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美才是更高层次的美
外表美是比较低层次的美,而心灵美才是更高层次的美。打扮得漂亮会引来大家的啧啧称赞,但是它不能妨碍我们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内在美。有些人常常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时间和收入都花费在衣着上,从而忽视了内心精神境界的提高,忽视了他人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这样的人往往不注重礼节上的问题,他们关心衣着胜过关心自己的品质。他们常常会因为衣着打扮不够时尚而耿耿于怀。只重外表不重内在,只重外在不重心灵的美,不是对美的最好诠释,是不足取的。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伊扎克尔·惠特曼是美国著名律师,有一年他被选进马萨诸塞州的议会做议员。一次,一身农民打扮的他离开农场,去波士顿参加议会会议。到了那里,他在一家旅馆的大厅里休息,大厅还坐着几个看起来属于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这时候,惠特曼听到他们在议论自己:“看,真有意思,土里土气的乡巴佬居然也来了。”接着,他们向惠特曼提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意捉弄他、取笑他。此时,忍无可忍的惠特曼站起来对他们说:“女士们,先生们,我祝你们健康长寿,今后事业有成,人也更智慧。我们知道外表常常让人上当,你们看我的穿着就断定我是一个乡下人;而我也出于这种表面的原因把你们当成上等人,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都被外表所迷惑了。”说来也巧,州长卡莱伯·斯特朗此时也走进了这家旅馆。他看见惠特曼先生后,就热情地与他打招呼,这令刚才那些捉弄过他的绅士淑女大为吃惊。这时,惠特曼转身向他们微微一笑,说:“祝你们玩得愉快尽兴。”
约翰逊博士曾经不无讽刺地说:“在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一个人有了外表的长处,就容易受人尊重。只要他换上了一身名贵的衣服,立刻就会有人对他笑脸相迎。”
直觉告诉我们,上帝是个美的爱护者,他给自己创造的一切都披上了美丽的衣裳。每一片土地,每一朵鲜花,每一只鸟儿,甚至每一颗星星都是那样五彩斑斓,令人赏心悦目。
有的人认为文明的修养有做作的嫌疑,因而抱有轻视的态度。他们追求方方正正、粗犷豪放,喜欢朴实无华、不加任何修饰的美。同样原因,他们最赏识那类用四方石块砌成、风格古朴无任何修饰的建筑风格。然而,圣彼得大教堂的雕梁画栋,刻满了各种花纹的五彩大理石,并不会将它的结实和坚固摧毁。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总要直面人们的各种意见。原因是我们的品格、我们的举止都被周围人看在眼里。有时,我们自己也会在心里很小心地盘算着,我们在别人心里的分量是更重了,还是更轻了呢?“这个人会出人头地吗?还是会江河日下?他的未来会有发展吗?”其实这是每个人内心里常问的问题。
举一个具体的事例也许会将这个问题阐释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一个青年走进我们的客厅,客厅里的人会情不自禁地用自己的眼光评判他,而且还会在心里说:“哦,他的变化简直令人难以相信!你看,他比从前更小心谨慎,更有修养,更纯真坦率,更体贴周到,也更勤奋刻苦了。”如果他身边还有另一个与他相反的年轻人,而那个人对什么东西都漠不关心,做事一副马马虎虎、大大咧咧的样子,对别人从不正眼相看,出手吝啬,待人苛刻,对仆人更是颐指气使、大呼小叫,一遇到大人物便点头哈腰、趋炎附势。不用说,不会有人理睬这样的人。
因此,在我们人生的黑板上,会有无数人书写这样或那样的评价。我有时会突发奇想,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都能读懂别人对自己的这些评价,那该多好啊!事实上,我们内心那个真实的自我是不会永远躲在阴影里的。虽然平时接受着大家品评的是另一个自我,但是真正的自我终究还存在于我们的灵魂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本来的真实面目就会通过我们的眼神和举止展现在世人面前。
综上所述,行为举止不能真正决定一个人的品格,它只是一个绅士的外表而已。外在的礼貌永远不能替代一个人的内在道德表现,就像树表皮不能替代它内在的质地一样。有时我们或许从外表可以看出它的实质,但是这种判断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有效。礼仪也是教养的表现,但很多时候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具有正直与忠诚的品格是富有教养的最高境界。如果哪一位读者对培养自己真正的教养感兴趣,那就试试我所开的处方吧:一两快乐;三钱无私;三钱仁慈;二两爱心;三钱精神放松;四两玫瑰般的浪漫情怀;一两世故人情加机智。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贪婪小气、自私自利、偏执封闭、自以为是的不良症候,那么这剂苦口良药会有极好的疗效。
