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联想风云三十年
3422500000008

第8章 市场先锋:超越惠普模式

中国IT企业之所以能守住本土市场,凭借的是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但在PC市场,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联想一家。联想通过学习与借鉴,站在惠普、IBM、AST等巨头的肩膀上,在短短数年间实现了追赶与超越。

概念营销:家用电脑

概念营销不是联想的首创,但联想却无师自通,将概念营销运用得出神入化,甚至让提出个人电脑的比尔?盖茨都不得不由衷佩服,并兴起合作的念头。1999年比尔?盖茨来到中国,准备了一次大型演讲会。演讲前,他接待了三位中国企业家:四通总裁段永基、海尔总裁张瑞敏和柳传志。比尔?盖茨打算让联想成为微软“维纳斯”计划的合作伙伴。联想作为中国PC市场最大的厂商,正是微软需要的合作伙伴。

1.从个人电脑到家用电脑

早在1975年,年轻的比尔?盖茨就向全球宣称:让每张办公桌和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计算机。从此,个人电脑成为微型计算机的代名词。微软虽然不卖电脑,但在电脑从高端商品向消费品转化的过程中,其作用是决定性的。正是因为提出“个人电脑”这个概念,才让微型计算机成为普通消费者的宠儿。

柳传志在选拔人才时最注重两点,一是要以德为先,二是要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联想无疑是一家具有学习精神的企业,在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从IBM到AST,从惠普到戴尔,联想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从IBM身上认识了微机的概念,从AST身上了解了微机的内部构造,从惠普身上学到了渠道建设,从戴尔身上明白了什么叫直销。而关于概念营销,联想从微软身上获得了启示。

17年前,比尔?盖茨提出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计算机,但如此前卫的理念并没有获得业界的认同,反倒是个人电脑的概念提前出炉;17年后,29岁的联想人许志平略显模糊地说:电脑最终将走进家庭,而走进家庭的电脑和办公室里的电脑是不一样的。现在看来,许志平的提法虽然新颖,但预测并不准确。目前办公室里用的普通电脑和家庭用的电脑并无二致,而他不够清晰的描述,同样遭到了来自业绩的批评。当年在国产微机市场排名第一的长城微机,就有人嘲笑许志平:难道把电脑从办公室里搬到家里,就是你的家用电脑吗?

许志平虽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家用电脑和电脑家用的逻辑关系,但他本能地意识到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幸运的是,许志平的上司和联想高层认可了他的说法,为此,还特别增设了家用电脑事业部,许志平成为首任经理。在家用电脑事业部成立大会上,李勤庄重宣布:家用电脑的推出将不仅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而刘军的评价则更具有煽动性:这个概念(家用电脑)是联想第一次提出来的,不仅在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

如今看来,家用电脑的确只是个概念,和个人电脑也没有本质的区别。对联想来说,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让公司意识到消费市场的存在,并开始在价格上发力,希望能让微机登上普通消费者的购物清单。

2.从联想1+1到E系列

那些批评许志平和对家用电脑不屑一顾的同行们,很快就因为他们的迟钝付出了代价。联想总裁室的认可,让许志平抓住了机会,这个技术至上的年轻人随即开始了家用电脑的研发。

生于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的人,应该对“1+1”记忆犹新。没错,“1+1”就是许志平设计出来的第一代家用电脑。为了满足家用的条件,许志平选择孩子为突破口,将联想第一代家用电脑定位在教育和娱乐上。

家用电脑刚刚设计出来的时候,为了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公司在《联想报》上刊登了专门的征名启示。员工们对此颇感好奇,有100多人参与了新电脑的起名。经过几轮筛选,最后还剩下三个名字:金钥匙、小太阳和“1+1”。然后大家对这三个名字进行了无记名投票,最终“1+1”成为大家的最爱。这个名字是一位刚刚加入联想三个月的新人——樊波起的,第一台联想“1+1”也送给他留作纪念了。

