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死
【原典】
楚王死①,太子在齐质。苏秦谓薛公曰:“君何不留楚太子以市其下东国②?”薛公曰:“不可。我留太子,郢中立王,然则是我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苏秦曰:“不然。郢中立王,君因谓其新王曰:‘与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吾将与三国共立之③。’然则下东国必可得也。”
【注释】
①楚王:指楚怀王熊槐。
②下东国:死命,楚淮北靠近齐国之地。
③三国:指秦、韩、魏三国。
【译文】
楚怀王在秦国去世时,太子正在齐国做人质。苏秦对孟尝君田文说:“您为什么不扣留楚太子,用他与楚国交换下东国的土地呢?”孟尝君说:“不能这样做。如果我扣留楚太子,楚国另立新的楚王,那我就白白扣留了一个无用的人质,而且诸侯会非议我做了不义气的事情。”苏秦说:“不对。楚国如果另立新王,您可以借机对楚国的新王烁:‘把淮北之地割给我,我就为大王杀掉太子。否则我将联合秦、韩、魏三国共同立楚太子为王。’这样一来,淮北靠近齐国的土地一定可以到手。”
【原典】
苏秦之事,可以请行,可以令楚王亟入下东国;可以益割于楚;可以忠太子而使楚益入地,可以为楚王走太子,可以忠太子使之亟去,可以恶苏秦于薛公,可以为苏秦请封于楚,可以使人说薛公以善苏子,可以使苏子自解于薛公。
【译文】
苏秦的事,可以请求出使楚国,可以使楚王尽快割让淮北的土地给齐国,可以让楚国多割让土地给齐国,可以假装忠于太子而使楚国更多地割让土地,可以替楚王赶走太子,可以终于太子让他很快离开齐国,可以在孟尝君那里诋毁苏秦,可以派人游说孟尝君让他与苏秦友好相处,可以让苏秦在孟尝君面前为自己开脱。
【原典】
苏秦谓薛公曰:“臣闻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今君留太子者,以市下东国也。非亟得下东国者,则楚之计变,变则是君抱空质而负名与天下也。”薛公曰:“善。为之奈何?”对曰:“臣请为君之楚,使亟入下东国之地。楚得成,则君无败矣。”薛公曰:“善。”因遣之。故曰可以请行也。
【译文】
苏秦对孟尝君说:“我听说,计谋如果泄露,事情就不会成功,定了计谋,但不能决断,就不会成就名声。如今您扣留楚太子,是为了得到楚国淮北靠近齐国的土地。如果您不尽快行动,恐怕楚国改变计划,楚国一旦改变计划,您便会白白把持认知,身负天下不义的坏名声。”孟尝君:“是啊,我该怎么办呢?”苏秦说:“我愿意为您出使楚国,使他尽快割让淮北的土地。如果能与楚国讲和,那么您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孟尝君说:“好。”于是派苏秦到楚国去。因此说苏秦可以请求出使楚国。
【原典】
谓楚王曰:“齐欲奉太子而立之。臣观薛公之留太子者,以市下东国也。今王不亟入下东国,则太子且倍王之割而使齐奉己。”楚王曰:“谨受命。”因献下东国。故曰可以使楚亟入地也。
【译文】
苏秦对新立的楚王说:“齐国准备奉立太子为楚王。我看孟尝君扣留太子,是为了用太子交换贵国淮北靠近齐国的土地。大王如果不尽快割让淮北的土地给齐国,太子将会用比大王多出一倍的土地换取齐国立自己为楚君。”新立的楚王说:“我恭敬地接受您的要求”于是献出了淮北靠近齐国的土地。
【原典】
谓薛公曰:“楚之势可多割也。”薛公曰:“奈何?”“请告太子其故,使太子谒之君,以忠太子;使楚王闻之,可以益入地。”故曰可以益割于楚。
【译文】
苏秦对孟尝君说:“以楚国当前的形势来看,还可以多割取他些土地。”孟尝君问:“有什么办法?”苏秦答道:“请告诉太子楚国把淮北靠近齐国的土地献给齐国的缘故,使他前来见您,以表示对太子的忠诚,让太子正式向您请求加倍割地;再让新立的楚王知道这件事,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楚地。”所以说可以从楚国割取更多的土地。
【原典】
谓太子曰:“齐奉太子而立之,楚王请割地以留太子,齐少其地。太子何不倍楚之割地而资齐,齐必奉太子。”太子曰:“善。”倍楚之割而延齐。楚王闻之恐,益割地而献之,尚恐事不成。故曰可以使楚益入地也。
【译文】
苏秦对太子说:“齐国要拥立太子为楚王,可是新立的楚王却请求割地给齐国,让齐国扣留太子,齐国嫌楚国割让的土地太少。太子何不答应加倍割地给齐国,这样齐国一定会支持您为楚国。”太子说:“好。”就把比楚王割让的多出一倍的土地割让给齐国。楚王听说后,很是惊慌,更多地割让土地献给齐国,还担心扣留太子的事情不能成功。所以说可以使楚国割让更多的土地给齐国。
【原典】
