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移动互联网时代
3357000000009

第9章 (2)

如果说兴趣社交只是个开始,那陌陌想在此基础之上的真正意图莫过于打通线上、线下的群组关系。早在2012年年底,陌陌在产品功能上就已增加群组功能,随后,“附近活动”“附近留言”陆续出现在更新的版本中,再加上“陌陌吧”这一与豆瓣小组极其类似的板块,陌陌越来越像是一个移动版的豆瓣。

而谈到移动互联网技术,就不得不提一项技术,那就是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陌陌在LBS方面是先行者,其在地理位置技术上的优势,为组织线下活动带来了明显的优势和便利。陌陌对“附近人”的依赖,使其很难摆脱狭隘的地域限制,相比豆瓣上哪怕“我在城市的最北端也愿意不辞辛苦与你相聚”,陌陌的线下活动更像是一种速食文化,甚至贴上“急功近利”的标签都不为过。真正的兴趣,是与距离无关的。除了地理位置的精准,陌陌还有什么超越豆瓣与百度贴吧的创新呢?

微信之所以能成为移动社交领域的霸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借助了QQ用户和手机通讯录的导入功能,继而主打熟人社交,甚至把一部分从来不用QQ的用户笼络到微信的社交平台之上。

从此微信一骑绝尘,在产品上拥有坚不可摧的根系:加强了移动社交关系。这一点在即时通信市场上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用户属性就可以决定产品的命运走向。马云亲自指挥,投入大量人力资源,来往为什么始终处于一个不温不火的境地?根源在于没有牢固的熟人关系,缺乏强大的用户导入。即使用户为了得到五块钱的红包走进来试着体验,结果环顾四下,无人可聊,这种举目四望心野苍苍的境地实际上是很凄凉的,宛如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而这就是体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体验。就算是找到强大小伙伴电信运营商的易信,在移动端已被微信熟人套牢的局面下,依旧无法破局!

2014年5月,微信的群组功能上线,用户可通过QQ或微信号登录后建群组,建立基于位置或兴趣的群组,可以直接导入QQ或微信的好友入群,也可以邀请附近的人入群。

回到产品诉求,QQ和微信已涵盖大部分社交功能,唯独缺失的一块是什么?就是兴趣社交。而兴趣社交的落地,群组是最好的工具。而从陌陌的对外广告输出内容看,陌陌恰从这一点刚需切入,直接击中年轻人的内心。如果说微信和陌陌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两大对手,那么陌陌在自身领域,兴趣社交无疑是最大的“撒手锏”。基于地理位置的强社交,意味着线上、线下更多地融合。再说得高大上一点儿,这就是O2O嘛。线上聚集,线下聚会。

这恐怕是陌陌最好的突围之路,也是最大的一次机会所在……

而在大佬围城的红海社交领域,陌陌能杀出重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也给更多创业者以更多的启示与动力!

来往的转型之路

艾瑞咨询《2014年中国移动社交应用市场研究报告》分析称,根据社交目的分类,移动社交可以分为兴趣社交、陌生人社交、熟人社交。熟人社交都从PC端开始发展,现有社交形态较为成熟,而陌生人社交和兴趣社交则是新兴的社交形式,更具有移动端特色。其中,兴趣社交由于基于特定的兴趣爱好形成的特定社区,结交志同道合的好友,这在移动端形式中将表现得更为多样,在未来也更有延展性。

来往是阿里巴巴推出的一款跨平台的即时通信工具,可以进行免费的语音、短信聊天,提供阅后即焚、手写涂鸦、扎堆、有声动态表情等好玩有趣的功能,帮助我们认识有同样兴趣的陌生人。

而作为马云亲自站台,重磅强推的社交应用,来往身负重任,却令人大失所望。

在微信深耕多年的社交领域,来往完全迷失,占不到任何便宜。

而当腾讯入股京东,大举杀入阿里巴巴腹地,社交又是阿里不得不战的围魏救赵,不容有失。

正面交锋无法撼动微信,那么侧面进攻呢?

