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进时进,当退时退,这个道理谁都懂,长期处于领导岗位的人更无不深知这个道理。但是,为什么仍有许多人因为进退不当而栽跟头呢?主要在于时机的把握———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才能把握最佳的进退时机。
1.在细微处把握进退的时机
领导者所处的位置本来就很敏感,也并非每天处理的都是看起来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其实,往往是在事的一些细微处,体现出进退时机的把握能力,体现出领导智慧的妙用。
在使用和对待小人的问题上,进退之间,北宋宰相王旦做得恰到好处。
人的优点与缺点之大小多少实在有着极大的差别。君子具大德有小过因而可谅可用,相反,小人则是缺大德因而不可信、不可用而必须提防之压制之。
宋真宗想拜王钦若为相,王旦制止说:“王钦若受陛下赏识提拔,地位与待遇已相当优厚,我还是希望他能留在枢密使的位置上,这样,枢密府与相府之间也可以保持平衡。我朝从太祖开国以来,还没有任用南方人当宰相的先例,虽然古人说惟才是举,但也必须是真正的贤才才可以破例提拔。我身为宰相,不敢压抑贤才,但不同意王钦若当宰相,这是公众的意见。”由于王旦反对,真宗便暂时放弃了自己的想法。直到王旦去世后,王钦若才被放手使用,因此,王钦若逢人便说:“是王旦使我当宰相的时间延迟了十年!”当初,王钦若与陈尧佐、马知节同在枢密院任职,因为汇报工作,当着皇帝的面发生了争吵。真宗把王旦叫来处理纠纷时,王钦若还在大骂不已。马知节哭着说:“我愿与王钦若一起到御史府对质,请求公正评判。”王旦怒叱王钦若退下,才平息了这场纷争。事情发生后,真宗非常愤怒,立即下令要将王钦若三人投入监狱。王旦严肃地说:“王钦若等人多年来一直凭借着陛下的特殊宠爱,所以才敢如此肆无忌惮。陛下要责罚他们,也应当选择公开正式的场合。今天,您暂且回宫休息,明天我再来领取圣旨。”
真宗召见王旦,问他是否安排了处罚王钦若的事情。王旦回答:
“王钦若等人理当处罚,但不知陛下要冠以什么样的罪名?”真宗说:“判他们忿争无礼的罪名。”
王旦说:“陛下治理着天下,却用忿争无礼的罪名将大臣入狱,如果这件事传到国外,恐怕会因处罚失当而损害您的威信。”真宗问:“你说该怎么办呢?”王旦说:“应该通过中书省传达您的旨意,把王钦若叫来宣布陛下对他们宽大为怀的态度,同时对他们予以警告。等过一段时间,再将他们罢免也为时不晚。”真宗同意了王旦的处理办法,并说:“如果不是您说了话,我真是难以容忍他们这样放肆。”一个多月后,王钦若等人都受到了免职的处分。
王旦作为皇帝使者负责修理兖州景灵宫,太监周怀政与他一起同行。有一次,周怀政趁便请求与王旦相见,王旦却一定等随从的人都来到后,才穿着官服在大庭广众下与他见面,说完了正事就立即告别。后来,周怀政因为策划政变而被杀,众人才知道王旦识人之准与深谋远虑。另一名太监刘承规因为忠厚老实受到真宗的喜爱,在他将要病死的时候,请求皇帝能封他做节度使。皇帝对王旦说:“如果不答应他,刘承规会死不瞑目的。”王旦却执意不批准,并说:“如果今后有人临死前请求封为枢密使,难道也要答应他吗?”刘承规的遗愿终于没有实现。而且自此以后,北宋的太监们没有一个人做官到枢密使这一级别的。
今天看来,王旦并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也算不上千古留名,但他在处理日常事务中能够时时处处以知人为先,又能有理、有利、有节地具体安排每件事的处理方案,把事情做得既符合公忠体国之道又稳妥有条理,从中可以看出王旦的水平。对我们来讲,也极富有借鉴意义。
2.进退之要在于随机应变
进与退并无一定之规,关键在于随机应变,但也恰恰是情难料、机难辨,眼拙的领导者往往只见其一、未见其二,行动起来自然进退失措;眼明的领导者则能察机变、谋攻守、明进退。
汉朝末年,贾诩曾经在董卓手下任职,贾诩是个很有谋略的人,后来董卓被刺杀,他就投奔到张绣队伍中出谋划策,但没有受到重视。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征讨驻守在南阳的张绣,还没有取胜,忽然得知袁绍将乘虚攻打曹军的大本营许都,曹操只得收兵撤退。张绣一看曹操撤退,立即决定追击。
贾诩劝阻说:“你不要去追击曹操,否则会吃大亏的。”张绣认为敌人已经退却,哪里有不追赶的道理?他不听劝告,联合刘表的队伍一同追击曹操的军队。大约追赶了十多里路,追上曹军断后的部队,结果曹操的士兵奋勇应战,张绣、刘表大败而归。张绣倒是能够承认错误,他惭愧地对贾诩说:“还是你说得对啊!我的力量确实比不过曹操,所以不能取胜,后悔没有听你的话。”这时贾诩却说:“现在你应该赶快掉过头去追杀曹操,肯定会打一个大胜仗!”张绣、刘表惊魂未定,哪里还敢去迫,不解地问:“今天我们刚刚打了败仗,怎么能够再去追赶曹兵呢?”贾诩胸有成竹地说:“情况已发生变化,与以前不同了,你们只管追去,越快越好,如果不胜,我拿脑袋担保!”
