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圣灵之歌·《楚辞》新考
3480000000004

第4章 圣歌《离骚》译注(3)

【原文】

117.高余冠之岌岌兮

118.长余佩之陆离(1)

119.芳与泽其杂糅兮

120.唯昭质其犹未亏(2)

121.忽反顾以游目兮

122.将往观乎四荒(3)

123.佩缤纷其繁饰兮

124.芳菲菲其弥章!(4)

125.民生各有所乐兮

126.余独好修以为常(5)

12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128.岂余心之可惩?(6)

【新译】

117.让我戴起高昂的冠帽呵

118.佩带上亮丽的长剑

119.精英与污垢即使被混杂于一处呵

120.它灿烂的质地也绝不会改变!

121.不要回头反顾游移目光

122.我要驰目天地遥望远方

123.佩戴缤纷的礼服盛装呵

124.焕发出弥漫飘散的芳香

125.人生每个人各有所爱呵

126.唯有我把美作为永恒的追求

127.即使粉身碎骨不会改变呵

128.难道我的心灵会惧怕被创伤?

[注释]

(1)高余冠:使我的冠高高的。岌岌:高高。长余佩:我的佩剑长长的。语同《涉江》:“带长铗之陆离。”陆离:即亮。

(2)芳:脂肪。泽:脏,油脂。杂糅:混杂。惟:虽。昭质:洁白的品质。犹未:难道不?亏:污。

(3)忽:勿,不要。反顾:回顾。四荒:四方荒远的地方。

(4)缤纷:盛多。芳菲菲:香气浓郁。弥:更加。章:通“彰”,显著。

(5)“余独好修以为常”:常:崇尚。修:鲜善。

(6)体解:肢解。惩:惩戒。

【原文】

129.女媭之婵媛兮

130.申申其詈予(1)

131.曰鲧婞直以亡身兮

132.终然夭乎羽之野(2)

133.汝何博謇而好修兮

134.纷独有此姱节(3)

135.薋菉施以盈室兮

136.判独离而不服(4)

【新译】

129.那圆柔善变的女巫呵

130.喋喋不休地劝诫我——

131.她说那鲧就是由于耿直而丧身呵

132.年纪轻轻就死在羽山的荒野

133.你何必多言而且嘲讽别人呵

134.显示惟独有你具有特殊的美貌?

135.既然屋中堆满了烂草呵

136.何必惟独你独立而不入?

[注释]

(1)女媭:旧说女媭是屈原之姐姐。此说不确。女媭即女巫。媭字通婺,巫也。《汉书·地理志》:“民家长女不嫁,名曰巫儿(倪),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长女为家主祭祀,此母系遗俗,不独齐俗,楚亦有此俗。倪、须字通,郭沫若曾有详说。媭为长女,故称姐,又为主祭者,故称媭,即巫也。婵媛:婵娟。婉转圆柔之貌曰“婵娟”。申,呻也。申申:反反复复地。詈(lì):责备。予:我。

(2)“鲧”,夏禹的父亲。婞直:刚直。亡身:忘身,不顾自身的安危。终然:终于。夭:早死。羽之野:羽山的荒野。《水经注·淮水注》引连山易:“有崇伯鮌伏于羽山之野。”

《韩非子·外储说》:“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鮌于羽山之郊。”

《吕氏春秋·行论》:“尧以天下让舜,鮌为诸侯,怨于尧:‘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以为旌。召之不来,彷徉于野以患帝。舜于是殛之于羽山,副之以吴刀。”尧、炎帝。舜,黄帝。鮌,蚩尤。

(3)博謇:博,多。謇,谏直言。好修:修,秀。喜好美好的事物。节:美好的节操。

(4)薋,积也(段玉裁说)。次、积双声,例可相通。《广雅·释诂》:“茨,积也。”《诗·甫田》:“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毛传:“茨,积也。”菉施,草名,又作“绿葹。”谢朓《咏风诗》:“徘徊发红萼,葳蕤动绿葹。”菉施:菉,王刍。施,枲耳,野草。《尔雅》:“茨,蒺藜。”郭注:“布地蔓生,子有三角,刺人。”施,读为鼿务:“卷耳也”(《说文》)。《字林》:“务,毒草。”菉,即苈也,刺草。盈室:满屋。判:违弃。独离:独立,与众不同。服:佩用。

【原文】

137.众不可户说兮(1)

138.孰云察余之中情

139.世并举而好朋兮

140.夫何茕独而不予听(2)

141.依前圣以节中兮

142.喟凭心而历兹(3)

143.济沅湘以南征兮

144.就重华而陈辞(4)

【新译】

137.我不可能逐一说服所有的人呵

138.谁能真正理解我内心的苦衷?

139.世人谁不在拉结朋党?

140.我何苦不听劝说而特立独行?

