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彼得·林奇投资选股智慧全集
3343300000010

第10章 选择十倍股,寻找最赚钱的股票(5)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认为,通过抽资独立出来的子公司或分公司就会变成独立自由的经济实体,这种公司常常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好的投资机会,例如Safe一Kleen和美国R玩具公司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分别与芝加哥Rawhide公司以及州际百货公司脱离了关系。

一般来说,大型的母公司根本不愿意看到分拆上市后的子公司陷入困境,因为这样可能会对这家子公司产生非常不利的公众影响,反过来又会使母公司受到非常不利的公众影响。因此,分拆出去的子公司通常具备十分良好的资产负债表,为今后能够成功地独立运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一旦这些子公司从母公司中独立出来,它的管理人员就能够自由地大展手脚,他们能够进一步削减成本,采用富有创造性的改革措施来提高短期和长期盈利水平。

但是,新独立出来的公司通常被人误解,很少能引起华尔街的注意,而且它们的说明书通常准备得仓促、朴素,内容也不夸张。对新独立公司的股票常常被用作红利或股息送给母公司的股东,机构投资者对此更是不屑一顾。而所有这些,正是彼得·林奇看好新独立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反垄断法等原因,在美国一家发展过大对市场过于垄断的公司往往会被分拆。林奇认为,在分拆上市公司案例中最为成功的就是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解体时分拆出来的七家“小贝尔公司”:美国技术公司、大西洋贝尔公司、南方贝尔实验室、Nynex、太平洋有计划发展公司、西南贝尔公司以及美国西部公司。母公司股票的市场表现非常一般,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983年11月到1988年10月,七家新成立的“小贝尔公司”的股票平均收益率是114%,再加上股息,其总收益率超过了170%。这一收益率以近两倍的优势远远战胜了市场,并且战胜了大多数著名的共同基金。

机构投资者很少关注的公司

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票。最好的公司也会有不景气的时候,增长停滞的行业里有大赢家。

——彼得·林奇

对彼得·林奇来说,如果能找到了一只机构投资者持股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持股的股票,那就等于找到了一只有可能赚大钱的潜力股。如果找到一家公司,既没有一个股票分析师拜访过这家公司,也没有一个股票分析师说自己十分了解这家公司,那赚钱的机会就又增大了一倍。对此,林奇说:“当一家上市公司告诉我上一次股票分析师来公司的时间是三年前时,我几乎不能掩饰自己内心的狂喜。”

人们一般都认为机构关注的股票才是好股票,那林奇为什么认为没有专家关注反而是潜在的机会?其实,林奇表达的意思是:

第一,分析师没有拜访过该公司,机构投资者很少持有该股票,说明分析师还没有注意到这个股票,股票还没有进入到专业人员的视野中,这时的股票价格一般比较接近内在价值,被高估的可能性很小。投资者经过仔细分析后,如果觉得很好,这个时候介入就相当于买到了一个打折的股票。

第二,当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开始关注的时候,机构投资者资金的进入必然逐步抬高股票的价格,个人投资者逐渐被机构投资者所代替,那么股票价格会逐步抬高。这样就产生了超额收益的机会。

第三,如果机构投资者以前很感兴趣,最后一窝蜂地抛了股票,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也有可能受到影响,产生抛出的放大效应,这样可能会使得股票价格产生偏离价值的下跌,这依然也是介入的机会。林奇举了克莱斯勒和埃克森石油公司的股票进行说明。当然,对于每种情况的发生,关注了不一定要买入,都要仔细分析后再决定是否实际进行交易。

彼得·林奇认为这样的公司频繁出现在银行、储蓄和贷款协会以及保险公司等行业中,这是因为这类公司有好几千家之多,而华尔街却只追踪关注其中的50~100家公司。

当然林奇所说的这一点在中国情况略有不同,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即股票投资不能光去追逐热点,不要盲从赶热闹,“追涨杀跌”注定将成为市场上的失败者。我们需要的是提前布局,提前发掘有潜力、最终会得到机构投资者认同的潜力股。而不是简单的理解为“凡是机构投资者看好的我们坚决不看好,被机构投资者不看好的我们坚决看好”这样的思路。

处在一个零增长行业中的公司

如果我面临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竞争复杂性行业中管理有方的优秀公司,第二种是无竞争简单型管理一般的普通公司,那么我定当选择第二种公司的股票。

