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3333300000004

第4章 名辩思想的发端(2)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叩:询问。端:点。竭:穷尽。

全句意为: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鄙夫(卑贱的人)来向我请教,我(对所问问题)是一点也不了解的。

我从那个问题正反两方面加以询问,以求穷尽(全面透彻地分析)这个问题。

从字面上看,这是一种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推衍方法。只这样解释,还不尽如人意。但《论语》中只这一处明确地提出了“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方法,尽管如此,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言论中寻求一些例证,说明“叩两端”的认识、分析方法是如何进行的,如何达到“竭”这种结果的。

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应无违。”樊迟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上段话见于《论语·为政》。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子的回答是:不违反礼的规定就是孝。孔子出行,樊迟驾车,又对樊迟详细地解释,用的就是“叩两端”的分析法。

孔子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是“无违”。樊迟不解地问:“无违”是什么意思?孔子解释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要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则要依据“礼”的规定进行安葬,依据“礼”的规定祭祀他们。生、死是人的生命的两端。对于某个具体的人,不是生前,就是死后。从这“两端”(生死两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对父母取什么态度为孝,很全面。

孔子回答学生的询问,在上例中把正反两端(生前死后)所应持的态度都加以肯定,不妨称之为两端同立。

再看一例,仍是《论语·为政》中的。

哀公问日:“何为民则服?”孔子对日:“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直:正直之人。错:即措,放、置。诸:之于。枉:邪曲之人。

上段意为:鲁哀公问道:“要怎样去做才能使老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提拔正直的人,放在邪曲的人之上,那样,老百姓就会服从。反之,提拔邪曲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之上,那样,老百姓就会不服从。”

这里又是正反“两端”:选拔人才,任命官吏,或者“举直错诸枉”或者“举枉错诸直”,非此即彼,没有第三种可能。其结果只能是两端不同立,必定否其一。可称之为两端否一。

《论语·先进》中有子路等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孔子仍用“叩两端”的方法分析回答。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

公西华日:“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日: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名仲由,子路是其字。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冉有,冉求,字子有。三人均是孔子学生。

上段大意为:

子路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

冉求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说:“听到就干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干起来吗?您说,有爸爸、哥哥活着(不能这样做)。而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您却说:

听到就干起来。我有些不明白,大胆来问问您(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鼓励、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有两个人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

听到事情,是立刻就干呢?还是不应立刻就行动?结论只有“两端”:闻斯行之与闻斯不行。二者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对于不同对象而言,却并不构成矛盾。例如:对平常遇事胆小、退缩的冉求,应当是大胆一些而闻斯行之。

而对平常做事果敢倍人,一鼓即进的子路,应当谨慎些、不莽撞行事才好,故应闻斯不行。儒家认为“有父从父、无父从兄”,故孔子回答子路“有父兄在”怎么能遇事不与父兄商量就干呢?

上述例子,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运用“叩两端”

的方法,作出了不同分析,一进一退,依据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可称之为两端各别。

《论语·先进》中还有一段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孔子的回答仍运用了“叩两端”的方法。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

师:颛孙师,复姓颛孙,名师,字张。商:姓、名商,字子复。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三人均是孔子学生。贤:德行、才能。

子贡问孔子:颛孙师与商的德行、才能谁强些?孔子回答说:颛孙师有些“过”,而卜商是“不及”。子贡接着问:您是不是说颛孙师比卜商强?孔子说:“过”与“不及”一样,都不是恰到好处。

又是“两端”:“过”与“不及”即过头与尚未达到,结果一样,均不是恰如其分。这是两端皆否。

以上所举的四个例子都是别人问问题,孔子解答时用“叩两端”的分析方法给以解答。这种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可贵之处在于:对某问题不了解,原本是空空如也。经有人询问,即可据所提问题作两端的分析,给予穷尽(全面)的回答,从而给人们作出抉择、以便付诸行动,进行实践活动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联系逻辑知识:正、负概念;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反对关系的判断之间的关系,运用“叩两端”的分析推衍方法,一定会对我们思维的正确性大有裨益。

4.证据与证明

孔子在长期的古籍整理与教学实践中对证明问题有所研究,他明确地论述了证据与证明的关系,人们立论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这一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正确的。

子日:“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讲的是真的)。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讲的是真的)。这是他们的文化典籍及贤者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化典籍及贤者,我就可以引用来证实它了。

上述论述说明,孔子很重视证据在证明中的作用。立论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据不足,理由不充分,不具有充足理由,论题就不能必然确立,从而使人信服。这里他很坦率:夏代、殷代的礼乐制度我能说得出,但文献材料不足,没有法子证实它。这很符合孔子自己的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关于证据与证明的思想,从其后的一些学派、学者的著作中所透露出的信息也可看出它的影响。后期墨家提出“以说出故”、“辞以故生”。意为:用推理说明理由、根据,某个判断的确立需有充足理由。荀子则说: “持之有故”、“辩则尽故”,同样指出了充足理由、根据在论证中的重要作用。这些论述与孔子相关论述的渊源是不言而喻的。从—个侧面证明了孔子在名辩学发轫期的启蒙作用。

二邓析的“两可之说”

邓析(约前545~前501),春秋末年郑国人。著名的辩者、政治家、法律家。他生活的时期正值子产在郑国执政。

《汉书·艺文志》列邓析为名家第一人。著录有《邓析子》两篇:《无厚》、《转辞》。流传至今的《邓析子》也包含《无厚》、《转辞》两篇。书前有汉刘歆校序。序中透露的信息告诉我们:汉时《邓析子》一书已错讹伪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