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挣脱了锁链和森枷越狱逃跑了。第二天清晨,官府发现后马上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那个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后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难以逃脱,便一头撞进了一座古庙。这座庙宇里供奉着一座释迦牟尼的坐像,佛像庄严无比。罪犯一见佛像,心里悔恨交加,抱着佛像的脚,号啕大哭起来,并不断磕头以求忏悔。这个罪犯一边磕头,一边嘴里不停地说:“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不一会儿,他的头也磕破了,弄得浑身上下鲜血淋淋。
正在这时。追兵赶到。兵丁差役见此情景,竟被罪犯的虔诚信佛、真心悔过的态度感动了,便派人回奏官府,请求给予宽恕。官府听后,不敢作主,马上禀告了国王。国王笃信佛法,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让他人寺剃发当了和尚。
后来,当这个国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国弘扬佛法时,将这个故事和所产生的惯用语“临时抱佛脚”带人中国,成了我们的俗语。
萧墙
“萧墙”这一典故出自《论语·季氏》。
春秋末年,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大夫之手,颛臾是鲁国的附属国,靠近季孙氏的封邑。季孙氏是公族中最有权势的,他害怕鲁哀公借助颛臾人的力量夺回自己把持的权力,于是决定派兵攻打颛臾。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正在季康子手下做事,于是就这件事来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听了后严厉地批评冉有说:“冉有!这难道不该责备你吗?先世鲁君早就将颛臾的国土封在了鲁国境内。现在为何要攻打它呢?”冉有和子路一听急忙辩解说那不是他们的主意,而是由季康子一手策划的。
孔子说:“一个国家,不害怕贫穷,而害怕不平均;不害怕人口稀少,而害怕不安定,做到平均,就不会贫穷;做到和平,人口会前来归附,然后再施以仁义、礼乐的教化。现在你们二人辅佐季孙氏,不能招致远方的人来归附,反而要在本国内部使用武力,我看季孙氏的用心不在颛臾,而在国君宫室的萧墙内啊!”
后来,人们用这一典故表示内部祸乱之意,《后汉书》中就曾经引用这一典故:“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也。”骑虎难下
东晋成帝的时候,大臣温峤组织了一支联军去讨伐叛乱。在战争的初期,有几路联军连吃败仗,军中粮食也所剩无几了。
这种境况很让主帅陶侃坐立不安,他生气地对温峤说:“你动员我来时,说一切都已安排妥当,现在才刚开始交战,军粮就快完了,如果不能马上供应军粮,我只有撤军。”
温峤规劝陶侃说:“自古以来,要想取得胜利,首先得内部团结。现在我军虽然乏粮,处境困难,可如果马上撤军,不仅会被人耻笑,而且也会助长叛军的气焰。我们目前的处境,正如骑在猛兽的身上,不把猛兽打死,怎么能够下得来呢?咱们只有一鼓作气坚持到底呀!”
陶侃接受了温峤的劝说,率军奋勇作战,终于打败了叛军。
温峤劝说陶侃的“骑猛兽安可下哉”一句话,逐渐演变成了成语“骑虎难下”。形容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停下来已经不可能,而且骑虎难下也含有进退两难的意思。
走后门
宋朝年间,有个姓蔡的宰相不但贪赃枉法,而且妒才嫉能、排除异己和贬谪先帝的旧官员等。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愤恨和不满。
有一年的元宵节,在京的艺人们自动组织起来在街头自编自演了一出名叫“走后门”的戏。内容大概是:有一天,某县县官正在升堂办案,忽有一个年过五旬的老和尚,要求离县到外地去游历。知县…看他的度牒是先帝年间发给的,就无名火起,不但不准其要求,还下令收缴度牒,不准他再当和尚。
赶走这个老和尚后,接着又进来一道士,他要求县太爷捐资修建道观。知县一查,这个道士又是先帝期间出家的。县太爷不但不捐资,反而下令要道士还俗。
正在这时,知县的亲信师爷走上前,在知县耳边悄悄说:“太老爷!黄员外为了报答太老爷上次替他办事的恩德,现特奉送银子一千两,可这些银子全是先帝年间铸造的,那怎么办才好呢?”
