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这些君王有识人之明,没有遭受他们的祸患。有人就不是这样了,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管仲对待齐桓公的几个宠臣的态度和评论,而齐桓公没有听他的话,最后就死在他们的手里。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由于有贤相管仲的辅佐而称霸中原,所以齐桓公对他十分尊重。后来管仲病危时,齐桓公看望他,并请教说:
“仲父病了,请问您有什么事要嘱咐我吗?”
管仲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就对齐桓公说:“我希望你离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这伙人远一些,千万不要接近他们。”
齐桓公听了他这“临终遗言”,十分不理解地说:“易牙煮了自己的儿子的肉来孝敬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他的儿子。难道这还不值得信任吗?”管仲说:“人没有不爱自己儿子的,如果他对儿子很残忍,对自己的主人怎么能好?”
齐桓公接着说:“竖刁阉割自己来侍奉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自己的身体,难道还能怀疑他吗?”管仲说:“人没有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的,狠心毁坏自己身体的人,对君主怎么能好?”
齐桓公又说:“常之巫能断定人的死期,能治疗我的顽固病症,难道不能相信他吗?”管仲说:“死生由命,顽症是身体上的毛病,不去掌握自己的命数,守住自己的根本,却依靠常之巫来维系自己的健康,人就因此而为所欲为了!”
齐桓公说:“卫公子启方,侍奉我已十五年了,为了我,父亲死了他都没去奔丧,说明他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还不应该信任吗?”管仲说:“人最亲的莫过于父母,他对父母尚且如此无情,又何况对其他人呢!”
齐桓公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说:“好,一切照您的话办。”
管仲死后,齐桓公驱逐了这四个人。但四人走后,齐桓公食不甘味,夜不酣寝,没有心思治理朝廷,同时旧病也犯了,宫廷上十分骚乱。过了三年,桓公说:“仲父的话太过分了吧!此四人有益而无害于国。”于是又把他们召回朝廷。
次年,桓公病了,常之巫利用自己的巫术造谣说:“桓公将在某日死去。”易牙、竖刁、常之巫勾结起来作乱,他们把桓公的宫门堵塞住,不准任何人进去,在宫外筑起三丈高的墙,断绝他的饮食,准备把他活活饿死。
齐桓公临死时流着泪说:“唉!我今天得到了这样的下场,怨我糊涂,没有听仲父的话。仲父实在是圣人,圣人的眼光是很远的啊!”
通过人之常情来考察领导者是十分有效的。这里面的道理就不用多说了。问题是有些时候人们的矫情作伪得到了鼓励,什么儿子揭发老子,妻子反对丈夫,似乎只有这样才是“忠”,结果是培养了一些只有斗争性而少有人性的人,这样的领导者必然难堪大任。
4.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则无事不成
进退相宜的全面表述是“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即见到有胜利把握的适宜机会就进攻,碰到危难知道难以取胜就退走。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晋书·钟雅传》亦云:“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
公元1219年,金军大举向南进攻。山东红袄抗金军首领李全统领抗金义军,抗击南犯金军。12月,一场大雨雪后,淮河结冰,李全想乘封冻之机,出击泗洲,夺取泗洲城。于是,亲自率领3000精兵,深夜过淮河,潜向泗洲东城,当其挥师踏城濠之冰逼进城下时,突然城上燃起了数百支火把,并且听到金军守将的叫骂声。李全知道城中已经有了准备,攻城难以奏效,便知难而退,引军而还。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还表现在对手下人的使用上。东晋时期前秦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王猛,虽长期居于高位,权倾朝野,但其肚量过人,善于通权达变,驾驭属下。他在率军与燕主帅慕容评在决战前夕,曾派遣将军徐成前往燕军阵前侦察敌情,规定中午返回,然而徐成到黄昏时分才归来,且讲不出正当理由,王猛大怒,要按照军法将其处斩。大将邓羌为徐成求情,王猛坚持不答应。