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妖股
3415300000004

第4章 那些买进卖出的操盘大戏(2)

周琦又是何许人也?在报道的字里行间,人们发现,这位声称坐庄的神秘人士,正是海虹的董事会秘书。

如此大胆的行为,难怪在爆出之后,海虹陷入空前的紧张。但如果属实,那又何妨?海虹的所作所为并未违反任何法律,他们只是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海外上市,虽然希望落空,股价却一飞冲天……

妖股:没有内幕的江湖

康健这个幕后的导演始终沉默不语,他尽情在自己设计的资本游戏中穿行,各种让股民倍感刺激的剧情纷纷在海虹这个演员身上上演。经历过这次暴涨的股民现在回忆起来,犹如上过战场的幸存者,再听到各种奇迹暴涨的ST股票和耸人听闻的传言时,总会淡然一笑,“要知道,海虹才是真正的炒作高手”。

面对质疑,康健本人当然心怀不满。作为民营控股企业,海虹选择具有前景的互联网公司或者其他领域的公司作为投资对象,在合法取财的范畴内没有丝毫过错,而人们却往往将二级市场上的人为炒作归罪于企业,用康健自己的话来说,“有点儿不公平。”事实上,中国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里,与“公平”一词的邂逅寥寥可数。

最终,证监会的调查为海虹洗脱了罪名,一切正常,康健和海虹没有内幕。

中国的上市公司本来就没有规范的外围环境,上市看起来很美,然而要生存,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不可绕过。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即便重大如德隆这样的惊天案例,也只是为了生存而已。

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在这荆棘丛生的江湖中游荡,遍体鳞伤中有所收获就算万幸。而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把握热点才是荡气回肠的先导。如今遍布上市公司的并购、连锁式、电子商务等,诸如此类的热点在康健这里,都是信手拈来。正因如此,海虹嬗变的过程也为其赢得了“妖股”的称号。

股民们忘不了这场风花雪月,有些亲历者还对海虹和康健十分认同并欣赏:“海虹走的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路子。他们都是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开始,慢慢发展成为投资主导型公司的。投资业务多元化、热点多、回报率高、康健就是中国的巴菲特。”

此种赞誉略显夸张,但对于1999年的中国股市来说,并不为过。股市发展到今天,犹如罗生门,参与者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据理力争,却没有绝对公允的评说。只言片语和蜚短流长,只不过是为这家曾经在股市中兴风作浪的公司平添几分时光的慨叹而已。

正如康健所言,每家民企都有自己独特的模式,而被人误解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当事人选择的故事,连自己也会深陷其中。股市的规则不讲情理,只是适者生存。

大牛股:浮华落尽,真相毕现

“ST粤海发”最风光的日子是在1998年。和海虹的神话相似,这家企业也发迹于资产重组游戏,与海虹不同的则是,这次的游戏更加盘根错节,各种关系令人难以厘清。时任粤海发董事长的丁迅,以其一手遮天的姿态和胆大妄为的行为,编织了这个充满魔幻色彩的故事。

喧嚣与寂寞

丁迅的登场与名为新亚快餐的餐饮连锁公司紧密相连。1993年,中国股市尚处于摸索期,位于上海的新亚快餐获准上市,这也是国内首家挂牌上市的餐饮企业。然而,经营不善以及外围竞争激烈,便新亚快餐陷入股价下滑的深渊。到了1996年,年报显示每股收益仅一分钱。

此时,丁迅带着自己的团队出现了。丁迅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水管系,毕业之后一直任职于交通部水运科研所。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丁迅也火速下海,加盟深圳粤海。短短五年间,他最终成为这家起步于香港粤海集团驻深圳办事处,逐步发展为涉足房地产、贸易、酒店、高新科技、投资等多个领域的大公司的总经理。

如此火速上位之人,自然对借壳上市的游戏手到擒来。1997年3月19日,上海新亚进退维谷,对于丁迅开出的优厚收购条件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短短几轮谈判之后,粤海收购新亚快餐股份2200余万股,成为新亚第一大股东。丁迅取代原公司高层,成为董事长,股市中“新亚”也随之更名为“粤海发”。

由于具有香港公司背景,此事一石激起千层浪,被视作香港红筹股入主内地资本市场的信号。然而,之后众人所期待的激荡场面并未出现,反而陷入一片沉寂。甚至比之前的股价还要凄惨,从收购前的股价持平直接进入亏损,并戴上了“ST ”的帽子。

此时距离ST政策出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粤海发也成为了中国第一批ST股票中的一只。丁迅却不疾不徐,面对媒体娓娓道来:“资产重组不是把资产调来调去的游戏。我们将在一年内,完成清理资产和转变观念的工作。”最后,他希望股民的态度是“多一点耐心”。

突然发力

看上去似乎丁迅正在有条不紊地编织一张弥天大网,而后来的事情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一年之后,沉默的粤海发忽然有了大动作。

1998年夏天,粤海系内部的一场资产置换拉开了大牛股ST粤海发暴涨的序幕。事情经过大致如此,粤海发旗下的新亚40%的股权和粤海集团旗下的深圳海峰95%的股权进行置换,号称“优质资产的不等价置换”。事实上,粤海发对新亚的计划投资不过56万美金,40%的股权净值在1997年底折合人民币为132万元,而到了1998年5月的置换前夕,更是变成了令人咋舌的负数。但就是这40%明显是垃圾的股份却作价4000万,换来了合计7000万的海峰股权。[3]

