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改革创新篇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创新的基本含义、作用以及创新过程和对创新的管理;介绍了几种较为经典的创新方法;着重阐述了创新的作用和创新所包含的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2.理解创新的作用
3.理解创新的基本内容
4.理解并掌握创新的方法
5.理解创新的过程
6.掌握创新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方法
技能目标
1.至少掌握一种创新方法,初步培养创新能力,能够用创新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理解创新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要点,初步具备进行创新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案例导入
三个和尚新解
中国有一部经典的动画片叫做《三个和尚没水吃》,由此产生了一句饱含深意的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果用管理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一个管理困境,增加的人力资源不但没有发挥出效用,反而导致了更低的工作效率。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用创新的眼光来思考、看待这个问题,那么事情就会大大改观。
比如,有四个庙,每个庙里都有三个和尚,而且离山上的水源都比较远,那么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
第一个庙里的三个和尚都觉得现在的庙离山上的水源太远,无论是肩挑还是手抬都实在太费力,因此,决定“水不过来,我们就过去”,他们把小庙迁到了山上的水源旁边,以后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这叫做思维创新。
第二个庙里的三个和尚,商量之后立下了庙规,说要引进竞争机制,三个和尚都去挑水,谁挑的多,谁在吃饭时就可以多吃一道菜,谁挑的少,就只能少吃饭,不挑水就不给吃饭。这样,三个和尚都拼命去挑水,结果这个庙里就再也没有缺过水。这叫做管理创新。
第三个庙里的三个和尚觉得天天挑水太累,因此在一起商量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用山上的竹子做成竹筒连接起来,直接将水从山上引进庙里,因此也解决了吃水问题,这叫做技术创新。
第四个庙里的三个和尚经过商量决定:用抓阄这种公平的方法在三人中选出一个主持,负责管理庙中事务,挑水的事则由另外两名和尚来做。因此,最终的结果是主持选出来了,吃水的问题也解决了,这叫做组织机构和结构创新。
同样是三个和尚,同样是远离水源的困扰,由三个和尚没水吃到吃水问题的顺利解决,关键就在于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用创新突破了固有思维的限制,从而走出了这个管理困境。
8.1 创新职能概述
创新的重要性是毋庸讳言的,从小的方面来说,创新是个人进步的必然要求,是组织发展的保证;从大的方面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因为此,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都强调要创新。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了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由此奠定了创新中国的理论基础。因此,在目前这种各行各业都强调创新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要了解一些创新的基本知识,才能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的创新。
8.1.1 创新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目前,无论是在现代的经济领域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创新都对我们的人类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生活的角度而言,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家用电器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从经济的角度而言,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营销体系。凡此种种,都是创新在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正因为此,“创新”成为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词。但含义却因情境不同而各有侧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提到创新时,其含义通常是指与以往的想法或做法有所不同,意味着推陈出新;在生产领域创新则主要被用来描述科技发展和产品研发;而在管理领域,创新有着更丰富的含义,同时在管理理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的理论界对于创新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因此,为了加深对创新的理解,我们先来看看研究界对创新的几种主要看法。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在其1912年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一词,他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而“生产意味着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因此,他对创新的定义主要局限于经济生产领域,主要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将原有各要素重新组合,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斯蒂芬·P.罗宾斯将创新定义为:“创新是指形成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工作方法的过程,也即富有创新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这里关于创新的定义强调的是创造力的应用过程,比较偏重于创新结果的价值性。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进行的一项关于全球经济体创新能力的研究中,将创新定义为:“导致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发明与创造的融合。”这里强调的是创新的价值性,即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发明创造就可以被称之为创新。