谓楚王曰:“齐之所以敢多割地者,挟太子也。今已得地而求不止者,以太子权王也,故臣能去太子。太子去,齐无辞,必不倍于王也。王因驰强齐而为交,齐必听王。然则是王去雠而得齐交也。”楚王大悦,曰:“请以国因。”故曰可以为楚王使太子亟去也。
【译文】
苏秦对新立的楚王说:“齐过之所以胆敢向楚国要求多割让土地,是因为他们以太子相要挟。如今齐国已经得到楚地,可他的要求仍没有止境,这还是有太子作要挟的缘故,所以我愿意设法让太子离开齐国,太子一走,齐国就没有立太子的借口了,就再不敢向大王索要土地。大王则趁机与强齐建立友好关系,齐国定然接受您的要求。这样一来,大王既赶走了对头,又结交到了强大的齐国。”楚王听了十分高兴,说:“我愿意把楚国托付给先生。”所以说可以为楚王使太子尽快离开齐国。
【原典】
谓太子曰:“夫剬楚者王也①,以空名市者太子也,齐未必信太子之言也,而楚功见矣。楚交成,太子必危矣。太子其图之。”太子曰:“谨受命。”乃约车而暮去。故曰可以使太子急去也。
【注释】
①剬:通“制”,裁制、控制。
【译文】
苏秦对太子说:“控制楚国的是楚王,您不过是用空话做交易的太子,齐国未必相信太子的许诺,这样就显示出楚王确有献地的诚意。如果齐、楚两国建立邦交,太子的处境就一定危险了。太子您还是考虑一下这事如何处理。”太子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教诲。”于是准备好车辆,连夜离开了齐国。所以说可以让太子马上离开齐国。
【原典】
苏秦使人请薛公曰:“夫劝留太子者苏秦也。苏秦非诚以为君也,且以便楚也。苏秦恐君之知之,故多割楚以灭迹也。今劝太子者又苏秦也,而君弗知,臣窃为君疑之。”薛公大怒于苏秦。故曰可使人恶苏秦于薛公也。
【译文】
苏秦派人告诉孟尝君说:“劝您扣留太子的是苏秦,苏秦并不是真正替您打算。他完全是为了楚国的利益。苏秦担心您知道这些事,所以要出国多割土地,以掩饰为楚国帮忙的痕迹。现在劝太子连夜逃奔的也是苏秦,可您并不知晓,我私下里替您怀疑他的用心。”于是孟尝君对苏秦的做法很是不满。所以说可以让人到孟尝君那里诋毁自己。
【原典】
又使人谓楚王曰:“夫使薛公留太子者苏秦也,奉王而代立楚太子者又苏秦也,割地固约者又苏秦也,忠王而走太子者又苏秦也。今人恶苏秦于薛公,以其为齐薄而为楚厚也。愿王之知之。”楚王曰:“谨受命。”因封苏秦为武贞君。故曰可以为苏秦请封于楚也。
【译文】
苏秦又派人对新立的楚王说:“让孟尝君留太子的是苏秦,尊奉大王取代太子的也是苏秦,使楚国割让土地巩固与齐国盟约的人又是苏秦,忠于大王并将太子赶走的仍然是苏秦。现在有人在孟尝君那里说苏秦的坏话,说他对齐国情薄,而对楚国情深。希望大王能知道这些情况。”楚王说:“我恭敬地接受您的教诲。”于是封苏秦为武贞君。所以说可以为自己在楚国的受到封赏。
【原典】
又使景鲤请薛公曰:“君之所以重于天下者,以能得天下之士而有齐权也。今苏秦天下之辩士也,世与少有。君因不善苏秦,则是围塞天下士而不利说途也。夫不善君者且奉苏秦,而于君之事殆矣!今苏秦善于楚王,而君不蚤亲,则是身与楚为雠也。故君不如因而亲之,贵而重之,是君有楚也。”薛公因善苏秦。故曰可以为苏秦说薛公以善苏秦。
【译文】
苏秦又让楚相景鲤告诉孟尝君说:“您之所以受到天下人的尊重,是因为能结交天下有才之士,并在齐国掌握实权。现在苏秦是天下出类拔萃的辩说之士,举世少有。您如果不好好对待苏秦,就会阻碍天下辩士不利于游说之途。那些和您不友好的人,都会支持苏秦,您的处境就会危险了!现在苏秦与楚王友好,如果您不及早亲近他,就很容易与楚国结怨成仇。因此您不如趁机亲近他,使他显贵并尊重他,这样,您就会得到楚国的支持。”于是孟尝君对苏秦很友好。因此可以说娶亲游说孟尝君与苏秦友好。
孟尝君将入秦
【原典】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译文】
孟尝君准备前往秦国,劝阻他的人成百上千,他都不肯听从。苏秦打算劝阻他,孟尝君说:“关于人的事情我已经全都知道了;我还没听说过的,只有鬼神的事而已。”苏秦说:“我这次来,本来不敢谈人的事,就是打算和您讨论鬼神的事。”
【原典】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①,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②。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埏子以为人③,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注释】
①淄上:淄水之上。淄,水名,源出山东莱芜东北原山之阴,东北流,至寿光县,汇为清水泊,又北出,入小清河,由淄河口入海。
②土偶人:用泥土捏成的人形。桃梗:用桃木枝刻成的人像。
②埏(shān):用水调和泥土。
【译文】
