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美银行的较量:中美银行经营管理比较
3387300000027

第27章 中美银行公司金融业务(2)

(三)资本市场的繁荣为中间业务提供发展平台

在强劲的经济增长背景下,美国资本市场空前繁荣,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导。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银行脱媒现象日益严重,投资者和借款人转而投向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尽管银行在传统存贷款市场的业务一再收缩,但资本市场的巨大需求却为银行发展新的盈利模式创造了机遇,逐渐将精力转移到资本市场上。商业银行不仅充当着经纪商的角色,开展如投资银行这样的业务,还利用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将表内业务转移到表外。银行参与资本市场本身就是一种业务创新,而美国资本市场的创新也一刻没有停止,在攫取利润的刺激下,银行纷纷把新的资本集中到创新业务上,这样又形成了以资产管理、购并咨询、证券化、在线经纪业务为核心的第二代业务。

(四)兼并收购是中间业务发展的有效途径

过去20年间,美国银行业本身经历了一个行业整合的过程,商业银行的数量不断减少,银行资本越来越集中化。兼并收购使美国的大银行获得的规模经济效益更加明显,强大的资本实力和规模优势是中小银行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在新兴业务市场上大银行往往起到主导作用,瓜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并购对中间业务发展的更重要的作用是使银行得到了涉足其他金融领域的机会,其业务渗透到几乎所有金融行业。美国最著名的大银行如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美洲银行等,无不是通过兼并收购其他金融机构,壮大了自身的中间业务。通过并购,金融市场重新分割洗牌,银行避免了仅依靠自身组建业务机构、摸索发展的漫长过程,节约了大量成本支出和时间支出,利用购并企业的地域资源、技术资源、客户资源等,实现了优势互补,通过进一步资源整合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中间业务发展机制。

(五)银行经营战略改变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内在基础。

面对来自外部的各种压力,美国商业银行以花旗、美洲、摩根大通等大型银行为代表,纷纷调整了经营战略,重新布局业务框架,整合业务资源。

1、细分客户,以客户为中心,银行产品的开发完全从客户需求出发,按照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服务。引入“客户价值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概念,将客户信息转化为可洞悉客户需求及其行为的高级资料,筛选目标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深度挖掘客户价值。

2、机构设置上,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根据客户类型并结合业务种类设置经营部门。如美洲银行设置4个主要经营部门,即个人银行部、小企业部,财富管理部和公司及机构服务部。

3、采取合理的中间业务发展策略,根据目标市场变化情况有所侧重,保证整体业务结构协调性。例如:争取10%-15%的非利息收入来自短期波动大、对金融市场比较敏感的与证券相关的业务,如投资银行及金融产品交易业务;将大部分即55%-60%左右的比重放在自身擅长的金融服务业务之上,有选择性地确定自身非利息收入的重点发展战略,如消费信贷、现金管理和信托业务、信用卡或基金业务等。

4、注重金融创新,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性,遵循产品概念形成-市场分析-产品可行性研究-排序-产品开发-推出计划-上市促销-产品管理的流程,使各环节紧密衔接,避免出现断层现象。

5、引入风险管理技术,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完善风险管理程序。首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风险进行分类,再运用先进的统计技术对不同类型风险加以量化,在风险管理的中心环节,通过建立控制机构,设置可承受的风险上限,评估并运用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同时运用双重审核制度进行保障,最后由独立于业务经营部门的管理部门进行及时、连续、独立的监测。

(六)技术进步为中间业务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近年来,美国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美国商业银行的电子化经历了五十年历史,其中每十年左右,信息技术就会在高层次对商业银行经营和游戏规则进行重构。美国的信息技术站在世界科技的最前沿,美国商业银行的电子化应用则代表当今银行业的最高水平,其中间业务得益于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空间、时间、地域的限制,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为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

第四节美国银行公司业务代表产品介绍

(一)并购贷款

并购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向并购方企业或并购方控股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股权对价款项的本外币贷款。在国外,并购贷款已有100多年历史了,并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并购浪潮的出现而爆发性地增长。美国企业并购的数量和规模始终处于世界最高水平,美国参与企业并购融资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三大类:第一、存款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协会和信用社;第二、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基金、金融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他们主要通过发行股票、优先股、公司债券和可转让公司债券等进行融资;第三、合约型的储蓄机构,包括人寿保险公司、私人养老基金、公共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