对于“1+1”这个名字,即便樊波本人,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当别人问他时,他回答:那是一个横着写的“王”字。中国的家用电脑,应该是无冕之王。事实上,联想“1+1”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和他的解释都靠不上边。反而是其他人的说法更靠谱。

大学生用户:1+1意味着通向21世纪的护照+签证;小学生用户:1+1意味着简单易学;

孩子的母亲:1+1也许就是一个孩子一个电脑;“1+1”设计人许志平:1+1意味着教育电脑+家庭电脑。

为了推广家用电脑,联想还曾在《新闻联播》之后插播广告,画面中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中间飞出一个“1+1”,画外音伴随着一个清脆的童声:

一家一个“1+1”,帮助Daddy解决问题;一家一个“1+1”,Mammy得喘息;一家一个“1+1”,可爱的Baby喜欢学习。

应该说,联想的想法很不错。然而,它只是提出了一个美妙的概念,却没有将其落地的规划。联想“1+1”将孩子教育作为定位,显然也出现了偏差。那时候,Windows系统尚未流行,Dos操作环境下,孩子显然不是计算机使用的主体。

然而,联想“1+1”毕竟成功地让市场接受了家用电脑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联想对消费市场也有了更清醒地认识。联想在“1+1”之后能提出经济型的概念,无疑就是在家用电脑推广过程中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

杨元庆在退出E系列电脑时说:我们既然就是一个中国品牌,就不要把自己定位在阳春白雪的高位置上……为中国三亿个家庭提供的电脑,一定要和他们的购买能力相适应。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月工资只不过两三百元,让他们一次性掏出两万元的现金,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一次联想终于把住了市场的脉络,经济型电脑成了联想的主打品牌。

联想推出的经济型电脑,在功能上和最普通的兼容机差不多,但胜在价格低廉。1994年E系列经济型电脑上市的时候,媒体报道称:这是国内市场首家报价在1万元以下的名牌386电脑。此时,市场主流品牌的386电脑售价还在2万元、甚至3万元以上。联想的突然发力,顿时扭转了市场局势。正是从这一年起,联想发起了对国际巨头的反击战。

事后,杨元庆曾不无自豪地表示:1994年国产个人计算机对外国品牌的阻击战,就是从“E系列”开始的。

二、茅台与二锅头

柳传志见多识广,对中国PC产品的地位心知肚明。在联想刚刚研发自己的品牌电脑时,他就意识到市场开拓的难度。为了尽快打开国际市场,他提出了“汾酒与二锅头”的营销策略,后来为了更好地反映联想PC的品质,又更名为“茅台与二锅头”。对此,柳传志的解释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毫无地位,因此,要想挤进去就必须优质低价。由于国内劳动力便宜,生产成本低,可以做到这一点。联想286的质量达到了“汾酒”的水准,但联想以“二锅头”的价格销售。这就是联想产品在海外具有竞争力的原因。

要想实施“茅台与二锅头”的营销策略,企业必须做到三点:

第一,要确保产品的高品质,这也是前提条件。脱离这一条件,就会让企业失去利润空间,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潭。柳传志第一次去纽约的时候,在一家百货公司的鞋架上看到欧美皮鞋上百美元一双,而中国制造的布鞋却成堆放着,一双仅仅卖一块钱。这种忽略品牌、靠倾销为生的生意,当然不是柳传志愿意做的。为了防止在与国际巨头竞争中一开始就陷入被动,联想刚刚涉足PC制造业,就决定生产质量最好的产品。

当年,香港联想刚成立不久,北京联想还没有获得电脑的生产许可证,于是倪光南带领一批技术精英远赴香港,开始研发联想微机。为了保证质量,联想集中了最优秀的技术人员,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元器件,任何一个环节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联想的努力显然是成功的,开发出来的联想主机板和联想286微机,在德国汉诺威的展销会上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也为联想拉来了一大批订单。联想作为一家来自中国的PC厂商,能在欧美等地赢得市场,即便放在今天,也算是一件令人惊叹的事了。很显然,联想要求的“茅台”的品质,在研制过程中得到了保证。