知县一听见有白花花的银子送上门来,哪能让它跑了,于是他稍作沉思后细声对师爷说:“先用箱子装好,不要从正门进来,以免被人看见,要从后门悄悄地抬进来。”
这出戏,含沙射影地抨击那些有权有势的贪官贪赃枉法的行为,人们看了这出“走后门”的戏后,尽皆鼓掌叫好。
从此,“走后门”也就作为一句俗语流传开了。
无厘头
“无厘头”原来是广州的方言俚吾,含有“无缘无故、萸名其妙”的意思。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在日常生活平淡无奇的细节、语言和动作中,猎取观众意料之外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所以,也有人干脆就把它叫做“反智戏谑”。它是受美国影视影响,并由香港电视台带动起来的。
20世纪80年代后期,香港的一些“搞笑”节目中,主持人戴着千奇百怪的脸谱、头套,扮作神经汉、少妇、弱智儿童、残疾人等,以低俗粗鄙的语言和癫狂不羁的动作,一味地向观众逗乐讨笑,被称为“无厘头”文化。
吃大锅饭
“吃大锅饭”是人们对社会中所存在的“平均分配”弊端的嘲弄,那么“吃大锅饭”这一语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广东七星岩有座建于明代的佛寺——庆云寺。由于佛殿建筑古朴雄伟,被人们誉为“岭南名刹”。寺中有一口十分引人注目的特大铁锅,它被安放在佛殿的一危,四周围着铁栏杆,如果这口锅用来煮饭,可供数百名僧人食用。
但是,这口特大铁锅只用来向那朝神拜佛的施主们化缘。凡是进庙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们,不管是为孝敬菩萨,降福灭灾;还是为了维持寺内僧人的生计,在经过大铁锅旁边时,都要投进几个铜钱,因此,这口大铁锅虽然从未真正煮过饭,却是“撞钟和尚”们的生活依靠和来源,人们称之“大锅饭”。
三生有幸
据《传灯录》记载的一个传奇说,唐代有位名叫圆泽的高僧。有一次他与好友李源善外出旅游时,突然见到一个妇女正在河边打水,圆泽停住脚步对李源善说:“没办法了,我一直想避开这女人,现在避不开了。我见到她后,自己就要死了。”李源善看了看那个妇人,是个怀孕的女人,没什么特别,为什么看到她之后,圆泽和尚就要圆寂(僧侣死亡称为圆寂)呢?圆泽接着说:“这女人怀孕已经三年,专等我去投胎托生。你三日之后去这女人家看望我就是了,她的新生儿子如果对你一笑,那就是我圆泽了。你记住再过13年的中秋夜,你到杭州天竺寺去找我,我们可以再次见面。”说完,圆泽回寺坐化。
过了三日,李源善怀着好奇的心情去拜访那位妇人,待真的见到她刚刚诞下的孩子,又见那初生婴儿违反常规地对自己一笑之后,他相信了,此婴儿便是圆泽。
13年后的中秋夜,李源善再去杭州天竺寺,刚到庙门就听到一个十多岁的牧童唱歌,他深信不疑这真是三生的缘分。
从此,人们就把“三生有幸”这一词比喻成有特殊的缘分。常用于结识新朋友。
二把刀
“二把刀”是个常用俗语,意思是技术马马虎虎,一点儿也不熟练。
“二把刀”的来源不可考,不过很可能是来自厨房。因为大厨是“头把刀”,样样精通,切肉炒菜熟练内行,他旁边学徒的第二把手就差一大块了!与“二把刀”有类似讲解的,还有个“半瓶子醋”。意思是说它(瓶子)有吧,只是一半;说它没有吧,还确实有一点。也指懂得不多,与精通还有老远的距离。这两个俗语在普通话中都常用,区别不大。若严格说起来,“二把刀”偏重于指技艺、技术很差;“半瓶子醋”则侧重指知识学问很肤浅。
不到黄河心不死
此语的形成,来自古代一段忠贞的爱情故事。
据传说,古代有位青年名叫黄河擅长吹埙。“埙”是个古代的土制乐器,它由黏土烧成鸭蛋大小长圆中空的,埙上有六个小孔,由手指控制堵放可吹出不同音阶。这位黄河是吹埙能手,他吹奏的乐曲优美动听,扣‘动了一位贵族少女,于是他们彼此相爱。可惜那青年出身贫寒,门不当户不对,少女的父亲将这对恋人拆散。
黄河流浪异乡,相思成病而死。死后他的心变成了一块精致的酒杯。酒杯是件瑰宝,只要一倒进美酒,一个吹埙少年便浮现杯中,还发出埙的悦耳音乐。此杯被人献给了皇帝,皇帝又赏赐给心腹大臣。这大臣正是思念情人黄河的少女之父,当然酒杯被女儿看到。她见杯中浮现的正是黄河,顿时痛哭,泪落杯中。从此,就有了“不见黄河心不死”或“不见黄河不掉泪”这一俗语,比喻不到最后无路可走的境地是决不死心的。
小巫见大巫
此语出自《三国志·吴志》注引的《吴书》:“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古代的“巫”和“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郎中为人看病,常伴有求神祈福、烧香念咒等巫术;大巫除了也时有拜神驱魔举措之外,更重要的还真正会诊脉问病开药方治疗,小巫则只会装神弄鬼一番,拿些符咒香灰给人“医病”,病人得益于大巫当然绝非小巫可比了。因此,小巫见大巫,必然神气全无。
