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华尔街金融真相
3350900000026

第26章 中国人在华尔街能捞到什么(2)

3.沟通——华尔街最看重的能力

经过十几年职场上的摸爬滚打,我渐渐地明白Communication skills的重要性。望文生义,意思是交流,其实就是指娴熟的沟通技巧:能与上下级及时、准确、无误地进行沟通,进而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利人又利己。这种技能在华尔街职场尤其重要,可又正好是华尔街中国人的软肋。事实上,哪怕说的是同一种语言,也未必能够顺畅沟通。

在北美,无论是浏览报纸的广告,还是通过猎头找工作,雇主对雇员的头一条要求总是‘Strong Communication Skills’。英语是我的第二语言,出国后,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语言关,才把美式英语说利索。所以,对这一条很自然地理解为,雇主对应聘者英语听、说、读、写、应变能力的要求。试想,哪个雇主会用一个连“男女”都不分的员工(中国人讲英文最常见的口误是将“he”说成“she”)。

先讲个老段子。有位仁兄大摆筵席宴请宾客,时近中午,还有几个人未到,他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该来的还不来?”听到这话,有些客人心想:“难道是我不该来?”于是纷纷起身告辞。这位仁兄非常后悔说错了话,连忙解释说:“不该走的怎么走了?”留下来没走的客人心想:“那该走的应该是我了?”便也起身告辞而去,最后只剩下一位多年的好友。好友责备他说:“你看你,真不会说话,把客人都气走了。”那人辩解说:“我说的不是他们。”好友一听这话,顿时心头火起:“如果不是他们!那就是我了!”他长叹一口气,也走了。这就是不懂沟通之人闹出的笑话。

话再说回来,能进华尔街的中国人,几乎个个高学历、高智商,全是自视甚高的人。这些人,遇到难题,都想尽办法自己解决,最怕同事露出不屑的眼神,那简直比鞭子抽在身上还难受。在工作中,如果进度已经滞后,中国人会想靠自己的努力,加班加点,暗暗迎头赶上,而不是如实向上级汇报,大家共同合作,解决问题。曾经与我一起工作的大王,个人能力很强,打小就在各种的赞扬声中长大,进了华尔街,当然更想露一手。

有一次,他们的四人小组接了个小项目。一个专门写文件的同事,收集客户的要求;一个同事负责设计模型;大王的工作是根据模型负责开发,再由另一个同事进行测试。大王看了客户的要求后,每天早出晚归,独自一人,卖力地闷头苦干。他上司以为他刚进公司,各方面都需要适应,并给了他宽裕的时间,还时常询问他项目的进度。这位老兄想一鸣惊人,总是回答快了快了。离项目结束没几天了,他的上司又去问他项目的进度,想不到他报告上司说,‘I am finished.’

他的上司一听急了,什么,闹了大半天他完蛋了(I am finished是“完蛋”的意思)!任务还没完成?便怒从心头起,火暴地带着“Fuck”恨恨地训斥他,闹得大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急得连连解释:‘I amfinished,I am finished.’

最后,上司总算明白了大王的意思:I am done。大王非但完成了他自己的那部分,而且将测试的工作也连带着都做完了,更纠正了模型中的几个小错误。如果在中国,大王的表现很可能会被大大地赞扬一番。但是,在华尔街这高度分工之地,他却犯下职场大忌。幸好他的上司念他刚进公司,教训了他几句也就不追究了,否则,他真要“finished”了。

经过那次教训,大王意识到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而沟通是要通过准确的口语来进行的。毕竟是聪明人,在往后做项目时,大王不但注重与上司保持沟通,也时常跟自己的组员通报工作的进度状况。由于大王业务能力极强,不久,他便成了组里的骨干,以及上司的左右手。

又有一次,他们小组将要与另外两个小组合作开发一个新项目。像往常那样,在新项目开发之前有一个Kick-Off Meeting(开球会,指项目开始的会,就像踢球比赛开始那样),三个小组的头儿和各组的骨干全部参加,讨论项目的结构问题,上司也叫上大王一起参加。大王兴奋极了,事先做好了准备,想趁此机会好好表现一番。

几天后,三个小组聚在一起开会,就在讨论结构问题时,大王的上司提议因为新项目并不复杂,只要主从结构设计即可,这样开发时间短;但大王在会上却否认主从结构,他认为这一结构不利于系统进一步扩张,一定要在中间加上一层,他毫无顾忌大嘴巴似的“啪啦啪啦”讲了一大通,说明这种系统的优点,完全没有留意到他上司的脸色渐渐黑了下来。