综观上述几种关于创新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种具有差异性的概念中也包含着一些共同的东西,比如,创新的基本含义都是创造出一种新事物,只是这种新事物可以是新技术,也可以是新的资源整合方式;同时创新都强调结果的价值性。在综合各种创新定义的基础上,在本书中将创新界定为:创新指的是组织依据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将创造性的想法应用于实际,创造出新事物或对现有事物进行改进,并因此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对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创新是一个由新想法的产生到应用的完整过程。也就是说创新的起点是具有创造性的新想法,同时,将这种新想法应用于实际并最终产生结果的过程才称得上是一次创新,单有想法而不曾实施构不成创新。
(2)创新的依据是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改变。由于内外环境的改变,组织为了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适应这种改变,适应的根本途径就是创新。
(3)创新不仅包括创造一个新事物的过程,也包括改进一个旧事物使之变成新事物的过程。一般意义上的“新”指的是与“旧”相对立的东西,但是新事物既可以是与旧事物完全不同的东西,也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如人类创造出玻璃是一次创新,将玻璃制作成镜子以代替铜镜也是一次创新。
(4)创新能够带来效益。创新必须是有价值的,要么可以为组织带来经济效益,帮助组织适应环境并促进组织发展,要么为组织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也可以是促进整个社会技术、思想或制度等方面的进步。但是,如果新事物的产生不能为组织或社会带来任何益处,那么就不能称之为创新。
人类目前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承载着各种知识的信息成了创造价值、加快经济发展的最主要促进因素,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逐渐普及,各种信息大量的汇集、产生,更新速度更是日甚一日。在这种情况下,外部环境对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为人所重视,管理流派中的系统学派和权变管理理论、企业再造理论,都强调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创新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
1.创新是组织增强适应性的根本途径
社会系统学派将社会看成一个系统。该学派创始人巴纳德等人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种社会协作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本书认为构成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因素(如科技、文化、观念)与社会设置(如群体、组织、社区等)一起构成了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合作和协作,同时也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整个社会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一个小系统的组织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并受到整个人类社会大系统发展状况的制约。如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都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治文化氛围、人们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同时,这些外部因素会与组织内部的员工、制度、技术等内部因素一起产生一种交互作用,共同影响整个组织的状况。而在目前这种整个人类社会都在迅速发展变化的情况下,也就意味着组织的内部环境和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在迅速的变迁,组织想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创新成了唯一的选择,即依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情况,随之调整组织的经营方式、经营内容、管理方式、方法、技术水平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组织必须要以创新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否则,组织仍然以一成不变的老眼光来看待新社会新问题的话,将不可避免地产生适应上的问题,那么被淘汰则肯定是最终的结局。
