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十六走百病”,是说正月十五、十六两日,人们可以结伴出游,以求吉除疾。正月十六,妇女更可堂堂皇皇地外出,母家在这一天也可接出嫁闺女回来轻松快活地过上几天。
“走百病”的风俗尤其给旧时代的妇女们补偿了节日的欢乐。民国时,冯文询先生写过《丙寅天津竹枝词》,以文学的笔法,准确、细致地描述了天津城市社会与世俗文化。其中有一首叫《走百病》:“窄窄弓鞋步步娇,银花火树过元宵。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除百病消。”天津妇女满街游走,不仅是为了“消百病”,其实这一天对妇女来说就是“解放”——不管是大闺女还是小媳妇,都可以毫无顾忌地穿行于各处,有的结伴而行,有的竟夜不归宿,就是这样也不会受到他人的指摘和谴责。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这句老俗话是说旧历二月初二是龙王露头的日子,天要下雨了,而且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在这个日子里,人们要吃烙饼,煎焖子,炒鸡蛋,炒绿豆芽,妇女不动针线,男人要理发。
津卫习俗,由旧历春节起直至灯节止,在这所谓“正月节”期间,穷的富的,真有钱的,假有钱的,总要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热闹一阵子。灯节以后,旧历新年气息变成了“残灯末庙”,逐渐冷落下来,等过了正月二十五的“填仓”,到了“二月二”,由于这一年正月已经完全过去,所谓“年”的景象至此才算是彻底地消逝了。
天津人在“二月二”一定要吃焖子。焖子是用一种粉淀子熬成的,形成一种冻子那样的东西,将其切成一块一块的,倒在锅里,用油煎炒,煎好后加入些盐、麻酱或虾酱油,爱吃蒜的再加入点捣好的蒜,又咸又辣。煎焖子意在“煎死一切害虫”。
烙饼称为“龙鳞饼”,以示保护龙或坚固龙鳞,使龙鳞完整。因之,天津还流传“二月二,烙饼炒鸡蛋”这句老话。吃豆芽菜则喻示万物生辉,日后生活美满。到了晚上,有的家还要做面条,叫做“龙须面”,有保护龙须不受伤害之意。
除了吃的习俗,旧时“二月二”天津妇女是不能做针线活儿的。据说在这天不做针线活儿的理由,是恐怕扎坏了“龙眼”,扎坏了“龙身”,这与“填仓”那天(正月二十五,在屋内或院中画囤形,中放一包米或钱,称为“填仓”)不做针线活儿是恐怕扎坏了“仓官”的眼,有着异曲同工的妙趣。每逢“二月二”,天津卫的一些妇女还流行一些驱除毒虫的妈妈例儿:“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蜈蚣不露面”。嘴里念叨此类顺口溜式的词句,据说可以防止蝎子、蜈蚣的产生,从根儿上杜绝这些坏家伙害人。
听老辈人说,当年天津卫在“二月二”,还要举行一种称为“引龙”的仪式,即用小灰或黄土,由家里连续地引展到河边,然后再引回家来,如是往返各引龙一条。这是表示把懒龙引出去,把勤龙引回来。相传“龙能治水”,这种引龙仪式,大概是希望勤龙努力工作,好好地来几场普降的甘霖,无非是对年头好、收成多的期待,表达一种良好的愿望。这种习俗在民国以后已经不多见了。
因为“二月二”是个“龙抬头”的日子,所以这一天又是个剃头理发的日子。天津有句老话:“剃头挑子一头热。”旧时的剃头挑子一头是个高圆笼,圆笼中放火盆,火盆上面置深底铜盆,供热水洗头刮胡子用。上街时,剃头匠左手持“唤头”(形如镊子,用钢制成,长近30厘米),右手拨打,发出当当的声音,为的是招徕那些想要剃头的人。除了剃头挑子,以后又出现了理发所,津人流传“理发所,管推头,剪完快抹生发油”,看来理发所是个“新事物”,要赶这个“时髦”起码也得花点小钱。不管是剃头挑子还是理发所,旧时的“二月二”无疑是生意最好、人脉最旺的一天——天津的老少爷们谁不愿意在“龙抬头”那天取个吉利呢?