刘表不相信贾诩的话,坚决不愿再出兵。张绣虽有疑虑,还是相信了他的话,重新整顿了败兵残将,再回去追赶曹军。这一次,两军接触,厮杀一阵,果然曹军越战越弱,抵挡不住,一路丢下许多车马粮草,慌忙逃走了。张绣缴获了大批战利品,挽回了以前的损失。
张绣急切地问贾诩道:“第一次我用精兵去追曹操的退军,你说追不得;第二次你却劝我用败兵去追击取胜的曹兵,反而能取胜。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贾诩解释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啊!曹操是个非常懂得用兵的人,他一定不会不作防备就随便退却的。你虽然很善于用兵,但还是不如曹操力量强大。曹操退却时,必定会作好防追击的准备,我估计他会亲自率精兵断后。你去追他,当然要吃亏了。曹操打败了你,为什么却急急忙忙撤退呢?我猜想很可能是有人进攻许都,或是朝廷内部出了问题。你第一次追击,他已将你打败,他就放心了,他自己一定亲率主力军队先走了。即使留下断后的部队,也不会是什么有战斗力的部队了,不是你的对手。你第二次是出其不意地追击他们,你想,这怎么能不打胜仗呢?”
张绣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连连称赞:“高明!高明!”从此以后,对贾诩就非常重视了。
《草庐经略》上说:“虚实在我,贵我能误敌。”兵法上有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谋略。然而,这都没有一定之规,关键要看个人的识量和悟性。兵者,“诡道”也,所谓“诡”和“谲”之类的词语,在兵家那里是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的,而这类词的意思无非就是一个,那就是变化。谁能变化得宜,谁就会取得胜利。在军事上,与其说是斗勇,勿宁说是斗智。而智,就是变化。
老子曾经说过:“反者,道之动也。”在这里,我们不妨把这句话理解成一反常规的做法往往正是事物的运行之道的体现。如果把话讲得再通俗一点,就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墨守成规。成规的尽头就是反常。下面的这个战例就是一反常规的成功例子。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浙江出现了一伙以裘甫为首的盗贼,屡次击败前来镇压的官军。浙东地区山林海岛中亡命之徒就纷纷云集于裘甫的麾下,其部众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二万余人,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聚积资财粮草,雇请优良的工匠,锻造军用器械,声势震动中原。
浙东观察使郑祗德几次派兵镇压,全为裘甫所败,于是向朝廷上表告急。朝廷知郑祗德不能胜任,也正在议论选派武将去代替他。
在人选问题上,大家争论不休。宰相夏侯孜说:“浙东地方有山有海,阻拦通路,只可以用计谋攻取,难以用强力夺取。朝中武将没有智谋,只有前安南都护王式,虽然是儒家文士的儿子,当地华人夷人却都归服于他,其威名远近皆知,可以任用他往浙东征讨裘甫。”诸位宰相都认为夏侯孜说得有理。于是唐懿宗任命王式为浙东观察使,替换郑祗德。
王式入朝问对,懿宗问王式有关讨伐裘甫贼军的方略。王式回答说:“只要多派军队,贼军很快可以攻破。”
有个宦官说:“大量调发军队,所花的军费太大,并非良策。”正式说:“多调发军队,将贼军迅速消灭,所用的军费反而可以节省。若少调发军队,不能战胜贼军,或者是将战事拖延几年几月,贼军的势力日益壮大,江淮之间的群盗就将蜂起响应。现在国家的财政用度几乎全部仰仗于江淮地区,如果这一地区被叛乱的贼众阻挠,使财富输送之路不通,就会使上自九庙,下及北门十军,都没有办法保证供给,那样耗费的费用岂可胜计?”宦官无言以对。唐懿宗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颁下诏书,调忠武、义成、淮南诸道军队交给王式指挥。