2.创新是组织维持自身生命活力的需要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为了实现或追求某一目标而建立的,也都是以满足社会某一方面的需要为前提来保证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的,也只有当组织能够满足社会某一方面的需要时,组织才能继续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企业还是追求社会效益和人类福利增长的公益团体,或是维护和管理整个社会正常运行的政府机构,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则才能保证自身的继续存在。一个组织的产生是由于社会有某一方面的缺乏,需要有人提供和满足这一需求,如社会需要雨伞这种遮风挡雨的东西,那么就会有人或组织去设计并生产这种东西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当一个组织不能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时,则必然走向消亡。如果我们将一个组织看做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时,那么它将因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生,也将因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死,决定组织生命长短的因素就是组织能否持续不断的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因此社会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一个有活力的组织,必然是能够随时了解社会的需求并根据社会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而这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做到,为了保证组织的活力,组织的规模愈大,就愈需要创新。
一个组织想要保持活力,就要能够随时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自己本身的规模、结构、目标等,而这就要求组织本身是机动灵活的,通常情况是小组织更容易做到这一点。由于组织规模较小,因而信息交流的速度较快,人们更容易接收到新的信息,也更容易产生新的想法,同时机构调整起来也较为容易,创新的阻力就比较小。但是随着组织的逐渐发展,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组织结构越来越固定,人们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正式化,此时,信息尤其是新想法的交流和沟通也较为困难,由此导致的是整个组织相对于不断发展的社会而言,其反应速度越来越慢,此时,只有靠组织有意识的不断创新才能改变这一点。只有创新才可能不断吸收社会上的新想法、新技术,不断改变现有的不适宜的工作程序、工作目标、工作方法等,从而维持组织的活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3.创新是提高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方法
组织内部的资源总体而言是有限的,因此为了促进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就要保证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当组织原先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时,如果组织再将资源用于生产或提供这些社会不再需要的东西,那么就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无效利用;当社会上已经产生了更为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或技术,那么适时的引入就是节约人力资源和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总之,组织应该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来决定组织资源的投向,以保证有限的资源能够用在“刀刃”上。
4.创新有利于促进新的技术、管理方式、方法的产生
不断进取和创新的组织才能够永葆生命力,而生命力的体现就是组织内部不断有新的技术、制度、管理方式与方法等的产生。这就是创新的直接作用,同时新想法、新技术、新理论等新事物原本就是创新的直接成果。
5.创新是民族、国家不断进步的根本保证
创新的内涵之一就是指将创新性思维应用于实际,不断改进现有事物的同时不断创造新事物。因此一个创新型的组织内部将会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并随之产生新的技术、工艺、管理方式方法等。而一个创新型的社会也将因此不断产生新的科技、知识、理论等,社会也将因此得以不断进步。民族和国家也一样,没有创新将没有进步,一个因循守旧的社会只能如同清末时期的闭关锁国一样最终导致国家和民族的落后。
8.1.2 创新的方法
1.创新的方法
创新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的起点是具有创造性的新想法。因此,在创新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要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来促使和激发人们产生一些能够导致创新的想法,这需要借助一些技术性的手段和方法,这些创新方法是根据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规律和大量成功的创新实例总结出来的,其作用主要是为人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它的应用首先可以培养、启发人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创新能力,产生创新性构想,同时也可能直接产生创新成果。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比较经典的创新方法。
(1)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称为智力激励法,是美国创造学之父奥斯本在20世纪30年代设立的,主要是通过会议的方式让大家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划策,并从中选择可行的、有价值的创新方案。
①头脑风暴法的实施原则是:延迟评判原则;以量求质原则;自由畅想原则;综合改善原则;限时限人原则。
延迟评判原则是指为了保证与会者思想的自由发挥,保证与会者畅所欲言,会议的主持人应该避免当场对与会者提出的想法或方案进行评价,以免给与会者带来疑虑和压力,从而不利于创造性想法的提出。
以量求质的原则指的是在头脑风暴法中,会议的宗旨应该是尽可能的让大家在毫无拘束的环境中针对某一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和想法,然后在会议产生的众多想法中选出一个具有可行性、质量比较高的方案。
自由畅想原则指的是在会议的进行过程中,会议的主持人要尽可能营造出一种无拘束的、无压力的环境,以保证与会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
