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全球通史
3412200000027

第27章 罗马帝国与希腊罗马文明(3)

这种现象即是大量生产和地区分工。比如,当外地的谷物比意大利本地的谷物还要便宜的时候,农民就会减少农作物的种植并专门制造更能赢利的酒类或者油类。因此,意大利制造的灯远销各个国家。意大利有的地区专门造砖,有的专门铸铁和炼钢,还有的专门制造玻璃或青铜器。埃及不仅从东方运输谷物、亚麻布、纸张等生活用品到意大利,运来精妙细致的奢侈品。西班牙则出口橄榄油和金属品。高卢也因为出口高卢酒、陶器、羊毛外衣、亚麻布、安全别针和金属器皿而变得富饶。

罗马的特制品虽然在产品生产和交换上远不如近代世界的先进国家,但在当时却比许多国家要先进得多。

城市

罗马贸易和工业的发展使城市迅速发展。制造业商业的发展、市镇的扩张、道路的延伸也在同步进行。新城市犹如魔术般迅速兴起,其中高卢、西班牙是商业和文化的中心。罗马典型的城市规格是方格形,其中有体育场、戏院等娱乐设施,图书馆和澡堂等公共场所,还有议会厅、庙宇和礼拜堂等优雅的建筑。就连私人住宅和公寓也被建造得异常精美,有的房子甚至还配备专门的水管。

劳动

城市里有许多富裕的商人、银行家和承包人,他们都慷慨出资,成为艺术的拥护者,并以此为荣。但有时工人阶级并不能从工业的成长和贸易的扩张中得到很多益处。虽然劳动人民能观看到美丽的公共建筑,坐在公共戏院里,使用公共澡堂,并能在其中找到一些乐趣,但和富裕的人相比,工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不如以前。奴隶也成了生产力,他们的主人为了利益而让他们日夜劳作。自由工人的人数也不算少,所以他们必须拼命工作来和奴隶们竞争。

在乡下,罗马早期的农人自己耕种自己的小农场,奴隶们则耕种大农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小农场逐渐被大农场和大牧场所取代。小农场的农人失去了他们的土地而不得不去大农场当佃农来维持生计。因此,佃农取代了奴隶的地位,许多奴隶得到解放。后来,佃农逐渐移入城市或迁往其他地方,于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禁止他们离开农场。这种强迫手段使农人不得不在同一块土地上世世代代当佃农,农奴便由此产生,农奴在罗马帝国时期占大多数。

工具和耕种方法

农人所使用的工具较少且方法简单。他们所用的犁只能在土地上留下几道抓痕,根本不能把土地挖深并翻成有规则的垄沟。他们用镰刀来收割谷物,用连枷或用牛的踩踏来脱粒。手工业在制造业里占大多数,即使罗马人发明了机器,但并不受到重视。据说,有一个发明家发明了某种机器并把它进献给当时的维斯帕西安皇帝,但是这位皇帝却认为这个发明会使许多人失业,所以把机器搁置在一边。

家族作风和衰落

罗马帝国早期,工业和贸易很少受到政府的干扰。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和官员们对经济的管制逐渐加大。

在公元3-5世纪,罗马经济渐渐衰落,土地的肥力大不如以前,农人的赋税也越来越重。政府的管理非但对农人没有好处反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农奴制压迫着百姓的生活,内乱也经常发生。

六、希腊—罗马文化

奥古斯都统治的时代成为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他的后继统治者使之延续。罗马帝国时期的两个世纪,美术作品精彩地展现了罗马内部的和平与发展。统治者为了促进艺术的发展,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建筑、雕刻和绘画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杰作,在以往的几个世纪的时间内也没有留下那么多杰作。其他帝国也无法与罗马比拟。

罗马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希腊化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大部分作品是希腊和其他近东艺术家所创作的。近东的艺术通过罗马才扩散到更广大的地区。但是罗马的艺术家并不都是模仿者,即使他们在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也胜过了他们所模仿的对象。尤其是在建筑方面,罗马人在建筑上有独特的天分。

拱门和圆顶

拱门建筑并不是罗马人发明的,他们是向伊达拉里亚人学习,并加以发扬。罗马人在高架渠和桥梁建筑中采用拱门,既美观又实用。像罗马大圆形竞技场之类的建筑,他们使用了重复的拱门,采纳希腊的圆柱,就连进门的通道也被建成了拱状。拱形的凯旋门纪念着皇帝们的战功,罗马广场及其附近还有三座这样的凯旋门,分别是纪念提图斯、塞普提米乌斯·塞维路斯和君士坦丁大帝。

当然,圆顶和拱门是相同的建造原理。圆顶被罗马人作为巨大公共建筑的屋顶,这样就不必用柱子支撑整个建筑的内部空间。但是在搭建圆顶或拱门时需要用一个临时的支架,等到建筑大概完成,比如拱门的石块都嵌卸完毕或者圆顶的水泥凝固之后,支架就可以撤去。这时拱门或圆顶就依然独立存在,成为华丽雄伟的建筑。由哈德良所造的万神庙是世界上最大的圆顶之一。而查士丁尼在君士坦丁堡建造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拥有着高耸的拱门和巨大的圆顶,被认为是最宏伟壮丽的圆顶建筑。

