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环境污染赔偿责任
3475300000002

第2章 总则(1)

1.我国环境保护法制的历史与发展是怎样的?

【宣讲要点】

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产物,并随着经济社会活动而发展和变化。不过,在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之后,世界各国才逐渐把环境管理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根据《环境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加强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治建设。

1978年《宪法》第一次对环境保护问题作了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提供了宪法基础。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作了进一步完善,其中,第26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1979年9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原则通过《环境保护法(试行)》。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的《环境保护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环境保护法(试行)》同时废止。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这是《环境保护法》从1989年公布实施以来所进行的第一次修改。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作了规定,包括环境保护基本理念、环境规划、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生态补偿、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排污许可、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修改。这就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必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美丽中国建设。

《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具体来说,这体现在:(1)它全面调整我国的环境社会关系;(2)它所规定的内容和范围涉及环境保护的整个领域;(3)它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为其他单行环境保护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了依据,为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

同时,我国还制定了大量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如,《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通过,1999年修订),《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通过,1996年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通过,1995年修订,2000年再次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通过,2004年修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通过),《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通过),以及《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通过),等。此外,《民法通则》对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作了规定,特别是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通过的《侵权责任法》,也专章规定了“环境污染责任”。《刑法》专门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作了规定。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大量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如,国务院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于2009年8月12日通过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相关司法解释,比如,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99次会议通过《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1次会议、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典型案例】

在国际上,先后发生了环境公害事件,有所谓旧“八大公害事件”和新“八大公害事件”之分。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相继爆发了环境污染事件。其中,以“八大公害事件”最有名、影响也最大。这就是所谓的旧“八大公害事件”。具体来说,就是:1930年比利时发生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美国发生的洛杉矶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发生的多诺拉事件,1952年英国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1953-1968年日本发生的水俣病事件,1955-1961年日本发生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63年日本发生的爱知县米糠油事件,1955-1968年日本发生的富山痛痛病事件。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出现了,发生了“新八大公害事件”。具体情况是: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瑞士巴塞尔赞多兹化学公司莱茵河污染事故、全球大气污染和非洲大灾荒等。

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甚至有评论认为,“这可能成为和平时期(全球)最严重的漏油灾难”。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7个方面:“三废”物质污染、噪音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核污染。

【专家评析】

国际上的新旧“公害事件”,都是因环境污染在很短时期内就导致成千上万人发病甚至不少人死亡的事件。这些事件爆发后,就震惊了世界。人们开始反思以往工业文明的发展成就与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各有关国家开始加强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工作,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措施。

特别是,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饱受酸雨之苦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性的人类环境会议,共有113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我国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派出政府代表团参加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每年的6月5日,被确定为“世界环境日”。可以说,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警戒和促进作用。

以1971年北京西郊污染调查、官厅水库水质保护为契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始有了很大发展。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规定。多年来,我国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大概有30部左右,行政法规有90部左右,还有大量的环保标准。

与此同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其中就包括制定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取得了一些效果,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2013年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爆发的雾霾天气,不仅范围大,而且持续时间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可以说,我们应当认真反思以往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这是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时不我待!

【法条指引】

(一)宪法

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二)环境保护法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2.如何理解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法律原则?

【宣讲要点】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法律原则,是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问题往往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也可以说,环境问题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经济活动、人口等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关系密切。一方面,人口数量的增加尤其是人口的急剧增长,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需求的相应增加,进而影响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与发展,人们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必然导致对科技教育的更高要求,必然导致对环境资源更多地索取。

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国际上曾经有两种明显不同的观点。一种主张是,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另一种主张是,零增长论,即停止发展。这两种观点是截然对立的,在实践中也是很难行得通的。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是国际上的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并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工作中的一个主题和一根主线。特别是在当前,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雾霾天气、饮水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等。实施了25年的《环境保护法》,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已不符合新的发展理念、条文规定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比较欠缺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被确定下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具体化,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也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正是在这一大的背景下,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第4条明确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在此之前,国家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首次提出:“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次修订《环境保护法》,把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从法律上确立下来。这既是对以往国际国内有关环境保护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以往“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一规定的进一步升华。为此,《环境保护法》第4条还规定:“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这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将发挥积极作用。

【典型案例】

1995年太湖水开始出现问题后,就已着手进行集中的污水治理,尽管先后投资超过百亿元,但是治理的速度却远远没有赶上污染的速度。在太湖的湖湾区开始暴发一种独有的污染现象,叫“湖泛”,就是在低水位、高温少雨的晴好天气之际,在湖湾底泥沉积较厚的浅水区,因太阳照射引起水温升高,底泥发酵释放出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水质变劣产生臭味。同时,还频频暴发蓝藻,更有甚者,即使在春末冬初生存条件比较差的时候,蓝藻也疯狂生长。由此,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带来的严重影响。

2007年5月29日早晨,家住江苏无锡市的居民张小山打开水龙头准备洗脸,却发现自来水管流出的水发出极其难闻的恶臭。实际上,这就是由蓝藻暴发所引起的供水危机,无锡市大部分生产生活用水供应中断。这就是令人震惊的“太湖蓝藻事件”。

【专家评析】

众所周知,无锡所在的苏南地区是我国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也一度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榜样。然而,蓝藻的暴发,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当时,有人认为蓝藻暴发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应付一下就过去了;有人则从“蓝藻事件”对传统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江苏省就认识到:“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蓝藻暴发正是以往粗放发展造成的恶果。”表面上,经济发展了,GDP也上去了,似乎一派繁荣景象,但是,“老百姓喝不上干净的水”这一最起码的要求都达不到,这样的经济发展一定出了问题,一定长久不了。这恐怕也是一个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