大王哪里想到即便他是技术骨干,在团队中尚属后来者,是资历最浅的新手。一般来说,在与其他小组商讨项目时,上司和同事都是前辈。在这种情况下新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应该尽量采用低调、迂回的方式。特别在不了解内情的情况下,诸如开发项目上面拨下多少资金,以及期限的长短。

而当自己与上司的意见相左时,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要顾及对方的面子。别以为美国人比中国人直爽,就可以口无遮拦,特别在公开场合,上司也爱面子。

幸好大王的上司已经很了解他,知道他有书呆子气,所以也没给他小鞋穿。散会后立刻建议大王去报名参加Toastmaster训练班(Toastmaster是一个全球性的非营利俱乐部,通过模拟练习和即时反馈,让他训练沟通能力——编者注),好好训练在不同场合说话的方式。

如今的大王早已是职场高手,明白在华尔街小到一个组,中到一个部门,大到一个公司,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颗螺丝钉,沟通是最重要的能力。而Communication是建立在“合作”和“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充分了解同事以及上下级的职责,把自己放到他们的位置上,考虑他们的需求,才不至于像当初那样,要么影响整个团队的战斗力,要么贸然得罪上司,差点“砸”了自己和别人的饭碗!

4.着装派头——尽显华尔街势利眼

据说,国内对海外华人有一个“三气”的评价:第一,“花钱小气”,的确如此,初到海外的华人大都赤手空拳打天下,每走一步都很艰难,挣的每一分钱都浸透了汗水,花钱时自然要算计算计;第二,“说话洋气”,这也不假,为了融入主流社会,学洋文、说洋话多年,回国时一不小心就会露馅儿,我想,多数人不是为了“显摆”才说洋话;第三,“穿着土气”,对此我感触颇深,也闹过好多笑话。

毕业后,我到华尔街找工作,履历发出不少,可面谈的机会接近于零。为什么呢?后来,还是一个猎头挑破了这层“窗户纸”说,我的一身西装不是全毛的,皮鞋的式样不入流,袜筒太短,且颜色也与皮鞋不匹配,领带的花式又不够正规。本以为美国人穿着随便,哪想到华尔街竟对穿着这么苛求。为了符合“街上”的行规,我从上到下大换装:挺括的精纺棉质白衬衫;精致的袖扣;意大利真丝红领带,艳中偏暗,把白衬衫和黑西装烘托得恰如其分,不像鲜红那样老土;黑皮鞋擦得锃亮发光,又故意弄出几条皱褶,看上去更体面;公事包也换成意大利真羊皮,柔软无比。当我换成这身行头再站在猎头面前时,面谈的机会呈几何级增长。不能说华尔街人势利眼。试想,当一个人还未开口说话,还没有机会表现才华时,别人只能根据外表来判断此人是否懂行规。英语有句俗语:“First impression last.(最初的印象永不改变)”

进华尔街没多久,公司新规定,礼拜五可以Casual Wear(便装),即不必西装革履上班。这样一来,新的麻烦又出现了。公司里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以为Polo牌子的T恤、衬衫档次高。一到礼拜五,大家擦肩而过,眼睛偷偷一瞄,人人胸前一个骑马挥杆儿的Logo,简直像制服,傻透了。回头再看老美,人家从上到下搭配恰到好处,衣服上不带Logo,但是质地非常精良。这才明白“casual wear”并不是随便穿,反而比西装要求更高,更难搭配,着装的品位高下立现。有位台湾同事,喜欢麦晋桁·杰克逊,一次脚蹬黑皮鞋着白袜,裤腿缩在小腿部。老美看着他偷笑,调侃他,让他跳猫步。

总而言之,在华尔街上班,衬衫、领带、西装和皮鞋是绝对必需的,而且必须刮胡子,鼻毛和指甲也要清理干净。我们这些朝九晚五的男士们如此,女士们也不轻松。

女性上班的装束,也很有学问,太性感的服装肯定不行,这样会对周围的同事造成心理影响。高级职位的女性尤其如此,穿着太性感,会被视为不称职,无论她们的技能如何。夏天对女性装束的挑战最大,无衬里的裙子或迷你短裙,凡穿着的衣服能隐约显出胸罩颜色或内裤线条的,都应该避免,以免引得男同事背地里窃窃私语。公司里的女士被提拔后,在挑选服饰方面,往往比一般的女同事更为谨慎、更为精挑细选。

