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指出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错误是“左”的错误。1957年以前一般情况比较好些,1958年以后“左”的错误就严重起来。这是主体方面的错误。代价是重大的。错误主要来源是“左”的指导思想。在“左”的错误领导下,也不可能总结经验。这深刻地揭示了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屡次受挫的症结所在。
再次重申我们是10亿人口,8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进行建设。这是我们制定社会主义建设蓝图的基本出发点。我们必须认识这一点,看到这种困难。现在真正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还不很多。
反复强调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这是统一全党思想最重要的一条。总结过去的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老是犯“左”的错误,搞冒进,受挫折.问题就出在离开了中国的国情。现在搞四化,搞经济建设,我们的指导思想,必须统一到这一点上来。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水平低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不要指望一下就出现什么奇迹,什么人也没有这个本事。只能量力而行,循序而进,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我们讲解放思想,就是要正视中国的国情,破除那些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东西。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我们才能在当前的调整工作和以后的经济建设中,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有共同语言和统一的行动。
特别指出这次对国民经济的大调整是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正确方针、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三中全会实事求是、纠正“左”倾错误的指导思想的进一步贯彻,是经济建设方针的根本转变。通过这次大调整,把重大的比例关系失调问题调整好,使经济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把现有几十万个企业整顿好,提高经济效益。调整搞好了,就能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彻底摆脱长时期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重基建、轻生产、高积累、低效率的老路,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其次,在全面估量我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作出对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的重大决策。
会议明确指出:现在的经济形势是建国以来少有的很好的形势;但是存在着潜伏着很大的危险。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可以引起政治形势的不稳定。因此如果不对经济进行大的调整,明年财政仍然要出现庞大的赤字,银行还要增发大量的票子,其结果必然出现物价飞涨,整个经济就要发生危机。那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和职工在经济上得到的好处就会失掉,就会引起很大的不满。那就不仅是经济问题,政治局势也难以稳定。
会议深刻地分析了当前财政经济严重困难的原因。问题的成因由来已久。其一,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一直没有得到纠正。加上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比例关系出现了严重失调。其二,由于粉碎“四人帮”后的2年中,我们没有足够估量10年破坏所造成的后果,也没有清理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和方针上“左”的错误,还是急于求成,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过高的口号和指标,把已经超过国力的基本建设规模又搞大了。其三,由于缺乏经验,在进口成套设备的规模也搞大了,超过实际的需要和可能。这次冒进的错误,加剧了原有的比例关系的失调,又加重了财政经济的困难。以上是造成当前经济严重困难的原因。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确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本来应该成为经济建设的转折点。但是,一年多来,不少同志仍受了过去“左”的错误思想的束缚,我们对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党内对“八字”方针的认识也不一致,执行不得力,因而,在提高城乡人民的消费水平以后,却没有把基本建设的总规模退下来,23个大的引进项目该停的没有停,地方和企业又盲目地上了一批重复建设项目。此外,国防战备费、行政管理费和各项事业费不但没有收缩,反而增加了。因此,在分配上,积累和消费的总和超过了国民收入,国家安排的基本建设开支和各种消费开支大大超过了财政收入。所以,虽然经过了近两年的调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来,这是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
会议对经济形势作出了全面的估量,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一次大的调整,着重明确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对国民经济进一步做大的调整,需要整个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继续进行。首先要求明年做到把基本建设退够;消灭财政赤字;然后用更长的时间,把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调整过来。我们要准备慢,争取快。
这次调整是健康的、清醒的调整。这次调整,在某些方面要后退,而且要退够。这主要是说,基本建设要退够,一些生产条件不足的企业要关、停、并、转或减少生产,行政费用要紧缩,使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达到平衡。生产建设、行政设施、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量入为出。其他方面,主要是农业、轻工业和有关人民生活的日用品的生产,能源、交通的建设,以及科学、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还要尽可能地继续发展。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重点要抓调整,改革要服从于调整,有利于调整,不能妨碍调整。改革的步骤放慢一点、稳一点、准一点。调整搞好了,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搞好调整,稳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这是大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地方的利益、部门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应当兼顾,不能忽视,但必须服从整体利益,服从大局。对于中央决定的调整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要统一贯彻,不能三心二意,不能阳奉阴违,不能顶着不办。对宏观经济方面要强调统一集中,对基建资金、财政税收、信贷管理、现金管理、重要物资、物价等方面均要服从中央统一指挥,这才能扭转国民经济的被动状况。总之,应当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共同承担困难,战胜困难。这是我们多年克服困难的有效的经验。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继续巩固还是遭受破坏,是这次调整成败的关键。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如果遭到破坏,调整工作就根本无法进行。为了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坚决打击和分化瓦解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余势力,坚决打击和防范制止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必须向广大人民群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议国家机关通过适当的法律和法令,调处罢工罢课事宜,禁止不同地区、单位之间的串连和非法组织活动、非法刊物的印行等等。
这次中央工作会议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正确总结了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清醒地估量了当前经济形势的全局,切实地清理经济工作中“左”的指导思想,确定进一步搞好国民经济调整的重大决策,这对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对于迅速扭转国民经济的被动局面,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路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逐步确立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从1979年11月到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为系统地总结建国32年来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在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领导下,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进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先后组织了四千高级干部进行深入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好的重要的意见;接着,又组织了40多位老同志进一步仔细研究;在此基础上,起草小组充分吸取了上述讨论的正确意见,进行了全面的认真的修改。经过一年多的起草工作,数易其稿,送交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更加细致的修改和敲定,为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做好准备。
1981年6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6月27日,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比较全面的基本总结。《决议》充分肯定了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犯过在阶级斗争理论和实践上“左”的错误以及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我们党采取“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立场,在肯定32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同时,郑重地指出我们犯过的错误。《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们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决议》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它的主要点是: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今后,除了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那时仍然必须进行为战争所需要和容许的经济建设),决不能再离开这个重点。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的。既反对急于求成,也反对消极情绪。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必须实行适合于各种经济成分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有还可能激化。既要反对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要正确处理好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必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使社会主义法制成为维护人民权利、保障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制裁犯罪行为、打击阶级敌人破坏活动的强大武器。
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努力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肯定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一样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必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区域的法制建设,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要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努力培养和提拔少数民族干部。
必须加强国防建设,国防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建设相适应。
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和经济文化往来。
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
《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党中央在草拟和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过程中,同时着手解决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