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中国古代最早有所谓的“三皇五帝”的说法。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来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
者——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帝王的尊称。
太上皇
“太上皇”这个名称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秦王赢政统一中国、自称始皇帝后,便追封自己的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以表示他对死去的先王的尊崇。这是太上皇称呼的最早应用,但此时尚未形成制度。汉高祖刘邦打败西楚霸王,做了皇帝,便衣锦还乡,当他去拜见自己的父亲太公,太公挟着扫帚恭恭敬敬站在门口,倒退着将刘邦迎人家门。
刘邦见此,觉得十分别扭,急问因何事竟至如此?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是您父亲,也不过是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刘邦不论如何解释,太公只是不听。刘邦对此也无可奈何。事后,有人讲到秦始皇曾尊死父为“太上皇”建议封太公为“太上皇”。刘邦听了正中下怀,马上举行大典,将太公扶上“太上皇”位。
称“太上皇”,而不称太上皇帝,是因为这只是表达对活着的父辈的尊崇而已,而且父辈并不参与治理国政。
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相这一称谓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
相,本为相礼之人,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他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大相径庭,而且名目繁多。
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
尚书
尚书,中国古代官职名。战国、秦朝时期即开始设置,又称掌书,尚为执掌之意,为少府属官,掌章奏文书,职位比较低。汉武帝时,将其改组为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改尚书令为中书谒者令,逐渐以尚书代替外朝来决策朝廷大事。汉成帝设尚书四人,分曹办事,至东汉,设置尚书台,领尚书诸曹分判章奏,后治事逐渐增多,或设八曹,或设六曹。杜佑撰《通典·职官四》:“后汉,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事而已。”隋朝设立尚书省,成为集中执行政令的机构,辖六部,已经不再是决策机关。五代、宋朝沿袭该制度。元朝尚书省时置时废,成为专门敛财的机关,与前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开始的时候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明、清翰林改从进士中选拔。
节度使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因领受该官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有此名。节度使首次出现在唐睿宗景云年间,而其正式和有计划地进行设置,是在继睿宗之后的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元中,设立了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
节度使是唐朝武官的一种,主要负责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可是后来渐渐地节度使也开始过问民政。唐朝后期的节度使势力愈来愈大,已经到了独揽军政大权的地步。节度使手握军权,独霸一方,一旦起兵造反,后果不堪设想。
将军
我国西周以前没有将军,掌管军事的官职叫司马。那时国家军队数量并不多,天子只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也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师),大夫以下叫士。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扩大各自的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大国诸侯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而在编制上诸侯只能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做“将军”,意即率领一军的意思。
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一指挥,因此,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统一指挥全局。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只设一位大将军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不同级别。以后,各朝的将军虽不尽相同,但将军这一官阶仍然是分成若干级别的。
主席
我国古代没有桌椅,室内先铺筵,然后再放上席。筵较宽大,故用来铺地。席(跟现代的椅垫和蒲团差不多)比较小,是给人坐的。古人人室,先脱鞋,然后通过筵坐在席上。现在日本人和朝鲜人的室内生活,与上文描述相类似,这正是我国古代席地而坐的遗风。坐时让长辈坐在里面,以示尊重;人多时,长辈就独居一席,这就是主席一词的来历。
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太师
我国古代官职名,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均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清代洪承畴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
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追赠太傅。
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年间设立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任过军机大臣。
御史
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太尉
我国古代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
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是我国封建时代的一个特殊阶层《师说》:“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负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
长史
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郎中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位居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
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令尹
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地位渐低,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司马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有所不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经略使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太守
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有时又称为“刺史”或“知府”。
巡抚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到了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