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HR
3440600000023

第23章 劳动福利管理(4)

一、员工福利类型

1.我国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种类

(1)福利设施

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设施包括:为员工建立的食堂、单身公寓、托儿所、幼儿园、浴室、理发室、休息室等,以及为满足员工文化娱乐需要所提供的文化馆、俱乐部、图书馆和体育场等。

(2)补贴福利

企业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定,根据企业的性质和员工的福利水平,发给员工的补贴和津贴,包括探亲补贴、交通费补贴、伙食费补贴、洗理费补贴、书报费补贴、独生子女费补贴、生活困难补贴等。

(3)教育培训福利

教育培训福利主要包括企业给予员工在职或短期脱产免费培训、公费进修(部分脱产或全脱产)等。

(4)健康福利

健康福利主要包括医疗福利,如免费定期体检以及防疫注射、药费报销等。

(5)假日福利

假日福利是指带薪假日,包括法定假日、病假、产假以及每年的带薪事假或休假日,其长短通常因年龄工资的不同而不同。我国法定的休息、休假时间主要有六种: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周休、节假日、探亲假、年休假以及结婚假或直系亲属去世的丧假。

(6)劳动保险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由国家、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的各项劳动保险已成为员工福利的重要内容。劳动保险由国家通过立法建立,属于强制性保险,以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为目的,以工薪劳动者及其家属为主要保险对象。劳动保险属于社会保险,它对员工和企业都具有法律约束作用,即双方必须按照规定向劳动保险机构缴纳保险金,劳动保险机构依法对受保人承担保险责任。当员工遇到工作困难或因为其他原因失去生活来源时,保险机构按规定向其支付生活补助,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2.我国现行的劳动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现行的劳动保险制度里的劳动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1)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指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照国家规定退出正式工作岗位后,由国家或用人单位为其提供保险补偿,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养老保险给付的主要资格条件是员工达到退休年龄和退休工龄(或缴纳保险费用年限)。其中,退休年龄仍维持在男60岁,女55岁。退休工龄或缴纳保险费用年限是指从就业初始应按期足额缴纳保险费的年限。就业期间如有中断,缴费年限可以连续计算。

(2)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指对劳动年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意愿的成员,当其因非自愿原因暂时失去劳动机会而无法获得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工资收入时,由国家或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3)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指当社会劳动者因疾病、负伤或生育需要治病时,由社会保险机构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保障的一种保险制度。医疗保险的资格条件比其他保险项目较宽,不采用诸如年龄、工龄和缴费年限、数额的严格限制与等级划分。其中,因工伤、职业病而需医疗,只依医疗需要而定;因病医疗,也只要符合法定被保险人身份即可。

(4)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指当社会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而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等职业伤害,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医疗保障、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的资格条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因工伤残或患职业病;二是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的鉴定。

(5)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指女职工在生育期间所造成的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中断收入,由社会给予经济补偿的制度。生育保险的资格条件是:享受者只能是女职工;享受者必须是合法的结婚者;生育的保护侧重在休息和加强营养,治疗只是特殊情况下的医疗照顾;产假是根据生育期的需要作出的安排。

影响员工福利的因素

影响员工福利的因素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来分析。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指企业本身无法控制或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国家政策和法律

许多国家都明文规定了员工可以享受的福利待遇,这些福利都是法定福利。如果企业不为员工提供相应的福利项目,就会触犯法律。

(2)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时,员工可以接受较低水平的福利待遇;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时,企业除了提供优厚的薪酬以外,还要通过提供富有吸引力的福利来招募和留住员工。

(3)行业的竞争性

如果同行业的类似企业提供了某种福利,迫于竞争的压力,企业往往不得不为员工提供相似的福利待遇,以消除员工的不公平感,提高其工作积极

性。这就是影响福利的行业竞争性因素。

(4)工会的力量

福利待遇通常是工会与资方谈判的结果,因此员工能享受的福利水平,有时也取决于工会的力量。

2.内部因素

员工福利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

(1)本身的支付能力

员工所获得的福利无疑会受到企业本身支付能力的制约。

(2)工作本身的差别

从事的工作不同,承担的责任、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工作复杂程度等

方面也必然存在差别,员工能享受的福利待遇也会有所不同。

(3)员工自身的差别

虽然从事同样的工作,但员工之间因为年龄、工龄、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的不同也会导致福利待遇的不同。