——彼得·林奇

人们往往关注那些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著名公司,而往往忽略了那些长期独霸行业却默默无闻的隐形冠军企业。但彼得·林奇却并非如此。相反他热衷于投资低速增长行业,例如塑料小刀和叉子行业,他更喜欢的是比低增长行业增长率更低的零增长行业,比如殡葬服务业,往往在这种零增长行业中可以寻找到最赚钱的大牛股。

在那些低增长或零增长的行业中,往往从事的业务较为稳定,不会产生大幅波动。因为在行业内竞争较少,市场份额会稳中有升。而且,低增长或零增长的特点无形中给这些行业的公司发展又加了一把保护伞,因为其他的优秀公司或优秀人才因为增长性的问题会不屑于进入这个行业。关注的人少了,公司股票的价格就不会被高估。林奇认为,在增长率为零的行业,特别是让人厌烦和压抑的行业中,你根本不用担心竞争的问题。你不必整天提心吊胆地防备着周围潜在的竞争对手,因为根本没有其他公司会对这样一个零增长行业感兴趣。

这样一来就给了你更大的回旋余地来继续保持增长以及扩大市场份额,就像丧葬业中的SCI公司那样。SCI公司已经拥有了全国殡仪馆中的5%,并且没有什么对手可以阻止SCI公司把拥有量增加到10%或15%。当然,在这里投资者有一点必须明白,彼得·林奇所说的零增长行业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的零增长。

彼得·林奇认为,高增长行业人们太过关注,这种高速发展的情况难于持续下去。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地毯行业,60年代的电子行业,以及80年代的电脑行业都是令人兴奋的高速增长行业,但是这些行业中的公司都未能长盛不衰。原因有几点:大批优秀的人员进入使得竞争手段和竞争层次提高,降低了利润率;产品会不断更新、成本不断降低,大量的新产品上市,这些都会使规模化产生问题,每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这种竞争太激烈了,对于热门行业的每一个产品来说,都会有一千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生在琢磨怎样更便宜地在另一个劳动力廉价的国家或地区把它造出来。而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不会想到与殡葬业中的SCI竞争,这就是优势所在。

拥有一个“壁龛”的公司

我总在寻找这种拥有“壁龛”的公司。一个完关的公司必须拥有一个“壁龛”。

——彼得·林奇

“壁龛”指的是行业和业务的垄断性。彼得·林奇总在寻找拥有“壁龛”的公司,理想的公司都有一个“壁龛”。

彼得·林奇表示:“相比较而言,我更愿意拥有一家地方性石头加工场的股票,而不愿拥有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股票。因为电影公司的竞争对手非常多,而石头加工场却有一个‘壁龛’:在它占据的领地内没有什么竞争对手。”

彼得·林奇对拥有市场领地的优势企业情有独钟:“我总在寻找这种拥有‘壁龛’的公司,理想的公司都有一个‘壁龛’。”这种领地使公司获得了能够在所在市场领地形成的一种排他性独家经营权。这种排他性独家经营权正是林奇寻觅的“阿拉丁神灯”:“没有什么可以描述排他性独家经营权的价值……一旦你获得了排他性独家经营权,你就可以提高价格。”

彼得·林奇发现巴菲特和他一样,非常钟情于寻找具有独家经营权的优秀企业。他敬佩地说,巴菲特通过向“独家经营权”型公司投资赚了数十亿美元。

巴菲特曾经购买位于马塞诸塞州的新贝德福的一家纺织厂的股票,他很快发现纺织业没有“壁龛”。当他看到报纸和电视台的价值时,便改而投资《华盛顿邮报》。吸收巴菲特的经验,林奇也尽可能多地选择了联合出版公司的股票,联合出版公司拥有的“壁龛”是:它拥有波士顿90%的印刷广告收入。

医药公司和化学公司也都有自己的“壁龛”,这是因为其他公司不能生产它们的产品。当Smith—Kline公司花费了数年时间得到甲氰咪氨的专利权后,所有与其竞争的公司都不能生产这种产品了。也就是说,一旦某公司获得专利并且联邦政府允许它独家生产杀虫剂或除草剂,它就等于抱住了一棵摇钱树,它的股票就会变得极具投资价值。

