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全球通史
3412200000064

第64章 大陆上专制政体的盛行(2)

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

自1713年至1740年在位的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是弗里德里希一世的儿子,大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的孙子。他是一位机智热情的专制君王,他竭力强迫全部臣民去工作,对自己的军队引以为傲。他将普鲁士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军事国家。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所统治的普鲁士,在面积与人口方面排在欧洲各国中的第12位,而它的军事力量却排在第4位。8.5万人的常备军损耗了国家收入的七分之五。另外,他在普鲁士实行了强制教育,主要是为了军事目的。他坚信一个国家越繁荣,便越有能力维持更大的军队。

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军队主要起震慑邻国、保卫领土的作用,很少发动侵略战争。他通过外交手段与战争,得到了瑞典波罗的海以南的一些领土。直到他的儿子即继承者弗里德里希二世的时候,才充分利用了普鲁士军队与专制政体。历史上将弗里德里希二世称为弗里德里希大帝。

弗里德里希大帝

自1740年至1786年在位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大帝,是霍亨索伦王朝最伟大的一位国王。他虽然身形比较矮小,但却有一双明亮的蓝眼睛,和一只狭长的鼻子。弗里德里希大帝年轻时被认为非常不像一个国王,因为他喜好诗歌、音乐与舞蹈,虽然他曾经接受严父的严格训练。可是在整个统治时期,他却是一个“十足的国王”。他通过战争与征服来追求声望与荣誉,还表现出想当专制君王的强烈愿望。

弗里德里希的征服

弗里德里希大帝利用他强大精干的军队与自己的父亲留下的充足国库,继承王位后即刻从哈布斯堡王朝年轻的女继承人玛丽亚·特蕾莎手里,夺得了德意志繁荣富饶、人口众多的西里西亚省。为了能够保住西里西亚,弗里德里希不得不进行两场长期战争,也就是奥地利继承王位战(1740-1748)与七年战争(1756-1763)。很多强国都帮助奥地利来反抗他,但弗里德里希是一位军事奇才,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之下,多次赢得胜利。普鲁士最终保住了西里西亚。

几次世界性的战争

上面所讲的几场战争事实上是世界性的战争。在北美洲,主要是英法之间的竞争,在美国史上被称作乔治国王之战和对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争。

第一次瓜分波兰

后来,弗里德里希·威廉联合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莎一起瓜分波兰。在1772年,他们各自侵占了波兰的一部分地区。弗里德里希扩大了普鲁士的领土,还保证普鲁士作为一个强国,拥有与奥地利、俄罗斯、法国、英国相同的地位。

“开明专制君主”弗里德里希

在18世纪后半期,几乎欧洲大陆的所有君主都是专制残暴的,但其中也不乏精明干练、为臣民谋取福利的“开明专制君主”。弗里德里希大帝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不仅爱好哲学、文学,还将自己看成是“国家的第一公仆”。他写道:“人民并非为了统治者而存在,而统治者却为了人民而存在。”他努力工作,每日早晨6点之前起床,专心致力于公务。

他为了人民的福利做了很多事:

(1)让很多干练忠诚的人担任公职:

(2)为普鲁士的经济福利,特别是农业,做了许多事;

(3)编纂了一部最新法典;

(4)准许宗教自由;

(5)推进了教育与科学。

三、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

在西班牙、荷兰、瑞典与波兰的权力迈向衰亡的时候,普鲁士与俄罗斯正在崛起。当法国路易十四炫耀于世,大选帝侯与儿子为普鲁士打下深厚根基的同时,罗曼诺夫王朝一个叫作彼得的青年,正于北方创建强大的俄国。他便是自1682年至1725年在位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他任期很长,颇有政绩,所以史上称他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