天后娘娘坐海眼
早年间,只要香客一进入娘娘宫正殿,伙友便会主动喊道:这是坐“海眼”的老娘娘,头股香在这里烧!烧香别忘撂香钱……当香客在天后娘娘像前跪拜如仪、进香已毕,再走到其他娘娘神像跟前时,伙友针对各位娘娘司职差异,喊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伙友突出了坐“海眼”的老娘娘,意思是说,这尊神是镇整个天津卫的,因此是最神圣的。
老俗话“天后娘娘坐海眼”并非空穴来风。
老天津卫都把妈祖、天后唤做“老娘娘”,“娘娘宫”是天津人对天后宫的俗称。“老娘娘”本是宋朝福建莆田的一位渔家女,名叫林默,生前多次在海上救人,死年不到三十。由于当地居民多以航海打鱼为生,那时舟船简陋,常遇风涛骇浪,人们便把林女敬为神明,称为“神女”、“龙女”,祈求有灵,化险为夷。这种幻想的传说在浙、闽、粤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于是林女在民间慢慢成为保护航海之神的形象。元朝南粮北运,改行海道,为消除航海者的恐惧心理,故乞求于神女,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晋封林女为“护国明著灵惠协正普庆显济天妃”。在此以前,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已封林女为“灵惠夫人”,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晋封“灵惠妃”。在南北各地沿海漕运经行的地方,均有祠宇,称“天妃宫”,以为海运祀祷之所。位于天津三岔河口西岸、坐西朝东、面向海河的这座“娘娘宫”(即天后宫),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妃、妈祖庙之一,故而民间又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一说。
老娘娘在天津人的心中地位极高,尤其是老娘娘坐海眼之说,旧时在天津卫几乎无人不晓。
关于“海眼”,津门从古至今流传着种种传说。在诸多民间传说中,有一个最主要的、近乎众口一词的说法是:这个老娘娘不能动,只要一动,“海眼”就要往外冒水,天津卫就要被淹没。当年娘娘宫有位叫张修培的道士,他的儿子叫张家驹。据张家驹先生回忆说,上世纪20年代初,天后娘娘神像的前边是一扇大玻璃,像的左右两侧是木隔板,像的后边是墙壁,像的顶部是刻有花纹的盖木。除了娘娘宫的道士外,一般人无法进入其内。道士也只有在香客挂敬奉给老娘娘的帐子时,才进到里面。张先生小的时候,因父亲的关系,常到天后宫里去玩耍,赶香火,看热闹,偶尔也进到娘娘神龛内。每次只要他进到其内,就能听到酷似海浪的声响。俯身贴耳于娘娘神像,则会听得更清晰、真切。张家驹先生的亲闻亲历更为“老娘娘镇海眼”带来几分神秘。对于这种说法,我也早有耳闻,小时候一想起这种事心里就害怕:万一有人动了老娘娘,天津发了大水,那该怎么办?不仅如此,只要天津一闹水我也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这位坐海眼的老娘娘。
天后娘娘是一位保护海上航行的神,然而在天津卫的流传过程中却逐渐演化为福佑万方、有求必应的居家保护神。农历三月二十三是海神天后诞辰日,清中期前,天津开始兴办“娘娘会”,历时五天。三月十六日“进驾”,即将娘娘神像送到北门西闽粤会馆内天后殿供奉,因娘娘是福建人,故称此为“回娘家”。十八日“接驾”,二十日及二十二日“出巡散福”。二十三日为正日子,花会云集,香火旺盛。乾隆皇帝南巡时,路过天津,船泊三岔河口,观看了“娘娘会”,很感兴趣,众多出会者受到他的赏赐。此后“娘娘会”改称“皇会”。后因闽粤会馆地势狭小,“进驾”之日又将娘娘像改送到如意庵。
实际上,天津的皇会既是规模庞大的迎神赛会,又是一个集丰富多彩的广场艺术与商品经贸活动于一体的大型“庙会”。每出皇会,观者如潮,万人空巷,“连宵达旦、游人如狂”,“数日之内,街面各铺店所卖货场,亦利市三倍”,实可谓天津卫的一大节日。清代诗人崔旭(1767—1846)所作《津门百咏》中的《皇会》诗描写了皇会的盛况:“逐队幢幡百戏催,笙箫铙鼓响春雷。盈街填巷人如堵,万盏明灯看驾来。”