孟尝君接见了苏秦。苏秦对孟尝君说:“我这次来齐国,经过淄水,看见一个泥偶和一个木偶在谈话。木偶对泥偶说:‘你是西岸的泥土,把你捏成一个人形,到了八月时,天将大雨,淄水上涨,你就被冲坏了。’土偶说:‘不对。我是西岸的泥土,我被冲坏,不过还是回到西岸。可是你本是东方的桃梗,被雕刻成了人形,雨季一到,淄水上涨,水就会把你冲走,到那时你飘飘荡荡,将不知道漂泊到何处。’如今秦国是一个四面都有要塞的强国,就像是虎口,您一旦进入虎口,我不知道您要从哪里逃出来呢。”孟尝君就打消了去秦国的想法。
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
【原典】
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①。或以问孟尝君曰:“为君舍人而内与夫人相爱,亦甚不义矣,君其杀之。”君曰:“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其错之勿言也②。”
【注释】
①爱:意即私通。
②错之:把这事放置一边。错,通“措”,放置。
【译文】
孟尝君有个门客和他夫人有私情。有人告诉孟尝君说:“他身为您的门客,竟然和您夫人有私情,这也太不讲道义了,您应该把他杀了。”孟尝君说:“看见美貌的人,产生爱慕之心,这也是人之常情,把这件事放下吧,别再提了。”
【原典】
居期年,君召爱夫人者而谓之曰:“子与文交游久矣,大官未可得,小官公又弗欲。卫君与文布衣交①,请具车马皮币②,愿君以此从卫君游。”舍人游于卫甚重。
【注释】
①布衣交:普通百姓时就有交情,意即老交情。
②皮币:意即金帛之类。皮:鹿皮。币:束帛。
【译文】
过了一年,孟尝君召见那个与夫人有私情的门客,对他说:“您跟随我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大官得不到,小官又不愿做。卫君在没有即位时就和我交情很好,我给你准备了车马、皮裘、缯帛等见面礼物,希望您去同卫君交朋友。”这人在卫国很受重用。
【原典】
齐、卫之交恶,卫君甚欲约天下之兵以攻齐。是人谓卫君曰:“孟尝君不知臣不肖,以臣欺君。且臣闻齐、卫先君刑马压羊①,盟曰:‘齐、卫后世无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今君约天下之兵以攻齐,是足下倍先君盟约而欺孟尝君也。愿君勿以齐为必。君听臣则可;不听臣,若臣不肖也,臣辄以项血湔足下衿。”卫君乃止。齐人闻之曰:“孟尝君可谓善为事矣,转祸为功。”
【注释】
①刑马压羊:杀马宰羊。刑、压:都是杀的意思。
【译文】
齐国和卫国的关系恶化,卫君想联合诸侯之军进攻齐国。这人对卫君说:“孟尝君不认为我没有才能,把我推荐给您。我听说齐、卫两国的先君曾杀马宰羊,结盟宣誓说:‘齐、卫两国的后代不能互相攻打,如果双方互相攻打,让他们就像今天的马、羊一样,遭到杀戮。’现在您联合诸侯之军来进攻齐国,这是违背了齐、卫先君的誓言,欺骗了孟尝君。希望您不要一心想着攻齐。您要是听从我的劝告还可以,如果不听从我的劝告,我没有什么能力,我就把脖子里的血溅在您的衣襟上。”卫君就放弃了进攻齐国的打算。齐国人听到这事以后都说:“孟尝君真可算是善于处理事情的人啊,能够把灾祸转变为功劳。”
齐欲伐魏
【原典】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庐者①,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②,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庐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注释】
①韩子庐:韩国的良犬,名卢。
②东郭逡:东郭山上的兔子。逡:通“俊”,兔名。
【译文】
齐国想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国有条黑狗叫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山上的兔子,是世上最敏捷的兔子。韩国的黑狗追逐东郭山上的兔子,绕着山追了三圈,翻山跑了五趟,前面的兔子已经筋疲力尽,后面的狗也追得上气不接下气,兔子和够都累倒在地。农夫看到了,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它们。如今齐、魏两国长久地相持不下,双方士兵和百姓都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楚两国会乘虚而入,就像农夫那样轻松得利。”齐王听后很是害怕,于是就下令撤回军队休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