书籍和教育

在文学和艺术上罗马通过和平方式取得了丰硕伟大的成就。在奥古斯都之后的五个世纪中,罗马产生了数量众多的书籍。我们所说的书籍或图书,是指由一条条纸草制成长纸,然后卷成圆筒一样的形状。然而有时,人们也用羊皮(干制羊皮)代替纸草制成纸卷。由于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掌握印刷术,因此所有的书籍都是用手书写或者细心抄录而成的。

初等学校遍及整个罗马帝国,各个市镇都有学校,但只有较大的城市才有能力聘请教授,他们为有抱负有潜力的青年们讲授修辞学,教他们演讲、写作和辩论的技巧和艺术。有钱人把他们的子孙送到罗马城或者雅典,那里有更高层次的学校,能够接受到相当于大学的教育。在罗马或雅典,教师和学生的数量非常庞大。当时,拉丁语并非是罗马帝国的唯一语言。在叙利亚地区,人们还使用一另种语言,被称作阿拉姆语,属于闪米特语言。而埃及地区的民众都使用埃及当地的(科普特)土话。罗马所有的东部行省都通用希腊语,而在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仅是有地位的人说希腊语。同时,帝国东部各地出现的书籍大多用希腊文写成,而西部各地出现的书籍则是用拉丁文写成。

大作家

在这里要提到一些著名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罗马文学的全貌,足以证明罗马帝国的文学类型是多么丰富多彩,文学创作的范围多么广阔。普鲁塔克(46-120年),他是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的一名希腊籍教师,也曾在政府兼任官员,最著名的作品是一系列的人物传记,至今仍流传很广,比如《名人传》等。马可·奥勒留皇帝在他的著作《沉思录》里阐述了斯多噶派哲学,给全世界提供了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与马可·奥勒留同时代的伽伦,生于帕加马,一生寄寓在罗马,他四处旅行,到过很多地方,写了许多关于逻辑学、伦理学、语法修辞及其他类型的书籍,包括他最有名的解剖学和医药学方面的著作。

克罗狄·托勒密是一名希腊人,但他出生在埃及,在公元2世纪时,他写了一部关于天文学研究的伟大著作,并详细地总结了三角法则。一直到16世纪,他阐述的有关地球、太阳和其他天体的观念仍然在欧洲流行。他另外还写了一部关于地理学的名著,并亲自绘制了一张世界地图,这张地图非常有名,当时他相信世界正如他所绘制的那样。

昆体良大约在公元35年出生在西班牙,他的著作都是关于演说术和教育学,多用拉丁文写成,受到罗马两位皇帝维斯帕西安和图密善的青睐。这两位皇帝都曾赞誉昆体良,因而确立了他的学术地位。著名学者塞内加也出生在西班牙,通常认为,紧接着奥古斯都的“黄金时代”之后,是拉丁文学的“白银时代”,而塞内加则是白银时代最杰出的作家。塞内加的著作内容丰富,涉及众多学科,其中最优秀的著作是关于道德哲学方面的。另外,他是尼禄皇帝的私人教师,又是皇家顾问,但是随着塞内加地位逐渐上升,财富不断增多,影响也日益扩大,引起了尼禄的妒忌,最后尼禄竟然逼迫塞内加自杀。

“白银时代”还有另一位作家,名叫普林尼,我们称他为老普林尼,以别于他的侄子小普林尼,这也是一位著名人物。老普林尼曾经撰写了一部巨著《自然史》,书籍内容涉及植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为了搜集撰写这部书所需要的各类资料,他大概查阅参考了两千本书。他使用拉丁文将希腊文化、希腊化学术、罗马知识全都融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公元2世纪初,出现了一位笔法犀利的拉丁诗人尤维纳尔,还有一位文笔动人的历史学家塔西佗,塔西佗描述了罗马人和日耳曼人,还有罗马人征服不列颠的历史。

古典文学衰落

在罗马帝国后期的几个世纪里,非基督徒作家十分少见,著名作家更是凤毛麟角,尤其从公元3世纪到6世纪,罗马最好的文学作品、最有魅力的艺术著作都出自基督教作家之手。《圣经》(新约全书)是公元1世纪时的伟大作品,后来又有希波的奥古斯丁写出了许多十分杰出的著作,将他渊博的知识融入著作,对世界文学做出重大贡献。另外还有尤西比乌斯,他的历史著作极为优秀,文字引人入胜,富有启发性。基督教的神父们也撰写了很多著作。

小结

罗马军队的征战彻底统一了地中海的文明世界。战争对罗马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完全摧毁了旧有的共和政体,取而代之的是帝国君主独裁政体。不久之后,罗马又变成了军权主义的暴政帝国。同时,商业贸易的扩张导致贫民沦为农奴,农奴制范围日益扩大,而在罗马的富人阶层中,奢侈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在艺术、文学、商业和科学的影响下,地中海周围各个种族和民族文化逐渐融合。罗马世界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是产生了文明化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文明化了,而且文明化程度也不全令人满意。

即使在罗马最为鼎盛的时期,罗马世界所形成的古典文明也存在许多缺点:

(1)一人独裁专制;

(2)罗马的经济体系仍以奴隶制和农奴制为基础;

(3)罗马世界的宗教信仰不断衰弱;

(4)罗马军团不再是罗马人组成的队伍,越来越多的蛮族和异邦人加入了军队。

总而言之,在古代的非基督教世界中,古典文明在经历了一个伟大扩张的辉煌时期之后,慢慢衰落枯竭,几乎可以将它的繁盛时期比作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但是曾经一度粗壮的大树却正在被衰败侵蚀,而且极其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