第二,要保证低价,这是新进入者的被迫选择。中国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的品质,并没有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联想作为一家中国的PC厂商,又是以新手身份进入业界视野,低价是一种被迫选择。只有通过低价策略,才能像柳传志希望的那样,在紧闭着的国际市场大门上凿开一条缝隙,并且插进去一只脚,最后抢上一块地皮。

联想的低价策略是认真而严肃的,为此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资料显示,为了保证微机质量,联想采用的元器件比同档次的其他品牌微机都要高,成本当然也高了不少,但在价格上却比其他品牌的要低。在这一策略实施初期,联想是赔本赚吆喝。在微机业务上,我们没有查询到具体的数据。但在与微机同步推出的主板业务上,也能看出端倪。当年,联想月销售主板近8000块,亏损约l万多美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几个月,前后共赔了差不多10万美元。

但这种亏损是联想能够预计和承担的,联想之所以采用这种策略,就是希望以利润换市场,尽快打开市场局面,为今后的新产品打造品牌。事实上,当286微机成为历史,联想386、486微机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品牌。事实表明,联想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

三、让服务成为DNA

在2000年的联想战略愿景中,杨元庆提出要打造服务的联想。这里提到的服务战略,主要是指联想向IT服务业务的转移,但同样包含着服务客户的意思。随后,联想提出要让服务成为融入公司每名员工血液的DNA。在联想发展史上,有很多经典的服务客户的案例。

1.十分钟演讲

2001年的时候,联想的服务战略方兴未艾,当年年底,联想举办了一个“专家谈联想服务”的论坛。论坛上,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国家质量监督局的专家们兴致颇高,几乎每个人的讲话都超出了预定的时间。等到杨元庆最后发言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晚上七点半,听众都已按捺不住想去休息和吃饭。

杨元庆少有地露出了幽默的一面,他走上讲台兴致勃勃地说:“大家好,虽然时间已经很晚了,但我准备的是一个半小时的讲稿,所以请大家再忍耐一下,听我讲完。”

此言一出,台下大哗。如果听众不是都有身份的人,恐怕就会有人当场起哄了。

早有准备的杨元庆微微一笑,问:“那么大家说,让我讲多长时间?五分钟?十五分钟?半小时?”

最后,杨元庆说:“那好,综合大家的意见,我讲十分钟。”

十分钟演讲结束,杨元庆赢得了满堂喝彩,台下的掌声远远超过了先前各位专家赢得的掌声。

这就是服务的力量,也是联想人血液中流淌的服务意识。

对此,杨元庆曾有过一段精彩的分析:我的确准备了一个半小时的演讲内容,这就相当于我做好的产品。做好的产品当然要卖给客户才有意义。在当时的情境下,这个产品显然已经不符合客户的需求了,如果强行推销,结果将是被客户拒绝。即便别人为了维持面子坚持听下来,以后也不会再来听你的演讲了。因此说,听众想听什么,你就要讲什么;客户需要什么产品,你就必须买什么产品。当时,听众就给了我十分钟,那么我就必须在十分钟内将客户最想听的内容讲清楚、讲精彩,这就是做服务。

多年来,联想从代理业务到做自己的品牌,从做前台产品到做后台服务,将市场竞争从生产转移到市场,从市场转移到价格,又从价格转移到服务,始终引领着竞争的脉络。

2.一瓶水 一场官司

联想的服务深入人心,即便再无礼的客户,都会受到悉心地照顾。这种服务意识不仅让联想在市场上无往不利,而且还能为工作排忧解难。

在一次产品研发中,为了节约成本和尽快上市,联想在产品的外部标有红外输出端口,但实际上不具备红外功能。为了避免消费者误会,联想在宣传彩页、产品说明书等各种可能引起消费者注意的地方,都进行了详细说明。事实上,这种情况在PC和家电产品中非常常见,通常同一系列的产品,厂家为了节约成本,都会采用同样的说明书和宣传资料,但会在资料中注明:仅供参考。在这种情况下,说明书的内容难免会和实物有出入。按理说,联想的做法已经足够细致了。然而,还是有消费者因此提出了抗议。

