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机械化和自动化已经极大程度地减少了人类活动与锻炼的机会,从而导致体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所以那些深受锻炼之益的人们常这样说:锻炼身体是向健康的银行中存钱。
1.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
如果说人世间存在一种“仙丹”,它既能使人的寿命得到延长,又能使人保持相对的强壮;防止人少得心脏病、癌症或其他疾病;改善人的情绪、睡眠和记忆,那么,这种所谓的“仙丹”就是锻炼。
当今这个时代,机械化和自动化已经极大程度地减少了人类的体力和活动量,重体力劳动已经完全消失,广泛应用的家用电器大大减少了劳动的强度。这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表现得最为突出。为此,剑桥营养中心专家戈得伯格将目前和50年前人们做家务时的能耗比较后,告诫大家:今天的人们比他们的上一代少消耗1/3的体力。
娱乐方面:50年代前,玩4小时消耗体能为900卡热量;现在人们的娱乐主要是在家中看电视,4小时耗能只有310卡热量。
购物方面:50年代前,购物是从一家商店走到另一家商店,每周耗时10小时,耗能2500卡热量;现在是超市购物,齐全的商品和能够直达车门的手推车,令人们每周耗能不足1000卡热量。
劳动:以除草为例,50年代前,除草每小时耗热500卡;现在用电动除草机仅耗热180卡。
整床铺:50年代前,整理床铺,每周耗热575卡;现在由于羽绒被褥的普及,整理起来每周耗热300卡。
点燃炉灶:50年代前,生煤炉和清洁炉架,每周耗热11300卡;现在点燃煤气灶,几乎不耗人的能量。
洗衣:50年代前,手工洗衣,每周耗热1500卡,累计1天时间;现在使用自动洗衣机和烘干机,耗热270卡,仅花费2小时。
出行:50年代前,人们靠步行或自行车出行,每小时耗热90卡;现在出门坐车,旅行坐飞机,每小时只耗热20卡。而一个人整年驾车转动方向盘所耗热量,加起来也只相当于两顿饭所产生的能量。
从上述这些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人们的运动时间和消耗的能量已经减少了很多,而且随着现代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这种缺乏体育运动的现象会日益加重。不仅是经济发达国家,这种少动的生活方式也在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多。
总而言之,人类普遍缺乏运动,这使人们的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由于缺乏运动,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降低,由此而引起身体发胖的人们,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可能性要比保持合理运动量的人高出5—8倍,心脏功能要早衰10—15年。此外,动脉硬化、胆石症、肾脏病的发病率也明显提高。美国著名的心脏病学家、运动医学专家肯尼思·库珀博士曾做过一项对6.5万人5年的随诊研究表明,安全静坐的人与常做运动的人死亡率相差65%。他还对2.7万人进行10年随访得出结论,静坐不动对健康的危害程度相当于每天吸一包烟。
而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体育运动能够提高人类寿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预防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以及诸多癌症的发生,并且能改善人们的情绪,防止抑郁症。另外,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心血管和其他慢性病患者得到康复。
据美国卫生部门的报告说:在美国大约有60%的人没有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约有25%的人根本就不锻炼身体,有1/3的人过度肥胖。由于这些人缺乏运动,他们在健康上付出了重大代价。据美国疾病监控和预防中心的调查统计表明,全美每年约有25万人的死亡与缺乏经常性的身体锻炼有关。
现在,深受运动不足所害的人们,尤其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的人们,已经改变了观念,他们认为增强体质更能抵御疾病。美国现在大约有1亿人(几乎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在进行某种体育锻炼。许多公司都有专职指导员负责员工的健身计划,还设有健身中心。这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2.用有氧运动增强你的心肺功能
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像跑步、打球、游泳、登山、轮滑、体操、跳舞、举重、跳伞等等,都可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但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也是较为科学的运动——有氧运动,是大家普遍采用的。
锻炼可以促进健康,但究竟使用什么方式,采取多大的运动量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为此,许多运动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被称为“有氧运动之父”的美国专家肯尼思·库珀博士提倡的有氧运动被大家普遍认可,并在全球许多国家掀起了有氧代谢运动的热潮。
