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智慧进退之法
3460700000033

第33章 佯退实进: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4)

借陪葬之名杀戮诸多大臣,臣属们十分震惊,但事先谁也没料到皇后这一手,而且她说的又是振振有词,在盛行相信鬼神的契丹氏族,此举还似乎合情合理,所以尽管人人都知道皇后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又不知如何是好,不管是即将被处死者还是不在杀害之列的人,一时竟瞠目结舌,呆若木鸡,不知所措,只好乖乖就范。当要杀一个叫赵思温的人的时候,他却大叫一声:“皇后且慢,臣有奏!”述律平听他一叫,不知何意,心想反正快要成刀下鬼了,有什么话就让他说出来也无妨,便问道:“你有什么事要面奏,快快说出。”

赵思温整整衣冠,不慌不忙地走到皇后面前对她说:“臣等在天皇生前侍奉于他鞍前马后,受他重恩,今日皇后懿旨,前出九泉之下,侍泰皇上尽人臣之礼,是理所当然,我等决无微辞。只是天皇生前,皇后与他不但是恩爱夫妻,而且皇后一生在马上与天皇帝南征北战,东拼西杀,同履艰辛,共创基业,这是天下共知的事实,论与皇帝最亲最近,莫过于皇后你了。我等外戚之臣,尚且感恩戴德,甘愿于地下侍奉皇上,以报知遇之恩,皇后你这最亲最近的人为什么不能亲去侍奉皇帝?”

这一段话说得皇后脸色时白时红,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在场的人无不佩服赵思温聪明机智,据理而争,便都以目视皇后,看她如何对答。皇后心里恨透了这个赵思温,但他的话句句在理,不好当面训斥。她一面转着眼珠,一面寻思着对策。沉默了一会儿,只见她掩面大哭,那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扑扑簌簌落了下来,边哭边说:“赵爱卿说得有理,我难道不愿意从皇帝于地下以尽夫妻之份,人臣之礼吗?只是皇帝新逝,政事维艰,天皇帝一生征杀,好不容易创下了这份基业,我若扔下基业不顾,去侍奉皇上,天皇帝九泉之下也肯定会埋怨我的。如今我纵有心去侍奉皇上,可是军国大事丢不下啊!”

说到这里,她暗自一咬牙,猛地从身边侍卫身上抽出佩刀把自己的左腕剁下来———顿时血溅袍襟。她忍着剧痛说道:“请把我的断腕,置于皇上梓宫之中,权当我以身殉葬吧。”众臣下先是见皇后声泪俱下的诉述,已是吃惊她的机巧权变之功,现又为皇后突然举刀断腕的举动所震惊折服,尽管心里忿忿不平皇后诛杀诸多大臣,一时也无话可说了。侍臣们一边收拾皇后断落的手腕,一边忙着为皇后包扎,闹腾了一阵之后,草草给天皇帝下了葬。

以腕代首殉夫的计谋平息众怒,摆脱了窘境,此举的动机令人不敢恭维,但她这种临危不惊,敢于付出令人瞠目的代价制胜的本事又不能不令人叹服。因为毕竟,她换来了的是超倍的补偿。

10.在大事小事上都要表现出控制力

这里所说的控制力并不是君临天下的绝对权威,而是指要进退有据,在大事小事上都要踩着进退的步点起舞,这样无论顺境逆境,控制了进退,也就控制了局面。

“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政治家成大事的一条谋术。清朝的创始者努尔哈赤虽是满族人,但他对汉族文化十分精通,也深谙此理。在他初起兵之时,力弱兵单,不能死打硬拼,为保存力量,以图日后大业,忍耐就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努尔哈赤也是这样做的。

公元1574年(万历二年),15岁的努尔哈赤带领他的10岁的弟弟,因不堪忍受继母的虐待,离家出走,寄居在外祖父王杲门下。而王杲与明兵作对,扰边作乱,成为明军剿拿的对象。这一年,明边军总兵李成梁率军攻破王杲寨时,努尔哈赤兄弟正在王杲家中,双双被俘。努尔哈赤一看,大事不好,他见机行事,双膝一并,“扑通”一下跪在李成梁的马首之前,声泪俱下,恳求李成梁赐他一死,其情殷殷,其声悲切,此招果然见效。成梁见其兄弟两人乖敏可怜,赦其不死,收在帐下,充作幼丁。而王杲则被处死。自此后,每有征战,努尔哈赤勇敢冲杀,奋勇向前,屡立战功,颇受李成梁赏识。李成梁后来提升努尔哈赤作自己的随从侍卫,他们俩,关系密切,形影相随,“谊同父子”。