二、福利管理内容

企业提供的福利反映了企业目标设置、战略和文化,因此福利的有效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福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福利目标设置、成本核算、福利调查与沟通、福利实施等。

1.福利目标设置

做好福利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设定福利管理的目标。一般说来,福利管理目标应满足以下要求: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政策,使福利管理的成本最小化,符合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有较强竞争力,考虑员工的眼前需要和长远需要,能激励大部分员工等。

2.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主要包括:通过销售量或利润计算出企业最高的可能支出的福利总费用,与外部福利标准进行比较,作出主要福利项目的预算,确定每一员工的福利项目成本,制订相应的福利项目成本计划,尽可能在满足福利目标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3.福利调查与沟通

福利的调查与沟通有利于使福利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需要。只有通过调查才能真正了解员工的需要,并将企业制定的福利项目及时与员工沟通,企业才能使福利支出的每一分钱都能花在刀刃上,福利的效益才能体现。

4.福利实施

这是企业福利管理中最具体的一个方面。福利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是:根据目标去实施,落实预算,按照各个福利项目的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有一定的灵活性,定期检查实施情况。

三、福利管理原则

1.合理性原则

所有福利都意味着企业的投入或支出,因此福利设施和服务项目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力求以最小费用达到最大效果,讲究经济合理性。

2.必要性原则

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福利条例,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此外,企业提供的福利应当最大限度地与员工要求保持一致。

3.计划性原则

福利制度的实施应当建立在福利计划的基础上,如福利总额要进行预算报告。

4.协调性原则

企业在推进福利制度时,必须考虑到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的匹配和协调,已经得到满足的福利要求没有必要再次提供,要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员工福利需求分析

员工福利需求分析是了解企业福利计划设计的必要性及其规模、确定员工有哪些福利愿望并设置哪些福利项目的过程。这里的需求是组织的需求与员工本人需求的结合。员工福利需求分析需要从企业和员工两个层面来进行。

提醒您

员工福利必须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提高生产和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改善劳资关系等。

1.企业范围内的福利需求分析

企业应从产业结构转换,企业的生产率、事故率、疾病率、辞职率、缺勤率和员工的工作行为等不同方面,发现企业目标与福利之间的联系。企业层面的分析涉及以下问题:

第一,组织的发展目标分析,确立组织发展目标,并据此确立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第二,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包括组织为实现发展目标,在今后几年中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

第三,企业效率分析,企业效率分析的指标有劳动成本、产量、产品质量、报废率、设备使用、维修费用等,组织可望通过培训来提高效率。

第四,企业文化分析,包括需要贯穿在培训工作之中的组织哲学、组织理念、组织精神、组织道德、组织风气等不同方面。

2.从员工个人角度来考察福利需求

第一,将员工目前实际工作绩效与企业的员工绩效标准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以确定对员工采取激励措施的必要性。

第二,从员工生产生活所面临的普遍性的困难入手,为员工提供一些方便。

第三,依据社会时尚和竞争对手的员工福利状况,从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出发,考察员工的福利需求。

提醒您

员工个人层面福利需求分析的信息来源包括绩效考核的记录、员工个人填写的福利问卷、员工平时意见的收集以及工会代表员工的请求等。

五、确定员工福利宗旨

员工的福利计划应该设立特定的宗旨和目标。

每个企业的福利宗旨各不相同,但要求是相似的。主要包括:

第一,必须符合企业长远目标。

第二,满足一般员工的需求。

第三,符合企业的薪酬政策。

第四,要考虑到员工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

第五,能对大部分员工起激励作用。

第六,企业能支付得起。

第七,符合国家法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