所谓有氧代谢运动也称等张运动,是指以增强人体吸入、输送与使用氧气为目的的耐久性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大体与需要的氧气相等。这种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长,并且方便易行,容易坚持。
有氧代谢运动能增加血液总量,血量的提高相应增强了氧气输送能力,肺活量也加大。它还能改善心脏功能,防止心脏病的发生,降低血液中对人体有害的胆固醇。坚持运动能增强骨骼密度,有效防止钙损失,防止骨质疏松。有氧运动还能有效地消耗体内脂肪,是最科学的减肥术。此外,有氧运动能使人的心理发生变化,可使人精神愉快,使抑郁沉闷者精神振奋。它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致癌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另外还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加快对废物的排泄。总之,有氧代谢运动能使人们精力充沛、延缓衰老、增加寿命。
一般的有氧代谢运动包括30多种运动方式,其中的步行、跑步、骑车、游泳和跳舞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其中步行动作柔和,不易受伤,是大家特别是老年人与身体超重者的首选项目。而跑步则是有氧代谢之王。如果采用步行这种运动方式,则应该每周运动3次,每次走3200米,时间为20至30分钟。如果达不到这个速度,3200米用40分钟走完也可,但需每周走5次。这样坚持10年,就可使心肌梗塞的发病危险降低50%。
这种有氧运动在美国以及全世界都得到了普遍的承认。近20年来,所有的美国总统如克林顿、布什、卡特……都参与这一运动。在巴西,人们把这种有氧运动称为“库珀”。在新加坡,李光耀曾带头跑步,在全国掀起了有氧健身的热潮……
库珀博士天天坚持跑步,身体非常健康。他说他的实际年龄虽然65岁,但生理年龄却好似只有49岁,日本著名的医学家春山茂雄也提出了与库珀博士类似运动观点,即长时间地一边保持着舒畅的呼吸一边轻松愉快地运动,这样可以保证氧气供应充足,脂肪被不断消耗。而步行则是最理想的消耗脂肪的运动。春山先生建议人们一天步行大约1.3万步为宜。如果平时工作、生活时经常走路,那么步行时间里走8000至10000步就可以了。具体步行数可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决定。
与有氧运用相对的是无氧代谢运动——是指肌肉在没有持续氧气供给的情况下的剧烈运动。典型的无氧代谢有百米赛跑或爆发力很高的运动如举重、跳远等。进行这种锻炼时,尽管我们的心、肺竭尽全力增加对肌肉的供血、供氧量,但仍不能使这些肌肉得到满足,于是身体只好进行总动员:把大脑以及一些内脏器官的血液“挤”出来,以供应那些肌肉。因此使得这些脏器在运动中处于缺氧状态,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医学家们都建议进行有氧代谢运动。
总而言之,采用合适的体育运动能对人们的健康带来诸多好处。
3.运动锻炼有章法
这几年,健身房生意一片火爆。这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运动保健。但是在这里,我也要对那些对运动健身趋之若鹜的人们提醒一句:科学锻炼是关键,运动要适度。尤其是三四十岁以上的人更要注意不要锻炼过度。对一些类似于百米赛跑之类的活动不要参加。特别是年岁大的老人,或心脏功能不好的人们,则应采用有氧代谢运动。
过度锻炼是有害的,尤其是竞技性强的项目。一是容易受到外伤而得病;二是由于过度消耗体能而引起短寿。医学家做过统计,运动员们的寿命比一般人要短。不过,就一般而言,我们绝大多数人并非运动员,所以不必过多考虑运动过度而折寿的问题。我们的问题,更多地集中在如何更科学有效地锻炼。
我们并非每个人都是百万富翁,也就无法聘请像库珀博士或春山教授这样的专家来手把手地教我们锻炼,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著作中找到开启健康之门的钥匙。锻炼身体必须本着科学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所选择的运动项目是本人爱好而又易于坚持做到的;运动量适合本人身体条件;运动强度达到有效心率限度;花费较少时问获得最佳效果。
从实际出发这很重要,如果你生活在山多的地方,那就最好选择登山为经常性的运动项目。如果你生活在海滨,在海中搏浪则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都市中的上班族,既无时间去游泳也没条件去爬山,那么你不妨这样增加运动量,如争取在半个小时内散步1300米或骑自行车1800米:15分钟跑完1000米的路程;爬15分钟的楼梯;有条件的话可以每天打篮球30分钟或跳快步舞30分钟。如果你想更务实些,则可以用做家务活来增加运动,如洗刷地板45—60分钟;洗汽车和给汽车上蜡45—60分钟;用车推着婴儿30分钟内走1.5公里;经常步行上街购物也是很好的活动。
