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尼斯主张创新性学习,反对维持性学习(见**页)。创新性学习致力于帮助企业做好应对未来的准备,需要一种预见未来的能力。在许多企业内部根本无法进行创新型学习,当然,创新性学习的目的原本便包括创造新的企业氛围。因为要应对未来的问题,很多问题就没有经验可以解决,于是许多人认为这种学习没有价值,这对领导者提出了挑战。
一家企业能否推行创新性学习主要取决于领导者。没有正确的领导,企业的学习将失去方向,不但动力不强,也缺乏凝聚力,更可怕的是学习将失去目的性和方向。
那么,如何推进创新性管理呢·我们来看看本尼斯总结出来的6种创新性学习模式:
一、从历史中学习。每个企业都拥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经验和传统,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又决定着未来。过去的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对企业的当下和未来的经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二、通过实验建立样板部门或组织。当采取一项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时,如果整体进行变革会遭遇一定的风险,那么,这一方式无疑是最佳的。通过小规模的实验来检验领导者对未来发展的看法是否准确,这样将大大降低经营风险。许多时候经营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竞争环境也不可能为一家企业提供很多的试错空间。
三、借鉴其他组织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很多企业都会选择标杆企业,将自身的经营状况与之进行对比,从而进行横向学习。这是一种妥善的学习方式,通过他人的得失促进自身的发展。但是在借鉴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一定要懂得变通,联系自身的现实状况进行合理运用。一味的照抄成功者是要不得的。
四、不断对自身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领导者必须具备分析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本尼斯引用了通用汽车传奇领导人斯隆的一段话来证实分析环境的重要性:“商业决策的最后一步当然是主观的,但决策中的重头戏还是在于寻找并了解技术、市场等环境因素,并随时掌握他们的变化。”在进行一个决策时,领导者的主观判断必不可少,但是这种判断是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之上就会有效得多。
五、在职培训。很多企业很注重培训的价值,尤其是针对性的在职培训,这种培训根据职务工作需求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得该职位的任职者能够胜任于自身的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摩特罗拉、英特尔等公司都非常注重培训,他们认为无论是产品品质的提升,还是服务水准的提高都离不开培训。
六、归零心态。要学习到新知识就必须懂得放弃旧知识,这一点时常被领导者所忽视。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善于放弃旧的经营理念,及时迅速掌握新的思想以适应外界发展的需求。
从本尼斯总结出来的这6种创新性学习模式,我们发现他所指向的已经不是单纯的组织学习,而是涉足了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等问题,他提出的要求是创造一家学习型组织。
实践指导:
本尼斯不仅提供了一套创新性学习模式,也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提供了指导性思路。
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随着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在中国的出版风靡一时,许多企业都渴望建立学习型组织,但至今为止真正成功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不外乎将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本尼斯提出的六种模式尽管简单,但已经触接到学习型组织的核心。
向历史学习、借鉴其他组织的成功和失败经验表明了学习的对象。对外界进行分析则可以准确的为自身进行定位,从而在市场中找到适当的位置。在职培训目前已经逐渐在国内兴起,很多企业依靠这类培训提升了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值得更多的企业采用。归零心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舍得”,舍得是个大智慧,惟有懂得舍的人(组织),才能够真正获得。
要在企业内部推行学习,首先需要让员工们知道向谁学习、如何学习以及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本尼斯回答的正是这些问题。
创新型领导者
本尼斯对创新型领导者充满期待,认为他们是领导企业组织成功走向未来的核心力量。创新型领导这不同于一般领导者,他们能够用与众不同的视觉看待事物,以新鲜、独特、原创的方式思考问题。他们涉足多个领域并且能够颇有建树。真正的领导者几乎都是创新型领导者,他们不仅自身追求创新,还在企业内部寻找创新者,将他们提拔成领导者。他们能够营造出一个自由、开敞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员工们能够充分表达自身的思想,也能够充分释放出自身的价值。
创新型领导者永远都不会固守旧有的经营观念不放,一旦发现经营模式不能够适应外界的变化需求时,他们将在企业内领导变革,在变革的过程中,他们总是行动在所有人的前面。
本尼斯将创新型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定义为新型领导力,并指出创新型领导者的四种能力决定着新型领导力的成功:
