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3338600000019

第19章 虚心处世——孩子虚心才能进步(1)

谦让虚心的品性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可或缺的。各方面表现比较优秀的孩子,懂得谦让虚心,才能防止骄傲自满,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虚心使人进步

家教案例

小军已经读小学五年级了,是个爱学习的男孩。由于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因此他非常自负。

在家庭里,小军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对于父母说的话越来越不放在心上。在学校里,小军也非常清高,不太愿意与成绩不好的同学一起玩,觉得跟他们在一起没什么意思。对于任课老师,小军也不太尊敬,认为老师的水平不过如此,自己自学就能够学到很多知识。

唯一受小军敬重的人是他的班主任侯老师。侯老师是一位快退休的语文老师,对小军非常好,经常给小军介绍一些学习方法,讲一些名人的故事。

有一次,小军在一篇交给侯老师的周记中表现出了自己看不起同学的思想,还提到了一次与数学老师发生了争执,原因是数学老师批评小军做作业不够仔细。

侯老师后来在小军的本子上是这样写的:“有人批评你,并不是他看不起你,而是他希望你进步。因为他不批评你,你不会怨恨他;他批评你,你则会怨恨他,而他却选择了批评你,就是希望你进步。侯老师也是这么希望的。”小军深受触动。后来,他果然慢慢改正了自负的毛病。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的相对论以及在物理学其他方面的研究威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然而,尽管他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但还在有生之年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

有个年轻人对爱因斯坦永不停息地学习感到不解,就问他:“您老在物理学方面取得的威就可谓是空前绝后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轻轻松松地生活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个年轻人说:“现在,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我可能是比你懂得略多一些。如果将你所掌握的知识比做这个小圆,我所掌握的知识就可以比做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的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来说,它的周长短,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也小,未知的知识也少;对于大圆来说,它的周长长,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也大,未知的知识也多。我知道自己未知的东西更多,所以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在爱因斯坦50岁生日时,全世界的各大报纸都刊登了有关爱因斯坦的文章。在爱因斯坦住所中,装满了好几篮子从全世界寄来的祝寿的信件。然而,此时的爱因斯坦却不在自己的住所里,他在几天前就到郊外的一个花匠的农舍里躲了起来。

爱因斯坦9岁的儿子问他:“爸爸,您为什么那样有名呢?”

爱因斯坦听了哈哈大笑,他对儿子说:“你看,瞎甲虫在球面上爬行的时候,它并不知道它走的路是弯曲的。爸爸只不过有幸觉察到了这一点。”

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谦虚的人。名声越大,他就越谦虚。

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这方面,彻底将这方面研究透彻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那样,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被后人超越。

骄傲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孩子,特别是聪明的孩子,常常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学习成绩较好或者有某方面的特长,孩子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过度的表扬。这种过度的表扬常常会误导孩子,使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使他们滋长骄傲情绪。他们会因此夸大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同时,他们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听不进别人的善意批评,总是处于盲目的优越感之中。长久下去,他们就会逐渐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成绩下降,表现也就不再那么优秀了。

父母要让孩子认识骄傲的危害。盲目骄傲自大的人就像井底之蛙,视野狭窄,自以为是,会严重阻碍自己继续前进的步伐。科学家巴夫在给青年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切勿让骄傲支配了你们。由于骄傲,你们会在应该统一的场合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

自信和骄傲都是自己获得较好成绩时产生的心理,但是它们有着很大的不同。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能使人乐观上进;而骄傲则是对自己的不全面认识,能令人盲目乐观,从而不思进取。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不能让他们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在形式上,自信和骄傲有很大的相似性,常常让人感到迷惑。孩子常常把自己那点小得意看作是自信的表现。父母应该让孩子分辨出自信和骄傲的区别。

家长应该让孩子认识到骄傲是健康成长的绊脚石。任何成绩的取得只能是阶段性的、局部的,并不是终点。在学习上,知识是无边无际的海洋。孩子如果一时领先就忘乎所以,恰恰是知识不够、眼界不宽的表现。“满招损,谦受益”,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介绍一些成功者的经验。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人无不都是在取得成绩后仍能保持谦虚奋进心态的人。