当时,我们部门有个助理副总裁的位子空缺,有两位女士候选人,她们都符合升职的条件,而位子只有一个,谁能上呢?我跟组里的两个同事打赌,那位上班时常穿一双scuffed shoes的肯定落选。为什么?细节很重要,也许,那位女士嫌高跟鞋挤脚,到了公司后便换上舒适的便鞋,就算她的其他服饰挑不出毛病,那双鞋子也会拖她的“后腿”,走进走出的整体形象已经大打折扣。

政治家和名人,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必须注重自己的外表。希拉里、克林顿就是典型的例子。她不止一次,因为服装过于死板和男性化,而遭到她政敌的非议。在总统竞选中,为了凸显她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作用,以便赢得公众的投票,她不断地改变装扮,刻意强化了传统女性柔和的形象。

在美国公司,雇主对雇员制定服装的要求是合法的。其实,我们不需要阅读公司的手册,以了解穿什么服装上班。当我们新到一家公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环顾四周:看看经理上班是否脱掉外衣:他或她是否穿紧身牛仔裤或短裙等,这样就可以避免出错。哪怕你的工作不需要见客户,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装束,给上司或者未来的上司留一个好印象。

等我懂得上班应该怎样着装了吧,有一天接到老板的邀请,到他长岛的豪宅去参加Party。因为想起老板平时穿着讲究,我便一本正经西装笔挺,像模像样地坐火车到了长岛。老板开着一辆红色的法拉利跑车来接我。他打开车门向我走来,看外星人那样盯着我。而我以为自己看走了眼,老板穿着人字拖和沙滩裤,上身一件粉色的T恤衫,那身打扮跟他往常的形象大相径庭,像个跳嘻哈的小年轻。我当然惊讶得不知说什么,老板却开玩笑地逗我说,怎么,我们家都好好的,你来参加谁的葬礼?一到他家,他赶紧找出儿子的便装让我换,那天是烧烤party,西装革履吃烧烤,岂不好笑?

自此,但凡参加Party,我一定会先问清楚‘What‘s the dress code?’免得尴尬无比闹笑话。临近年底,公司在游轮上举办圣诞Party,我得知那晚和周五上班那样是casual wear。而那天有位老中同事又是西装笔挺,惹得老美同事一见他就问他要吃的,弄得他是一头雾水。后来才发现,那天他的穿着跟游轮上餐厅的服务员一模一样。

话说回来,在欧美待久的人,回国的目的通常是探亲访友,那肯定是休闲服、休闲鞋为主,不会西装革履、长裙曳地地到处转悠。但如果回国参加其他的活动,因为离开中国太久,已经不清楚他们的Dress code。在参加各种活动之前,最好还是先问一声:‘What‘s the dress code?’

5.小心登上下岗黑名单

2009年8月7日,美国劳工部颁发了全国就业状况的报告,7月,全美非农业工作岗位又流失了24.7万个,虽然比前三个月的平均数33.1万下降了许多,但失业率依旧高达9.4%。许多行业的就业前景依然不乐观,特别是贸易批发、交通运输、仓储和金融行业这些领域,未来还将继续失去工作岗位。8月26日,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丹尼斯·洛克哈特指出:如果把找不到工作的人和工作时间少于要求的人加起来,美国失业率将高达16%。

众所周知,这次金融海啸是华尔街惹的祸。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原来在华尔街工作的朋友,将近四分之一不幸被裁,重新找工作的路途很艰难,就算幸运地回到原来的金融领域,薪资至少减少20%到30%。所以,每当读到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我总是免不了担心,为我昔日的同学、同事和朋友捏一把汗。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我的纽约朋友胡大姐就面临了下岗的“不幸”遭遇。

胡大姐是我纽约皇后学院的校友,40岁时“陪着”老公出来攻读电脑博士。老公获得全额奖学金,她不用打工贴补家用,可待在家里又觉得无聊,便也赶时髦进学校读了几门电脑课。毕竟岁数大了,又是文科出身,她的电脑学位读得真够累的。好在胡大姐的老公能力超群,稍有难度的作业,胡大姐都请老公代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