141.遵照古贤哲的教诲而守志呵

142.没想到所遭际竟是如此

143.让我远渡潇湘而南行吧

144.诉诸重华—太阳之神

[注释]

(1)户说:户,互也,互相传告即户说。

(2)并举:互相抬举。好朋:结党。茕(qióng)独:孤独。不予听:即不听予。

(3)前圣:先圣,重华。节中:折中。克制内心。喟:叹词。凭心:凭,满也。心中充满愤懑。历兹:兹,载,年。即历年,一年又一年。

(4)济:渡。沅湘:沅水湘水。征:行。就:到,投向。重华:太岁星名。亦为舜的别号。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所以诗中说要渡过沅湘南行。

【原文】

145.启九辩与九歌兮(1)

146.夏康娱以自纵

147.不顾难以图后兮(2)

148.五子用失乎家巷

149.羿淫游以佚畋兮(3)

150.又好射夫封狐

151.固乱流其鲜终兮(4)

152.浞又贪夫厥家。

153.浇身被服强圉兮

154.纵欲而不忍(5)

155.日康娱而自忘兮

156.厥首用夫颠陨(6)

157.夏桀之常违兮(7)

158.乃遂焉而逢殃

159.后辛之菹醢兮(8)

160.殷宗用而不长

【新译】

145.帝启善辩而放歌呵

146.夏康氏快乐而纵欲

147.不知危机不图长远呵

148.结果五个儿子丧失了家园

149.后羿沉溺于享乐和狩猎

150.专爱游射大尾巴的狐狸

151.一贯胡来却难得善终呵

152.结果被寒浞抄了家

153.浇身披坚甲而自恃强悍呵

154.为所欲为而不知克制

155.日日作乐以至忘形呵

156.结果终于人头落地

157.夏桀违背于天常呵

158.也终究遭到祸殃

159.纣辛把反对者作成肉酱呵

160.殷商宗庙却享用不长

[注释]

(1)启:夏禹子,继禹为国君。《九辩》、《九歌》:传说是启从天上带回的乐曲。九辩,九变之乐。九歌,郊祀之歌。夏:指夏启。康娱:安逸娱乐。一说夏康二字连读,夏启的儿子。

(2)难:危难。图后:为日后着想。五子:《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反羿国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傒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周书·尝麦》:“其在夏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其国。皇天哀(爰)禹,赐以彭寿,思正受略。”《汲冢周书》:帝启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诗云:“武观,王观也。国在今顿丘县。”《潜夫论·五德志》:“夏后启子太康、仲康夏立,兄弟五人皆有昏德,不堪帝事,降须洛汭,是谓五观。”(以上均转引《皇清经解》卷四百三十七)用失乎:用,通也,同也,一同丢失。家巷:家园。

(3)羿:传说有穷国君,起兵推翻太康。淫游:过度地游乐。佚:放荡。畋:打猎。封狐:大狐狸。

(4)乱流:淫乱之流。鲜:很少。终:善终。浞(zhuō):寒浞,羿臣,杀羿,霸占羿妻。厥:其。家:指羿的妻子。

(5)浇(ào):寒浞之子。被服:穿戴、披装。强圉:强壮有力。不忍:不能克制。

(6)日:天天。自忘:忘掉自身。颠陨:坠落。这里指的是寒浇为夏相的儿子少康所杀。

(7)夏桀:夏朝末代君主。常违:违常,指违背常规。遂焉:终于。逢殃:遭到祸殃。

(8)后辛:即殷纣王,帝辛。菹醢(zū hǎi):古代酷刑,把人剁成肉酱,此指残杀梅伯。殷宗:殷的宗庙世系,即殷朝。

【原文】

161.汤禹俨而祗敬兮

162.周论道而莫差(1)

163.举贤而授能兮

164.循绳墨而不颇(2)

165.皇天无私阿兮

166.览民德焉错辅(3)

167.夫维圣哲以茂行兮

168.苟得用此下土(4)

169.瞻前而顾后兮

170.相观民之计极(5)

171.夫孰非义而可用兮

172.孰非善而可服?(6)

【新译】

161.那商汤与夏禹庄严而诚敬呵

162.行道周圆毫不偏差

163.选拔贤才任用智能呵

164.严守绳墨不偏不差

165.皇天是最无私的呵——

166.他体察民心而做出抉择

167.只有明哲智慧行为美好呵

168.才有资格永享天下

169.回顾历史可以预见未来呵

170.要仔细体察人民的心意

171.想一想不主持正义怎能执政呵?

172.难道为政不善可以使人心服?