关于拥有垄断资源的公司,林奇举了一个石料场的例子。

石料场之所以赚钱,是因为根本没有竞争对手。最近的竞争对手离你只有两个镇的距离那么远,但是它却不会把它的石料运到你的地盘来抢夺你的市场,因为这样做光运费就会吃掉所有的销售利润。不管芝加哥的石料质量有多好,芝加哥石料场的老板都不可能抢走你在布鲁克林或底特律的石料市场份额。由于石头非常重,高昂的运输费用使得混凝料加工业本身拥有一个排他性的地区独家经营特许权,因此你根本不用花钱请律师来保护自己的独家经营权。

可见,拥有石料场要比拥有珠宝行更加安全。如果你处在珠宝行业中,就要不断地同本地、全国甚至是国外的珠宝商竞争,因为那些外出度假的人们可以从世界各地购买珠宝并把它们带回国。但是如果你已经拥有了布鲁克林地区的唯一的一家石料加工场,那么事实上你已经获得了这个地区石料市场的垄断权,由于石料场并非热门行业而没有什么新的竞争对手加入而形成了一种额外保护。

总括起来,彼得·林奇所说的拥有一个“壁龛”的公司具有两方面的优势:

第一方面:资源独享。这是指公司拥有独家专利或受到某种保护独家享有业务的优势,其他公司无法染指。比如可口可乐的配方、云南白药等。这些公司有自己的专利,又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保护,可以说是拥有自己的独特天地,别人不会也无法来和它们竞争。这些公司的股票就很有投资的价值。

第二方面:拥有区域优势。在这个区域中有独自发展空间的企业一般是具有唯一性或是行业的排头兵,比如污水处理、天然气供应、报纸以及房地产开发商、烟酒公司等。在这个区域内,这些公司有着独特的发展空间,基本不存在竞争。彼得·林奇指出,《华盛顿邮报》就是有着这样优势的公司,巴菲特也从它身上获得了巨大的投资收益。还有上文中提到的石料场,在这一地区没人和它竞争。在中国,如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媒体资源股东方明珠(600832),全世界只有其一的小商品城(600415)等等。

人们必须不断购买其产品的公司

让时间和金钱去工作,你只需坐下来等待结果。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认为,那些生产人们必需消费品的公司,由于其产品的持续性,公司也会获得良好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观察公司的业务,也是很有帮助的。

药品公司、饮料公司、剃须刀公司或者香烟公司都属于这个类型,人们要不断地购买它们的产品。

消费者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如果一个公司提供着与消费者紧密相关的产品的话,而且市场的份额较大,那么这家公司就值得关注了。尽管在这些行业竞争激烈,但因为细分市:场和规模的不同,也常常会有超级企业的出现,如吉利公司和沃尔玛公司。巴菲特也曾经说过,当他买了吉利公司的股票后,每天早上刮胡子都会想到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都在使用这家公司的刀片,这也意味着每天刮胡子的人都在为他贡献着利润。

彼得·林奇为投资者提供的寻找消费类公司的投资理念,无疑给投资者提供了一条寻找超级大牛股的极重要的思路。如果这个公司所生产的消费品是人们需要不断购买的,且是有品牌的,那么其潜力无疑将更加巨大。例如贵州茅台(600519),只要人们提到酒,首先想到的就是茅台酒,它是酒中的代表,又是人们需要不断消费的,所以这一股票会取得惊人的业绩,股价持续上升。

使用高科技产品的公司

最恐怖的陷阱就是买到令人振奋却没有盈余的公司股票,以及便宜的统计数字。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认为,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开发,获利的往往不是开发者,而是这些产品的使用者。例如电脑公司互打价格战,获利的反而是那些电脑产品用户的公司。购买在无休止的价格战中生存下来的电脑公司的股票,还不如购买那些在价格战中获利的公司。随着电脑价格越来越便宜,这些公司的利润会跟着翻番。林奇说,向一家生产自动扫描器的公司投资,还不如向一家安装了扫描器的超级市场投资。因为自动扫描器的使用不仅使超市的成本降低,还大大地增加了它的利润。

彼得·林奇所说的这一点容易被投资者忽视。因为在各种媒体上以及我们身边看到的例子是那些不断开发高科技产品的公司,却没有仔细思考应用这些技术公司带来的竞争力的增加、成本的下降、管理的规范以及效率的提高,最终带来了业绩的增长。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不仅仅使开发技术的公司受益,更使那些直接应用技术的公司受益。

内部人自愿购买股票或回购自己股票的公司

如果其他情况都一样,管理者大量购买本公司股票的公司更值得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