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北洋总管段祺瑞
3331100000028

第28章 东山再起(4)

接下来就该考虑组建政府的事情了。由于各地督军一直推举段祺瑞出来主政,张作霖不反对,于是段就在天津召开了特别会议,讨论政府组建一事。在会上,张作霖拒不承认当初的约定,说什么不进关的说法是个误会,根本就是两边的人听差了。同时还一并推翻了其他的承诺,诸如请孙中山来京主持政局,请段祺瑞主持军务等,并且还提出必须对南方的参与直系势力继续用兵,以扩张奉系的势力。段祺瑞可不想让奉系彻底控制全国局势,那他可就没戏唱了,冯玉祥也坚持当初的和平立场。由于张作霖刚刚进入关内,还没有站稳脚跟,不想过分得罪段祺瑞,以免自己无法收场。于是最终商定:奉军沿津浦线进至德州为止,但不侵入浙江;国民军沿京汉线向河南发展,但不进入湖北;允许吴佩孚和平下野,不下通缉令;召集全国善后会议,讨论组织政府和一切善后问题。

由于南方各省督军通电,在北京政府未成立之前,一切从北京发出的命令都不会承认,迫使这几个人不得不坐下来马上解决政府组成问题。冯玉祥一向比较倾向南方革命党人的主张,希望新政府由委员制组成,孙中山、段祺瑞、张作霖、卢永祥、冯玉祥等人为委员,组成政府。没想到刚一提出来就遭到段祺瑞、张作霖的齐声反对。也难怪,张作霖刚刚大胜,怎么可能找几个实力与自己相差如此之远的人来和自己平起平坐。段祺瑞则向来就是一个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发令的人,他的反对早在意料之中。张作霖提出可以组建一个临时执政府作为新政府产生前的过渡政府,不设国务总理,而由临时执政召集国务会议,他推段祺瑞为临时执政。冯玉祥认为在目前与奉张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还是需要争取段祺瑞的支持以解决长期以来没得到解决的地盘问题,而且段对他表现得很诚恳,言词中以“革命政府”相标榜,所以,冯就同意了张的提议。

15日,张作霖、冯玉祥、卢永祥、胡景翼、孙岳联名通电,公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四天后,齐燮元、萧耀南、孙传芳等直系各督军再次电请段祺瑞早日出山。在一致拥戴声中,段祺瑞于21日发出通电,宣告就任临时执政。

22日,段祺瑞乘专车入京。23日,摄政内阁总理黄郛将新刻的“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大小两枚印交给段,并通电宣告摄政内阁于24日辞职。24日上午10点,段祺瑞在铁狮子胡同原陆军部旧址举行临时执政就职典礼,宣誓就职。

这是段祺瑞一生中最后一次进入权力中心。不过,这次的进入与之前有本质的不同,因为他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当然就没有自己的发言权。冯玉祥、张作霖推举他都有利用他作为过渡的意思,他的老部下们绝大多数都对他的这次上台持否定意见,纷纷劝说他不要上当。尤其是自己的忠实部下徐树铮,远在上海,仍然多次来电劝他不要蹚这浑水。他们都认为,将来总有一天张作霖和冯玉祥必定打起来,到时候段祺瑞夹在中间难以做人。就算一时打不起来,他段祺瑞也不过是个傀儡,不会有真正的实权。奉系势力现在是一手遮天,张作霖都没有坐上这个位置,老段怎么可能坐稳了。

但是,这些劝说已经完全不起作用了。段祺瑞不是不明白自己的处境,也不是不明白部将们说的都是实话,但是他们却不明白,段祺瑞在天津下野,苦等了这么长时间,不就是为了重返权力的宝座吗?现在希望就在眼前,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呢?即使再凶险,他段祺瑞也愿意冒险搏一回,也许老天保佑就让我翻身了也未可知啊!在这样的心态下,段祺瑞还是决定接受上天的安排,宣誓就职。

就职的当天,他就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规定“临时执政总揽军民政务,统率海陆军”; “临时执政对于外国为中华民国之代表”;“临时政府由国务员赞襄临时执政处理国务”; “临时执政命国务员分长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司法、教育、农商、交通各部”; “临时执政召集国务员开国务会议”。

根据以上规定,段祺瑞这个临时执政的权力比总统还大,更别说总理了。现在他的权限相当于过去的总统加总理。一心想在政坛上有所作为的段祺瑞,第一次感到了权力是那么的美好。

接着,段祺瑞迅速任命了政府组成人员,当然,他能想起来的基本还是以前那些臭名在外的安福分子。龚以湛、吴光新、李思浩、叶恭绰、梁鸿志等又一次因为段祺瑞进入了权力架构的中央,自此,段祺瑞正式开始了人生中最后一段时期的执政生涯。