一位消费者在媒体上看到这款产品的实物照片,以为具有红外功能,就购买了这款产品。事后发现产品并没有红外功能,认为联想有欺诈行为,要求联想赔偿2万元。联想没有答应,并提出其他解决办法,但被客户拒绝。

随后,消费者将联想告上了法庭。

一审开庭时,联想为了减少影响,同时也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提出几种解决方案,但这位消费者依然不予理会。随即,一审作出裁决,驳回了客户的诉讼请求。但这位客户还是不接受联想的和解建议,坚持要将官司进行到底。

二审开庭的时候,适逢夏季,天气非常炎热,再加上心情紧张,联想法务部负责该案的史江红感到口干舌燥,就到外面店铺去买水。买水过程中,联想的服务基因提醒了她,她随手为那位消费者也买了一瓶。但回到房间,她担心对方正在气头上,可能会拒绝自己的盛情,那样的话就很难下台了。史江红犹豫了半天,还是鼓起勇气将水递了过去。

史江红的勇气起了作用,对方稍一犹豫就接过了瓶装水。随后,法官宣布开庭。

按照惯例,法官询问双方是否同意接受调解,还没等联想这边开口,对方居然出人意料地抢先说“我同意”。更让联想方面意外的是,对方不仅不再提欺诈的事,甚至连赔偿都不要了,只要求产品按原价退回。

走出法庭后,已经彼此谅解的双方再次握手,对方很友好地建议:“你们干脆再帮我更换成具有红外功能的升级产品行吗?其实联想的产品还是挺好用的……”

一件看似奇迹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一瓶水化解了一场官司,还赢得了一位客户。联想在总结这件事的时候认为,打动客户的并不是一瓶水,而是史江红尊重客户、理解客户的服务意识。

3.手语工程师

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与市场脱节,是很多企业最头痛的事情。与市场人员相比,工程技术人员远离市场一线,很少与客户打交道,当然无法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但联想却很少为这种隔阂烦恼,因为联想提倡的全员服务意识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市场营销人员还是工程技术人员,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求具备服务意识。

有一天,联想客服在网站上收到用户的电脑报修,随即按照用户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联系。但电话那头的值班人员告诉客服,客户是一所聋哑学校。这让客服十分困惑,但按照联想的服务规定,在无法电话解决的情况下,只能派工程师上门维修。

然而,虽然工程师很卖力,也很耐心,但依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在检修过程中,由于双方无法沟通,虽然工程师凭经验解决了问题,但还是耽误对方的工作,工程师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过后,这位工程师感叹道:“电脑对他们的意义比对普通人来说更加特殊,他们更渴望能和外界交流,电脑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接触世界的窗口。”

有感于聋哑人用电脑的困难,这位工程师回到公司后当即向上司进行了汇报,并建议设立手语工程师。

应该说,联想的聋哑客户很少,要维修的客户应该更少。但联想并未因此推卸责任,在那位工程师解释情况后,公司当即决定设立手语工程师。经过选拔,一部分技术过硬的工程师参与了手语培训,很快成为能够与聋哑人顺利沟通的手语工程师。

从成本的角度考虑,联想的做法是无利可图的。但联想强调的是服务文化,只要客户有需求,即便不是主流客户,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也应该予以满足。联想正是通过这种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行为,逐渐将自己打造成中国第一PC品牌。