1682年,彼得即位沙皇,同年威廉·佩恩计划建立费城,罗伯特·拉萨尔来到密西西比河口。彼得大帝发现俄国领土广阔,可是穷困落后,居民稀少,和西欧来往非常少。因为它在波罗的海与黑海都没有设出口,所以对外贸易很少。俄国人民与其说像欧洲人,还不如说更像亚洲人。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彼得好像是属于蛮族:性格狂躁、凶残,穿着、行为举止都非常粗俗,而且特别爱喝酒。可是他有头脑、坚定的意志、敏感的好奇心与不懈的精力。年轻的时候,他就爱好造船,为了学习造船与别的事物,他在荷兰、英国和一些西欧国家旅行。旅行让他慢慢坚信“欧化”俄国的必要。他在位期间专心致力于将西欧的民俗风尚引入俄国,还让自己与继承者变成专制君主。这两个目的他全都达成了。

建立专制政体

彼得抓住所有机会来增加自己的权威,使自己成为绝对的专制君王。他庄重地声称:“沙皇是无上的、专制的;他无须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负责。”任何一位斯图亚特王朝或者波旁王朝的国王都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为了实现他的要求,也没有人比他的手段更加冷酷无情。

军队

俄国沙皇的封建军队并不可靠,甚至是护卫队对沙皇也不是绝对忠诚。有一次,彼得旅行在外的时候,收到消息说护卫队不听从他的命令,还计划废掉他。他盛怒之下,立刻返回莫斯科惩罚护卫队。有的人遭到鞭笞,2000人被绞死或者碎磔,5000人被砍头。他创建了一支20万人的新军队取代了旧的封建军队,这支新军队对他绝对服从。拥有这样一支忠诚的军队,彼得的愿望能够贯彻实施了。

教会

专制政体的另一阻碍曾是俄罗斯的东正教教会。约在一个世纪之前,俄罗斯东正教教会摆脱了君士坦丁堡的大教长,实行独立,在莫斯科拥有自己的大教长。俄国教会对人民产生的影响很大,以至于彼得不想再听任其所为了。他废除了大教长的职位,把教会归为委员会管辖。这个委员会其实是由他控制的“神圣宗教会议”之下。最后俄国的教会变成了沙皇的忠诚拥护者。

政府

当然,彼得不但在军队与教会引入专制政体,还在政府实行专制政体。他撤销了中世纪式的议会杜马,另外创建了一个由他任命的小参政院来取代它。他还设置秘密警察来监视反抗他和他的代理人的阴谋。他还将整个国家的地方官员完全置于他的掌控之下。

欧化俄国

彼得下决心让臣民看起来更像欧洲人而非亚洲人。比如,他将俄国的主要人物聚集在一起,亲自剪掉他们的长须与浓密的短髭;谁要是坚持留须便予以重罚。其次,他下令废除东方式的长袍,取而代之的是英国或者德国的短衣长袜,还强迫他的大臣效法法国宫廷的风尚。无论是否喜好,俄国贵族一定要学会吸烟。贵妇们不能再模仿土耳其回避男宾的风尚,而要参加宫廷的贺宴。

科学与教育

彼得创立的学校不多,主要是为了培养工程师、航海家与陆军军官。但这些学校引入西方科学与教育。彼得从国外聘请娴熟的技工,制造海陆军的军需品,促进了俄国的工业。

“通往西方的窗口”

彼得的俄国和公海几乎隔绝。确实,俄国在里海与白海设有出口,但里海是内湖,白海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里冰雪封锁。彼得深知,如果俄国想“欧化”变得繁荣,就一定要发展与西欧的贸易,所以需要在黑海与波罗的海取得港口。他将这种港口称作“通往西方的窗口”。

那时,瑞典掌控着波罗的海,土耳其围住了黑海。

为“窗口”而战

彼得知道自己的野心将会引发战争,可是他毫不犹豫。他与波兰、丹麦联合起来进攻瑞典。年轻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疯狂地梦想着要和亚历山大大帝相比,在与彼得交战初期,他取得了惊人的胜利。但彼得顽强地坚持下来了,10年以后即1709年,在波尔塔瓦战斗中彻底击败了查理。瑞典把波罗的海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割给了俄国。

