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3338600000020

第20章 虚心处世——孩子虚心才能进步(2)

父母应该明白表扬孩子本身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要一味表扬,而且表扬孩子的时候要注重表扬孩子的某种行为,不要表扬孩子本身,也就是说,表扬时要就事论事。

表扬不一定都能起到正面影响。没有调查研究作为基础的随意表扬,很容易把孩子引入歧途。因此,父母要慎重对待孩子的表扬。

心理学家认为,表扬会有两种效应:其一是信息的正面反馈效应,即对被表扬者的思想、语言、行为本身起到一种积极的强化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面强化作用;其二是表扬所产生的负逆效应,即孩子把表扬当成了目的,而得到表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则蜕变成为获取表扬的一种不正当手段。

由此可见,表扬并非一定会对孩子正确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与事实本身不相符的随意性表扬,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产生极坏的影响、带来不良的后果。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表扬应该慎重进行、与事实相符,过多的随意性表扬会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

如果孩子过分渴望得到父母的表扬,而父母叉不加甄别随意进行表扬,就会产生以下两种连锁效应:一是孩子出现“自我保护”的心理效应。只愿意听到表扬,听不得不同意见,抵制别人的批评。一听到批评就不高兴、哭鼻子,有时甚至讲批评过他的人的坏话。二是容易造成孩子“盲目顺从”的心理效应。孩子不加思考地对父母的话甸甸照办,没有主见。只要是父母喜欢的、高兴的事,哪怕是冒着犯错误的危险也会去做,从而使得孩子思想日益僵化,缺乏创新精神,表现出唯唯诺诺的姿态。因此,父母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扬的合理性,避免生随意性表扬的负面效应。

教育幸家对父母的忠告

父母给予孩子的表扬要与孩子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相一致。也就是说,父母要在孩子应该得到表扬时才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家教案例

著名相声演员牛群36岁得子,取名牛童。在牛童4岁时,牛群就教他下棋。开始时,牛童总是输,输了就哭。牛群反而很高兴,说:“知道哭,说明儿子在乎输赢,孺子可教也!”每次下完棋,牛群等牛童哭完,就耐心告诉他输在哪儿,然后他们接着再战。下棋的次数和输棋的次数多了,牛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他就不再输一盘哭一次,明明心里很难受,却能强忍着不流泪。

牛群妹妹的儿子比牛童大一岁,牛童叫他小哥哥。小哥哥语文成绩很好,作文常在全校广播,因为他特别喜欢看课外书。牛童不爱看书,更怕写作文,小哥哥就笑话他。牛童爱面子,不得不经常抢着书本看,时间一长,也看上瘾了。

牛童数学成绩好,尤其电脑学得好,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还夺得三等奖。为了让两个孩子竞争,在计算机赛前保持谦虚的心态,牛群买了一些黄白扣子,黄扣子当“金牌”,白扣子当“银牌”。他又弄来两面小旗子,一面旗上画头牛,另一面旗画只鼠。因为两个孩子一个属鼠,一个属牛。牛群规定,谁赢了就升谁的旗,“鼠”哥哥得了“金牌”,升“鼠旗”,“牛”弟弟得了“金牌”升“牛旗”。

比赛前几天,不用大人催,小哥儿俩一个赛着一个地起早。有一天凌晨3点,两个孩子就起床摸黑练计算机。这一年,小哥儿俩双双夺得全国一等奖,一人抱回一台电脑。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牛群作了十几条规定,奖惩分明。比如说,儿子如不小心把电视机碰了,他可能和颜悦色地说儿子一句:“下回注意啊。”可是,如果儿子说了谎,他就毫不客气,必定声色俱厉,甚至要动点“武”。好在孩子诚实的时候居多,也没有受什么皮肉苦。

牛群认为,孩子只是德和智两好,身体不好也不行。暑假期间,牛群推出一个“铁孩子三项”计划,规定每个孩子每天必须做到:跑步1000米。跳绳50()下,游泳两个小时。小哥哥很喜欢练“铁孩子三项”。牛重长得胖乎乎的,平时又不爱活动,一天跳绳500下,这可难为了他。开始一下也跳不过去。但不练是不可以的。开学以后,牛童竞一口气跳了1012下,一举打破了他们学校的纪录!