(1)银行信贷在企业并购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美国多层次立体化的资本市场体系为并购融资提供了众多的渠道,但银行信贷在企业并购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乎在所有的重大并购活动中,都能看到银行信贷资金参与的影子。总体而言,美国并购融资活动中,银行贷款占比约为20%,股票融资占比50%左右,债券占比约为30%左右。在杠杆收购中,收购方企业用于收购的自有资金只占收购总金额的很小部分,通常在10%左右,其余大部分通过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及发行垃圾债券筹得。

(2)银行并购贷款的主要程序

一笔并购贷款发放大致要经过六个主要步骤:第一、贷款申请受理。当贷款银行有意向参与收购方的并购交易后,通常由借方向贷款机构提交贷款申请报告或企业发展计划,贷款报告要表明企业计划采纳的融资结构,并列示能够带来足够的收益、满足营运资金需求和分期偿付债务的项目,同时还应附有一张资产负债表,列示可做抵押的资产清单;第二、尽职调查。当银行受理借方的贷款申请后,银行负责贷款的工作人员就会想方设法从收购方获得关于该公司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股东委托书、信息披露文件、信用评级报告等,还会参观公司的设施,与管理人员交流以及获取资产的内部或外部评估结果;第三、风险评估。贷方会对借方可作为贷款担保的资产进行详细的评估;第四、贷款协议谈判。在风险评估结束后,负责管理贷款的官员会拟定一份原始意向书交给借方,进入贷款协议谈判阶段;第五、签发承付书。贷款谈判完成后,负责贷款的官员会准备一份书面的贷款建议并呈交银行的贷款委员会。如果建议通过,银行将准备一份承付书。承付书的基本内容包括贷款金额、定期或周转信贷的比重、定期贷款的期限、分期偿付条款以及利率等基本内容及相关提议;第六、签署贷款协议。贷款协议签订前,一般还需要对律师意见书、审计意见书等进行检测。事项检测完毕后,签订贷款协议,发放并购贷款。

(3)商业银行可进行股权参与

银行贷款是企业取得并购资金的主要融资工具之一,为了保障债务的安全性,商业银行还可能通过股权参与的形式,对并购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对并购实施持续的影响。此外,收购方企业为了并购融资顺利完成,会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搭桥贷款,但利率较高,搭桥贷款由收购方企业在并购完成后公开发行新的高利率、高风险债券所得款项,或以并购完成后主并购方以较高的股利政策进行偿还。

第五节美国银行对公贷款管理

(一)企业信用评级

同个人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一样,在美国,公司贷款同样有可以使用的先进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企业信用评级又称企业资信评级,是一种社会中介服务为社会提供资信信息,或为单位自身提供决策参考的信息服务。企业信用评级最初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1902年,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翰·穆迪开始对当时发行的铁路债券进行评级。后来延伸到各种金融产品及各种评估对象。由于信用评级的对象和要求有所不同,因而信用评级的内容和方法也有较大区别。

维持和发展信用关系,是保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前提,也是金融运行的基础。企业信用评级由专业的机构或部门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对企业进行全面了解、考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有关其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安全性程度的评价,并以专用符号或简单的文字形式(如AAA代表0.02%的违约率,A代表0.1%的违约率,C代表4%的违约率)来表达的一种管理活动。

目前,企业信用评级是美国商业银行确定贷款风险程度的依据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基础。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单位,与银行有着密切的信用往来关系,银行信贷是其生产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其生产经营活动状况的好坏,行为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银行信贷资金使用好坏和效益高低。这就要求银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经营成果、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给予科学的评价,以确定信贷资产损失的不确定程度,最大限度地防范贷款风险。

在美国,最权威的受到国际公认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有三家,分别为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当然,美国还有其他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可为银行提供企业信用评级服务,如邓白氏,其为数千家公司提供综合信用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