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电影发行放映
1952年3月,通县专署慰问革命老区人民,派电影队来县内放映电影。次年3月,又特派电影一队负责蓟县地区的电影放映,均由各村包场,观众免费。8月,将电影队的业务归蓟县管理。1955年2月,专署电影队正式移交蓟县。3月,又新建2个电影队,3个队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巡回放映,当年放映250场,观众25万人。1958年,建立电影管理组和35mm放映队。1963年7月建县电影管理站,到1966年,全县建立了9个公社电影队。“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村电影停映,1971年,恢复放映。1978年,社办、村办电影队发展到96个。
1980年12月,经县政府批准,将蓟县电影管理站更名为蓟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下设发行股、放管股、机修股和办公室。到1985年,全县放映单位有112个,35mm放映机10台,16mm放映机74台,875mm放映机28台。1995年6月,将 “蓟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改称为“蓟县电影管理站”,与影剧院合并,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全民事业性质,独立核算,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2003年3月,恢复蓟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机构规格为局属科级事业单位,经费形式为自收自支,定编10名。2008年5月15日,局党组研究决定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与影剧院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原电影发行放映公司6名工作人员工作关系全部转入影剧院。
电影公司库存拷贝1019部,其中故事片998部,科教片21部;35mm提包机一台,16mm放映机三台,投影录像机一台,数字电影放映设备一套,放映大棚二套,松花江牌放映车一辆。
在20世纪80年代,电影作为蓟县城乡主要宣传和娱乐工具,起到了宣传党的政策、教育群众的作用。但是从1986年,农村电影放映发行工作开始下滑,1987年全县只有34个放映单位正常放映,1989年后再度下滑。农村电影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电视的普及和群众文化生活的内容增多,观众分流。
电影发行渠道:一是中影全购拷贝,逐级发行,收入分成。二是省市自购拷贝,逐级发行,收入分成。三是县购拷贝,自办发行。四是院线联合制。胶片种类有8.75mm拷贝、16mm拷贝、35mm拷贝几种。
在电影发行放映工作中,县电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影片发行办法,实行计划供片临时调剂制。县电影公司每月下旬到市电影公司排下个月放映的影片、各乡镇村电影放映队每月初到县电影公司排全月的影片,特殊情况临时调剂。
跑片制。为了充分利用新影片,使其每天放映两场以上,在各放映单位之间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赶时间加场次。
片租制。市电影公司统一供应影片,片租按4∶6分成,市电影公司得六成,县电影公司得四成;乡村电影放映队的片租按场或按天计算。
县影剧院用的是35mm拷贝,80年代由县电影公司供片,90年代改由市电影公司直接供片。市、县片租比例,进口大片为58%与42%;国产新片为五五分成;第二轮片为四六分成;老片为三七分成。
20世纪80年代,为改善农村群众观影条件,国家提出从小电影向大电影发展;从室外向室内发展;从条件差向条件好发展(灯光音响的改造)。因此,到80年代后期,8.75mm放映机逐步淘汰。
1992年,国家对电影发行工作进行改革。
1993年,电影放映发行管理公司实行内部承包经营。
1994年,16mm拷贝实行县级自购。
2002年5月,天津市电影院线成立,蓟县影剧院为其成员。
2004年,为落实农村电影“2131”工程,市电影基金管理委员会无偿赠送16mm放映机15台,分别发放到各乡镇。
第二节电影院
蓟县影剧院 坐落在渔阳南路10号,鼓楼广场东南侧,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1980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1432座席,35mm放映机、提包机各1套。2003年,县政府统一规划建设鼓楼广场,投资1000多万元对影剧院剧场内部、设备设施和外部进行重新装修改造,2006年1月19日重新投入使用,现有919个座席,地板采暖,新型松花江5505型放映设备一套,35mm放映提包机一套,投影机一台,舞台灯光、音响各一套。
下仓影院 坐落在下仓镇,建于1981年8月,500座席,有35mm放映机1台,是全县最早的乡镇电影院。现已废弃。
邦均影剧院 坐落在邦均镇,建于1984年12月16日,1007座席,有35mm放映机1台,是全县规模最大的乡镇电影院。现为超市。
上仓影剧院 坐落在上仓镇,1993年建成投入使用,800座席,有35mm放映机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