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全球通史
3412200000091

第91章 东欧(2)

所有这些民族都被骄傲的匈牙利人当成附属种族来对待。在公立学校与法庭上,只可以使用匈牙利语。事实上,捷克斯洛伐克人与罗马尼亚人都被排挤出选举与政府职位以外。任何有胆量谈论独立问题的人,都会被抓进监狱。有一次,在有人恳请给予从属的民族以较宽厚的待遇时,一个身份显赫的匈牙利人说道:“不,我们之间的问题用刀剑来解决吧。”

在1914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刀剑确实做了决定。

另外的一半

二元君主国的另外一半,也就是奥地利帝国,它的情况比较好。当然,在奥地利的1000万德意志人虽然仅占人口的大概35%,可是在政府里还是占据上风的。中央政府是由皇帝、内阁部长们以及议会进行管理。19世纪60年代,这个政府刚建立的时候是很自由的政府形态。随着时间的流逝,产生了更加民主的主张。

所以,于1907年制定了一项法律,授予所有的成年男性公民选举国会下院议员的权利。法律还规定所有选民必须使用自己的投票权。虽然有这些改革,奥地利还总是同它的从属民族产生矛盾。

奥地利的从属民族

(1)捷克斯洛伐克人是最麻烦的,他们居住在波西米亚省与摩拉维亚省。他们常常提示政府,波希米亚被奥地利统治之前,曾经是一个独立的王国。结果却发生了剧烈的争执。

(2)加里西亚是奥地利于18世纪占领的波兰地区,这里有500万波兰人,政府的困难较少。波兰人被准许在学校使用自己的语言,还可以管理自己的地方政府。可是他们一直没有忘记,他们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再次获得民族的自由与统一。

(3)在加里西亚的波兰省东边,居住着350万乌克兰人(有时叫罗塞尼亚人),他们同俄国南部的乌克兰人说一样的语言。这些人憎恨掌控加里西亚政府的波兰人。维亚纳的奥地利政府利用这种怨恨来让加里西亚继续分裂与衰弱。

(4)奥地利还统治着一些地方的意大利民族。他们主要包括威尼斯北部的特兰托,亚得里亚海上的重要海港的里雅斯特,和地处的里雅斯特与阜姆之间的伊斯特拉半岛。这些地方被意大利爱国人士当成是未收回的意大利,期望收复。但是,由于在许多未收回的意大利土地上,实际上是南斯拉夫人以及一些民族与意大利人混居的,意大利的领土主张因此减弱了。

奥匈帝国的对外政策

首脑弗朗西斯·约瑟夫与他的大臣们都急切地想要扩张他们所拼凑的帝国,因此他们创建了一支庞大的军队。于1878年派一支军队前往巴尔干半岛,夺得了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那年,奥匈帝国与一些强国蛮横对待土耳其与俄国。自此之后,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便被奥匈帝国统治,尽管在理论上它们依然是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

这一大胆的举措让奥匈帝国必须联合强大的同盟国。因此它于1879年同德国结成了同盟。3年之后,也就是1882年,奥匈帝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结合成为著名的三国同盟。

武力与恐惧

奥匈帝国为了等待机会窥探了很多年。最终于1908年,在青年土耳其党爆发革命的时候,奥匈帝国立刻并吞了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但被吞并的200万人中多半是南斯拉夫人,他们不想被奥匈帝国统治。这次吞并让奥匈帝国的南斯拉夫人的总数达到了700万。

同时,在奥地利南部的塞尔维亚,有约300万南斯拉夫人,他们惧怕并憎恨强大的奥匈帝国,期望有一日所有的南斯拉夫人可以获得解放与统一。

塞尔维亚的扩大

依据这些事实,便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奥匈帝国将塞尔维亚当成是扎进帝国体内的一根刺。在1912年到1913年间,在塞尔维亚从土耳其手里得到了额外的领土的时候,奥地利人与匈牙利人同样很不安,因为这根刺长得太大了。奥匈帝国秘密地向意大利提出了意见,在塞尔维亚变得野心勃勃力量增强之前,先给它一次打击。

南斯拉夫这个问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奥匈帝国倒台的原因之一。

小结

在奥地利与匈牙利,2800万从属民族被2200万德国人与马扎尔人所抑制。这很自然,主子们都担心臣民的民族意识被唤醒,特别担心南斯拉夫人与捷克斯洛伐克人的民族主义崛起。何况俄国还在培养“泛斯拉夫主义”,认为所有的斯拉夫人都应该联合起来,而且俄国人是所有斯拉夫人的“老大哥”。

四、俄国的民族主义与专制体制

当19世纪西欧的民主与自由不断朝前发展的时候,东方的强大国家——俄罗斯,却未能跟上脚步。沙皇的目的并非是人民主权,而是一个成功的专制国家的领土扩大。在18世纪至19世纪期间,俄国进行了不少于33场战争,其中很多是征服战争。

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与黑海上已经实现了打开窗口的梦想,可是沙皇们的野心并未获得满足。在1848年至1914年,除了很多小规模的战争,他们还进行了三场血战。在这三场大战争里,两场是与土耳其的战争: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与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战争。

“病夫”

沙皇尼古拉一世于1853年向英国建议,让英国自土耳其的手里掠夺埃及与克里特,而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应该从土耳其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置于俄国的保护下,俄国将要占领君士坦丁堡。沙皇说道,土耳其帝国就是一个“病夫——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只有瓜分这个病人的财产才是深谋远虑的。但是英国人的想法却不同。

克里米亚战争

之后沙皇直接向苏丹提出强硬的条件,被苏丹拒绝了。尼古拉派遣了一支部队,克里米亚战争由此爆发了。战争的结果却在沙皇意料之外。大不列颠与法国因为妒忌俄国,便帮助了土耳其。正如上文提到的,撒丁王国和英法联合在一起,想争得他们的友谊。俄军由于缺少铁路,供给非常差。沙皇被迫于1856年在巴黎签署了屈辱的条约,遵照条约,他没有获得任何东西,还丧失了比萨拉比亚。

坦尼森在他的诗歌《轻骑旅的冲锋》里,让人们熟知了克里米亚战争的一个事件。还有一件事受到了美国诗人贝阿德·泰勒在《营中之歌》里的颂扬。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在这场战争中身为护士,获得了誉满天下的名望。

俄土战争

1877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作为巴尔干基督徒的保卫者,向正在残杀上万保加利亚人的土耳其人宣战。俄国人很快便取得了胜利。他们几乎推进到了君士坦丁堡的城门口,并命令土耳其遵照俄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他们距离君士坦丁堡相当近。英国与奥匈帝国立即出面进行干预,坚持由一个所有列强的会议来修改这个和约。所以于1878年在柏林召开了国际会议,草拟了一个新和约。俄国获得了亚美尼亚的一部分以及比萨拉比亚的一部分。

1878年之后

1878年之后,俄国仍然同土耳其和平相处,可是沙皇仍然盯着君士坦丁堡。他依然摆出一副巴尔干诸国、尤其是南斯拉夫的朋友与护卫者的模样。他想让它们脱离土耳其的统治,从而屈服在俄国统治之下。

1914年,有一位沙皇觉得长时间的梦想就快实现了。他身为巴尔干的基督徒,但这次是南斯拉夫人的保卫者手拿武器。那垂涎已久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名城的圆顶与尖塔,好像已近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