综合改善原则指的是在与会者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引导大家相互启发,以便集思广益,产生出更多、更富创造力的想法。
限时限人原则是指由于创新的时效性要求,头脑风暴法的实施也应该是有时间限制的,并且为了保证会议的效果,与会者的人数也应该是有限制的,一般以5~10人为宜,太多或太少的人都将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因为人太少形成不了讨论的热烈氛围,而人太多时间又有限的话则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
②实施步骤。
准备。在头脑风暴法的准备阶段,会议主持人要做的事就是首先确定要用这种方法,然后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如确定会议的与会者、场地、时间、主题、流程等问题,同时还包括一些必需物品的准备,如会议要用的记录本、录音设备等。在这一阶段,要注意的就是与会者的挑选问题,首先参与者不能太多或太少,一般5~10人为宜;其次与会者应该具有会议主题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再次,与会者之间的知识结构、能力层次、身份地位不能相差太大,否则将可能影响会议的效果。
热身。在会议开始之初,会议主持人应该致力于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如的环境,以免与会者感到压抑和不自在,影响接下来的工作。因此这一阶段,会议主持人可以视情况而定,可以讲一些笑话活跃一下氛围,也可以提出一些与会议主题无关但是能够引起与会者思考的问题,如同赛前热身一样使与会者尽快进入一种兴奋状态。
介绍问题。当与会者已经进入了状态,跃跃欲试时,会议主持人就可以介绍会议的主题或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了。此时要注意的是,会议主持人在介绍问题时,应该避免带有主观性的解说和评价,更不能介绍自己的想法或倾向,以免对与会者形成引导或束缚作用,但是也必须保证所需的信息要介绍清楚。
提出并记录构想。当会议主持人适时的介绍了会议所要讨论和分析的问题后,与会者应针对主持人所介绍的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构想,并通过相互的讨论和启发,激发与会者进一步的思考,促进各种创新性构想的不断涌现。应该注意的是,对与会者提出的各种构想不要妄加评论,以免打击与会者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培养自由平等的氛围,以便与会者自由交流,自如地提出自己的构想。此时,会议的记录者应该尽可能忠实的记录下每一个构想,为后续的选择做准备。
评价选择构想。头脑风暴的会议结束后,通常能够收集到十几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新想法,但是这些新想法需要进一步的筛选,仅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好的创新性想法有可能被采纳,进而被实施。新想法的筛选应有专门的创新领导小组或专门成立的评审专家组进行,在考虑组织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及创新目标的基础上对各种新想法进行整理、分类、评价、补充、修改,最终筛选出具有可行性的创新构想以供组织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头脑风暴法强调的是自由联想、自由发挥,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禁止在会议进行中对与会者提出的想法进行评论和批评。而另一种创新方法叫做“反头脑风暴法”,顾名思义,就是恰好与头脑风暴法相反,通过在会议中大家相互批判和质疑来促进创新性想法的提出。其实施过程与头脑风暴法类似,这里就不再赘述。
(2)列举法。列举法包括缺点列举法和希望列举法,前者指的是通过将某一事物的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从如何克服这些缺点入手寻求创新的切入点;而后者指的是首先把对某一事物的希望,即心目中这一事物的理想状态一一列举出来,然后从如何实现这些希望入手来实现创新。
①缺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的实质是将现存事物的缺点转化为创新的着眼点,因此这种创新方法实施的第一步是尽力去寻找事物现存形态的缺点和不足,并将其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对之进行逐一分析,最终找出克服这些缺点和不足的创新构想。例如旅行箱常有因装满了行李而导致重量过重不利于搬动、旅行结束时旅行箱放置于家中又占空间、因是批量生产可能导致辨识困难等缺点,因而我们就可以在这些缺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比如给旅行箱装上轮子、设计成可折叠的、生产个性化的旅行箱等等。
②希望列举法。希望列举法的实质是将人们心目中某一事物的理想状态作为创新的目标,是从积极大胆的想象出发,把对事物的希望和要求都列举出来,然后通过分析和探索实现这些希望的创新构想来实现创新。例如谈到汽车,我们可以说我们的希望是汽车可以自动驾驶;可以不用油而改用水以便更环保;体积日益缩小而容积能够扩大,以便减少所占空间的同时满足载人载物的需要;重量最好变轻,以便路况不好时能够提着走;最好能够折叠后随身带着,以免抵达目的地时找不到停车场;能够在需要时变为小型飞机以免堵车;车身颜色能够像变色龙一样随周围环境而改变或随驾车人的心情而改变;速度更快的同时也更安全……这些人们心目中汽车的理想状态有些看起来会显得荒诞因而看似不可能实现,但是其中却可能蕴含着未来的创新方向。我们应该记住:人类发明创造的潜力是无穷的,现在的汽车就正在向这种理想状态靠拢。
(3)奥斯本核检表法。任何一项创新的起点都是创新性想法的提出。因此,如何促进创新性想法的产生是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激发人们产生想法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问问题,通过问题来促进人们思考,所以奥斯本核检表法就是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人们去思考,进而促进创新性想法的提出,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实施。奥斯本核检表法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锻炼思维的方法,除了在组织创新中用以激发创新性思维之外,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锻炼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用奥斯本核检表法激发创新性想法时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着手:
