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华尔街金融真相
3350900000036

第36章 老百姓怎样保卫财富(6)

影片中最好笑的部分,是每当母子外出时,他母亲逢人便要解释一番:“我儿子是来度假的,他在我这儿只是小住数日而已。”当然啦,故事的主人公经济上是独立的,他回母亲的家有其特殊的原因,想找回丢失的爱。

但如今,在北美(美加)地区,金融海啸的影响持续不减,失业率居高不下。这迫使许多失业的年轻人搬回父母家,屈居在不属于自己的屋檐之下。

我朋友老王的孩子小王,三年前大学一毕业就进了美林,已经荣升至交易员助手的职位,真称得上春风得意:一个人住在曼哈顿的豪华公寓里,每月房租3千多美元。“外出哪怕只有几条街,也不吝打个的什么的,派头大得很。”老王这样说。

没想到小王跟随的那位交易员,2009年年底因为做空,失算了。2010年上半年股市上升,他大亏,使投资人亏掉一个多亿!被美林炒鱿鱼。小王也因此受牵连被裁员。这下惨了,小王一连发了几百份履历,面谈了20多次,6个月至今没有合适的工作,而失业金又不够生活费。老王不忍心儿子去打工,幸好家里房子够大,小王的房间原封未动,便热情洋溢地“请”小王搬回了家。

想当年小王搬出去时,老两口进入了“空巢期”,老王的太太一时不习惯,常常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老王也突然感觉空落落的。现在正好,趁此机会全家来个大团圆,也弥补一些家庭的亲情。

这小王倒也不白吃白住,一天晚饭过后,他拎着一个大纸袋来到厨房,对正在洗碗的老王说:“老爸,你穿得实在太土了,看我给你买了什么?”老王闻声朝儿子摊开的衣物望过去,全是平常逛商店只敢看而不敢买的名牌服装,心痛得顿时大叫:“啊呀,我现在的衣服这辈子都穿不完,你又没工作了,这……”他本想说你老爸之所以还能养你,都是节约省出来的,裤子从不穿超过30美元的,衣服绝不买超过50美元的。但他看着儿子一脸的善意,下面的话只好忍住不说了。

也难怪小王大手大脚,有工作那几年,奖金一拿就是三五万,甚至上十万,哪里在乎几百上千的服装费。可是这次给老王的圣诞节礼物,小王是刷卡的,届时不还得老王掏腰包来还?老王这下可真怕到头来“请神容易,送神难”。啃老不花自己钱,那是不会心疼的。

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已攀升至30年来的最高,影响最大的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有超过41%的年轻人说他们没有任何保障。今年好些商业金融学院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他们只能继续跟父母住在一起。即使幸运找到工作的,也因为薪水偏低,以至于十个人当中,就有七个说没有足够应付两个月基本开支的存款,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年轻人说他们连每个月基本开支也应付不来……结果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继续留在父母家,或者像小王一样搬回到父母家里,从而裁掉高档公寓的花销。这从另一个层面说明,房市没人租没人买,也是一落千丈。

金融危机到如今已是经济危机,尤其是欧债危机,全球经济都不乐观,这使美国年轻人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沦为啃老一族,不然的话,就只好沦落街头了。

而事实表明,美国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改变了,之前大手大脚,疯狂地刷着信用卡,提前消费,而不会理财,现在终于要接受惩罚了……

14.养老靠谁,求人不如求己

“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全球金融危机过去两年多了。虽然各国政府都竭尽所能救市,但是疗效却极其有限。特别对于“婴儿潮”来说,突发的金融危机致使他们的财富大幅缩水,而未来不确定的因素,更打乱了他们早先铺设的计划——享受快乐的退休生活。

毫不隐讳地说,我周围朋友中多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生人,如今聚在一起经常讨论的话题,就是界定何时退休?是否该投身新的职业生涯和尝试新的挑战,用赚来的钱以弥补因投入股市、房市而亏损的退休金?如果说在过去两年的金融危机中,大家学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正当房市兴旺之际,股市繁荣上升之时,市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拦腰,将“婴儿潮”的退休资产给吞噬了。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美房市共跌去了6万亿美金,平均房价可能跌回至1998年,甚至1996年的水平。而7000万步入退休行列的“婴儿潮”中,约占三分之一的人没有任何退休储蓄,在未来的退休岁月里,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将独立洋房兑现,以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准;而代表着股市的道琼斯平均指数,虽然这几个月涨回不少,但离最高点,还有很远的距离。显而易见,房市、股市夺走了“婴儿潮”累积了十年的资产。

然而,健康的生活又使今天的“婴儿潮”,比他们的上一辈更加长寿。如今加拿大的平均寿命超过了80岁,而且长寿的数字还在攀升,这得益于北美的医疗条件和预防疾病的体制。这一本该值得庆贺的事情,在当今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反倒促使人们禁不住发问,得存足多少钱才够老来花用(暂且不算通胀率、税率和医疗费用)?

