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天津老俗话
3354300000014

第14章 时令习俗篇(1)

“腊八”是农历十二月初八的简称。相传此日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故也叫“成道节”。这一天作为民俗节日,最为大众化的事项是喝粥:家家户户熬腊八粥。腊八粥料有秫米、糯米、白米、小米、绿豆、芸豆、鸡头米、薏仁米、菱角米、白果、百合、小枣、板栗等。除此之外,泡腊八醋也是此日之民俗,至今仍有让千家万户在同一天剥蒜的号召力。腊八醋自然是为过年饺子佐餐的。天津俗话“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就是说到了腊月初八,离“过年”已经不远了。

天津的“腊八”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据有关书籍介绍,这一天,天津人经常在五更天就开始煮粥,熟后不仅祭祀祖先、供佛及亲友间相互赠送,而且一反常例地喂家中的猪、狗、鸡等。有些人家炒熟一些豆子,天一亮拿到街上,见人就送,嘴里还念念有词:“缘咧!缘咧!”这是一种同对方“结缘”的表示。此刻,更有不少大人和小孩东奔西跑,争相接取。据说吃了这豆子既能“结缘”,又能免灾祛病。俗话“腊月初八结豆缘”就是得之于此。清代津人腊月初八结豆缘樊彬作《津门小令》,其中有《结缘豆》一首:“津门好,积善散多财。舍豆结缘陀佛念,谢花还愿道童来,庵院岁修开。”诗后小注曰:“腊八日舍结缘豆,痘愈者,愿舍道童。”记下了当时的习俗。

腊月初八这天,除了舍豆结缘,还兴舍粥结缘。大的寺庙一般都煮粥舍粥。今河北区天纬路上的佛教十方丛林大悲禅院每到腊八都要诵经、舍粥,不仅过去如此,现今依然如故。大悲禅院方丈智如法师对我说:“这几年每到腊八,大悲禅院都要煮几百锅‘腊八粥’,结缘施舍,寺院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旧时天津卫的一些慈善人家在这一天也要大舍其粥。他们大多在初七夜间把粥熬好,初八天未亮就在门前摆好桌案,凡要则给,同时吆喝“缘儿来!”此时,无论大人小孩,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碗,吃不饱可以重新挨个儿,或到另一个施主门前讨要。舍到最后,锅里剩下的粥不多了,连同锅巴、锅底一股脑儿舍给一个人了事,这叫“包缘儿”。天津话“缘儿了”、“包缘儿”就是这么来的。

时下,天津一带常有小商贩在叫喊:“包缘儿来吧,包缘儿来吧,谁买谁便宜!”不论卖什么东西,卖到最后也不论剩下多少,由一个主儿全买了,就叫包缘儿。包缘儿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

津沽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是祭灶的日子。老天津卫人的家里锅台旁大都有灶王爷龛,祭灶时,把年糕糖瓜供奉于龛前,于是糖瓜便也成了天津的一种节令食品。

据老一辈人讲:灶王爷是一家之主,你天天吃什么饭他都过目,所以要把他供在灶台上,一家都做了什么事,是善是恶,他记在心上,年年腊月二十三,他要回天宫向玉皇大帝去报告。为了使灶王爷上天多说好话,人们用糖瓜祭灶来向他“行贿”。糖瓜是用饴糖做成的瓜形糖球,有大有小,大的如小西瓜。还要蒸年糕,腊月二十三晚上,供在灶王爷像前,让他享用,这是想用糖瓜的糖和年糕黏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少说话。另外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祭灶时只有男人可以焚香叩拜,老太太常在一旁念叨:“好话多说,坏话别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焚香叩拜后,即揭下灶王爷像用火点燃。到了大年三十再将新买的灶王爷像贴好,算是又迎回了灶王爷。

至于要花要炮,是指置备年货,过年了,女孩要戴朵花,男孩要放鞭炮。当然“忙年”不只这些,日程排得满满,天津卫的民谣编排腊月里上演的“倒计时”是:“二十四,写联字;二十五,扫房土;二十六,鱼燉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 ;三十晚上坐一宿。”其中尤以“贴倒 ”最具民俗味儿。

“ ”为方言专用字,谐音“有”,意为天天都有,以此表达对新的一年的企盼。这一天人们把春联、福字、窗花、吊钱儿、黑蜡光纸剪成的“肥猪拱门”剪纸以及室外的年画全贴上,连水缸、箱柜都要倒贴上“福”字,以取“福到”之意。天津吊钱儿的用料是一种红棉纸,用具是小刀和蜡板。这种东西属于香蜡纸锞一类的小商品,临近除夕的日子是销售的高峰期,经营者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有的人家在卧室门上贴门童画,还有的人家在院内将芝麻秸粘上用黄纸卷叠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上面散开,谓之“聚宝盆”,准备除夕夜踩岁(碎),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谚语祝愿家道兴旺。

