上,敲出猛烈的声响,
愤愤然向头上的天穹挑战。
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可磨灭的记录,是卓越的艺术成就。而诗中的上帝却显得冷酷无情,缺乏生气。
弥尔顿在这首诗里对于封建贵族的放荡生活也给予了尖锐的批评。
在《失乐园》里,弥尔顿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平。诗人的革命热情和高远的想象使他雕塑出十分雄伟的人物形象,如撒旦、罪恶、死亡等,描绘了壮阔的背景,如地狱、混沌、人间等。他的诗歌风格是高昂的。诗中运用了璀璨瑰丽、富有抒情气氛的比喻,独特的拉丁语的句法,和雄浑洪亮的音调等。在结构上,《失乐园》承继着古希腊、罗马史诗的传统,成为英国文学中一部杰出的史诗。(佚名)
在《失乐园》所塑造的人物中,撒旦的形象历来受赞扬最多,同时争议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