段祺瑞一生戎马,两袖清风。只有权力才能让他为之着迷,为此他可算是不屈不挠,今天算计这个,明天算计那个。他也曾几次升起,几次落下,沉沉浮浮之间,他却一次比一次爬得高,终于在他60岁时,成为了真正的国家元首“临时执政”。

段执政上班了,中国又有了一个号令天下的政府(形式上的),不过这跟段执政本人的个人生活倒是没什么关系。唯一的改变就是去执政府或从执政府回来的时候,在他沿途经过的这段马路上,军警布得满满的,三五步就是一个交通岗,要等他的汽车走过以后,才将岗警撤去,恢复交通,这点威风是他过去所没有的。然而段祺瑞要的可不是一点表面的威风,他迫切需要巩固自己的地位。

所以,在对外政策上,他以“外崇国信”换取各列强对他的执政府的承认和支持,即执政府继续承认帝国主义诸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承认其在华的一切特权。他的这一表示遭到全国人民的唾骂,却果然赢得了各列强的好感,1924年11月28日,“驻京各国大使、公使暨代办晋谒”,以示对段祺瑞任临时执政的祝贺。对内,段祺瑞把平衡各军阀之间的势力,协调他们的关系,放在当政的首要位置上。

军阀矛盾与善后会议

段祺瑞到京之时,冯玉祥也回到了北京,张作霖也在此时定居天津,直接控制了北京附近地盘。中国的局面再次分化组合,矛盾依然存在,不过已经由直奉矛盾悄然幻化成了奉系与国民军之间的矛盾。

从实力上说,国民军远远落后于奉系,因此张作霖极为鄙视他,入关不久,奉系军队就直接收缴了王承斌部的枪械(此人与冯玉祥同时倒戈),这样冯玉祥就知道自己想以华北作为地盘的愿望彻底落空。南边的直系势力恨他出卖了吴佩孚,一直嚷嚷要打倒冯玉祥。而唯一同情他的广东革命势力又是远水难救近火,冯玉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思前想后,此时的他不能与奉系正面冲突,为了保存实力,最好的办法只有以退为进了。于是他通电下野,并向段祺瑞递交了辞呈。同时,他知道吴佩孚是多么痛恨自己,还特意给吴佩孚发了一通电报,安慰他不要失望。

然后,冯玉祥横下心来,到北京附近的天台山休养去了。

段祺瑞可不希望冯玉祥这个时候离开,自己主政的唯一依靠就是奉系与国民军同时存在,冯玉祥多少能牵制一下气焰越来越嚣张的张作霖。另外,北京附近的治安是靠国民军维持的,自己的卫队不过区区几百人,断然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张作霖看冯玉祥作出退让姿态,为博取政治资本,他也于12月2日离京赴津,并在此后以响应“废督裁兵”为由,通电自请解除东三省巡阅使之职。

张也是取“以退为进”之法,在他周围,兵败投奉的卢永祥无时无刻不想杀回老家,尽管段祺瑞不愿再起战端,竭力保持长江的现状,而给了卢永祥一个安慰奖,督办直隶军务事宜,但卢永祥还是想报齐卢之战的仇。奉军内部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张作霖手下第一大将李景林也希望打长江之战,好让卢永祥回去,他自己就可以来坐直隶这块地盘。最主要的,张作霖自己并不想偏安东三省一隅,他要把他的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段祺瑞心情矛盾地看着他执政后依然大乱着的政局,对军阀们的各种贪欲也是心知肚明,但以他现在的力量是拿谁都没有办法。

12月10日,段祺瑞发出首份执政府政令,裁撤各省的巡阅使一职,张作霖因为自己请求解除东三省巡阅使,段祺瑞在政令中特别提出嘉奖,同时免去江苏督军的齐燮元职务,江苏督军一职随即跟着裁撤,命令江苏省长韩国钧暂时兼任督办江苏军务,卢永祥为苏皖宣抚使,李景林督办直隶军务善后事宜。

这下又捅了马蜂窝,被免职的齐燮元哪里肯服,与直系孙传芳联络,反对奉军南下。孙传芳在“齐卢之战”中渔翁得利,轻而易举获得浙江和上海的地盘,但得意了没几天,奉军势力又不断向东南伸展,他的地盘也受到威胁,于是他频繁地与原闽、赣、苏、鄂的直系旧部联络,准备联合反奉。

段祺瑞不希望孙传芳加入到齐燮元一方,令战争扩大,他一方面致电孙传芳,表明北京政令只针对齐燮元一人,绝没有侵害孙传芳的意思,另一方面又派吴光新南下做思想工作,同时协助卢永祥查办齐燮元。