孩子骄傲自满往往源于自己具有某方面的特长和优势。父母应该先分析孩子骄傲的原因,是学习成绩比较好,还是有某方面的艺术潜质,再或者是有运动天赋。然后,父母应让孩子意识到,他身上的这种优势只不过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在一个更大范围内就会失去这种优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进取,而不是骄傲懈怠。

父母要使孩子明白,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固然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不要忘记其中也包含着家长的培养、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

另外,不正确的比较往往也容易滋生骄傲情绪。在班集体中,孩子若以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较,认为别人不如自己,自然容易沾沾自喜,甚至以为自己什么地方都比别人强,因而看不起别人。父母应该开阔孩子的胸怀,引导孩子走出自我的狭小圈子,带孩子到更广阔的地方走走,陶冶孩子的情操。父母让孩子了解更多的历史名人的成就和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丰富的知识充实头脑,变骄傲为动力。

父母耍加强训练指导,克服孩子骄傲自满的心理。父母通过讲道理开阔思路是很重要的,使成绩好的孩子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父母对孩子的优点和成绩过分的夸耀,往往使孩子头脑发胀,容易形成孩子骄傲自大的恶习。所以,父母平时对孩子准确适度的评价是不容忽视的。

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父母要给孩子创造改正错误的机会,要在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断肯定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纠正孩子骄傲自满的情绪,使孩子健康成长。

让孩子变得虚心好问

家教案例

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司卫东从小就虚心好问,这得益于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

在卫东小的时候,爸爸观察小卫东,发现他喜欢唱歌、听歌,可是没有一首歌能够唱到头的。小卫东喜欢看足球比赛,可自己并不好动。小卫东将一台收音机拆坏,却不能还原。但是,小卫东喜欢看书,性格文静,因而爸爸认为他搞理科比较合适。于是爸爸便根据这个大的方向,激发小卫东对科学的兴趣。

小卫东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就会促使他产生兴趣。爸爸从这一点出发,注意在家教中引起小卫东的好奇心,而每一次好奇心的诱发又都是以身边的事物为内容的。

在教小卫东学骑自行车时,爸爸问他:“我要把一个箱子从外屋推进里屋,这摩擦力是好是坏?”

“不好,推起来费力,”卫东回答。

“那自行车轮子跟地面的摩擦力是好是坏?”

见小卫东回答不了,爸爸就解释说:“自行车后轮和地面的摩擦力向后,那么它的反作用力就是向前,推动自行车往前,所以人在车上踩脚蹬子,就可以往前行驶。”

“那这个摩擦力是好的了,”小卫东说。

“不全是好的,前轮跟地面的摩擦力又是不好的了,”爸爸补充说。

坐火车时,爸爸问小卫东:“车窗外的树为什么往后跑呢?”

“因为火车在往前开。”卫东回答。

“那你再看看远处,远处的那些树木是往后跑还是往前跑呢?”爸爸又问。

“啊,远处的树怎么会朝前跑呢?整个大地看上去好像在围绕一个看不见的轴在转动。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小卫东有些不理解了。

于是,爸爸给他讲解了一番,引发了卫东对运动现象的浓厚兴趣。

在乡下爬山钻溶洞看钟乳石的时候,爸爸就对他讲山、讲水、讲古迹。在城里公共汽车上,他们有位子也不坐,而总是站在最前面看司机如何开车。在洗衣服时,爸爸也把卫东喊过来看看,用手指在旋涡中心的空洞处试试,告诉小卫东龙卷风形成的道理……

爸爸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利用小卫东的好奇心,对小卫东进行启发,终于让小卫东初步产生了对科学的兴趣。

孩子要养成虚心的性格,遇到不懂的问题敢于发问,才能取得进步,获得优异的成绩。

天才在于学习,知识在于积累。边学边问,才有学问。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短暂的时间和知识的积累,以及谦虚好问的学习态度。

学习最可怕的就是不懂装懂,否则学不到过硬的知识。因此,在追求学问之时,应该“多想、多问、多读、多写”,抓住中心,集中精力,一鼓作气,攻破一道又一道难题。只有这样,才能牢固地掌握真正的学问,才能在竞争之中将自己的所学发挥得游刃有余。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熟悉、不明白的事情,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有些孩子爱慕虚荣,往往犯下不懂装懂的毛病,一次两次还可以,多了就会铸成大错,影响自己的一生,使孩子因无知而变成别人的笑柄。

那么,如何改正孩子不懂装懂的小毛病,培养孩子虚心好问的好习惯呢?

首先,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不懂就问,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搞好。

其次,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当孩子发现书上有不懂的问题,问为什么时,父母要耐心回答,还要称赞他能虚心好问。有的孩子学习上怕苦怕难,一遇到难题就问父母怎么做。这时,父母不能直接告诉他(她)答案,要鼓励他(她)自己动脑筋,要启发他(她)自己去解决问题。

再次,遇到难题时,不要让孩子依靠父母解决。父母最好是做一些提示,鼓励他(她)独立思考,放弃依赖心理,因为解决难题是很能锻炼人的。

父母要让孩子形成学海无涯的观念。无论何时,总会有我们不熟悉的问题出现。因此,只有虚心好问才能取得进步。

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父母在孩子做功课遇到疑难问题时,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要做出提示,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消除孩子依赖父母的心理。孩子发现书上有不懂的问题,向父母寻找帮助时,父母要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还要称赞孩子虚心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