其中自然有蹊跷,但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粤海集团为了拯救粤海发的努力,也许是丁迅个人的运作实力或者幸运。倒手之后,狂赚3500余万非经营收入的粤海发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海峰”这家企业尽管名字中带有电子,但主营业务却是酒店式公寓。在江苏苏州,这片面积8000余平方米的酒店公寓,位置优越,无论是租还是售,年利润都将在千万上下。

大股东粤海集团显然是不惜代价为粤海发输血,对于上市公司粤海发而言,这正是天大利好。此后,粤海发的股价一路上扬,最高涨到每股30元,全年涨幅翻了近两倍,名列当年沪市涨幅前十,成为罕见的头戴ST帽子依旧暴涨的股票。

市场凯歌高奏,丁迅对此次置换的看法更是印证了人们此前的猜测,他说“大股东送给上市公司净资产,目的是为了让它有能力继续买进大股东的其他资产,也就是送它一份买资产的能力”。此项置换,让粤海发扭亏为盈,也实现了丁迅“清理资产”的目标。

然而,事情并未结束,更诡异的情节继续上演。众所周知,粤海发实现了增长,然而年报的利润却比年中还要少几百万。一方面未提及酒店公寓的经营,另一方面也未申请脱掉ST的帽子。

一口吃不成胖子,急于求成最终还是会走向穷途末路。在疯涨一年之后,粤海发股价出现下跌,跌幅同样惊人。一家获得强大输血的企业,在一年内连续上演资产过山车。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却依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内幕戳穿

不久之后,有内幕人士指出,那场轰动一时的资产置换,也许只是一个骗局。当时作为优质资产的海峰电子其实并未真正拥有酒店公寓的产权,而大举跟进买入粤海发股票的股民们,早已变成了在这出上涨好戏中卖力跑龙套的群众演员。

记者们为这个神秘的题材感到兴奋,他们进入实地探访之后,幕后故事便浮出了水面。原来,海峰电子确实签订过购买酒店公寓的协议,然而,此项协议并未最终履行。换句话说,资产置换中的那个价值不菲的酒店公寓,只是一个莫须有的“花边”,用来作为股价提升煽风点火的工具罢了。

而所谓的“7000万”优质资产,实质上只是虚假的编造和重复记账的产物,ST粤海发通过置换得来的3500余万非营业收入也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

随后,证监会发文通告,此次资产置换由于虚假数据和重复记账,不能成立。此时已经是2000年年初,曾经红极一时的ST粤海发终于浮华落尽,丁迅也黯然离开。

2000年年报公布后,人们发现,粤海发的净资产只有区区千万,每股净资产跌到了惊人的0.19元,资产负债率则达到同样惊人的94%。ST粤海发,既无主营业务,又无实体框架,露出了“空壳公司”的真面目。

更劲爆的内幕陆续见诸报端。这场骗局的唯一受益者是那些买进卖出的操纵者,而他们借用的竟然是一些完全不懂行情、远在山野之间的农夫。

以1998年11月30日这一天的交易为例,当天买入ST粤海发流通股的前50位股民,有十几个人来自同一个地方,位于安徽省的某县。这十几个人持有的300万股ST粤海发流通股,按照当日市价换算,相当于该县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而这些持有者根本就不明白,股票是怎么回事。有一位女孩,只有16岁,刚刚拿到身份证,却已经稀里糊涂地“炒了一年股”;还有一位老人在1997年就去世了,但在1998年,依然在股市中“炒股”。

显然,他们的身份被人冒用,目的只是在二级市场炒作ST粤海发。进一步探究才得知,这些名列前茅的持有者,其操作频率之频繁,令人瞠目结舌。在1998年7月的一天,一位投资者一共交易了400余次。沪深两市交易时间一天4个小时,算下来,平均30多秒就完成一次交易。而且这位投资者没有别的交易记录,唯独钟情于“ST粤海发”。[4]

看起来,那场令众人喧腾不已的资产置换,既是骗局,又是败局。大股东粤海集团并没有从粤海发身上拿到3000余万元的置换差价,粤海发得到的也只是一纸数据。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这场众人瞩目的高调置换,是一个拉升股价的巨大“题材”。

最奇怪的是这个故事的最终结局。东窗事发后,中国证监会只是对丁迅处以警告,并罚款3万元。而丁迅离开粤海发之后,又担任了另一家企业的董事长,并积极筹备在香港上市。当初那些追捧“ST粤海发”的跟风者们,绝大多数损失惨重,或惨烈地退出,或悲壮地继续。

本章注释:

[1]数据参考《操盘18年手记》,机械工业出版社

[2]该文刊于《中国财经报道》2005年9月6日:《超级大庄家周琦坐庄海虹,7个亿进去25个亿出来》

[3]有关数据来自《证券时报》2000年3月7日报道《大梦醒来迟——破译ST粤海发魔方》

[4]数据来源:《财经》杂志2000年第4期,《ST粤海发神话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