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智慧进退之法
3460700000039

第39章 不进不退:以糊涂之道守住求进的门户(1)

进无常法、退无常形。进,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退,也未必要显山露水。就像金庸的武侠人物,剑法练到化境,可以树枝为剑,也可以手指为剑,也就是以无剑为剑。领导者讲进退,大可不必将进退之形全都着于形迹,有时糊糊涂涂、不进不退,反倒是进退的真义所在。

1.静观其变是应变的良方

当局势有变,不管进与退,盲目的行动都可能导致消极的后果,这时静观其变才是应变的良方。古人所说的隔岸观火正是对这一策略的妙用。

隔岸观火的字面意思是,对岸失火,隔着河观望。引申意是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加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或指因为同自己没有切身利益关系,因而不去管它。然而,从发展的眼光看,彼岸失火也可能给此岸带来些许影响,有时可能发生重大的利害关系。因此,当对岸失火时,不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应隔岸静观火势走向,这才不失为一种高明的领导决策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说,隔岸观火也就是一种“坐山观虎斗”策略。

“坐山观虎斗”一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二》:“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虎伤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在多元化的竞争较量过程中,遇到两强争斗,而双方又同属自己的竞争对手,则不妨采取“隔岸观火”或“坐山观虎斗”的策略,待到双方两败俱伤或一胜一伤之际,再分而治之,将其逐一击败。这样,往往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巨大的成功。

隔岸观火作为敌战计,许多政治家、军事家运用这一计谋,争取和获得政治或军事上的主动权。《三十六计》这样解释: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内部反目为仇,势必自行灭亡。我方应根据敌人的变动作好准备,以柔顺的手段坐等愉快的结果。《三国演义》记述了曹操在平定河北时,两次使用“隔岸观火”之谋,以小的代价换取到大的胜利。第一次是在袁绍得病身亡后,曹军以破竹之势攻占了黎阳,很快便兵临冀州城下。袁尚、袁谭、袁熙、高干等人带领四路人马合力死守,曹操连日攻打不下。谋士郭嘉献计说:“袁绍废长立幼,而尚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树自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曹操听从了郭嘉的计谋。果然,曹操一撤军,长子袁谭为夺继承权,同袁尚大动干戈,互相残杀起来。袁谭打不过袁尚,便派人向曹操求援,曹操乘机出兵北进,杀死了袁谭,打败了袁尚和袁熙,很快占领了河北。

第二次是平定河北之后,当时袁氏兄弟逃往辽东投奔了公孙康。夏侯忄享等人对曹操进言:“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宾服,今袁熙、袁尚又往投之,必为后患。不如乘其未动,速往征之,辽东可得也。”曹操却笑着说:“不烦诸公虎威。数日之后,公孙康自送二袁之首至矣。”诸将当时将信将疑。没过几天,公孙康果然派人将袁熙和袁尚的首级送来了,众将大惊,都佩服曹操料事如神。曹操大笑说:“这也是郭嘉献的隔岸观火之计。”原来,袁绍在世的时候,常有吞并辽东之心,公孙康对袁氏家族恨之入骨。这次袁氏二兄弟去投奔,公孙康存心想除掉他们,但又担心曹操引军攻打辽东,且想利用二人助一臂之力。当公孙康打听到“曹公兵屯易州,并无下辽东之意”时,便立即将袁氏二兄弟斩首。曹操兵不血刃便达到了目的。

隔岸观火或坐山观虎斗,其目的是收取渔翁之利。人们在阐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时,往往是强调与人竞争较量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作胶着僵持的对抗,以免双方同处于被动地位,使第三者插手渔利。其实,这个寓言从另一侧面反映出渔翁的高明。如果他分别去抓鹬捞蚌,可能一无所获。然而,他静待旁观,当鹬啄蚌的肉,被蚌用壳夹住嘴巴,两者争执不下时,方才下手,结果一起抓获,足见渔翁之精到之处。

2.不争而争才能后来居上

在一干人等争得不可开交之时,怎么做才是夺取目标的最佳办法?要知道你的实力再强大,在众人环伺之中也必碰个头破血流。而以糊涂之态面世的不争之法反倒更有可能让你后来居上。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三藩之乱初起,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很不稳定、康熙为巩固清朝政权,安定人心,采取一条重要措施,即改变清朝不立储君的习惯,学习汉人立储的做法,把他的第二个儿子胤秖立为皇太子。并向诸大臣宣告说:立皇太子是“垂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的大事。