正确面对批评和建议是终身的学问。骄傲自满往往也与不能很好处理别人的批评和建议有关。

批评往往直指一个人的缺点,如果一个人能够接受他人的批评,他就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对于孩子来说,他在评论自己时常会出现偏差,原因是自己往往难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孩子若能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就能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

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孩子懂得虚心,才能避免产生骄傲思想,才能拥有上进心,才能不断取得讲弗。

不要随意表扬孩子

家教案例

卡尔.威特刚出生时就有智力障碍,但他的父亲老威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他的教育。老威特运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小威特8岁时就已经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等几种语言,同时,还使小威特通晓了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小威特9岁时就考上哥廷根大学。

虽然小威特表现得如此才华出众,但是老威特却非常注意培养他谦虚的习惯,禁止任何人表扬小威特,生怕小威特滋生骄傲自满情绪,从而不思进取,毁了一生。

有个地方的督学官来到哥廷根的亲戚家。他的亲戚与威特一家来往密切,非常了解小威特的情况。督学官得知了小威特的事迹后,想考考小威特。为了得到这一机会,督学官就拜托他的亲戚请威特父子过来。

老威特接受了邀请,带着小威特去了。督学官向老威特提出要考考小威特的要求。按照惯例,老威特也要求督学官答应老威特的条件,即“不管考得怎样,绝不要表扬我儿子”。据说小威特擅长数学,所以督学官提出主要想考考数学。老威特回答说:“只要不表扬,考什么都没有关系。”

督学官先从人情世故考起,然后进入学问领域。督学官对小威特回答的每个问题都感到十分满意。最后,开始了小威特所擅长的数学考试。令督学官感到惊异的是,每一题小威特都能用两种、三种解法去完成,也能按督学官的要求去解题。这样督学官就不由自主地要赞扬小威特了。老威特赶紧给督学官递眼色,督学官这才住口。

由于督学官和小威特二人都擅长数学,考着考着就进入了学问的深层,并最终走到督学官所不知的地方。这时,督学官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唉呀!真是超过了我的学者!”

老威特想这可不妙,立即给泼冷水:“哪里,哪里,由于这半年儿子在学校里听数学课,所以还记得。”督学官还不死心,又对小威特说:“你再考虑考虑这道题。这道题欧拉先生考虑了三天才好不容易做出来。如果你能做出来,那就更了不起了。”

听了这话,老威特担心起来。老威特并不是怕小威特做不了那么难的题,而是担心如果小威特真的把那道题做了出来,从此骄傲起来。但是,老威特又不拒绝,只好故作镇静地看着。

那道题是一个农夫想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分法是要把地分成三等份,而且每个部分要与整块地相似。督学官将问题说完就拉着老威特的手退了出去,对老威特说:“你儿子再聪明,那道题也很难做出来。我是为让你儿子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难题才出的。”

不料,督学官的话音刚落,就听小威特喊道:“做出来了。…‘不可能!”督学官说着就走了过去,发现小威特果然做出来了,就有些不高兴地说:“你事先知道这道题吧?”小威特一听就感到很委屈,十分肯定地说:“不知道!”

旁边的老威特也说:“小威特做的事,我全都清楚。这个问题的确是第一次遇到,更何况小威特是从不撒谎的。”这时,督学官说:“那么,你的儿子胜过欧拉这位大数学家了。”老威特担心督学官过度表扬小威特。就及时地掐了一下督学官的手,并且说:“瞎鸟有时也能捡到豆,这也是偶然的。”

督学官这才领会到老威特的意图,点着头说:“是的,是的。”然后。督学官附耳小声对老威特说:“唉呀!我真佩服你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不管你儿子有多大的学问也绝不会骄傲的。”

老威特非常了解孩子的心理,自己的孩子实在太优秀了,太优秀的孩子往往经不起表扬,表扬过多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因此,老威特在生活中总是有意识地避免表扬小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