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灵美
美化心灵是使外表更美的前提条件。因为我们的内心的所思所想都会清晰而微妙地反映在我们的面容上,直接影响着它的美丽或丑陋。内心的不和谐将使世上最美的容颜被歪曲,变得不堪入目。
我们的心灵能够随意地制造美丽或丑陋。“上帝给了你一张面孔,而你自己却另造了一张。”这是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
使最平凡的面孔焕发光彩的无疑是随和的、亲切的性情,这是一种最高形式的美。与此相反,使世界上最美丽的容颜扭曲变形、丑陋无比的无疑是暴戾的性情、恶劣的脾气和嫉妒的心理。当然,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与优雅高贵的个性产生的美相媲美。不管是化妆、按摩,还是药品,都无法将由错误的思维习惯所引起的自私、焦虑、偏见、嫉妒以及精神上的犹豫不决反映在脸上的痕迹改变和掩饰。
一个人如果能够培养一种优雅宽宏的精神状态,那么他所阐述的思想就一定具有艺术美,而他的体魄也一定是健美的。因为内在的美会使外在的美更加多姿多彩、炫烂夺目。在他的身上,的确会焕发出迷人的优雅和魅力,而这种精神上的美会超越单纯的形体美,因此,心灵才是美的源泉。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拥有迷人的个性魅力,即使是容貌十分平凡的女士也会给我们留下与众不同的美好印象。在我们的眼中,她的形体似乎也变得美丽多姿了,这是因为通过外表展示的美好心灵反过来又左右着我们对形体的看法的缘故。
有人这样评价凡妮·肯布尔:“她留给我的印象是高尚品性的完美化身,尽管她的身材并不完美,还长了一张红彤彤的脸,但是我从来没有在别的女性身上看到这样鲜明的个性。任何一种纯粹的外表美在她面前都会自惭形秽、自愧不如。”安托尼·贝利尔说得极为正确:“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不知道如何使自己显得更美丽的女人,而没有真正丑陋的女人。”
那种不仅仅限于容貌或形式的整齐匀称的美就是最崇高的美,它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的。品德的陶冶、学识的修养、情操的培育、智慧的增进、感知的触觉以及人格与思想的提升,都能影响个人的外形与气质,使之卓越超群!即使你的外表普通平凡到了极点,你也完全有可能通过持久地给大脑灌输心灵上的美、精神上的美的思想,通过培育善良的、乐于助人的、乐善好施的精神,而逐渐地得到最崇高的美。
构成一切使我们永远精神焕发、美丽动人的基础正是那种热情大方的、随时准备帮助他人的心态,以及在任何地方撒播阳光和快乐的美好心愿。渴望使自己更加美丽并付出相应的努力,生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而且,既然外表只是内在的一种反映,是思维的习惯和通常的心态在身体上的展现,那么我们的面孔、我们为人处世的态度、我们的任何举动就必须和我们的精神世界相吻合,并变得更加温柔和富于魅力。无论你到任何地方,只要你的脑海中时时刻刻拥有美好的思想和善良的愿望,你就会给人留下优美和谐的印象。至于你的外表是多么普通,你的身体多么有缺陷,谁又会注意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女孩总是怨天尤人,郁郁寡欢,哀其不幸的遭遇,她们埋怨上帝没有赋予她们娇艳的容颜和完美的身材。但是事实上,她们是过分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她们的面容根本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丑陋。如果不是因为她们自身在这一问题上的敏感和忧虑,谁也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如果她们能够摆脱这种忧虑和自卑,而以一种更加自然的态度面对生活,那么她们就可以弥补外表的缺陷与不足,因为她们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敏捷,态度更加得体,谈吐更加风趣,个性更加完善。
娇艳美丽的脸庞和绰约丰盈的身姿是我们所仰慕的,但是我们更仰慕在崇高的心灵映衬下的面容。它预示着我们能够成为完美的人,它代表着造物主所追求的最高理想,这就是我们爱它的原因。