能否他用。现有的事物有无他用;保持不变能否扩大用途;稍加改变有无其他用途。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水杯,不改变其形态的情况下,除了喝水之外,还可以用来养水生花卉,做笔筒,加个盖就可以做成个密封罐……
能否借用。现有事物能否借用别的经验;能否模仿别的东西;过去有无类似的发明创造或创新;现有成果能否引入其他创新性设想,例如现代科技中的仿生学。
能否改变。现有事物能否做些改变,如意义、颜色、声音、味道、式样、花色、品种、改变后效果如何?例如改变伞的外形,使之收起来时像个酒瓶或水杯,又如将音箱做成娃娃的形状,发挥扩音及装饰的两重功效。
能否扩大。现有事物可否扩大应用范围;能否增加使用功能;能否增加另一部件;能否扩大或增加高度、强度、寿命、价值。
能否缩小。现有事物能否减少、缩小或省略某些部分;能否浓缩化;能否微型化;能否短点、轻点、压缩、分割、简略。例如现在流行的移动电视,在已知人们对电视的依赖性基础上,通过将原本不能随意移动的电视缩小,成为便携式的掌上电视。
能否代用。现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元件;能否用其他原理、方法、工艺;能否用其他结构、动力、设备。例如用不锈钢生产锅碗瓢盆,代替了原来的生铁或塑料,使之更加坚固耐用。
能否调整。能否调整已知布局;能否调整既定程序;能否调整日程计划;能否调整规格;能否调整因果关系。例如,以往生产企业总是在生产出某一产品后再做宣传,而现在有些企业会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在产品尚未问世时就开始宣传推广,从而产生一种“饥饿效应”,使产品一上市就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
能够颠倒。能否从相反方向考虑;作用能否颠倒;位置能否颠倒。例如参观野生动物园时,为了观察到动物在野生状态下的行为,我们可以一改以往把动物装进笼子的做法,而将作为观察者的人装进笼子。
能否组合。现有事物能否组合;能否原理组合、方案组合、功能组合;能否形状组合、材料组合、部件组合。比如现在流行的那种后面带把手的多用童车,就是因为有位儿童商品生产商偶然看见一个家长一手抱孩子,一手拿着一辆儿童的小三轮车,从而意识到这是因为孩子骑车骑累了才要大人抱,因而想到把坐式推车和三轮童车组合起来,在小三轮童车上加了一个推把,就成了现在常用的儿童车,既满足了儿童骑车的需要又方便家长推动。
核检表法是一种通过从不同方面提出问题,继而引导人们去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具有较强的启发性。由于提出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所以这种方法能够引导多向发散的思考,使人的思维角度、思维目标更加丰富。同时由于问题提出之后就给创新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因此可以使创新者有的放矢的朝指引方向努力,从而促使创新尽快的实现。
(4)逆向思考法。线性思维是人们的习惯性思维模式,人们由因自然的想到果,由一自然的想到二。习惯性思维的产生在实际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看到水杯我们就会自然的知道那是用来喝水的,看到风扇自然的就会想到那是用来消暑的,看到小孩子不爱学习自然的就会想到他的学习成绩不好等等。然而也正是这种习以为常,常常容易养成人们的思维惰性,不去思考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是否还可以有其他的形态或用途,而束缚人们的思路,成为人们创新活动的阻碍。因此,如果我们在看到惯常的事物,遇到平常的情况时能够多一些敏感和思考,甚至把问题加以颠倒,反向探求,也许就会出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状况。
逆向思考法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而激发创造灵感的。因此,无论是在改进或创造某一具体事物,还是在改进某一程序、做出某一决策的过程中都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运用逆向思考法进行的创新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创新的最终目标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沿着“果—因”“未来—现在”的方向,通过反求的方法来寻找创新的可能方法和思路。由于此方法切入点较为特殊,因而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5)形态分析法。形态分析法又称形态方格法,是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创新的事物视为一个系统,将其中各组成部分或影响因素视为一个个子系统,然后不断对其进行分解,直至分解成一个个不能细分的基本要素。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从而得出许多不同的组合方案,再逐一进行分析和考量,最终选定最合理最具可行性的方案。
①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所述。
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即创新的目标。例如想开一家门店做生意。
基本要素分析。确定创新目标的各组成部分、各影响因素。如新门店的地理位置、经营内容、店面规模、目标客户等。
分析各要素的所有组合形态。列出创新目标的各影响因素后,对之进行自由组合。仅以地理位置与店面规模这两个因素为例,如新门店开在远离市中心的位置,店面规模可以较大也可以较小;新门店开在经济发达的商业区,则店面规模也一样可以有不同选择……而这些不同的选择就是一个个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绘制方格并列出可能构想。将一个个独立要素及其可能性形态排列成矩阵形式,并对它们进行任意组合,形成许多不同的可能构想。例如想开一家门店做生意,仅考虑经营内容与地理位置这两个因素,就可以形成不同组合形式。
每个方格,就代表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如A方格表示在农村地区开的百货店,B方格表示在郊区开服装店,以此类推。同时,由于本图中只涉及地理位置和经营内容两个基本因素,所以只用了二维方格图。但是在创新过程中,当创新所涉及的基本因素较多时,就可以采用多维立体的方格图来组合创新方案。