四、渠道制胜

联想能够在中国市场击败惠普、戴尔等巨头,应该是一个奇迹。杨元庆承认,联想是惠普的学生,但这个学生用强大的学习能力复制了惠普模式,又利用本土优势,超越了这种模式。而原本在国际上咄咄逼人、不可一世的戴尔,虽然一度被看做联想最大的对手,分销和直销的对决,也屡次被媒体提及。但在中国市场上,联想的地位无法撼动。

1.复制惠普

在国际PC市场,戴尔是直销的代表,而惠普是分销的代表。从发展时间来看,惠普在分销体系上积累的经验无疑更丰富。联想在PC市场的发力,就是从学习惠普的代理制或者分销模式开始的。

联想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善于模仿和复制竞争对手成功的经验,并通过创新予以超越。IBM是联想最早的学习对象,可惜却死于“自残”;随后,联想选择了AST,早在选择AST的第一天,柳传志就提出要复制AST的成功之路。事实上,联想的成功并非源于学习AST,但的确从AST身上学到了生产制造微机的经验。联想最大的成功,来自对惠普模式的复制,而杨元庆就是复制的执行者。

柳传志认为杨元庆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人,这个评价一点都不过分。他具有很强的学习、模仿能力,有模有样地复制了惠普模式,继而又通过强大的执行力,将惠普模式发扬光大。那时候,杨元庆以惠普的学生自诩,惠普则以有这样的中国学生为荣。双方都没有想到,多年以后会成为市场上彼此最大的竞争对手。

杨元庆的确是个不错的学生,他不会因为戴尔的崛起而对分销三心二意,从始至终,他一直将惠普作为学习对象,直到有一天超越惠普。这就像日本足球学习巴西足球一样,数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间断过。而中国足球一会儿学习巴西,一会儿学习德国,之后又想学习西班牙,经过几十年尝试和努力,不仅没有学到任何一个国家足球的精髓,反而让人感觉在整体上退步了。

杨元庆学习惠普是从1992年开始的,当年他成为计算机辅助事业部经理,主要负责销售惠普的绘图仪。作为惠普的一个销售终端,杨元庆开始研究惠普的代理制和分销模式。很快,杨元庆就跨过门槛,开始实践这种新型的市场销售方式。1992年4月,联想在中关村找了一家名叫鹭岛的公司作为自己的代理商,并且签署了正式的协议。鹭岛承销联想的惠普绘图仪,并可以获得销售额的3%作为自己的报酬。当年负责起草协议的林杨表示,这是中关村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代理合同。

这次成功激发了杨元庆和手下员工的热情,从那时候起,杨元庆带着一帮手下开始每天在中关村转悠,连各式门面都不放过,希望找到更多的联想代理商。成效没有想象那么大,但联想还是兴师动众地召开了代理商会议。从次,代理制就成为联想的销售模式之一,联想复制惠普模式开始启动。

代理制的成功让杨元庆迅速在年轻人中脱颖而出,当微机部需要加强工作时,柳传志想起了他。

这时候联想学习惠普进入高潮,连柳传志也加入到这个阵营中。据说,联想公司员工的第一枚胸牌就是比照惠普的模式设计的,白底蓝边,后面带个领带夹子。在统领微机事业部前,杨元庆已经开始使用惠普的“十步计划法”制订计划。现在,杨元庆登上了更大的舞台,对惠普的学习也愈加深入。

经过多年的市场浸泡,杨元庆对联想的销售体系有着明确的看法,在他看来,经过多年的发展,联想原有的直销体系不仅无法满足开拓市场的需要,而且体系本身也漏洞百出。当时,销售员每卖出一台电脑,首先要开出销售小票,然后拿着小票去收款;在财务处获得货款到达的消息后,再凭财务证明提货;提货后所有搬运、打包和运输工作全部由销售员承担。在这种繁杂的体系中,销售员每每累得一塌糊涂,哪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销售工作。