[注释]

(1)俨:庄重。祗(zhī)敬:即今语致敬。《说文》:“祗,敬也”。祗敬,同义合成联绵词,即恭敬。周:周行。论:轮。

(2)举贤:选举贤人。授能:把重任交给有才能的人。绳墨:正道,喻法度。

(3)阿(ě):偏袒、庇护。错:通“措”,安置。辅:辅佐、辅助。

(4)圣哲:贤者。茂行:茂,美也。美好的德行。苟得:苟,可也,能够。用:享用。下土:国土。

(5)相(xiàng)观:细观。计极:即今语“计较”。计,究也。极,究也。音义通。计较,权衡也。

(6)孰:谁。用:与“服”同义,任用与敬服。

【原文】

173.阽余身而危死兮(1)

174.览余初其犹未哀悔

175.不量凿而正枘兮(2)

176.固前修以菹醢

177.曾嘘欷余郁邑兮

178.哀朕时之不当(3)

179.揽茹蕙以掩涕兮(4)

180.霑余襟之浪浪!(5)

181.跪敷衽以陈辞兮

182.耿吾既得此中正(6)

【新译】

173.我已预卜自身将遭遇危险以至死亡呵

174.但回顾往事我无所悔恨

175.就是不能为迁就凿眼而改变卯榫呵

176.哪怕因此而像那些先贤被作成肉酱

177.我也曾吸嘘叹息而苦闷呵

178.为自己的生不逢时

179.揽一把香草来擦拭泪水吧

180.不要让它涟涟滚落沾湿我的衣襟

181.铺开衣袍俯跪而祈祷吧

182.我内心坦然——因为一切所行都合于正义

[注释]

(1)阽(diàn又音yán):读为惦,念也。危死:危,读如枉,音转。屈枉而死。《韩非子·有度》:“忠厚危死不以其罪”。即冤枉而死。

(2)凿(zuò):卯眼。枘(ruì):榫(sǔn)。不量凿以正枘:不量量孔径就削好榫子。

(3)曾:同“增”,更加。欷:抽泣声。郁邑:忧愁郁闷。不当:不遇。

(4)茹:相牵引貌,连也。《管城硕记》:“茹蕙,谓以连根之草而拭涕。”陈藏器曰:“蕙草即零陵香。”

(5)阽:同“沾”,沾湿。浪浪:泪流不止的样子。

(6)敷:铺开。衽:衣襟。耿:昭著明亮。中正:中正之道,即正道。

【原文】

183.驷玉虬以乘鹥兮

184.溘埃风余上征(1)

185.朝发轫于苍梧兮

186.夕余至乎县圃(2)

187.欲少留此灵琐兮(3)

188.日忽忽其将暮

189.吾令羲和弭节兮

190.望崦嵫而勿迫(4)

191.路曼曼其修远兮

192.吾将上下而求索(5)

193.饮余马于咸池兮

194.总余辔乎扶桑(6)

195.折若木以拂日兮

196.聊逍遥以相羊(7)

【新译】

183.让我驾起玉龙乘上凤车

184.挟着风云向高处飞奔

185.早晨起程我离开苍梧

186.傍晚我来到昆仑的玄圃

187.想在这仙境作片刻的停留

188.可惜太阳即将沉沉而入暮

189.我呼唤羲和停止扬鞭

190.西望崦嵫已在望不必那么急迫

191.然而前路茫茫正遥远啊

192.我将天上地下重新求索

193.让我的马在银河边放饮吧

194.把辔绳系上那高高的扶桑

195.看那暮云已遮住太阳的光辉

196.让我休息片刻而彷徨游荡

[注释]

(1)驷(sì):四匹马驾的车,这里做动词用,驾驭。虬(qiú):蛟龙。鹥(yī):《山海经》云“鹥身有五彩而文”,凤凰。溘(kè):掩也。(王逸)埃:“焕(熖)也,热风曰焕(熖)风。”何按,即炎风,飙风。上征:上天。

(2)轫(rèn):刹车的横木。发轫:提起横木使车轮转动无阻,犹言发车,起程。苍梧:山名,即九嶷山,葬舜地。《海内南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县圃(xuán pǔ):神话中地,在昆仑山顶。一说在雍州。《周礼·职方》:“雍州其洋薮曰弦蒲。”

(3)少:稍。灵琐:神灵住处。琐:读如“所”,“薮也”。(闻一多说)

(4)羲和:即太阳神。《山海经》:有女子曰羲和,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曰于甘泉(即感泉/咸池)。故曰为羲和之子。尧因是立羲之官,以主四时。王逸说羲和为“日御”谬。弭(mǐ):抑制。节:速度。弭节:即按节,节,鞭也。犹言放慢速度。崦嵫:神话中山,是太阳入山地,《淮南子》:“日入崦嵫,经于细柳入虞渊之池,宿于蒙谷之浦。”又,崦嵫亦西方地名,即古安息(波斯)。迫:急迫。

(5)曼曼:即漫漫,漫长。修:长。求索:寻求。

(6)饮(yìn):给牲畜水喝。咸池:“星名,盖天池也。”日落处曰咸池。神话中的天池,是太阳神沐浴的地方。总:敦煌唐本作“揔”,操也。辔:马缰绳。扶桑:神话中日出处。即今之日本。

(7)若木:神话中太阳之树。拂日:拂,妨,屏障也。阻住太阳,不使它下落。聊:姑且。逍遥:悠闲自得。相羊:即倘徉(cháng yáng)。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