可惜,调查下来的结果却令人失望。由于人们对市场的突变普遍认识不足,又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再加上习惯于“用明天的钱圆今天梦”之消费模式。因此,北美人的储蓄非常有限。怎么办呢?人总得好好地生活下去。于是,靠自己延长工作年月、增加就业收入,成为了即将退休的“婴儿潮”唯一的途径。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将重新规划人生,以有限的、宝贵的休憩时光,来换取金钱。这样做值得吗?

好在中国向来有“积谷防饥”的传统美德,我绝大多数的朋友平时省钱有道,积蓄丰厚,完全有经济实力颐享天年。不必像北美有些老人,退休之后还全日上班。CNN上有篇报道,题目为“只知工作,不知退休的老人”,文章介绍了几位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老人,他们都已超过了90岁的高龄。

已经99岁的哈沃琼斯,是体外受精的先驱者,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学并做研究。他被迫退休时年满65岁,但他并没有准备退出。退休之后,他在东维吉尼亚医学院继续他的职业生涯,直到今天。琼斯已经出版了一本专业书,正在撰写第二本。他强调:“我在生殖学领域已有50个年头,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需要做得更好。”为此,他每天早早地起床锻炼,以增强体力,然后去设在校园的办公室。

而莎莉·戈登已经101岁了,自20世纪20年代起,她就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她认为在内布拉斯加州立法机关上班是她的选择,并希望能立下一个里程碑。但她也毫不隐讳喜欢有额外的收入,还颇自豪地表明用额外的收入整修了自己的房子。2010年8月,莎莉被全美最大的非营利性就业培训组织选人,并评选为2010年杰出的工作者。

读了他们的故事之后,我感触颇深,对自己步人中年的事实感到释然了。跟他们相比,我和我的朋友都算是年轻小伙子,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年危机感顿然消失。

尽管金融危机延长了“婴儿潮”的退休时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是一件好事。想想看,目前正是“婴儿潮”的事业巅峰期,收入也到了高峰期,为何停止工作?让富有工作经验的“婴儿潮”为年轻人传、帮、带,在得到社会承认的同时,自己赚钱养老,这种自我价值的发挥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工作可以是消遣,而不是负担。

不过写到这儿,不禁又为我们的下一代担心起来,要是我们都不从位置上退下来,年轻人的工作机会就越来越少了。而年轻人的高失业率在美国已经是现实了。他们靠谁呢,看来也只能自谋出路,求人不如求己,去做点事吧……

15.美欧模式——借贷消费还能走多远?

2011年,美国债务上限迟迟得不到解决,总统奥巴马支持率急降,政府部门正常运行受到威胁。同时,欧洲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一一“沦陷”。遭遇欧债危机打击的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五国都实现了政府更迭。

有政治“金童”之称的时任爱尔兰总理布赖恩·考恩遭遇信任危机,不得不宣布提前大选而告别政坛。就在2011年3月,时任葡萄牙总理若泽苏格拉底由于得不到议会的支持,也黯然辞职。11月,二战后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理、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宣布辞职。同样因债务梦魇下台的还有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和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

这几起事件看似巧合,都是对紧缩财政预算不满;不过,追根溯源便可发现,借债消费模式是引发政府倒台最主要的根源之一。

过去这些年,欧美好些国家人人想要高工资、高福利,还要多度假、少工作,最好政府少纳税,但凡好事儿他们都想要。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怎么办呢?唯一的方法:借债消费。

欧美人要房子了,借钱买!想车子了,也借钱买!要大屏幕电视机了,再借钱买!欧洲人往往每周工作四天半,周五即使上班,也不过是边喝咖啡边跟同事闲聊,计划着周末的度假行程。没钱度假怎么办呢?还是借呗。反正借贷太容易了,利率又那么低,钱进了我的腰包,可就是我的了,不要白不要。如果到期还不出钱怎么办?再简单不过,借新债还旧债,于是债务越滚越大。

