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建筑大略可分为修道区与生活区两大部分。基本的建筑包括佛殿、法堂、禅堂、僧寮、库房、大寮、山门七大堂口,因此有“七堂伽蓝”之称。如果加以细分,修道区又分为两类:一是安置佛、菩萨像和祖师像的大雄宝殿、弥勒殿、药师殿、观音殿、地藏殿、天王殿、伽蓝殿、罗汉堂、祖师堂、宝塔等;二是供讲经集会及修道用的法堂、衣钵寮、丈室、禅堂、念佛堂、藏经楼、云水堂、钟鼓楼等。生活区的建筑有五观堂、香积厨、库房、客堂、寝堂、茶堂、延寿堂、寮房等。就整体建筑的格局而言,寺院的建筑,当以能外现庄严的寺宇,内秘僧伽生活行仪的建筑为宜。
古代丛林的建筑,一般在山门口就供着笑脸迎人的弥勒菩萨,代表皆大欢喜;进入山门,即可见四天王殿,其内供有威武凛然的四大金刚或伽蓝、韦驮菩萨,他们如警察般护卫着道场的安全;其次是客堂、云水堂、斋堂、库房等,属于生活方面与信徒、访客接触的建筑;然后是大雄宝殿,这是一寺的主要建筑,屋檐的设计一般有北方的翘角式与南方的平台式之别;紧接着是大众修持用的念佛堂、禅堂等,然后是研究方面的藏经楼、关房;最后是塔院及法师寮,称为后堂或西堂,为退休养老的地方。
随着时代进步,为配合弘化的实际需要,现代寺院则增设有教室、会议室、谈话室、贵宾室、书报室、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托儿所、安养院、医疗所、停车场等。现代佛寺以设备来代佛宣化,以设备来加强教化的功能。可见无论古今,佛教对修道、研究、退休养老均极为重视。也就是说,从佛教的建筑中可得知佛教重视生活与世间的关系。
03.寺院清规
传统丛林道场重视制度,不但个人有戒牒,僧团也有清规。
“清规”是指禅宗寺院组织章程及寺众日常生活的规则,亦即禅宗丛林关于大众行、立、坐、卧等威仪所拟定的僧制,为众僧所必须遵守的仪规,是为僧众日常修行的规范,以及僧团组织、行事的依循。因此,“清规”是健全僧团的圭臬。
中国禅宗自达摩东来后三百年中,禅僧多依住在律院或岩穴、树下,并未营立禅刹。直到唐朝“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才开始营建禅刹,并参照大小乘经律,制定丛林规矩,撰清规二卷,广为流行,世称《古规》《古清规》《百丈清规》,这是禅宗清规的开始。此后,天下丛林皆依此而为寺院生活的仪则。
百丈禅师为禅宗丛林立下《百丈清规》,使得中国的僧团走向制度化、合理化的僧伽生活。例如明定四十八单职事,各司其职,使得寺务运作组织化、系统化;又定下各种修持行仪、日用规范等,使得僧众具足威仪,心不放逸,身不逾矩。尤其设立住持一职,领众熏修,综理寺务,丛林规模于是建立。
可惜《百丈清规》一书历经朝代更迭,今已散佚。现行通用的《敕修百丈清规》,是元代江西百丈山住持德辉奉敕重新编修,其中前四章规定有关祝圣、国忌、祈祷、佛诞节、涅槃节、达摩忌、百丈忌及各寺历代诸祖忌等仪式,此皆律所未定,古规所缺者;五至九章,则为丛林的规章制度,包括住持日用、职事行事、两序进退、大众修持等。
《百丈清规》之后,我国陆续撰出的清规尚有:宋代宗赜作《禅苑清规》、瑞严无量宗寿禅师作《日用小清规》、婺州金华惟勉禅师作《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元代东林泽山弋咸禅师作《禅林备用清规》、中峰明本禅师作《幻住庵清规》、道齐作《禅苑清规总要》、继洪作《村寺清规》、明代天界道盛禅师作《寿昌清规》、清道光源洪禅师作《百丈清规证义》等,近代则有《金山江天禅寺规约》《高旻寺规约》《佛光山禅堂规约》等。
除了上述所列各种清规,道融的《丛林盛事》、惠彬的《丛林公论》、慧洪的《林间录》、净善的《禅林宝训》、无愠的《山庵杂录》等,都是认识丛林行事、仪规的重要文献。
此外,其他宗派也有仿效清规而制定规制者,如律宗的省悟作《律苑事规》三卷、天台宗的自庆作《教苑清规》一卷等。是以清规虽为百丈禅师首创,旨在建立禅宗规范,却为后世各宗各派所共遵。
现代丛林清规的主要内容有:(1)结夏与结冬;(2)安单;(3)大请职;(4)贴单;(5)打七;(6)普请;(7)岁计;(8)肃众;(9)榜状牌示;(10)钟鼓法器等。
04.法器法物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板声等。寺院中用于庄严佛坛及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资具,都是法器法物。兹将寺院道场常用的法器法物列举如下:
钟: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
鼓:有羯鼓、渔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之鼓。今之寺院,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又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
铃:在佛前诵经时所鸣打的法器,具有惊觉、欢喜、说法三义。鸣铃以供养诸尊,称为振铃。密教修法时,为惊觉诸尊,或使其欢喜,即振铃发声。
板:报知时刻或集会时敲打的器具。依其形状称为云板、鱼板等。
梆:为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的鸣器。在古代禅林中,常悬挂于浴室,现今一般寺院则悬挂于斋堂外,用来通知大众用斋。
木鱼:诵经时所敲打,大众诵经时,音声随其节拍而整齐划一。此外,诵经敲打木鱼,取意于鱼的特殊习性,即不论在水中悠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着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可懈怠。
引磬:俗称小手磬。底部中央贯以纽,附木柄,以小铁枹击之,于诵经礼佛起止时击之,以引起大众之注意。
大磬:大磬为直径30~60厘米之磬,由维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宦等礼佛,皆鸣三下。
铛子:法会唱赞时,与铪子配合板眼敲打,用以庄严节奏,为板乐供养之一。
铪子:法会唱赞时,与铛子配合板眼敲打。铪子不敲时两片合拢,敲打时六指托之,放于胸前,所以又称“平胸铪子”。
铙钹:铙、钹原为娱乐用的乐器,后被用于佛门中的伎乐供养,而成为塔供养及佛供养的法器。
如意:说法及法会之际,讲师所持的法物,表示吉祥如意。原为印度古时的爪杖,形状如云,或如手形,乃搔背痒所用,以其能补手不能到之处,而搔抓如意,故称如意。
拂尘:乃将兽毛、麻等扎成一束,再加一长柄,用以拂除蚊虫之物,原系印度人拂除蚊虫的工具,在佛门表示清除烦恼、尘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