雄心勃勃的马云不会善罢甘休,于是有了来往的巧袭,本地兴趣社交——来往扎堆。

2014年7月,阿里来往在深圳正式启动首个同城扎堆。

同城扎堆,组织来往扎堆上同城的用户到线下进行相亲、旅行、聚会、交友、健身等活动,实质是做本地化兴趣社交的线上和线下融合。而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20个城市的同城扎堆将陆续启动。

来往的这一策略避实就虚,作为线上的老大微信,线下恰恰是其薄弱环节。而依靠电商起家的阿里,线下则更容易聚合资源。

一反往常,来往高举高打的思路,模仿了微信。马云亲自披挂上阵,号召发起全民战争、打起人海战术。但因其与微信功能相似定位相仿,让来往步履蹒跚。这一现状也是易信、米聊等同类社交产品遇到的问题所在。

尽管易信官方高调对外宣布:用户数已突破1亿,但不少人对这一数据均持保留态度。显而易见,没有谁能够复制微信。而反观3月以后的来往动作频频,马云先是换掉了来往负责人,而后对未来的发展战略做了巨大的调整。来往不再担当在移动端复制下一个微信的任务,而是做好支付宝钱包和手机淘宝的生态补充,同城扎堆的尝试正是来往转型的体现。弱化沟通、强化社交,弱化熟人、强化兴趣,弱化线上、强调线下的策略让它成为阿里社交化最接地气的应用。

阿里也对外宣布同城扎堆将作为来往的主打方向,在全国各处城市的同城扎堆结合本地实际以不同形式实现,将实现常态化运转。

社交一直是阿里巴巴集团梦寐以求的资产。从发布阿里旺旺到战略投资蘑菇街、新浪微博和陌陌、力推来往均是在加强社交方面的布局。尤其是蘑菇街、美丽说这类导购社区,为阿里带去大量真金白银买不到的珍贵精准流量,马云更是对其不断加高护城河,投资蘑菇街的同时自己也开始尝试做导购分享社区。

社交化可以帮助手机淘宝、支付宝钱包和淘点点这些阿里旗下的重要资产充分地流动起来,更好地实现内容生产、圈子互动、活跃提升、用户沉淀,让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道路走得更加顺畅。另一方面,社交一直是阿里的短板,阿里一直在谋求社交能力的强化,以期能通过社交网络帮助其降低用户获取成本,提升平台黏性,强化社交商务平台生态圈。

扎堆现在虽然是来往的主要功能,但可以预见将来这一社交产品有脱离来往独立运作的可能,与阿里系其他业务进行深度的融合。

扎堆还可以与阿里投资的新浪微博、陌陌、虾米等平台实现更好的融合,形成平台间的联动效应。

本地兴趣社交的竞争日趋激烈,来往扎堆想要转型本地兴趣社交并不会一路畅通无阻。在这里早已横亘强大的竞争对手,本书上文提到的陌陌便是本地兴趣社交的重要玩家。

这一发家于LBS陌生人社交的“约炮”工具,在经过几年进化之后已经成功洗白,转型本地兴趣社交平台,最重要的功能包括附近的活动、陌陌小组和陌陌吧。与来往不同的是,陌陌的O2O社交更多是用户自发组织,而非像来往一样官方牵头。

扎堆官方组织活动的运营方式,是一种多重运营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是阿里需要付出更多的运营成本,包括人力、资源等。且该模式难以实现规模化复制。

来往同城扎堆的逻辑是,做一个O2O的本地兴趣社交平台。通过与商家合作的线下聚会,商家借此扩大品牌影响力,来往用户成为线下企业的新粉丝。来往同城扎堆希望通过从线上、线下打通的交友方式,为都市白领提供更为广泛、面对面的交友平台,从而扩大日常生活交际圈,未来甚至可以开展相亲交友、旅行团组织和健身运动的导流业务。

目前,来往同城扎堆人数规模已高达100万,且正在高速增长,如果来往同城用户数到达千万级别甚至更高,阿里本地社交业务就会成功了一半。从玩法来看,来往更多是想传递来往具备的本地社交这一潜质,以及营造来往扎堆网友到线下见面的氛围,但最终要将来往扎堆活动常态化,还是要依托用户的自发力量,形成官方引导,民间组织、参与的理性生态。

而起于用户,终于用户,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玩法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