努尔哈赤的长远政治抱负决定他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是有目的的。他与总兵李成梁,虽然“谊同父子”,对李态度“甚恭”,小心侍候,耐心服侍。但却是心有韬略,早有自己的打算,决不会因李成梁的器重而改变。

果然,约在公元1577年(万历五年)前后,年轻力壮的努尔哈赤带着几年来积累的丰富军事经验,带着满腹的文韬武略,与他弟弟一起,偷偷离开了李成梁,去开创自己的宏伟事业。

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5月,努尔哈赤以父祖遗甲13副起兵。然而,当时形势不容乐观:由于父祖全部遗产、乃至外祖父王杲的全部敕书都归于努尔哈赤,引起建州人的敌意,努尔哈赤在各女真部中相当孤立,连六祖子孙,即努尔哈赤的远亲也阴谋反对他,甚至暗中串连,对天盟誓要杀掉努尔哈赤。

一天,一刺客乘夜色溜到努尔哈赤家宅附近窥视,要寻找偷袭的机会。努尔哈赤得知对手的阴谋,警惕性特高,听到院内有响动,就身佩短刀,手持弓箭,告诉妻子说:“你先出去,假装上厕所。”他隐随妻子之后,到烟筒影下埋伏起来。这天是阴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夜空,照出刺客已经接近了烟筒。说时迟,那时快,努尔哈赤从烟筒后跃出,以刀背向刺客猛击过去。刺客未察觉,便应声倒地了。努尔哈赤命令家人上前捆绑。家人说,何必费事,干脆一刀杀了了事。努尔哈赤却不想这么干,他认为:这刺客非同一般,后边必有人指使,杀了他易如反掌,但必然会给人口实。如果他的主人借故兴兵,我这里人少兵弱,难于抵御。于是,努尔哈赤决意不杀,就佯装不知刺客的来意,指其面说:“你必是来偷牛的吧,刺客听了这话,大为宽心,立即回答说:“是偷牛的,没有其他意图。”家人不知主人的想法,指着刺客争辩道:“你明明是来杀我主人的,还谎说是偷牛的。”努尔哈赤故意解释说:“他确实是偷牛的,谅他也不会有别的意思,放他走吧!”

一件小事,可看出努尔哈赤对进退之术运用烂熟。确实,作为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政治家、军事家、乃至野心家都熟知此道。

11.领导者要有不到火候不揭锅的城府

火候不到硬揭锅,揭开的只能是一锅夹生饭。但是火候的把握对于厨师是考验厨技的关键,对于领导者也是考验进退水准的关键。“缓称王”作为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大战略的最后一个环节,实际上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朱升提出“缓称王”时,主要的几路起义军和较大的诸侯割据势力中,除四川明玉珍、浙东方国珍外,其余的领袖皆已称王、称帝。最早的徐寿辉,在彭茔玉等人的拥立下,于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称帝,国号天完。张士诚于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刘福通因韩山童被害,韩林儿下落不明之故,起兵数年未立“天子”,到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徐寿辉被部下陈友谅所杀,陈友谅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四川明玉珍闻讯,也自立为陇蜀王,一时间,九州大地,“王”、“帝”俯拾皆是。

此时只有朱元璋依然十分冷静。他明白“谁笑在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这个道理。所以,他坚定地采纳“缓称王”的建议。朱元璋成为一路起义军的领袖,始终不为“王”、“帝”所动,直到元至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才称为吴王。至于称帝,那已是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的事情了。此时,天下局势已明朗,也就是说,朱元璋即便不称帝,也快是事实上的“帝”了。”

与其他各路起义军迫不及待地称王的做法相比较,朱元璋的“缓称王”之战略不可谓不高明。“缓称王”的根本目的,乃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独立反元的政治色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元朝对自己的关注程度,避免或大大减少过早与元军主力和强劲诸侯军队决战的可能。这样一来,朱元璋就更有利地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从而求得稳步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