杨元庆本就是销售员出身,对销售体系的所有弊端一清二楚,而从惠普学来的知识正愁无法施展,现在终于找到了实验的对象。在成为微机事业部总经理后,杨元庆开始对惠普的整个销售网络和销售模式加以研究,在代理制的基础上逐渐廓清了分销模式。

放弃直销需要极大的勇气,此前联想在业界虽然不能说是出类拔萃,但在国内PC厂商中毕竟占有一席之地。放弃直销,意味着要重新建设销售渠道,所冒的风险是难以预测的。很多老联想人表示反对,但杨元庆不为所动。在获得柳传志和李勤的大力支持后,杨元庆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通过精简部门和队伍,杨元庆将微机事业部人员由400多人压缩到100多人,而销售人员更是只留下“十八棵青松”,实现了对部门地集权化管理。

之后,联想建立了纯粹的分销体系。由直销到分销,虽然仅一字之差,却让联想实现了历史的跨越。分销体系建成后,联想当年就完成了预定的销售4.5万台电脑的目标。在随后的几年中,联想电脑的销量每年都保持着100%的增速。仅仅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联想就确立了在中国市场的霸主地位。凭借完善的分销体系,其后的十余年间,虽然戴尔和惠普连番冲击联想的阵脚,联想都能做到岿然不动。相比于IBM、康柏、戴尔和惠普在国际市场的轮流坐庄,联想能在中国PC市场站稳脚跟并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与联想优秀的分销体系密不可分。

从复制到超越,从超越到领先,联想凭借自身强大的学习能力,终于成了国内的“渠道之王”。即便当年的老师——惠普,现在也难望其项背。

2.阻击戴尔

在国际市场上,戴尔是惠普最大的竞争对手,两家国际巨头的竞争,曾被冠以直销模式和分销模式的竞争;在中国市场,戴尔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联想,这两家企业的竞争,同样体现在直销模式和分销模式的竞争,说起来应该是个巧合。翻开联想和戴尔的创业史,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两家公司同样创立于1984年,前者在中国成长为霸主,后者虽然近年来被惠普超越,但依然是不容小觑的国际巨头。

戴尔公司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销售天才,还在他12岁的时候,就通过在集邮杂志上登广告做生意的方式,获得第一笔2000美元的收入,并用来购买了第一台个人电脑;17岁的时候,他已经懂得细分市场,在推销休斯敦《邮报》期间,他将新婚夫妇作为拉拢对象,获得1.8万美元的报酬,并用来购买了一辆宝马。之后,戴尔通过创立以直销模式为特征的戴尔公司,一跃成为全球知名的企业家。

戴尔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源于他独创的直销模式。戴尔宣称其直销模式的成功,取决于“黄金三原则”,即坚持直销、摒弃库存、与客户结盟(见下图)。

直销模式的黄金三原则

戴尔坚持的直销,不是削减中间环节那么简单,还要细分客户而不是产品,要研究终端消费者而不是竞争对手。通过这种方式,戴尔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更加贴近消费者,所以能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对市场需求作出反应。

摒弃库存同样不是降低成本那么简单,迈克尔?戴尔的话就像哲学家一样深邃:“我们库存的不是产品而是信息。”戴尔将库存时间无限压缩,虽然没有真的达到零库存,但已经让同行惊叹不已。据说,2007年的时候戴尔的库存时间为6天,联想的库存时间为30天,而业界平均库存时间是60天。更为关键的是,戴尔在库存产品的同时,还将客户和市场信息一并储存起来,以便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戴尔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与客户结盟虽然是一句口号,但戴尔公司在服务客户方面的确比其他竞争对手做得更好。长期以来,戴尔始终坚持让利于客户,它通过压缩成本为客户提供业界最低的价格。由于库存时间短、中间环节少,再加上优秀的供应链管理,戴尔始终在广告中公开宣称,其产品是同类同质产品中价格最低的。