进行体育锻炼要注意安全。运动本来是为了增进健康的,如果适得其反,那就令人遗憾了。尚不谈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就拿有氧代谢运动的步行或跑步来讲,因为活动场地太少,很多人都是在马路边跑步,、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当我们在马路上进行有氧运动时,我们所呼吸的不仅仅是氧气,还有许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是致癌的物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世界银行的环境和经济专家在中同环境保护局的密切配合下,对我国环境污染做了调查,结果是,中国城市地区空气中悬浮的微粒和二氧化硫目前是世界最高的,大大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世界银行的报告说,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现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一半在中国。不难想象,在这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下进行有氧代谢运动,其效果可想而知。另外,马路上跑的许多车辆是烧柴油的。而根据最近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化学家的研究发现,柴油机废气中所含的一种化学物质可能是迄今发现的致癌作用最强的物质,也是城市人群肺癌发病率升高的根源。
上述这两条消息就会令你外出活动时心中感到格外不舒服。那么还是杲在家中活动吧。为了让大家能在家中也能锻炼身体,运动学家们也动了大量脑筋,其中室内跑步机是一种较理想的运动健身器械,它在室内使用,如在室外跑步一样,能起到有氧代谢运动的效果。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出现了一种“座椅健身操”,颇受人们欢迎,现在在美国还非常盛行。这是由运动学家编的一套可以坐在椅子上完成的体操,其健身效果并不比跑步逊色多少,而且它方便易行,不需要任何器械,可随时随地进行锻炼。比如,在“座椅健身操”中有一种“恰恰舞”,让活动者伸展并扭动胳膊、肩部和背部肌肉,同时也使腹部和双腿得到锻炼。迄今为止,这一健身操的录像带已卖出几十万盒。
不仅仅是在椅子上做几十分钟的健身操,就是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抖动双腿,对人体健康也是有益的。这种动作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使腿部的肌肉得到丰富的血液供应,并能增强肌肉关节的活力。抖动下肢时可以使肌肉收缩或舒张,有助于下肢血液回流心脏并防止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成。这种习惯性的抖动下肢的动作属于脊髓控制,所以它不能影响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的活动。另外抖动下肢可以缓解紧张感,这是因为它能消耗引起人体紧张的压力素——去甲肾上腺素。
除了对身体机能有益之外,运动能消除人们生理上的紧张感。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两组小鼠面对同样的紧张与恐怖,其中一组限制其不动,而另一组的老鼠则可以踩动一个转轮。每当实验人员给小鼠加强紧张力度时,可以活动的那组小鼠就踩动转轮并加快,当令它们紧张的压力减小或消失时,它们转动速度就放慢或停止,可见小鼠可以用运动来减轻精神压力;而另一组由于不能活动,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疾病,能活动的这组小鼠则安然无恙。
人在发怒气恼情绪紧张的时候,脑内就分泌出去甲肾上腺素;感到恐怖的时候,脑内分泌出肾上腺素。这两种物质都能引起血管收缩。如果长期这样,则会引起疾病、加速人体的老化过程以至早逝。如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令人心情愉悦的活动,则可以将这些危害人体的有毒物质及时消除掉,以保证人们身体健康。
人们不重视运动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没有必要。我敢说,如果一个人已经意识到我们对运动的迫切性,那他就算挤时间也会去参加锻炼的。就如同一个人在家中发觉煤气泄露而要发生爆炸时,他不可能还一动不动地坐在沙发上。其实,不参加运动的结果也类似于煤气爆炸,只不过是煤气爆炸来得迅速,燃烧的火焰把你烧得焦头烂额或令你窒息而死,而你不运动的危害则来得缓慢,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等,这些病也会令你病残或死亡。
就拿现在日益增多的骨质疏松症来说,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补足钙和维生素D就可以增加骨密度,但事实上不是这样。那些长期卧床的老人虽然补充很多钙或维生素D,骨质疏松照样发展。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什么营养都不缺,但骨质疏松患者却日渐增多。如果你还不相信,那你可以去看一下宇航号的相关报导。从太空中返回来的宇航员在太空中飞行时是在失重的状态下。通过检测发现他们每天要从骨组织中流失钙质约200毫克,久之则可引起骨密度下降。其实宇航员的饮食中有足够的钙类物质,这并不能解决缺钙问题,只有他们返回地球后做较长时间的运动和治疗才能逐渐恢复。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无论是卧床不起的老人还是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他们骨密度降低都是由于缺少负重活动造成的。“用进废退”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专家们建议必须适当运动,才能使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得以良好的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