刚立胤秖为太子时,他才一岁半,其他诸子大多数还没出生,皇室内部没有产生波动,到了康熙后半生,他的三十五个儿子、一个个长大成人,思想政治上也越来越成熟,许多人都眼红皇太子这顶桂冠,都希望皇太子早死,自己取而代之。为此相互之间视为竞争劲敌,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甚至各结党羽,在地下进行各种阴谋活动。作为皇太子的胤秖,也深知自己的地位是众弟兄梦寐以求的,为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希望的是让康熙帝早日归天,自己尽快登上皇帝的宝座,然后再收拾自己的弟兄们。为此,他与正黄旗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结成党羽,进行了抢班夺权的种种活动。这些活动被明察秋毫的康熙帝发现,康熙先下手杀了索额图。没想到此举刺激了胤秖,更加紧了抢班即位的步伐,不得已,康熙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废除胤秖的皇太子头衔。

没想到废除了胤秖的皇太子头衔,并没能使皇室内部的斗争平息下去,皇子们见太子已废,见有机可乘,争夺皇储的斗争更加白热化。诸皇子施展种种伎俩,探听康熙的意图,打发皇亲国戚到父皇处为自己评功摆好,搞得康熙“昼夜戒慎不宁”。没有办法,康熙在废掉太子后的第二年三月又复立胤秖为皇太子,好让诸皇子死了争夺太子的野心。

在皇太子废立过程中,诸皇子们表演的可谓淋漓尽致,使出浑身解数,不过得分最多、最成功的是皇四子胤。在诸皇子争储位中,基于自己替补无望,胤采用的是不争而争之策。

胤秖太子地位被废之后,胤没像其他众皇子一样,落井下石,而是采取维持旧太子地位的态度,对胤秖表示关切,仗义直陈,疏通皇帝和废太子的感情。

胤秖被废掉关押期间,胤积极为其代奏,陈述情况。康熙在宣布废胤秖的告天文书之前,将文书送给胤秖看,胤秖说:“我的皇太子是父皇给的,父皇要废就废,何必告天?”胤把这个话转奏给康熙,康熙则说做皇帝是受天之命,这样大事,怎能不告天,胤秖如此胡说,以后他的话不必奏了。胤将谕旨传达给胤秖,废太子又说:“父皇若说我别样的不是,事事都有,只弑逆的事,我实无此心,须代我奏明。”胤“以有旨意,严词拒绝了这一请求。这时,胤向胤”说,这件事关系重大,似乎应该代奏。胤恬完全赞成,说:“九阿哥说的对,即使我们因代奏得了不是,也该替他奏明。”但是胤“仍不答应,胤就下决心说:“你不奏,我就奏。”胤“只得同意代替废太子陈奏。康熙听了说:“你们奏得对。”就把胤秖脖子上的锁链拿掉了。对康熙身体,胤也最为关心体贴。康熙因胤秖不争气和诸子的争夺储位,既羞愧,又气愤,生了重病。只有胤和胤“二人前来力劝康熙就医,又请求由他们来择医护理。此举也深得康熙的好感。废了太子后,其他皇子大肆活动,其中夺嫡最力的是胤”。胤同胤“也保持着某种联系。骨子里他不愿意胤”得势,但行动上决不表现出来,表面上看他既不反对胤“当太子,也不支持,似乎是超然度之。”

对其他兄弟,胤也在皇帝面前频频上好话,或在需要时给以支持,康熙评价他是“为诸阿哥陈奏之事甚多”。当胤祺、胤衶、胤被封为贝子时,胤启奏道,都是一般兄弟,他们爵位低,愿意降低自己世爵,以提高他们,使兄弟们的地位相当。

在康熙众儿子为皇太子争夺的不可开交之时,胤似乎悠闲于没有明火执仗地参与其中,而且还替众兄弟仗义执言,这些都被康熙看在眼中,特传谕旨表彰:

前拘禁胤秖时,并无一人为之陈奏,惟四阿哥(胤洵)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秖保奏,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

胤在这场诸皇子争夺皇太子之争中,不显山、不露水,以不争之争的斗争策略取得了成功。一方面胤赢得了康熙的信任,抬高了自己的地位,密切了和皇父的私人感情。康熙一高兴,把离畅春园很近的园苑赐给了胤,这就是后世享有盛名的圆明园。康熙秋幸热河,建避暑山庄,将其近侧的狮子园也赏给胤。

另一方面,胤在争夺储位的诸皇子之争中,保持低姿态,给人一种自己实力不够,新太子轮不到自己的印象,这就使政敌不以他为意,不集中力量对付他,使他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势力。

结果是,康熙在病重之际,果真把权力交给了胤,胤后来居上,脱颖而出成为雍正皇帝。

不争不一定就是心里不想要,问题是决策者对于你来我往的争斗已厌烦之极,如果“不争”能够打动他,为什么不试试呢?