评价、选择最合理的方案。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及预期目标对罗列出的所有可能的组合进行逐一考量和分析,最终选定出较为合适的组合构想,可对之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改进,从而形成一个最佳方案。
②形态分析法的特点是具有形式化的性质。它需要的主要不是创新者的直觉和想象,而是依靠创新者的相关知识背景和理性分析,不仅适用于发明创造、对某一现存事物进行改进,同时也更适用于管理决策,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几种创新方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多数情况下可以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效果可能更加明显。如使用核检表法时可以结合头脑风暴法使用,通过多人之间的相互激励,从而可能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构想。另外,除了上述介绍的几种经典的创新方法外,还有类比法、移植法、综摄法以及美国陆军部提出的5W1H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6W2H法等创新方法,在培养创新性思维、激发创新性构想方面也非常有效,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2.创新的基础条件
从上述主要创新的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有没有创造性思维,能不能激发出人的创造性思维总是创新是否能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既然创新性思维对于创新而言有如此巨大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人们的创新性思维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除去人们自身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是创新路上的第一道障碍之外,对于一个组织而言,也同样具有一些不利于创新的障碍。如何破除或能否破除这些障碍,为创新提供必须的创造性的新想法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组织中的人们才会产生创造性的想法,或者什么情况会促进或激发人们的创新欲望呢?
(1)有机灵动的组织结构。创新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和原有事物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也意味着原有事物的淘汰,与此相连的过程就是受益权的不断更迭。因此,每一次的创新都将对现存的权力布局造成威胁和破坏,也将会因此遭遇重重阻隔。为了保证新想法和新事物的产生,开放的、灵活的组织结构是必需的条件之一。因为受益权的更迭代表利益群体的不断变动,只有作为创新主体的人能够从创新中受益,成功掌握组织赋予的权力,才能将新想法和新事物应用于实际,才有可能产生效益和价值。同时,也才能保证创新的可持续性。
与此相对应的,僵化的组织结构、正式的权力结构、固定的工作职责、标准化的工作程序等都将会磨灭组织成员的创造力,威胁创新的产生和存在。
(2)开放宽容的组织文化。创新会造成对原有权力结构和组织机构的冲击,因此,多数情况下是对现有权力掌控者的挑战,同时也会给组织管理者带来麻烦,因此需要管理者乃至整个组织对之报有一种宽容至少是接受的态度,因为创新意味着不因循守旧,意味着敢第一个吃螃蟹,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所以,要求组织首先必须允许创新的尝试和存在。
首先,组织内部要能够有允许新观点和新想法存在的环境,允许不同想法、意见、建议的存在,如此才能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对组织有利的想法;其次,激发人们对创新的重视,使人们必须从观念上想要创新,重视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才可能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和新情况时不因循守旧,而是积极思考对策,这样才可能拥有创新的土壤;最后,还必须尊重创新成果、尊重优秀创新人才,同时对创新失败者有足够的宽容和理解,允许创新的失败,如此才不会扼杀人们的创新念头和行为。
(3)丰富的人力资源。创新意味着新想法的产生和新事物的创造,这不仅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有别具一格的想法和思维,同时还要求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等,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并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因此,拥有创造力和行动力的人才是组织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因为创新说到底是要有人来实现的。一个组织如果人力资源缺乏,没有创新性人才,那么想要创新就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创新性人才的队伍包括:具有创新意识,鼓励和支持创新的管理者;拥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并能够从事创新的人才;积极面对与众不同的新想法,怀有宽容心理的工作伙伴等。
(4)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变化的外部环境会形成压力,刺激组织不得不进行创新以适应环境。因此,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因为如果没有组织环境的变化,就产生不了组织创新的必要性,既然没有必要创新,那么组织内部的创新也是不可能产生的。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是创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外,整个社会的创新氛围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政府关于创新的政策、法令、法律、规划、战略等,都直接对创新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和约束力;政府对创新的态度也会直接刺激组织对创新的态度。
8.2 创新过程及其管理
8.2.1 创新的内容