巫师装神弄鬼,源于科学不发达。
占代医学不断进步,逐渐巫、医分家。
大巫某些装神做法,祝福冀望多于实贡看病。中医学脱离巫术,成为为人类做出辉煌贡献的骄人学科,而巫术则只在某些愿受其安慰人士中有市场。
巫术俗称“跳神”,大庭广众之下跳神者现在仍有,但已变成一种群众性祝福宗教仪式了。如今,“小巫见大巫”指两者相比,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的意思,带有讽刺意味。
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一词源于美国。19世纪上半叶,美国研制成发报机,各家公司见它既经济又方便,便纷设线路。由于施工质量差,有的地方的电线曲曲弯弯似葡萄藤,故电报被人们戏谑地称之为“葡萄藤电报”。南北战争期间,公家或私人电报除用来报告战事外,还用来传播一些谣言和非官方消息。开始,人们亦将这些消息称作“葡萄藤电报”。但是却不能和其他电报区分开来。后人们想到这些消息也是“通过葡萄藤”来的,而“通过葡萄藤”亦可译为“小道消息”,两个词既相似,又有区别,于是理所当然地将道听途说的消息或传闻称之为“小道消息”。
V
“v”这个符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逃亡英国的比利时人维克托·德拉维利发明的。1940年末的一个晚上,他在广播里建议,用粉笔在各公共场所写上“V”字,表示坚信盟军的胜利,从而让那些纳粹匪徒心神不宁。
于是在欧洲各沦陷国家里,无论拉汽笛、按汽车喇叭,还是叫服务员,都是“嘀一嘀一嘀一哒”。这三短一长的音符,转换成莫尔斯电码,正是“v”的符号。朋友之间也是伸出两个手指作“V”形互相招呼。有色粉笔写的“v”字到处都是,甚至连德国军官的专用厕所里也有。今天,“V”字的普遍含义是“胜利”。
OK
“OK”是舶来语。“OK”的意思如孺皆知,但这个词究竟是怎么来的,却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早在1565年,在英国人的遗嘱中就出现了这个词。有人认为,它起源于美国内战时期.讲德语的美国人说“OK”表示“Oberoomma”(最高统帅),当时美国有过这一军衔。也有认为,某个德国新闻记者在文章末尾写上“OK”,意思是“Ohnekmrretur”(没有错误)。还有人考证可能起源于一个名叫奥托·恺撤(Ottokaiser)的商人,他在检验产品后,在合格产品上都贴上写有自己姓名缩写字母的标签。美国辞典的说法是:1840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马丁·范布伦在竞选时,用“OK”作为竞选口号。原来他出生于纽约的老金德胡克(Oldkinderhoek),用这个地名的头两个字母作为竞选口号,意思是“竞选成功”。语言学家则认为,这可能是由“Allcorrect”(完全正确)一词的奇怪拼法(Ollkorrect)而来。
但是比较公认的说法是,“OK”来自美国的一位记者。1839年3月23日《波士顿晨邮报》一位记者在文章付印前写上了“OK”。研究古希腊语言的学者认为,这位记者曾受过古典的希腊教育,因为千百年前,希腊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优秀文章时,往往在末尾写上“Oiakala”或“OK”,意思是一切都好,与英语中“OK”表示的意思(对,好,可以,行)大同小异。
白领、粉领、蓝领、铁领
“白领”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指一切受雇于人而领取薪水的非体力劳动者,、如政府公务人员、教师、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
他们上班时可以穿白领衬衫和正式西服。于是就出现了“白领工人”这一阶层,随之这一词也就诞生了。
“粉领”一词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指的是一般由妇女从事的职位以及从事这种职位的女职员。如护士、秘书、打字员等。“粉”字代表妇女爱穿色泽鲜艳的服装。
“蓝领”一词则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指的是一切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资收入者。如一般的工矿、农业、建筑、码头工人等。他们干活时所穿的衣服多为蓝色,所以,人们习惯称他们为“蓝领工人”,“蓝领”一词也由此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