旧吊钱儿如何处置,也有说头。据老人讲,撕吊钱儿也是一种乡风,就是到正月二十四晚上才把“吊钱儿”撕掉,包上一点钱放在粮食囤的顶上。城市里没有粮食囤,就用柴灰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代表粮囤,还在旁边画上几蹬梯子,再用两块砖头把吊钱儿包的钱包压在中间放在粮囤的中央。这要在正月二十四夜里睡前做好,翌日二十五撤掉那个钱包,将它放在卧铺的炕席底下,可保存到五月端午节作大扫除时扔掉。

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此话由春节的习俗派生出来。按天津旧俗,大年三十那天,上午人们梳洗整齐,换上新衣裳。中午饭是丰盛的菜肴和稻米饭。晚上吃荤馅饺子,取“更新交子”之意。家中有外出者,都赶回家吃这顿团圆饭。媳妇不能回娘家,自家女人不得到别人家串门,外姓妇女亦不能进入家门。夜间12点为“全神下界”之时,各家要鸣放鞭炮,此时标志着旧岁已去,新年来临,晚辈向长辈贺岁叩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然后开始守岁。

大年三十虽说是个喜庆的日子,但又是一个“关口”,因为讨债人按惯例在年前讨债,正月十五之内一般不讨债,如果欠债人挨过这一天就等于逃过一关。三十晚上,商号派人提着灯笼催账,天亮仍不熄灯,继续催讨。有的欠债人无力偿还,便设法避而不见,直到天大亮后,街上行人渐多,由于已是大年初一,即使双方再见面也不能提账款的事,必须等到正月十五以后催要。故而,民间有句俗语:“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天津东北角有一条胡同叫毛贾伙巷,却也能与这句老俗话挂上钩。据《津门艳迹》的作者李然犀先生讲:有一年大年三十,毛家和贾家的两位主人为了躲账主讨债,不得不到外面去流浪。当时三岔河口沿岸很热闹,因系码头,南来北往的船只几乎都在这里停留,因此两岸饭馆、酒馆很多,有的夜里也不休息。姓贾的男人还有几个钱去酒馆躲债,在里面就看到河边有一个壮年男子来回走动,像寻死的样子。姓贾的这个人就出了酒馆和那个在河边来回溜达的人聊上了。一问,得知这个人姓毛,也是躲债出来的,妻子又要临产,账主子还在他家里坐等,家中又没钱,真是走投无路,想一死了之,但又割舍不下。姓贾的就说,你别想不开,躲过今晚不就好说了吗?我也是躲债跑出来的,只要躲过今天晚上,赶明天大年初一,账主子也就走了,嘛事好办,没有过不去的河。我还有几个钱,走,进去喝酒去,等天亮再回家。姓毛的一听有理,就跟着一块儿进了酒馆。

天蒙蒙亮了,毛贾二人出了酒馆要往家里走,这时姓毛的远远看见一个小孩子臂下夹着一把铁锨,揣着手,好像还提着什么东西。稍近一看,是他的大儿子,手里提着一个蒲包,问他干嘛来,他说是埋弟弟的胞衣,原来夜里他妈妈又给他生了个小弟弟。问到账主子,说早就走了。姓毛的也松了一口气,接过锨和蒲包朝河边走去,一块儿埋胞衣。河边的土也冻着,刨了几下觉得有硬东西撞击着铁锨。再刨,发现有元宝,金的,还不少,这下可乐坏了。于是和姓贾的说,昨夜要没你劝我真不想活了,是你又劝我又请我喝酒,使我躲过了这场灾难,没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也不会挖出这么多金元宝。这样,咱俩平分,每人一半。姓贾的说不行,不错,我劝你,躲过了这个年三十夜。挖出这元宝是你的福分,我不能要。一个说没你就没有我,更没有我的今天,另一个坚决不要,死活不收。最后俩人一商量,为表示两家世代相好,就在离三岔河口不远的地方盖了片房,起名就叫毛贾伙巷。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赚

春节食谱,由津沽民俗给传下来的,至少有初一、初二、初三、初五的四顿饭。辞旧迎新的第二餐,要吃大年三十夜里包的素饺子,目的是讨一年的素净。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天津县志》里说:“元旦昧爽,长幼皆起,盛衣冠,设香烛,拜天地、先祖、父母,以次而及。同食角子,取更新交子之义。”天津旧俗,正月初一这天,一般人家都是居家自乐,不外出活动,晚上早睡。后来又有初一早上登高的习俗,以图吉利。据说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民间才开始在大年初一邻里亲朋间互相拜年,以“过年好”、“恭喜发财”之类吉庆话互致问候。然而不管是时兴自家的“拜”还是亲友诣门互拜,在天津,初一家家吃饺子的习俗始终没有改变。

