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手”:供求与价格
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当你所在小区的菜摊上西红柿从2.20元/斤上涨到2.50元/斤时,全市所有菜市场的西红柿都是2.50元/斤?这就是市场机制的奇妙作用:仿佛一声令下,许多改变同时发生了。
诸如西红柿的价格如何神速地统一起来的问题,让人们不禁疑惑:所有这些活动是如何协调起来的?人们为什么能以合理的方式完成纷繁复杂的社会分工?经济学的中心目标之一就是解释复杂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为什么某些人做这些事,某些人做那些事?信息是如何在人群中交流的?决策又是如何作出的?……这些问题涉及经济的协调机制。不同的经济社会有不同的协调机制,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体制。
其中一种协调机制是计划经济体制,即由一个集中的中央官员体系发布行政命令,指挥经济的运行与协调。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决策都由中央计划机构作出。每个居民和企业只能执行上级的命令。这种协调机制通过垂直的等级体系传达下去,各经济主体按上级的指令进行经济活动。计划体制具有很大的弊端,一是抑制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二是很难对成千上万种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作出正确的计划。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政府官员权力过大,容易滋生腐败与寻租行为。
另一种协调机制是市场经济体制。它是在产权确定的条件下,由价格调节单个经济主体的决策。它像一个非常精巧的机构,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无意识地协调着生产者及消费者的活动。它还是一部传达信息的机器,把千百万个经济主体的偏好和行为汇集在一起,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些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会自动流向获利最高的产业和产品,人们的逐利动机像雷达一样的敏锐。如何生产?取决于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利,生产者必然会选择效率最高的生产方式,把成本降到最低点。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要素市场决定于工资、地租、利率和利润的多少。谁享有生产的成果,谁获得较多的收入,取决于谁掌握了较多的生产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稀缺程度。市场价格调节着商品的供求,而利润与亏损是胡萝卜加大棒,驱使企业有效率地生产出消费者合意的物品。
“看不见的手”这个比喻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祖师亚当·斯密提出的,它形容在价格机制起作用的情况下,追逐私利的人如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从而使社会财富更加充裕。借助于这只“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效率高、成本低。政府只需保证市场机制正常运转,就可以获得产品充裕、生产者与消费者皆大欢喜的功效。
按照“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几乎每一样东西都存在相应的市场,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市场通过它自身的内在逻辑体系,使得资源向最优化配置的方向流动。它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
市场的运行具有它本身的特性,亚当·斯密将市场的运行规律归结为“看不见的手”。他认为,当个体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他就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公众的最佳福利。而且在所有可以出现的结果中,这个是最好的。他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这样写道:“每一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实际上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但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实现另一种目标,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进社会利益所能够得到的那一种更好。”
“看得见的手”:政府宏观调控
同样是西红柿的价格,当市场价格高得偏出人们的可接受范围时,政府就会出面干预:西红柿价格不得高于某个价格点。2004年非典时期粮油价格的限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起政府干预,不得不说起凯恩斯的一个编造寓言——挖坑。
一个国家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整个社会的经济处于完全瘫痪的境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们无家可归,饿殍遍野,人们束手无策。这个时候,政府采用了一个经济学家的建议,雇用200人挖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鱼塘。
这200人开始购买200把铁锹,于是,生产铁锹的企业、生产钢铁的企业、生产锹把的企业相继开工了,接下来工人开始上班、吃饭、穿衣……于是,交通部门、食品企业、服装企业也相继开工了,大坑终于挖好了;然后,政府又雇用200人给这个大坑再填埋上,这样又需要200把铁锹……萧条的市场就这样一点点复苏了,启动起来了。经济恢复之后,政府通过税收,偿还了挖坑时发行的债券,一切又恢复如常了,人们在灿烂的阳光下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凯恩斯编造的一个经济学寓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国家的经济陷入危机的时候,国家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采用宏观调控的办法干预经济生活,使经济走上正轨。
在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英国的经济首先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状态,然后美国、欧洲的经济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到了1929年,形势急转直下,世界范围内爆发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失灵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市场失灵”。与此同时,在经济生活中,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另外一只手,一只让人们“看得见的手”在挥舞,它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经济生活。这只“看得见的手”指什么呢?其实就是指“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就像上文所讲的那个寓言那样,在整个社会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国家积极地进入角色,干预经济生活,稳定社会经济。
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理论来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一本著作,它就是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上文的经济学寓言“挖坑”正是出自这本书。寓言“挖坑”告诉人们,面对市场的失灵,政府不能坐而视之,也并非无所可为,而应该通过适当的干预,刺激市场、启动市场,解决社会存在的经济问题。资本主义经济正是靠着凯恩斯的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控,才最终得以从危机的泥沼中走出来,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那么,国家是通过什么办法来调控整个社会的经济呢?
