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家评大家
3354000000044

第44章 忆杜亚泉先生

克士

我看到亚泉先生所写的书已经很久远了。但是认识他却不过六七年前的事。这时候他年纪不过五十余岁,然而已很瘦,很老了。

亚泉先生很爱讲话而且爱笑。不喝酒,却爱吸烟。吸的常是“黑女牌”烟卷,是用褐色的纸卷着黑褐色烟丝的。据说普通烟卷中常有辟克聂克酸,此种烟里却没有,味道也还好云。每次谈话,常常涉及各种的问题,科学的,社会的,或关于麻雀牌的来源。个人的私事却很少谈起,因为他是向来就不大计算自己的利益的。

亚泉先生谈话时,意见虽常和别人不同,然而见解很清楚。有一次闻一位谈话者讲起有些改革了的国度的人民的生活苦,他便毫不迟疑的回答:

“那倒是常态的,大家生活的刻苦一点,倒是正常的现象。像有些人过分的物质享受,多数人却在饥饿,这才是病态呵!”

说时一面点着头,将说毕时还带着笑。这笑透进对方的心里,会使他觉得自己的判断不真确起来。

亚泉先生谈话时,很关心于中国的将来,我几次听到这样的议论:“中国人应亟谋自给,倘长此被帝国主义剥削下去,结果必至不可设想。”因此他不喜欢买办阶级,说应该办消费合作。他相信只要凭着理智去说明,一定能够说清楚,于是他后来接办了一个学校。

他对学生时时讲起这意见,叫他们千万不要做买办。然而这说教的结果使他很灰心。他有一次对我说起,青年中固然多有好的,但是有些人终于梦想到美国去。亚泉先生并不反对留学,但他恐怕到美国去学不到什么,反而愈加容易走到买办的途上去。

学校后来终于关了门,这不是全由于主办者的灰心,主要原因是经济不能再维持下去了。有些学校里,学生的饭菜里所用的笋往往发绿得将要变竹的,用到茭白时,也往往已有斑斑的黑点。但是亚泉先生说青年的食品必须有足够的养分,所以饭菜必须好。厨房说那很容易办,只要加饭钱,于是加了钱。这一类的事情很不少,于是他的数千元储蓄不久就用完了,只好把学校收了场。仅从这经验里,使他知道了欲说明一个观念之不容易。

不久,“一·二八”事件爆发了,他从火线下走出,回到故乡,仍然编书。到去年暑假时编好一部七十余万字的词书,这是得别人的帮助而写成的。暑假末,来到上海,这是我和他最后的会面了。这时候,他更老而且衰弱,虽仍然爱谈讲,但已不如从前的爱笑。吃饭时,他还告诉我许多乡村中的情形。

此后又寄来数次信,有一次告诉我曾患肺炎,经治疗后,生命大概已经无妨,不过尚须休养数日耳。可是相隔不多久,即得友人的报告,说有一晚上他忽然顾虑到将来的许多问题,精神过于兴奋,彻夜不睡,次日体温又增高,病势转成沉重,已于六日(去年十二月)去世了。

这消息的传来,不觉已是一月多前的事,但回忆过去,亚泉先生谈话时的声音笑貌,却一一如在目前似的。

载《申报·自由谈》1934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