正月初二,天津人吃捞面。面条长长,取意长久,“天增岁月人增寿”,是祝福安康的。初二为“敬财神”日,天色微明,家中主人洗后要敬财神。清晨,挑水的水夫把一束用红绳捆扎、贴有“真正大金条”纸条的柴火掷到住户、店家院内或立在门前,表示“送财”(谐“柴”音)。挑水的还要给每家送一担水,在门前喊“进财进水来了!”这天,做媳妇的一般也是不出门的。至于大年初二姑爷去看丈人、丈母娘,闺女回娘家,这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习俗。妇女翻身了,摆脱了种种禁忌,初二(也包括其他日子)早就不避讳出门了。

正月初三,天津人的传统食俗是包合子,多为三鲜馅,而且还要供财神。合子象征家族团圆美满,发达兴旺。合子又指合子利钱,即一本一利,做生意百分之百的赚头。因此,除了初三吃合子外,民间还讲究在初八、初九这两天吃合子,以取“合子加八越吃越发”、“合子加九越吃越有”的吉利。还有在正月十一吃合子,说是“合子拐弯儿”。

捎带说一说“初五捏小人嘴”。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称“泼污”,旧时天津民间有“送穷土”、“捏小人”的习俗。所谓“送穷土”是将炕底的尘土打扫干净,用纸剪一个女人模样的剪影,称“穷娘娘”像,将其放在尘土上,倒在街上,边倒边放鞭炮,以震跑穷气,震跑来寻住处的“穷娘娘”。如今这一习俗早已不存在。“捏小人”实乃包饺子驱邪秽。家庭主妇在用刀剁菜馅或肉馅时,一边剁一边念叨“剁小人”,以宣泄对说坏话的小人的憎恨。包饺子时,主妇们还要仔细地捏饺子皮,不露一点儿缝隙,唯恐煮饺子时发生破口现象,这种举动称为“捏小人嘴”。以今天的观点看“剁小人”自然是有害邻里关系的劣俗,“送穷土”则涉及到迷信,也是应当破除的。

正月十五舅送灯,十五十六走百病

“有打灯笼的都出来哟,没有打灯笼的抱小孩哟,金鱼、拐子、大花篮哟。”“打灯笼棍儿咧烤火啦,你不出来我走咧,一大(子儿)一个灯,两大(子儿)一个灯,三大(子儿)买个吉利灯。”

……

在天津卫长大的人对这种童谣再熟悉不过了,或许你小时候就是这样打着灯笼快乐地穿行在你家附近的胡同里巷。

天津人管正月十五叫“灯节”,这天晚上,孩子们大都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从家里走出,那种津味儿十足的稚嫩声音的歌谣常常在大街小巷里悠扬地回荡。

“正月十五舅送灯”也是天津的一种民俗。旧时,讲究送“鸭子”形的灯,取其谐音“押子”之意,为外甥祈福,“外甥打灯笼——照舅(谐‘旧’)”,也有预祝外甥长命百岁之意。至今此俗不衰,而且灯的种类日趋繁多,金鱼灯、蒺藜灯等取富裕有余和吉利的寓意。

天津人过灯节通常由正月十四到十六,历时三天。这三日夜,神花火树如不夜之城。除沿途路灯外,又张挂壁灯,兼射灯谜。或品画工,或猜文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灯节日所有寺庵都作“天官会”,河北大悲院尤为热闹。草厂庵、估衣街、北马路、东马路一带商贾都挂各色飞禽走兽花灯或盒子灯(也称烟火盒子)。白天演戏、赛会,上灯后陆续燃放花筒,如八仙上寿、游龙戏珠等,还有人物、花卉、楼台、鸟兽隐现空中,锦簇花团,光怪陆离,观者人山人海。

旧时天津人“逛灯”的地点,常集中在商业繁华的估衣街一带。沿街的各家店铺,都将风格迥异的灯笼挂到门前或窗口,有用纸糊成的灯、用绢和纱制成的灯、用冰制成的“冰灯”、用麦茎和棉絮扎成的“麦灯”,等等。这些灯笼的形状,有的是游动的金鱼,有的是活泼的小兔,有的是腾飞的龙,有的是展翅的凤,有的是漂亮的花篮,有的是种种神话人物,有的灯笼上面还写着灯谜。

在估衣街,顶数谦祥益、瑞蚨祥、元隆、敦庆隆、锦章等五大绸缎庄的灯笼最为富丽璀璨。据老辈人讲,这些店铺除悬挂一般的灯笼之外,还挂出与众不同的“特色灯笼”,如五尺两节羊角宫灯、八尺八节绢糊串灯、朱元宫灯等,都是一年悬挂一天的精心制作的名贵灯笼,成为灯笼世界争奇斗妍的佼佼者。

正月十五也叫元宵节、上元节,这天人们还要吃汤圆。民间讲究在神像或屋门荷叶墩上供前一日蒸好的发面刺猬、老鼠驮元宝的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