从现实生活来看,创新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科技、文化、政治、军事、教育还是经济生活,都具有创新的需要和可能性,因而也都属于创新的内容;从管理活动来看,由于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内涵丰富、包容广泛的活动,因而创新的内容也同样十分广泛,包括组织创新、计划创新、领导创新、控制创新等;同时,考虑到创新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过程和活动,既包括创新性想法的提出,也包括创新性想法的论证及实施过程,同时还包括为了激发或保障创新而必需的制度保障、人力资源因素等。因此,本书认为创新的内容主要包含思维创新、管理创新、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1.思维创新
(1)思维创新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思维创新就是在面对新问题和新情况时能够从独到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的过程。因此思维创新最重要的成果是具有创新性的想法,而这种创新性的想法是创新的起点。因为人们的行为总是根源于某种思想或观念,没有创新思维和独特观念,人们就不可能打破常规,也就不可能取得思想和实践的进步。所以,思维创新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创新最重要的一环。没有思维创新就不可能产生创新性的想法,也就不可能创新;但是一旦拥有了创新思维,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瞬间改变发展的不利局面。例如有位老板在国道边开了一家饭店,但是开业后生意却一直不景气,虽然饭店中饭菜物美价廉,服务也体贴周到,然而无奈的是,虽然有很多的车辆来来往往,停下来用餐的人却很少。老板便开始想,用什么办法能够招徕顾客呢?后来,老板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那就是在饭店旁边建起了一个很好的厕所,并做了一个非常醒目的标志,这样,许多司机为了方便而停下来,他们中的大部分也同时光顾了这位老板的饭店,从此,这家饭店便生意兴隆。这位老板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他能够转变思维是紧密相关的。从一开始他只在饭店上下工夫,一心只为追求自己的利润,到后来转换视角,利用建厕所来吸引人流,在考虑过往行人方便需求的基础上,为自己求得利润。
(2)思维创新的障碍。相对于人们的思维习惯和既存观念而言,思维创新是要特意而为之的。由于人们的思维习惯、思想和观念的养成是在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因而其创新就显得尤为困难。一方面人们很难认识到自身思想的局限性,同时也很少去深思自己的观念是否适宜;另一方面,即使认识到了,想要改变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个人付出长久的努力。因为创新意味着推陈出新,而思维创新则意味着摈弃个人的旧思想和旧观念,是一个否定自己、批判自己并最终超越自己的过程。
一般而言,对于个人来说,思维创新的主要障碍是思维定势。
来自于心理学的思维定势最早是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发现的,指的是在人们的意识中,一种观念曾出现过,就有再重复出现的趋势,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影响现在的思维。思维定势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在面对常规问题时,不需要人再去验证、摸索,省去了很多的时间;另一方面,思维定势会阻碍创新,因为习以为常,所以不假思索,因此也就不会有新的东西出现。思维定势的类型主要有从众型思维定势、从书型思维定势、经验型思维定势、权威性思维定势等。从众型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在遇到问题时喜欢以别人想法为想法,以别人的意见为意见,而没有去独立思考。从众型思维容易导致人云亦云,类似于学舌的鹦鹉,没有自己的主见,自然也就谈不上创新;从书型思维定势指的是由于过于信任书本上的知识,所以不假思索的加以采纳,难以突破书本上划定的框框,也就是“本本主义”,殊不知书本知识也是由人总结的,一方面难免有疏漏和错误,另一方面书本知识的滞后性总是会导致书本知识与现实脱节。比如书上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便以为一心读书就可以拥有想要的一切,但是事实却是这样很容易读成“书呆子”,却难以变成人才;经验型思维指的是在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时总是囿于过往经验束缚,难以产生新的想法。比如大象的悲剧就是这样造成的,人们在大象还是小象时就将小象用铁链拴在小柱子上,而当时的小象力量尚弱,就算是尽力拉扯铁链,凭自己之力也难以脱困,所以在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放弃了拉扯铁链,一直到小象成了大象,尽管力量有了成倍增长,足以逃脱铁链的束缚,但是过往的经验总是会阻止它再度尝试的脚步。日常生活中,我们人类也常常会像被铁链锁住的大象一样被自己的经验锁住;权威性思维指的是过于相信权威而选择盲从权威的观念、思想和看法等,由此产生盲从权威的行为。
其他思维定势如自我中心型思维定势、自卑型思维定势等,都对人们发挥思维的力量,实现思维创新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加以注意和避免。
(3)突破思维定势的基本方法。明确了思维常新的阻碍因素,那么我们就要尽力去消除这些因素的不利影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思维中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实现思维的创新呢?如下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一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和新知识。只有不断地吸收外来的知识,我们才能在与外来知识的对比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进步的欲望;只有不断的学习,我们才能了解到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也才会确立常变常新、与时俱进的观念,从而杜绝自以为是和固步自封。