邓羌回到自己的营内,纠集手下人马要进攻王猛。王猛问其原因,仍为徐成之事。于是,王猛赦免了徐成,还称谓邓羌义而有勇。战斗开始以后,王猛望着对面漫山遍野的敌兵,对邓羌说:“今天这场战斗,非将军不能破敌取胜,请将军努力。”不料在此紧急关头,邓羌又讨价还价,要王猛答应他一个司隶校尉的职务,并以罢战相要挟。于是,王猛被迫答应了他的要求。邓羌乐得从床上跳起来,捧起酒坛大喝一顿,然后跃马横枪,与部将张蚝、徐成等人一起直扑敌阵,四进四出,旁若无人,夺旗斩将,杀敌无数。后人曾经这样评论此事:邓羌身为大将,徇私求情,扰乱军法;带领士兵欲攻主帅,目无上级;临战之时欲求要职,等于要挟国君。有此三条,罪该杀头,何况王猛一贯以执法如山闻名于世。然而,对于邓羌的这些错误,王猛全部容忍退让,他之所以能容忍邓羌之所短,调动邓羌之所长,完全是从国家的根本利益这个大局着眼,从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通权达变,在关键时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曰:“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见到适宜的时机就前进,遇到危难或不便就后退,此乃圣人之术。因此,人们在有利条件下,则须抓紧时机,以求迅速发展;而遇到难处,则又须审时度势,宜退则退。
《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衡量自己的德行如何,以决定自己所处的地位;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以选择自己采取的行动。在日常生活中,领导者通过与各种人的交往,来衡量自己的品德操行能不能从善拒恶,从而决定对人的亲疏;而在处理难易不等的各种事情时,又应先估计一下自己的力量是不是能胜任,然后制定好进退取舍的办事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进退相宜,应变自如。
5.从对方的漏洞里找到进与退的机会
领导者与对手周旋,最忌不知轻重缓急,或自不量力贸然出击,或畏敌如虎俯首称臣。其实,再强大的对手也有弱点、有漏洞。进退之时瞄准这些弱点和漏洞作文章,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北宋乾兴元年,真宗病死,仁宗继位,因年幼,刘太后垂帘听政。大臣丁谓、冯拯、曹利用在刘太后册立为后以及垂帘听政的前前后后,极尽巴结之能事,所以很得到刘太后的欢心,都升官高任了。这三人在太后面前连进谗言,将李迪、寇准等忠臣贬出京城,此时奸佞当道,好人无辜受罪。尤其是丁谓独揽大权、骄横无比。老百姓编出了四句俚语:“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丁谓)。欲使天下好,不如召寇老。”
面对丁谓把持朝政的局面,很多忠直不阿的大臣尽管不愿与丁谓同流合污,但也奈何不了丁谓。而大臣王曾对丁谓更是服服帖帖,什么事都听从丁谓,从来也没有顶撞过丁谓。
这时,真宗的陵寝还没有建成,刘太后便命丁谓兼山陵使,雷允恭为都监。雷允恭与判司天监(掌观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的官员)邢中和前往预定地点勘察陵址,邢中和对雷允恭说:“山陵上百步,即是佳穴,按古法看,选用此地为穴位,可以繁衍子孙,造福后代,只是恐怕下面有岩石和水。”
雷允恭说道:“先帝子女不多,若今后代子孙多起来,移筑陵寝又有何妨?”
邢中和犯难地说:“山陵事关重大,重新勘察,必然要花费很多时间,还有七天就到下葬的期限了,搞不好,就来不及了,这可如何是好?”
雷允恭劝说道:“你不要多虑,只管督工改造,我现在就去请示太后。”
雷允恭当日去禀告刘太后,请求改穿陵穴。刘太后说:“陵寝干系甚大,不应无端更改。”
雷允恭劝道:“改穿陵穴,使先帝多子多孙,难道不是好事吗?”
太后迟疑了半晌,回答说:“你去与山陵使商议此事吧,看能否改筑?”
这样,雷允恭就去请示山陵使丁谓,丁谓没说什么,雷允恭再去请求太后,太后便答应了。于是监工使夏守思,领着数万工匠,改穿穴道。掘土数尺,即见乱石层叠,大小不一。好容易除掉乱石,忽然间,涌出一泓清水,片刻就变成了小池,工匠们看到这种情况,都议论纷纷,夏守思也惊惧得很,不敢再令动工,当下派内使毛昌达向太后禀报。
刘太后得报后,就责问雷允恭,并提到丁谓。丁谓对雷允恭百般袒护,并请求另派大臣去察看。王曾毛遂自荐,自愿前往。
不到三天,王曾就回到京城,这时已是傍晚了,王曾请求拜见太后,且请求太后令身边人退下,单独谈话。太后当即把王曾召到宫内。王曾密奏道:“臣奉旨按察陵寝,陵寝万万不能改移!丁谓包藏祸心,暗中勾结雷允恭,擅自移改皇陵,将陵穴置于绝地。”
太后闻听此言,禁不住大怒道:“先帝待丁谓有恩,我待丁谓亦不薄,谁知丁谓却如此昧良心,以怨报德,”当即呵令左右道:“快传冯拯进来!”