3.冷处理能带来热效应

有句词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意思是说应该争分夺秒,奋力拼搏,加快事物的发展进程。“只争朝夕”的精神,对于人们的事业和生活说来,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但是,生活就是富于戏剧色彩。它固然需要只争朝夕,但必要的时候也需要拖延时间。

一位名叫赵豫的人,是松江太守。他做太守有一个有趣的成例,一旦发现告状的人没什么急事,就说:“明天再来吧!”一开始,人们都觉好笑,因此有“松江太守明日来”的口头语。但后来人们发现,赵豫的做法是很有道理的,那些告状的人,刚来时,正在气头上,怒气冲冲,脸红脖子粗,可回去等待了一夜之后,怒气便消解了大半,有的甚至干脆再也没有来。

赵豫的拖延术,起到了消解怒气、稳定情绪的作用。人是理性的动物,同时,又有情感。就人的正常心理状态而言,感情是服从理性支配的。但在特殊的条件的作用下,诸如生理心理、外在刺激等,也可能使人大喜大怒,失去节制,做出无理性的、反常的、荒诞的事情。为使人在失去控制的时候。不致做出后悔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停止或拖延事情的进程,尽力不做事或少做事,让缓缓流动的时间减缓感情的冲动。最终复归于理智。这可谓拖延术的第一个功能。拖延的第二个功能,是赢得一定的时间,观察了解有关情况,对行动的吉凶祸福、利弊得失做出比较稳妥的决策。

在五代十国的北周,尉迟迥是扬州总管,皇帝下诏让韦孝宽取代他,同时又让小司徒到长文做扬州刺史,并先让司徒到长文到邺城,韦孝宽随后出发。到了朝歌,尉迟迥派他的大都督贺兰贵携书信问候韦孝宽,韦孝宽留下贺兰贵攀谈,以便观察实情。通过说话,引起了疑心,估计尉迟迥那边可能有变。于是,他自称有病拖延进程,又假意派人到相州去求医买药,而他则秘密地伺机行动。到了汤阴地界,正好碰上长文逃命而归,韦孝宽秘密查知司徒到长文奔归的原因,确证了他的怀疑;于是也奔驰而归。归途所经过的桥道,他都命人拆毁,并将驿站的马全带上,簇拥跟随自己。他还命令驿站的将士道:“蜀公(尉迟迥)快到了,要准备下美酒佳肴招待他。”尉迟迥果然派人追赶韦孝宽来了,驿站的将士们为他们提供丰盛的酒席,招待得十分周到,走一处停一处,因此,没能赶上孝宽。

社会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对行动的危险性已有清楚的认识,可迫于各种压力又不能马上停止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危险,只有拖延。这是拖延术的第三个功能。

将军窦宪内娶妻,郡国的人都纷纷前去贺喜。汉中太守也要派人前去。广曹李邵不以为然。他说:“窦宪内这个人横行霸道,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灭顶之灾。您最好不要与他来往。”太守不听劝告,执意要派人去。没有办法,李邵请求亲自前住。李邵故意在途中的馆舍停留,以便观看窦宪内大祸临头。行走到扶风时,就听说窦宪内被谋杀了。事后追查,凡与窦氏有交往的人都受到株连,惟有汉中太守得以幸免。

拖延术的最后一个功能,是把那些不情愿做的事情“拖黄”,使之不了了之。生活是复杂的。有些事明显不合理,不人道或根本错误,但碍了面子或权势,又只能不情愿地去做。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坚持正确反对错误,便可以采取“拖延”的办法。

历史记载,东晋时期的权臣桓温病势沉重,请求朝廷给他加九锡(古代帝王为尊礼大臣而赐给的九种器物,是一种很高荣誉的象征)。谢安知道这个要求是没道理的,但是又没有办法,为此采取了拖延的办法。他让袁宏草拟奏文。奏文拟成以后,谢安看了一遍,就让袁宏修改,一次又一次,总是这样。因此,一篇奏文经过十天还未拟定。这时,桓温死了,加九锡的事便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