二是开阔自己的视野。尽可能地接触各种新潮和前沿理论,同时也包括积极地与人交往。由于出身、受教育程度、性别、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对待问题的方式、态度、立足点、思考方式等方面也会不同,只有在生活中接触过拥有各种思想和观念的人们,才会降低我们对自己思想、观念的忠诚度,才能突破自己思维的限制。
三是要学会运用创新思维的原理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创造力。为帮助人们突破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势,现代创造学总结出一些有用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这些原理和方法,能帮助我们自觉地抵制和克服上述各种思维障碍。这样,才有利于新想法、新观念的不断产生,人们的思想才会不断进步。
从组织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非自然人的“法人”,组织本身是不具备思考和思维功能的,因而思维创新可能最终还是要体现在组织内成员的身上。即要想培养一个创新型的组织,首先就要培养一群有创新型思维的组织成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允许组织内部新观点和新想法的存在,允许不同意见、建议的存在,如此才能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对组织有利的想法。其次,要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重视创造力和思维创新的环境,鼓励人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和新情况时不因循守旧,而是积极思考对策。最后,弹性的工作时间、个性化的办公室、充分的沟通机会和交流平台等辅助设置都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创新型思维。
2.管理创新
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活动的实质就是创新。但是在这里,我们将管理与创新并列,所指代的是作为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中的管理创新主要指的是管理理念和理论的创新及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管理活动也在不断地进行,因而对管理活动和经验进行思考和抽象的行为从来也没有停顿,由此导致的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方法的层出不穷,因此,对于一个组织而言,仅仅借鉴和模仿其他人或组织的有效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摸索出适合本组织的独特的管理方式、方法,进行管理创新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
管理创新是管理的本质要求。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充分整合和协调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的目标,由于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各方如人、才、物及组织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管理活动本身就是动态的,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人们必须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组织目标和组织内部的实际情况开展管理活动,而由于组织的内外环境和组织的实际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组织在管理活动中就不能总是因循守旧,创新才是必然的选择。
管理创新是管理理论的精髓所在。任何一种理论都具有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的特性,因为任何一种理论的创建都是对现实社会某一方面或某些要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抽象概括。管理理论也不例外,同样是来源于管理活动,同时又高于管理活动。因此,管理原理最主要作用是导向作用,而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同时管理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只在一定程度上和一段时间内具有其适用性,当某一管理理论产生的环境和背景发生了改变,管理理论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效用。
正因为管理理论具有上述的特性,管理创新就成了管理理论的精髓所在。因为每一次管理理论的应用都可以说是一次创新过程,由于管理理论本身的特性和局限性,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能照搬管理理论,在引入理论的同时,都必然自觉或不自觉的对理论进行一些切合组织本身实际情况的改造。因此,管理理论的实施过程也是管理创新的过程。
管理创新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管理的目的是要促进组织的发展,有效管理的表现之一就是能够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在组织的管理活动中,组织必须学会管理创新,既要学习和借鉴管理理论的指导作用,又要根据组织自身的特点开展管理活动,寻找适用于本组织管理方法、方式或手段等,否则只是一味的生搬硬套现有的管理理论或别人的管理经验,将可能导致无效率的管理活动,进而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组织的发展就成了无法实现的空谈。
管理创新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前面曾经讲过,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社会和组织的实际情况紧密相关,时代在变化,组织在变化,管理包括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等也必然要发生变化。与此同时,紧跟时代步伐,理性认识自身的差距和积极推进组织管理现代化,也成了现代组织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从管理实践的需要和近年来管理学研究的动态来看,创新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