据老辈人说,光绪二十年(1894年)天津的那次皇会,如意庵突然失火,居然把天后娘娘的头给弄丢了。那天,人们高高兴兴地把天后娘娘送驾到如意庵。庵内香烟缭绕,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忽然香火烧着了神案幔幕,引起了一场大火,人们争先逃命。旧时传闻天后娘娘的脑袋里藏着宝珠,在大火纷乱中,竟有人把娘娘的头偷走了。县官和承办人发现之后,都慌了神,急忙派人四处追缉,没有结果,随后又重金悬赏,仍无下落,最后只好给天后娘娘新配了一个楠木头。
天后娘娘是不是坐海眼?神像座下的水声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今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上世纪90年代,人们对娘娘宝座底下坐的“海眼”进行实际测定,发现这“海眼”其实是个泉眼。1994年10月2日,在娘娘宫内举行“妈祖泉重浚揭幕仪式”,重浚的这个“妈祖泉”距大殿内天后娘娘塑像10米,经测定,是娘娘座下的泉眼的一个“分支”。多年来老天津卫的“海眼”一说被彻底推翻,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天后神像坐泉眼”。
摸摸王三奶奶的手,百病全没有;摸摸王三奶奶的脚,百病全都消
这句老俗话得之于天后宫供奉的王三奶奶像。当年王三奶奶像是檀香木制成的,胳膊和手都是活的,身穿蓝色粗布衣,手持药丸,脚似三寸金莲,身旁有一毛驴和手持鞭子的男童。之所以将王三奶奶的手弄活动的,就是为了让香客抚摸方便。据传王三奶奶还可以骑着毛驴由童子引路去为人治病。故而,天津还有“王三奶奶请大夫,她自己也没法治了”的口头语,这无疑是一种讽刺,此话明明又是对王三奶奶的亵渎和不信任。
王三奶奶到底是什么人?有的说她本是京东人氏,19岁嫁给一个姓王的,此人排行老三,是以农为业的人。王三奶奶能为人“了灾治病”,“引以康乐”,大家都称她为活神仙。她70岁那年,骑着毛驴到妙峰山进香,不小心跌入山涧摔死了,朝山的善男信女说她是“成仙飞升”,对其加以供奉。还有的说王三奶奶是天津人,为一大户人家的佣人,懂得为人治病和一些巫术。传说最多的是说王三奶奶来自北京妙峰山,有一年骑毛驴来天津,进天后宫后就成了神,再没出来。
民国时期,民间对王三奶奶的崇拜最厉害。祭礼活动除在天后宫朝拜进香外,天津人还成群结队地去北京妙峰山参加庙会,朝拜山上的王三奶奶。妙峰山庙会特意为天津香客开辟了一条专用道路,沿途都是天津一些商号设置的茶棚和销售点。这些商家备有茶点免费提供给香客。
前往妙峰山进香是要提前做好准备的。首先是买香牌子,香牌是一个木制的小牌,按固定的格式书写有“金顶妙峰山王三奶奶之灵位”几个字,边上有“香客”二字,下面空着的地方是临时再填的,要填上香客的名字。那时大一点的杂货铺和热闹的地方的一些小杂货铺内都有卖这种牌子的。香牌可以自己带到妙峰山,也可以托别人带。香牌子一般挂在大襟上的襻子上,倘若要替别人带,也得挂在上面,上山后,香牌子就留在王三奶奶的神像前,以证明自己的虔诚。
去妙峰山的人往往将买来的茶叶放在王三奶奶像前供上一会儿,再拿回家来,认为更有灵气,能治百病,这叫“灿茶叶”。拜完了王三奶奶还要买上些在庙会中出售的麦秸编的鱼、马、福贴或一串聚福元宝,有的还将买来的鱼、马等对称地插在草帽边沿。买这些东西喻为“带福还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王三奶奶的崇拜渐渐减少。“文革”时期,由于天后宫内王三奶奶像被毁,加之去妙峰山的人逐年减少,这种信仰慢慢消失。如今,重塑的王三奶奶神像旁边虽然没有了昔日的毛驴和童子,但她依然是那么朴实平易、慈祥可亲。她的手仍可以活动,而且被香客摸得锃光瓦亮。人们仍然笃信王三奶奶手中的茶叶可以驱除病患,禳解灾祸,摸摸王三奶奶的手,百病全没有,摸摸王三奶奶的脚,百病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