一、创新型领导者理解并坚信“赏识的力量”。他们相信鼓励的力量远胜于相信惩罚的力量,在他们看来,认可和赏识是经营过程中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可悲的是很多企业领导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依然采取控制加命令的方式进行管理。
二、创新型领导者会使下属始终记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让你的员工记住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实施起来却面临着很多问题。事实上,能够始终记得“什么才是最应该做的事”的员工并不多见。创新型领导者能够很清晰的传达企业的愿景,并且能够使员工们将一切工作的重心围绕着这一愿景展开。
三、创新型领导者可以营造并且保持信任。赢得信任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品格,但是在今天值得信任的领导者越来越少,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现实。创新型领导者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真实,传达给员工们的形象始终如一。对于必须要做的事,他们绝不会动摇,面对困境时,他们身上将展现出一股钢铁般的意志力,使得员工对他们充满了信心。
四、创新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亲密的伙伴。在创新型领导者眼中,官僚主义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之一,甚至在企业内没有消除官僚主义之前,他们的唯一工作就是清楚它。他们讨厌官僚主义是因为他们讨厌层级,在他们看来企业内部所有的成员都是平等的。因此,他们总是将员工视为事业发展的伙伴,正因如此,他们也获得了员工们高度的工作投入度。
实践指导:
我见到了太多的平庸领导者,我为他们的平庸感到羞愧。但是,正是一群平庸的领导者占据着企业的各个层级。本尼斯的重要性和价值也由此得到展开。作为领导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本尼斯的研究成果自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但是对于创新型领导者的期待,不仅仅是本尼斯一人,几乎所有希望企业组织得以迅速发展的人都希望出现创新型领导者。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领导者?
其实,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本尼斯所描述的创新型领导者的四种能力正是对现有领导者提出的要求。
我们身边的领导者有几位做到利用“赏识的力量”·当面临问题时,大多数领导者总是对员工进行责怪,而员工取得成绩时,他们又认为这是员工们应该做到的。缺乏激励是当下领导者的集体问题。我曾在《管控力》一书中说提出“不懂得激励的领导不是好领导”这一见解,相信本尼斯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而“让员工始终都知道应该做什么”的领导者就更少了,许多领导者朝令夕改,不断变换企业发展方向,使得所有企业成员都处于不安和动荡之中。与此同时,他们失去了员工的信任,当然,失去信任的原因不仅仅是变换目标和方向,还因为他们言行不一。
现实中,几乎没有多少领导者真心将下属视为事业的伙伴,他们将员工看作机器,一旦失去价值立即抛弃。所以在今天的企业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忠诚。
在这里,我只想提醒一下领导者们,当你们埋怨员工没有责任心、缺少职业素养时,先问问自身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吗·”
长远观点
不可否认,领导者拥有长远观点。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这样理解:领导者都是战略家。要制定长远观点,领导者必须具备战略思维。
但真正重要的不是长远观点,而是优秀领导者总是能够按照预想的计划实现他们的长远规划,而他们的观点也能够转变为现实。
实践指导:
现实中,领导者往往急功切利,他们只关注短期利益。因此,他们的成功只能是一时的。而拥有长远观点的领导者则拥有足够的耐心,他们不但追求短期利益,更加关注企业的长远利益。很多领导者在位时,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他们一离开,企业便轰然倒塌。这说明这些领导者透支了企业的资源。
因此,我认为对一位领导者的评估不能仅仅根据他在位时的业绩,还要看他是否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如果没有,他就称不上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
只有拥有长远观点的领导者,才能够引领企业持续发展和成长。更重要的是优秀领导者能够将长远观点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创造意义
为了让他人追随自身,领导者就必须传达自身的愿景。但是在传达之前,他们必须做好另外一件事:创造意义。——围绕着愿景展开,将原本枯燥、单调的概念变得生动、真实。一个企业规模越大、沟通越艰难,对这种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优秀的领导者能够让概念和意义传达给企业中的每一个人,而且他们的传达还可以避免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
实践指导:
重要的不仅仅是愿景,还有传达愿景的方式。创造意义正是领导者必须掌握的一种有效传达愿景的方式。
很多人始终在忙忙碌碌的工作、思考,但是他们始终无法准确传达出他们的愿望和规划。因此,他们的手下始终在一种含糊不清的状态下工作,他们需要不断的去猜测上司的想法。最终的结果证明猜测往往都是错误的。
中国企业家讲求让下属去“悟”,他们无论交代什么工作都是说一半留一半,最终导致了员工的执行与他们的构想相距甚远,这时他们便又开始埋怨员工的执行力薄弱。沟通和信息传达最忌含糊不清和只言片语。而愿景关系到整个团队的忠诚度和稳定性,因此,在传达过程中要更为准确、清晰、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