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3333300000002

第2章 序言

众所周知,所谓逻辑学(此指传统逻辑,又叫普通逻辑,形式逻辑)是以思维的形式及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源头在古希腊,发端阶段代表人物有芝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至亚里士多德才使之成为一独立学科。亚氏的《工具论》是该学科的奠基之作。后经斯多葛学派等的继承与发展,使古典演绎逻辑渐趋完善。从16世纪至19世纪英国人培根、洛克、穆勒(弥尔)倡言归纳,使逻辑学内容除演绎外,更趋全面。可见,逻辑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国外传人的。

其学科名称“逻辑”一词是外来语,像无线电、坦克、咖啡等词—样是夕卜文翻译过来的。

第—个将逻辑这门科学介绍给中国人的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学者李之藻(1565—1630)。他于明崇祯二年(1629)与人合作将一本原文是拉丁文的葡萄牙高因盘利大学耶稣会会士的逻辑讲义译成中文。书原名直译是《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概论》,此处辩证法系指纯抽象的推理方法即形式逻辑。中文取名《名理探》。李之藻把拉丁文逻辑一词Logica音译为“络日伽”,意译为“名理”。

时光流逝,两个多世纪过去,到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英国来华传教士艾约瑟(1823~1905)将英国人耶芳斯(1835~1882)写的一本英文逻辑书《逻辑初级读本》译成中文,取名《辩学启蒙》。他把英文Logi(逻辑)译为“辩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著名学者王国维(1877~1927)译了耶芳斯另外一本逻辑教科书,原名直译是《逻辑基础教程》,中文则译为《辩学》。同样是把英文Logic译为“辩学”。

清末民初,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1854-1921)将Logic译为“名学”。他先后于1902年、1908年两年翻译了两本英文逻辑书。一本是英国人穆勒(今译弥尔)写的《逻辑体系:演绎与归纳》,译成中文的书名是《穆勒名学》。另一本是耶芳斯的《逻辑初级读本》(与艾约瑟译的《辩学启蒙》依据的是同一本书),严复译成中文书名是《名学浅说》。值得注意的是,严复除了将Logic意译为“名学”外,在译作所加的按语里第一次将Logic音译为“逻辑”两个汉字。

严复虽然第一个将英文Logic音译为“逻辑”两个汉字,但并未提倡、推广、使用。

刻意提倡以音译“逻辑”

两个汉字作为学科名称的人,是学贯中西的章士钊先生(1881~1973)。辛亥革命前后,他先后发表了《论翻译名义》、《论译名》、《论逻辑》等论文多篇,与不同意见者展开论战,力排众议,力主取音译“逻辑”二字作为学科名称。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始有人用“逻辑”作为著作名称。此后,逻辑一词才在我国较为广泛地使用起来,逐渐取代名学、辩学、名理学等译名成为学科名称。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前辈先贤引进逻辑之初把Iogic译为名理学、名学、辩学呢?也就是说为什么他们认为名理学、名学、辩学这些名称可以指称代表逻辑这一学科呢?

这是由于我国古代就有着丰富的逻辑思想。在先秦即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即产生了以《墨经》和《荀子·正名》为突出代表的粗具体系的逻辑学说——名辩学,并达到了我国古典逻辑的高峰。

章士钊说:“逻辑之名,起于欧洲,而逻辑之理,存乎天壤。”那么,作为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国,存于中华大地的逻辑之理是什么样子呢?中国古代把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一类学问即逻辑之理用什么名称去称谓呢?研究中国逻辑之理的人算什么家、什么派呢?张岱年先生指出中国古代“这些关于命名立辞的方法论学说与西方古希腊所谓逻辑约略相当。……在中国则称为‘名辩之学”一。我国古代把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论辩术一类的学问称为“名学”、“辩学”或“名辩之学”,其研究者称为“辩者”、“辩士”或“辩察之士”。“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汉朝人始称这类人为“名家”。

我们有什么证据或理由说名学、辩学或名辩之学指称的就是中国古代的逻辑学呢?孔子在我国最早提出了“正名”理论;公孙龙著有《名实论》;墨子教育弟子有“谈辩”一科;荀子有《正名》篇;墨子之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派而“俱诵墨经”。《墨经》又称《墨辩》。西晋鲁胜作《墨辩注》,其序言说:

“墨子作辩经以立名本。”以上理论或著作无不与名、辩有关。近人严复在其译著《名学浅说》中指出:“夫名学为术,吾国秦前,必已有之。”可惜的是严复之言似嫌笼统。但其言之凿凿,必有所据。是否受了光绪二十三年(1897)孙诒让(1848~1908)致梁启超一封信中的观点影响不得而知。该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特别值得一提:“尝谓《墨经》揭举精理,引而不发,为周名家言之宗,窃疑其必有微言大义,如欧士亚里大得勒(亚里士多德)之演绎法,培根之归纳法,及佛氏之因明论者。”孙诒让认为《墨经》是先秦名学的代表,其中一定有与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培根的归纳逻辑及古印度因明学相类似的内容。严复以名学指称逻辑,而中国古代秦朝建立之前必有名学,不言而喻,中国古代就有逻辑,当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逻辑学说。比严复更加明确地称中国古代逻辑为名学的人是胡适(1891~1962),他在留学美国期间的博士论文,英文题目直译为《中国古代逻辑方法的发展》,他自己译成中文则是《先秦名学史》。这是我国第一本中国逻辑史断代史专著。此后,郭湛波著有《先秦辩学史》,于193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研究的内容是名学,评述的是辩者。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名辩学指称的就是中国古代的逻辑学。

古代人为什么给搞逻辑的人起个辩者、辩士、察士这样的称呼呢?首先看“士”字。汉许慎《说文解字》:

从一从十。孔子日:“推十合一为士。”

“士”字构成与十、一有关。“推十合一”是什么含义?为什么能“推十合一”的人就称为士呢?清朝人黄生有一个解释:“《说文》引孔子‘推十合一为士’,言能综万理于一源也。”士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善于分析与综合。如果从逻辑的角度看,“推十”是否由一般到个别,而“合一”却相反,是从个别到一般呢?如此,则前者即“推十”是演绎法,而后者则是归纳法。“推十合一”

四字简洁表达了人类思维进程中两个不同的方向。当然,这是一种推测,真正成立,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清朝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

凡能事其事者称士。《白虎通》曰:“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传》日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意为能成就某项事业,胜任某项工作的人就称为士。

学识渊博,古往今来的事都懂,能判别事物的正确(然)与错误(不)的人就称为士。可见,能称为士的人,不是一般的人。

再看辩、察。辩、察指人的大脑特有的属性或功能:

思维。《墨子·经上》说:

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言,口之利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

能听,是耳朵的功能,依据听到的声音而了解讲话人的思想,这是通过大脑的思维作用达到的。讲话,是嘴的功能,根据所说的话而使得人的思想得以显现,这是通过大脑的思维作用达到的。古人认为“心”是人思考的器官:“心之官则思。”心的辩、察作用即人的大脑的思维作用。

这样看来,辩士、辩者、察士就是搞思维的形式与规律的研究的人。这些人当然是搞逻辑学研究了,当然并不仅仅限于逻辑研究。到了汉朝,才统称先秦这些辩士、察士为名家。《汉书·艺文志》正式列名家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