财政政策就是手段之一。财政政策不是现代社会中才有的,只要有国家、政府,就有许多必需的支出,就有财政政策。传统财政政策的任务就是为政府的各种支出筹资,能够实现收支平衡是财政政策的最高目标。但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出现后,财政政策发生了质的变化。为政府支出筹资仍然是财政政策的任务之一,但调节经济、实现稳定成为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
综观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历史,尽管有许多失误,但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仍然是利大于弊。与战前相比,战后的经济更为繁荣和稳定,这要归功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手段来影响和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大类。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主要包括政府投资、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等政策。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影响社会总需求水平,以克服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具体采取的财政政策一般需视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而定: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可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水平,如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甚至直接扩大政府的直接投资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等;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等紧缩手段来遏制过热的经济。
同政府的另一重要工具——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是更为直接有力的经济干预手段,历来备受人们的重视。
外部性是经济生活需要政府干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称为外部性。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也称外部经济);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也称外部不经济)。
教育经常被认为是具有正外部性的典型例子。虽然教育的收益人是被教育的个人,他付费并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也因为其有教养的公民而受益,如社会生产率和政治参与率的提高。外部性的概念使政府有充足的理由生产、资助或补贴教育。
污染是负外部性的典型例子。假如个人或公司将当地的空气或水作为排放废气废物的场所,他将给下游或下风向的公司或个人施加成本,包括疾病、生产率下降乃至丧生。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商品的购买者没有负担全部的成本,将导致过度生产的低效率。汽车废气有负外部性,因为它产生了其他人不得不吸入的烟雾。政府努力通过规定汽车的排放废气标准来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还对汽油征税,以减少人们开车的次数。狂吠的狗引起负外部性,因为邻居受到噪音干扰。狗的主人并不承担噪音的全部成本,因此很少谨慎地防止自己的狗狂吠。地方政府通过规定“干扰平静”为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外部性通常是政府采取干预行为的正当理由,即鼓励正外部性的生产,禁止或遏止负外部性的生产。
总的来说,市场经济正是靠着“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双重协调,才得以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发展。
经济学的重要原理
想要对整个经济学有所了解,首先应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原理一:得到一种东西要付出机会成本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例如考研在经济方面有机会成本:考研费用要花数千元,辞职考研期间将损失工资,如果考上了将损失读研那两三年的工资收入,而且还要付出几万元的学费。
原理二: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决定人们的行为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带来的总收益的改变量。一架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座,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元买一张票(原价800元),应该卖给他吗?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座,多增加一位乘客的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杯饮料而已。只要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就应采取这项行动。
原理三: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而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有所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例如,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时,人们就决定少吃肉类多吃蔬菜,因为吃猪肉的成本高了。同时,养猪场决定投入更多资金养更多的猪,因为养猪的收益高了。再者,2007年,中央银行决定加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利率的提高也吸引了国外资金进入中国以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大量资金的涌入使得市场上的货币更多,最终没有降低通货膨胀率,反而加剧了通货膨胀。
所以,在分析任何一种决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较合理的决策来。
原理四: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国内贸易:在市场经济中,虽然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竞争,但是,若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未必你会过得更好。因为,如果隔绝开来的话,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做衣服、盖房子,这是低效率的做法。
国家贸易:国家与国家之间,能从相互交易中获益,例如,美国从中国获得了价廉物美的消费品,中国从美国获得了高技术含量的医疗与生产设备。
原理五: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一个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量的差别。生产率与机器设备和工人素质密切相关,美国工业在这两方面都优于中国,因此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国工人,因此他们的生活水平也高于中国工人。
原理六: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结果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发行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因此同样的东西要用更多的钱才能买到。
通货膨胀还有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对一种商品的需求远远大过了供给,例如当中国人口比20世纪90年代多了一亿多时,粮食产量却没有上升,粮价上涨就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