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3345700000049

第49章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7)

1981年11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赵紫阳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这个经济建设方针,是在赵紫阳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的精神,又接受了邓小平、陈云等关于经济工作的意见,经过国务院的讨论而产生的。今后经济建设方针是:就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的“左”的思想指导下的一套老做法,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大、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走出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下列十条方针:依靠政策和科学,加快农业的发展。把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放到重要地位,进一步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建设。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分批进行企业的全面整顿和必要改组。讲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增加和节约建设资金。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积极稳妥地改革经济体制,充分地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大力组织科研攻关。从一切为人民的思想出发,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这些方针,是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建国32年来的经验积累,特别是近3年的经验积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和十条方针,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一次重大的转变,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四,党的十二大和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的拨乱反正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邓小平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他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这是我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的指导思想。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居首要的、中心地位的是经济建设。上述指导思想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二大提出的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大会把继续推进经济建设作为全面开创新局面的首要任务。根据邓小平1979年以来的倡议,大会确定: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大会还规定了以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大会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大会在继续贯彻执行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条经济建设方针的同时,强调要注意解决四个重要原则问题:关于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和继续改善人民生活的问题;关于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问题;关于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的问题;关于坚持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问题。大会在规定经济建设的目标、重点、部署和原则的同时,提出了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大会还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通过了新的党章,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选出了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二大胜利完成了原定的任务,正如邓小平指出:“完成这次代表大会的任务,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就会更加明确,党的建设就能够更加适合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党的最高领导就能够实现新老合作和交替,成为更加朝气蓬勃的战斗指挥部。”

第五,制定和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五年计划。

1980年,也就是第五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国务院曾拟定出从1981年到1985年的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基本轮廓和主要指标。当时,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整个国家正在紧张地进行拨乱反正,国民经济正在进一步调整,许多问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由于十年动乱的破坏,编制计划的必要资料很不全面,因此,还缺乏编制出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的客观条件。在已草拟的“六五”计划的基本轮廓和主要指标的基础上,这两年来,国务院在抓紧经济调整的同时,对经济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自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十条方针之后,国务院又组织了各有关方面对第六个五年计划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多次的研究和讨论。根据党十二大确定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和原则,最后编制完毕第六个五年计划的草案。1982年11月,这个计划草案提交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讨论审查并一致通过。

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根据基本任务,提出了十项具体要求,必须切实做好六项工作。五届五次人代会对《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决议认为:“第六个五年计划,是实现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这个宏伟目标的一个重大步骤,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行动纲领,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计划。”计划提出的任务是积极的、可靠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提出的措施是符合实际的,是有力的、可行的。普遍认为:“六五”计划是继“一五”计划之后一个比较完备、切实可行的计划。在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中,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又要争取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两个方面都做好了才能为实施“七五”计划奠定更好的基础。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巨大成就,开辟了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旺盛的新时期。

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稳定增长。社会总产值由1980年的8648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增加到1985年的1455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16242亿元),平均增长11%;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比原定计划保4%争5%高得多,其中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2%(包括乡镇工业),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8.1%(不包括乡镇工业);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大体相当于“一五”时期,高于其他几个五年计划时期,也高于世界许多国家同期的增长速度。特别应当指出是,这5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是建国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农业总产值从1953年到1980年的28年间平均每年增长3.5%,其中增长较快的“一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4.5%,“五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5.1%,而“六五”时期比这两个时期都要高。国民生产总值由4193亿元增加到778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社会生产的这种较高速度的持续、稳定的增长,使我国经济实力得到较大的增强。

我国若干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农业和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等基本生产结构已经大体合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基本趋于协调。“六五”期间与“五五”期间相比,粮食的年平均产量由30530万吨增加到37062万吨,棉花由224万吨增加到432万吨,猪牛羊肉由937万吨增加到1462万吨。“六五”期间,原煤由6.20亿吨增至8.72亿吨,原油由1.06亿吨增到1.25亿吨,发电量由3006亿度增到4107亿度,钢由3712万吨增加至4679万吨。大多数工农业产品产量,提前1—2年完成了“六五”计划规定的1985年的指标。尽管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产量还相当低;但是,由于这五年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它们的总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位次也大都提前了。例如粮食,1977年在世界占第2位,到1987年占世界第1位;棉花,1977年在世界占第3位,到1987年占世界第1位。在生产发展和调整工作,农、轻、重的比例日趋合理。1978年,农业比重为24.8%,轻工业为32.4%,重工业为42.8%。1981—1985年间,农业比重平均为29.1%,轻工业比重平均为34.6%,重工业比重平均为36.2%,这样的比重大体合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趋向协调,1978年积累率高达36.5%,到1985年为32.3%,五年内平均为29%左右。重大比例关系的这些变化,不仅保证了五年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财政状况逐年好转。“五五”末期,国家财政赤字较大,1979、1980年合计为297亿元。“六五”期间,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59亿元,年递增12%,超过计划递增3.3%的幅度。财政收支基本平衡,1981年提出的争取我国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重大的进展。“六五”期间,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30亿元,比“五五”期间增长67.3%。接受前两个五年计划完成投资总和。新增固定资产3629亿元,建成投产基建项目17.6万个,其中大中型项目520个,完成更新改造项目20万个,这些建设项目为“七五”时期和90年代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六五”期间,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为2524亿美元,比“五五”期间增长1.2倍,我国出口额在世界中的位次,由1980年的第28位上升到1984年的第16位。1985年同1980年相比外汇储备有所增加。“六五”期间我国利用外资初见成效,五年间实际利用外资有217.90亿元,各地建立中外合资企业有2443个,合作经营企业有3823个;外商独资企业有120个。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有1534份,对外劳务合作合同有1266份,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五年间旅游人数达55481万人,外汇收入4.94亿美元。

科教文事业繁荣兴旺。“六五”期间,国家财政用于这方面的经费共1172亿元,比“五五”时期增长1倍。五年间,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33000项,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圆满完成计划。教育事业日益兴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由1980年的114人次增加到1985年的170.3万人,完成计划的131%。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文化事业、卫生、体育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人民生活得到显著的改善。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每年增长8.8%,超过计划增长4.1%的要求,也大大超过1953—1980年28年间平均每年提高2.6%的幅度。1980年到1985年,职工家庭平均每人生活费收入增加71.3%,扣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水平上升因素,每年递增6.9%。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倍,扣除物价因素后,平均每年提高13.7%。城乡人民消费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居住条件有了改善,城乡居民储蓄大大增加,1978年只有210.6亿元,1985年达1622.6亿元。

上述巨大成就的取得,同几年来进行大量的经济调整工作,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分不开的。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以及其他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在城市,围绕着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在各方面所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改革,使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的局面。这5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在实践中,党和国家积累了丰富的极其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