王式进入浙东观察使治所越州,便开始重新修订军令、军纪。经过王式的整治,无人再敢以军饷用度不足、患病卧床为由不愿出战了,要求先升官再出战的人也不敢再说活了由于当时裘甫的势力很大,人们都很惧怕他,所以有很多人通敌。王式还了解到,裘甫派间谍潜入越州,越州军府官吏竟收藏他们,甚至为他们提供饮食。州府中的许多文武官吏也暗中与裘甫军通款,以求城破之日,能免死并保全妻子儿女。州府中的秘密和暗语,裘甫军全都从他们那里得知。王式暗中查明,把主要的通敌将吏逮捕处斩,并申明了纪律,严格门禁法规,规定没有经过严格检查的人不得出入。夜里安排周密的警戒,这样一来,裘甫无法再探听官军的虚实。
然后,王式命令越州所属诸县打开仓库储粮,用以赈济贫苦乏食的百姓,有人提出疑问说:“裘甫贼寇还未消灭,军粮正急于要用,不可散发。”王式说:“这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还有人请求建烽火台,用来警报贼寇的来犯,以及报告来犯贼寇。王式只是笑了一笑,而不予答应。
众将士不知王式妙计何出,有人甚至怀疑王式会不会用兵。
王式又挑选出懦弱的士兵,让他们骑上强健的战马、配以很少的武器,作为侦察骑兵。部下众人都感到十分奇怪,但也不敢多问。
官军在王式的指挥下,几次与裘甫军交锋,大败贼军,最后裘甫被围困在剡县城中。贼军城中无粮,水源被断绝,裘甫被迫出城投降。
在庆功会上,王式与大家痛饮。诸镇将领对王式指挥作战的奥秘仍不理解。有人问:“您刚到越州赴任时,军粮正紧张,而您却将官府仓库的屯粮散发给百姓,赈救贫困乏粮者,其中用意是什么?”王式解释说:“这个道理十分简单,裘甫贼众聚谷米引诱饥饿的人民,我分发粮食,饥民就不会被裘引诱入伙为盗。况且诸县守兵极少,如果不分粮食给民众,裘甫贼军赶到,官府的谷米正好成为贼寇的资粮,为盗贼所用,岂不是一举而二失?”
诸将又问道:“您不设置烽火台,这又是为什么?”
王式说:“设锋火台不过是为了求取救兵,我手下的军队都已安排了任务,全都开拔,越州城中没有军队可用作援兵,设置烽火台不过是徒费功劳,惊扰士民,使我军自乱溃散而已。”
诸将又问:“您派懦弱的士兵充当侦察兵,而且给他们配以很少的武器,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王式笑着说:“如果侦察兵选派勇武敢斗的士兵,并配给利器,遇到敌人就可能会不自量力上前搏斗,如果都战死了,就没有人回来报告,我们就不知道贼军的到来,这样的侦察兵有什么用呢?”
众部将听完后,都十分佩服王式有谋略。
善以智慧取胜的领导者既没有无缘无故的进,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退。正是对于进与退的巧妙把握,让他们能变被动为主动。
3.以人之常情上的进退作为衡量领导者的标准人之常情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所必须遵循的生活规则,如果违背了人之常情,就是矫情作伪。因此,考察一个领导者的进退之道,有时候看看他对待人之常情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个差不多。在中国历史上,有关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吴起为了取得鲁君的信任,做鲁国的将军,竟然杀了自己的妻子,仅仅因为他的妻子是齐国人。但他不仅没有得到鲁国人的信任,反而受到鲁人的谴责。
乐羊子任魏国将军,在讨伐中山国时,他为了表示自己对魏文侯的忠诚,当着中山使者的面,吃掉了自己在中山国任职的儿子的肉。魏文侯虽对其功劳给予了奖赏,但从此以后就不再信任他,罢免了他的兵权。
明朝天顺年间,都指挥马良受到皇帝的宠爱。马良的妻子死了,皇帝去安慰他,正碰到他已经好几天不出家门。皇帝问其原因,左右的人说:“马良正在办喜事,娶了新妻子呢!”皇帝听了,十分不高兴,他说:“这个家伙对妻子如此薄情,怎么会忠诚于我呢?”于是就把马良招来用木杖打了一顿,从此以后疏远了他。
明朝的宣德年间,金吾卫指挥使傅广阉割了自己,然后傅广请求到宫中当太监。皇上听了以后,非常奇怪地问:“傅广已经是三品大官了,他还想做什么?残害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想再升官吗?”于是命司法部门问他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