最亲密的朋友的外表并不是我们又爱又仰慕的对象,而他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唤起的对友情的追忆和向往才是我们更爱更仰慕的。最崇高的美是一种理想,一种隐约可见的追求,一种体现在某个人身上或具体事物上的美好品性,它给我们带来了欣慰和喜悦,而事实上,它并不是真实的存在。
任何人都应该竭尽全力地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动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而这种对最高层次的美的追求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如果你错失了美的最丰富的内涵,那么你对美的热爱就会仅仅留于对外表形式的追求。色彩的美、光与影的美、声音的美,这些各种形式上的美确实使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更加艳丽动人,但是,只有内在的精神,只有易感的心灵,才赋予了各种事物美丽的色彩,才使得我们觉得心灵中有什么要洋溢、要升华。那些缺乏敏感心灵、那些肮脏的灵魂,是无法感受到这博大精深的美的。
我们期盼完美,热爱那些外在的美,而对于那些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理想的美的人与物,我们对此抱以深深的敬意。
美好的心灵可以使得最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朝气蓬勃,充满诗情画意,给最阴暗的角隅送去最灿烂的阳光,并能够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产生优雅和恬静。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坚持展现和强调生活本身的诗意,如果我们缺少圣洁生活的意识,如果我们没有一颗美好而伟大的心灵,如果我们不希望生活的和谐,那么我们肯定一无是处。
如果没有美的追寻者,没有美的缔造者,没有在任何一个角落,在任何一个条件下都能挖掘和显示那些最美好、最耀眼的闪光点的人们,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无比单调、无比龌龊!
在现实世界中,给我们带来满足和愉悦的是对美的感知和欣赏,它可以大大增进我们的幸福,世界上没有任何所谓的成就、显著的特性或精神品质可以替代它。我们在小时候所受的审美能力训练能够使许多人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对真正的美的热爱能够使得孩子们增强免疫能力,不让自己的天性朝着粗野和残暴的方向发展。同样地,它也能够使得他们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岿然不动,是非分明。
孩子的热爱美和欣赏美的天性常常被父母们忽略,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在敏感的童年时代,家庭中的一切布置,甚至包括挂在墙上的图画和照片,都能够极大地影响孩子个性的形成。父母们应该创造一切机会,让自己的孩子聆听扣人心弦的音乐,欣赏优美的艺术品。他们应该经常为孩子朗读或者是是让孩子自己朗读精美的诗歌,以及优秀作家的鼓舞人心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中的美妙思想会灌输给孩子,让他们开阔视野,并且引导他们去感受和领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小时候,我们所受的影响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具备独立的思想人格,决定着我们未来的的个性,决定着我们一生的命运。
其实,任何人在生命的初期对美都有着那种天然的感知,可是,这种对美的本能热爱要有后天的培养作支撑,否则它就会逐渐退化。无论是贫民的孩子,还是富豪的孩子,他们对美的渴望和追求都是同样强烈的。雅各布·里斯说:“穷人精神上的饥渴和对美的渴求比他们生理上的饥饿和对食品的渴望更为强烈,更难满足。”
里斯先生常常竭尽所能从他在长岛的家中带一些娇艳的鲜花给居住在纽约桑树街上的“穷人们”。他说:“他们在离开渡口不到半个街区的地方追上来,紧接着一群尖叫的孩子拦住了我的去路,他们喊叫着要求我把鲜花送给他们。在他们每人拿到一枝鲜花之前,我的脚步无法再挪动了。当他们如愿以偿地拿到鲜花后,就立刻离开了。每个人都以极其警惕的目光保护着自己的花朵,直到找到他们认为安全可靠的地方之后,他们才心满意足地驻足欣赏自己的胜利果实。接着,他们就会在第二次时带上其他的孩子,包括大一点、强壮的孩子或羸弱瘦小的孩子,希望他们也能够如愿以偿地得到一份。而所有的孩子在看到那些来自原野的娇嫩的鲜花时,无不瞪大眼睛,放射出企盼的目光,因为他们从未见过这样娇美的东西。通常情况下,越幼小的孩子,精神上越贫穷,所以他们对花的渴望就更加强烈,于是,面对如此童稚的心灵,我手中的鲜花是不会拒绝给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