如此,彼得开启了一个“通往西方的窗口”,并且是一个大窗口。但在抗击土耳其方面,他未获得什么进展。

一座新城市

彼得立刻在从瑞典夺得的其中一个省份——芬兰湾头的涅瓦河岸,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它被称作圣彼得堡,之后称为“彼得格勒”,再后来又改称为“列宁格勒”。彼得将它当作主要的商业港口,还定为俄国的首都。通过它,西方思想输进了俄国;因为它,人们断定俄国正变成一个强国。

叶卡捷琳娜女皇

在俄国,彼得所开创的事业被自己的继承人之一,自1762年至1796年在位能干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发扬光大。这个女人非常粗野、不道德又残酷,但她非常有才能,史上称她叶卡捷琳娜女皇。和彼得一样,她是一位绝对的专制君王,统治着军队、教会与文官政府。她为俄国开启了其他“窗口”。她击败了土耳其人,强迫他们于1774年把黑海北岸割让给俄国。1772年,她曾经夺得波兰的一部分。1793年,她抢夺了波兰的第二块土地,在她去世的前一年1795年,她又获得了第三块土地。如此,波兰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便从欧洲版图上消失了。

四、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

在君主专制王朝的种种案例中,哈布斯堡王朝是最著名的例子。我们还记得哈布斯堡王朝的鲁道夫于1273年被推选为神圣罗马皇帝,同时自封为奥地利大公。他常常被称作鲁道夫一世,是哈布斯堡皇室雄厚权力的真正创始人。自1438年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中除两位之外,都属于哈布斯堡皇室。

西班牙的查理五世与菲利普二世都属于哈布斯堡皇室,也都是专制君王。在尼德兰,他们的暴政引发革命,荷兰人经过长期的艰苦战斗,最终获得了自由。哈布斯堡皇室占领了或者声称有权占领很多国家,可是他们被认为主要是奥地利的统治者。在奥地利,从鲁道夫直到近期的大公都是世袭的。

奥地利的马克西米利安

15世纪后半期,马克西米利安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元首,他是一个典型的专制君王,同时还是一位最有野心与有才能的亲王。他不仅是奥地利的大公与神圣罗马皇帝,还通过外交、婚姻与战争,把欧洲最复杂的民族与最辽阔的土地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他娶了勃艮第公爵的女继承人为妻,尽管法王路易十一将勃艮第公国变成了法国的一部分,但马克西米利安却通过自己的妻子获得了公国中较富裕的一块土地。也就是富饶且繁荣的尼德兰地区——荷兰与比利时。

之后马克西米利安经过商谈,让自己的独生子娶了西班牙的斐迪南与伊莎贝拉的女儿即女继承人乔安娜为妻。斐迪南与乔安娜这段时间生了两个儿子查理与斐迪南,都是16世纪的知名人物。

查理与斐迪南

查理堪称查理五世,他继承了尼德兰、西班牙、西西里与意大利的南部;后来他凭选举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还通过征战占领了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公国。我们记得,在新教革命的时候,是查理五世在位期间。斐迪南只继承了奥地利,通过婚姻与战争并吞了波希米亚与匈牙利两个公国,之后还继承查理当上了神圣罗马的皇帝。

专政政体与战争

如此多的国家都在一个家族(哈布斯堡)的手中,这在欧洲的其他皇族中引发了恐慌,特别是法国险些被查理五世与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的领地围住。惊恐与对抗一直延续至18世纪末,引发多场战争。在16世纪、17世纪时期,法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斗争与困扰整个欧洲的几场宗教战争纠缠在一起。

16世纪后半期,在西班牙的一支哈布斯堡皇室,因为荷属尼德兰革命的胜利,遭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到了17世纪中期,哈布斯堡王朝的权力日渐衰落。而在西班牙的一支,从1519年到1598年曾经由于查理五世与菲利普二世的统治而名声鹊起,但到了1700年就灭绝了。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因为1740年查理六世的逝世,男嗣也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