这一招数离间了齐燮元与孙传芳,齐燮元既得不到孙的援助,被他派到徐州守江苏北大门的部将陈调元又跟奉军张宗昌密谋,让开了一条通路,奉军一路南下,齐燮元只好带着仅剩的残部从南京逃到上海,在沪宁线上与卢永祥的部队对峙。

1925年1月20日,安抚好孙传芳的段祺瑞下令彻底清查齐燮元,剥夺了他的官位,抄没全部私产充作江苏省赈灾经费。齐燮元势单力孤,与卢永祥在苏州、无锡打了几天后只身逃往日本。第二天,卢永祥陪着张宗昌抵达上海把齐军全部缴械。至此,第二次齐卢战争结束,卢永祥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张宗昌到了上海,孙传芳一下子高度紧张起来,担心他得了上海之后又惦记他的浙江,于是将部队开到龙华,·与张宗昌互相对峙,新的冲突似乎又要一触即发。段祺瑞这时候实在不想再节外生枝,以免破坏他寄予很大希望的善后会议。于是他派陆军总长吴光新调解浙江军阀与奉系军阀之间的矛盾。在段祺瑞的努力下,双方总算达成了暂时的和平协议,张宗昌也将部队后退至徐州。

段祺瑞稍微松了一口气,至少眼下还不会出麻烦,毕竟自己作为北洋元老,现在的身份又是临时执政,说话还是有一定分量的。但他心里明白,这不过是权宜之计,战争爆发很可能就在明天后天,谁知道呢!军阀矛盾哪是他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那是骨子里的。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组织召开的善后会议了。

关于善后会议,段祺瑞的算盘是这样的:既然自己在全盛时期都没能实现“武力统一”的目标,现在更不可能了,但各军阀之间是有矛盾和裂缝的,如果通过这个会议能均衡军阀们之间的实力,协调他们的关系,将他们以自己为中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北洋军阀的团结的大家庭,那么中国政局就仍在自己掌控之中。所以在他自己一手编拟的《善后会议条例》中,对参加会议的人员做出了严格清晰的规定,具体有四类人可以参加善后会议:

第一类是对国家有大功劳的人(这个就看他老段怎么定义了,一切解释权归段祺瑞本人所有)。

第二类就是这次讨伐曹锟贿选的战争中各军的首脑,具体也就是他们几个:段祺瑞、冯玉祥、张作霖、孙中山、卢永祥等(简直就是量身定做)。

第三类就是各省以及蒙古西藏青海的最高长官。

第四类就是有特殊资历、学术、经验的,由临时执政聘请或者派遣的人,不过总数有限,不能超过三十人。

看到了吧,段祺瑞骨子里还是军阀思想,完全将人民群众排除在国家大事之外。军阀们是高兴了,但有一个人却极为不满,那就是孙中山。孙中山一直抱着“主权在民”的思想,认为国家大事应该由老百姓说了算,而不是少数几个政客和军阀,同时他对段祺瑞的另一项政策更是充满愤怒,那就是“外崇国信”。

“外崇国信”的含义并不难理解,按段祺瑞的解释,中国要对列强显示作为一个大国的诚信,就应该承认前朝也就是清朝时期所签订的种种不平等条约,这就更令为废除不平等条约、民族解放而奔走奋斗一生的孙中山气愤不已。

1924年12月4日,孙中山终于到达天津,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段祺瑞也派许世英代表他到天津欢迎,孙中山对段祺瑞的表面热情并不感兴趣,对于许世英的种种作为也是难以接受,于是在许世英前来欢迎他时,他却劈头盖脸给人家浇了一大盆冷水,还斥责他说: “我一生都在为了对内建立共和,对外废除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努力。你们在干什么?一个个只想自己升官发财,害怕外国人。我们是不同道上的人,既然这样,还来欢迎我做什么?”摄于孙中山巨大的威望,许世英不敢顶嘴,只好诺诺而去!

此时的孙中山其实已经身患重病,如果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应该是肝癌晚期。每天病痛折磨,让孙中山只好暂时停止进京,在天津休养调整。同时他委托汪精卫向外界宣读了一个书面声明:

首先,孙中山经过日本时曾经在日本朝野上下呼吁,中日两国本是同文同种,应该互相帮助,日本应该尽快取消二十一条以及其他一些极不合理的优先权。

其次,孙中山本人现在身体患病,在天津休息,过两天去北京。去北京的目的,不是为了我孙中山本人的官位和权力,而是为了促成召开合法的国民会议,还权于民。一旦时局稳定下来,老孙本人将辞去各种官职,立即离开政府去欧美游历,并且顺便还上几个西方强国游说一下,争取让他们取消清政府及民国初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