然而政府呢,为了满足选民的需要,不断调低央行的利息,放松信贷鼓励消费。这样既提高GDP增加政绩,选民又过上了天堂般的好日子,岂不皆大欢喜。债务在如此大幅的扩张之下,预算大笔大笔超支,财政赤字连年增加。

欧美大部分国家却是这样,在天堂中欢快地过了许多年,直到今天,“突然”一个个倒下不行了!如今希腊、匈牙利依然在挣扎,爱尔兰危机爆发后,葡萄牙紧随其后,意大利也如履薄冰;而负债累累的西班牙最后一道防线也将难保……因为,支撑如此天堂般的生活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必须有源源不断的钱借给他们。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富翁都穿顶级的服饰,住豪宅,开昂贵的车子,叼着雪茄,整天打高尔夫球……其实在现实生活里,富翁一定是那些做事有规划、尤其在生活方式上自律、会照顾自己的健康并有能力妥善管理好钱财的人。

举例来说,假如你动用信用卡来购买2000美元的西服,然后每个月支付55美元的最低付款额,你就不具备富翁的素质。因为你通过支付利息(起码18%)消费了明天不存在的钱,这就等于做了一笔赔本的交易。如果把这笔账倒过来算,你量入为出拒绝信贷消费,每个月定期存款55美元,而不是支付55美元,你就迈向了致富之路。或许你不信,绝大多数美国第一代富翁,全都是量入为出的典范。美国共同基金先驱、亿万富翁约翰·谭普敦(John Templeton)就是这样,他一生过着极其简约的生活,从来没有坐过头等舱,从来不开名牌车,甚少消费奢侈品。他的生活和美国普通中产阶级没什么两样。

那么穷人为何受穷呢?因为穷人终年靠借债过日子,利上滚利债务犹如滚雪球,越积越多。《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就是这样,除夕夜,黄世仁逼迫佃农杨白劳还债,杨白劳穷得叮当响,吃了上顿没下顿,哪有钱还债?

在中国,自古就有“穷在债上,冷在风中”之说法。富翁和希望成为富翁的人,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埋单的方式不同。富翁懂得量入为出,绝少借贷消费,因为借贷消费必须支付利息。富翁们深知,财富必须靠积累,绝非靠消费。美国第一代富翁致富的一大共同点,就是勤俭持家、积谷防饥,然后有计划地储蓄。

什么是储蓄?当我们拧开水龙头,看见自来水哗啦哗啦地流下来,千万别以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必须蓄水池里储满了水,水龙头里才会有水流出来。银行储蓄也一样,必须有人作出牺牲,把今天的消费推迟到明天——将省下的钱放进银行,储蓄作为资本投资才会变成可能,最终达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目的;一旦停止储蓄,蓄水池渐渐地空空如也,市场的经济命脉没有了,资本形成的来源也就断绝,社会真正的经济增长就不可能实现。

然而这些年来在美国,许多理财专家、经济学家和学者,都拼命鼓励民众少储蓄,甚至不要储蓄,他们告诫人们身边不要留现金,最好把钱都投放到股市房市。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脱口秀电视主持人奥普拉,曾请来著名的理财专家,教导大家如何把钱通过401K的退休金账户投放股市,说每年至少有10%的回报率,40年后每个人都能成为百万或者千万富翁,理由是钱存在银行里会贬值,只有股市的回报率,能够保证让钱生钱。于是,脱口秀主持人的粉丝们立刻积极响应。我太太就是其中一员,她曾经听信那些所谓“理财专家”的话,结果可想而知,从口袋里蹦出去的钱,不但不升值,反被各种“理财专家”们剥去20%。

理智型的富翁头脑都非常清醒,即使投资,也是将绝大多数钱投入有稳定回报的产品之中,很少或基本不投机。他们手头会确保维持日常开销的流动资金,起码准备三年不时之需。比如亿万富豪李嘉诚,公司账上的现金足足准备了200亿;美国的亿万富豪福特,也因为存足了大量现金,在大萧条中才幸免于难。而华尔街名列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如果当时有10亿美元的现金救急,也不至于“死”得那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