戴尔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的普遍尊重,并在2001年成功晋级全球PC榜首。然而,在国际市场所向披靡的戴尔,在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却始终无法取得突破,在中国的成绩更是惨淡。

国际著名调研机构IDC关于中国PC市场的报告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联想中国市场份额高达32.2%,创下联想在中国PC市场份额的新高。与此同时,戴尔、惠普、宏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数据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宏碁(包含方正电脑)市场份额为7.8%,排名升至第二;戴尔市场份额为7.5%,市场份额位列第三;而惠普市场份额为7.4%,只排在第四位。

事实上,并不是戴尔不重视中国市场,而是直销模式在中国始终水土不服,难以撼动联想的优势地位。早在1998年的时候,戴尔就在中国设立了第一个客户中心,但那时候已经成为中国PC市场霸主的联想并没有将其放在眼里;2001年的时候,戴尔开始在中国市场发力,在它打出的广告中,“国际品质,本土价格”让惠普等国际巨头触目惊心,但尚未见识过直销模式厉害的联想,依然没有关注这个新进入者。那时候,雄心勃勃的杨元庆刚刚提出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的口号,正在为十年时间内进入世界500强精心布局。

然而,2002年发布的市场数据显示,戴尔已经成为新的全球霸主。这时候,联想才来得及正视这家略显陌生的公司。调查发现,戴尔居然和联想同样诞生于1984年。原本对自身成长充满自豪的联想,终于发现了自身的渺小。当然,戴尔真正引起联想的重视,还是因为其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增长。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戴尔的直销模式依然威力惊人,其增长率一度维持在50%以上,很快便威胁到联想的市场份额。2003年第三季度,戴尔更是在商用PC市场独占鳌头,让联想大惊失色。

面对挑战,联想终于选择了正视。为了引起联想员工的重视,公司在内部网站上打出“联想遭戴尔逼宫”的字样。随即,两家分别贴着分销和直销标签的公司,终于开始了正面对抗。然而,这两张标签很快就失去了意义。联想在大肆建设分销渠道的同时,联想1+1专卖店和各种特许经营店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而戴尔更是直言:直销不是戴尔模式的全部。事实表明,在强行抵制分销24年后,戴尔终于将直销变革提上日程,开始有限度地进入分销和零售领域,与联想等国内外PC商争夺经销商资源。

2009年4月,戴尔正式推出商用产品合作伙伴计划,开始公开招募行业授权合作伙伴和商用产品授权经销商。以戴尔的品牌,戴尔公司很快就与国内著名的渠道商神州数码、恒昌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还与苏宁等卖场建立了直接供货关系。

面对戴尔的咄咄逼人,反应过来的联想迅速发起反击。在戴尔向分销领域进军的同时,联想也学起了戴尔的直销模式。2003年,联想开始筹建电话直销队伍,并将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外部设备和数码产品等纳入直销范围。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联想华东区的电话直销就完成近800万元的销售额,同时还开拓了1700家成长型企业客户。直销的成果让联想喜出望外,电话直销部门也因此得到升级,开始与分销部门分庭抗礼。联想的直销尝试并没有就此止步,很快,联想又在国内著名的C2C网站——淘宝网上开设了联想淘宝旗舰店。销售资料显示,仅2010年7月,日均销售量超过500台。

从近几年的市场份额看,联想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基本上稳定在30%左右,戴尔、惠普和宏碁的市场份额则起伏不定。2009年之前,联想由于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一度降低了对本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关注,让国际巨头看到了拉近差距的机会。但是,随着柳传志的复出,联想再度将战略重点转移到本土市场和新兴市场,并且加大了渠道建设的力度。数据显示,联想又重新拉大了与国际PC厂商的差距,再次遥遥领先。

对联想来说,只要能保持在渠道建设上的优势,其在中国PC市场的地位短期内就无法撼动。如何处理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商用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关系,将成为决定联想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