不一会儿,冯拯就进来了,太后严厉地对冯拯说道:“可恨丁谓,负恩构祸,若不将他加刑,是没有国法了。雷允恭外结大臣,更属不法,你速发卫士拿下丁、雷,按律治罪!”
冯拯一听,吓得目瞪口呆,不能回答。太后又说道:“你是丁谓同党吗?”
冯拯忙免冠叩首道:“臣怎么敢袒护丁谓呢?只是皇帝初承大统,就下令诛杀大臣,恐使天下臣民惊骇不已。还请太后宽容。”
太后听后便下令先将雷允恭处死,以后再处惩丁谓。
不久,太后下谕将丁谓降为太子少保(东宫官名,无实职掌,属寄禄官。),贬到西京洛阳。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王曾乘机抓住丁谓的过错,上奏太后,整倒了骄横害人的丁谓。当对方如日中天时先附顺其意,不至于让自己成为下一个打击对象,同时睁大眼睛观察其作为,等待他出现漏洞的机会。当漏洞一旦出现,就像狼发现羊一样扑上去,让他再无翻身的机会。王曾对这一步步的进退把握可谓拿捏得恰到好处。
6.想办法杜绝进退之后的后遗症
有的事情看起来是明摆着的事,放心地进、大胆地退即可。实际上并非如此,领导者如果看不清藏在表象背后的变招,在草率的进退之后只能独自承受诸多后遗症的折磨。所以,当你被想当然的思维习惯所左右时,不妨告诫自己再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
北宋刘太后垂帘听政十一年后,仁宗才临朝亲政。他的政策和他父亲一年,对外采取守势,十分软弱。
宋太宗时候,占据夏州(今陕甘一带)的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接受辽朝封号,称夏国王。李继迁死后,他的儿子李德明继位,与宋朝修好。公元1038年,德明的儿子元昊建都兴州,自己称帝,国号大夏,又开始向宋朝侵扰。
宝元三年(104O年)元昊率西夏兵侵犯延州,鹿、延副总管刘平、石元孙从庆州火速赶来支援,担任监军的宦官黄德和,巡检万俟政、郭遵等,也率兵赶来,数路人马合成一处,打得西夏军队连连后退。
到了傍晚,忽然来了数千名西夏骑兵,向宋军发起了攻击,宋军没有防备,因而稍微往后退却。黄德和在后面,望见前面有所退却,就率先逃命。刘平见此,忙派儿子去追赶黄德和,要求黄德和不要退却,与他们合力拒敌,但黄德和不听,顾自个儿逃命,万俟政、郭遵等见黄德和逃走,也先后跑了。只留下刘平、石元孙与西夏军队苦战,因寡不敌众,刘平、石元孙均兵败身亡。
消息传来,朝中文武大臣纷纷上书给仁宗,他们一致认为这次战败在于黄德和畏惧退缩,因此,朝廷应对临阵脱逃者严加处罚。
仁宗接下奏本后,立即命殿中侍御史文彦博去办理。文彦博为人正直无私,一经审讯,就把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最后,黄德和被处以腰斩。
朝中有的大臣见黄德和被腰斩,就乘机提出必须不再让宦官担任各军中的监军一职。
仁宗把宰相吕夷简找来,征询他的意见。
吕夷简心里早就反对宦官去担任监军一职,但要他明白地表示废除宦官担任监军职务,他又不愿意,因为他不想得罪那批宦官,于是,他回答说:“皇上不必将他们罢免,只要再选派忠谨厚道的人去担任就行了。”
仁宗听后就说道:“那就由爱卿去挑选人员好了。”
吕夷简连忙回答说:“臣身为宰相,不该与太监们有私人交往,臣又怎么能够了解他们的情况呀。请皇上下诏命主管太监的都知、押班去挑选吧,他们对人员的各方面情况都了如指掌。不过选派的监军如果有不称职的,都知、押班等人与失职监军同罪。”
仁宗同意了吕夷简的意见,责令都知、押班立即办理此事。
担任监军一职,历来有不少油水可捞,因此,太监们都愿意外出担任监军。但现在黄德和被处死,太监们已经心中有所害怕,现在如果选派的人失职,都知、押班要被同样治罪,自然都知、押班心中更加害怕,谁还敢再揽这项差事呢?
于是,诏命下达的第二天,都知、押班都前来叩求仁宗不要再让宦官担任军中的监军了。很快,各军中的监军都不再由太监担任了。坚决地把误事的太监处死,进,可谓雷厉风行;明明可以直接提出主张,却故意后退一步让他自己说出来,退,可谓老谋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