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宇宙之问·《天问》新考
3480100000004

第4章 宇宙之问——《天问》新译(1)

《楚辞·天问》构思瑰丽奇诡,但原文错简窜乱殊多,致使通篇结构散乱,不可成读。

余研究此篇,发现《天问》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上篇所问关乎天地起源,宇宙结构及创世神话。中篇所问,则关乎洪水与治水及尧舜禹夏商周兴亡故事。下篇所问乃落笔于吴楚近事及自身遭际。

故余试采取史事归类及以时为序的方法,整理出《天问》的内在逻辑秩序,而使之畅然易读。兹全篇解译之如下(译句末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原诗《天问》中的句序):

一、问天地

1.请问:

那太古元初之事,

有谁能传道解释?(1)

2.如果那时天地尚未形成,

又有什么根据去作考论?(2)

3.那时昼夜不分一片混沌,

是谁为之划分?(3)

4.那时只有元气无形,

如何能作辨识?(4)

5.日夜循环周替,

是为什么缘故?(5)

6.阴阳掺杂混合,

谁是本原又因何而变化?(6)

7.那九层的天宇,

是谁度量设计?(7)

8.如此之宏大的工程,

是谁发起创造?(8)

9.那旋转的天宇的轴心在何处?

那撑天的大梁又架在哪里?(9)

[注]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天的中心,而北斗星则在不同季节、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根据其视运动,古人认为北斗七星带动整个天宇,围绕着北极星而旋转。

《汉书·天文志》:“斗为帝车(上帝之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海。分阴阳,建四时,均天行,移节度,定诸纪(季节),皆系于斗。”“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指南,天下皆夏。指西,天下皆秋。指北,天下皆冬。”

10.那八根天柱如何支撑?

那天盖在东南为何亏缺?(10)

[注]夜星向东南做视运动下行,故古人以为天体东南有亏缺。

11.那九天的交界之处,

是怎样陈放又如何连接?(11)

[注]上古九天观念有两种意义:一为分野,即天之九野(九大板块);一为九重(九大层套)。

12.群星遍布于所有的角落,

谁能计算出它们的总数?(12)

13.九重天宇是如何重叠?

十二星次又如何划分?(13)

[注]上古将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循自西向东的日、月、五星运行方向划为十二等分,即“十二次”(次读为“至”),冠以以下十二名:星纪、玄枵、取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春星、大火、析木。根据太阳各季所在的位置,用以确定季节的转换和划分。

14.日月是如何悬挂?

群星是怎样设陈?(14)

15.(太阳)黎明出自温泉之谷,

夜晚沉入黑水之渊(15)

[注]温泉之谷,即所谓“汤池”,常分布在火山周围,即火山熔岩之流,古人又称之为“丹水、丹池”(语变为“咸池”)。日本富士火山,即“扶桑山”(日语“fujisang”)——是上古中国人所认为的太阳从地下涌出的温泉谷之所在。传说大禹步天曾经到之,又传说尧命羲和所守司日出处即在于此。山东大汶口文化(莒县陵阳河)出土陶文有“囗”及“炅”字。此即古文“飚”之本字,也是象征火山、扶桑。

蒙汜,冥汜,即冥河,意为黑水,亦有所指,上古地理观念认为大陆极西有黑海、沧溟。指欧亚次大陆间(中国古称“西域”)的咸海(《汉书》称西海)、里海与黑海(此即古所谓“蒙汜”)。

16.它从亮到黑,

要跑多少里路程?(16)

[注]历史文献表明,中国人在上古曾具有一种惊人宏阔的大地理观。

17.羿在哪里射下太阳?

那太阳鸟的羽毛散落何方?(55)

18.四季之太阳纵横来去,

太阳之神难道也会死去?(70)

[注]古人认为天上的太阳神有四位,即青帝、赤帝、白帝、黑帝。

19.那大鸟(太阳)那样地明亮,

为何却会丧失形体?(71)

20.那月亮是从哪里得到光明?

为什么它死去而又能复生?(17)

[注]关于月神,古有不死神药的神话。月相每月有一次满月,即“望”(旺,光明满盛),一次晦月,即不见月。《释名》:“晦,灰也,火死为灰,月光尽之也。”

21.那月神该是多么凶猛,

竟能在腹中吞下一只老虎?(18)

[注]老虎即白虎,古楚音读“yutu-wutu”(於菟),又演变为:

(1)白虎,

(2)玉兔,

(3)亚驮(蟾蜍)的传说。

上古之宇宙神话,认为苍龙载日,运海行天;白虎吞月,一明一晦。1987年于河南濮阳发现新石器时代首领墓,墓中以贝壳镶嵌龙(鳄鱼)及白虎和北斗即三光(三皇)。濮阳是颛顼、祝融所司故地,此墓很可能就是“颛顼、祝融”之墓,但这一伟大发现的真正意义,至今未得到正确的评估。

22.人类诞生之初,

是根据谁的创意?(86)

23.十层的玉台,

是谁所建造?(87)

[注]指昆仑山,中国西部大雪山。

24.登天成为上帝,

从什么道路上去?(88)

25.女娲自己的身体,

是谁制作设计?(89)

26.那神女未作交合,

却怎能生育九个孩子?(19)

[注]神女,即西王母、岐母、九子母。九子母乃天上星名,即婺女(须女)星座,在紫微宫。九子,亦星名,即龙尾九星,又称九子星。

27.织女总在缝制衣裳,

她(与牛郎)私通又在何方?(78)

[注]《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夏小正》:“七月初昏,织女正东方。十月织女北向则旦。”《晋书·天文志》:“织女之星在天纪东,天女也。”此星座位置隔银河与牛宿河鼓(牛郎)星座相望。每年七夕相会合。《诗·小雅·大东》:“歧彼织女”,“皖(望)彼牵牛”云。表明织女牛郎七夕相会故事,起源很早。

28.(刑天)砍断头仍操持斧盾而作舞,

他对谁怀有如此的仇恨?(96)

29.那么肥胖的肚皮,

如何能操持武器?(97)

[注]刑天即玄戈星。又即蚩尤,被黄帝所杀,死后成为战神。蚩尤也是彗星之神,即“蚩尤旗。”

30.那伯强住在哪里?

那寒气来自何处?(20)

[注]禺强之神,被认为是阴气(乌云)和黑夜之神。禺强所守为西北方之“寒门”。《汉书音义》:“寒门,天北门。”

31.什么门一关闭天就黑暗?

什么门一打开天就明亮?(21)

[注]指闪电。闪电之神古称“列阙”,又称“天阙”(即天门),又称“阊阖”。闪电神司紫微垣宫门。“列缺,(南)天门也。”(《汉书音义》)

32.当龙角所在的天关还未打开,

那太阳隐身在何处?(22)

[注]“大角当北斗之柄所指之处,为光辉强烈之一等星。”(新城新藏)“大角一星,在亢之上,在左右摄提间,其光甚炽,是一等星。它和角宿二星,共三星形成牛首样,由于最亮,所以列为二十八宿之首。”(陈遵媯《中国天文学史》)“辰角,大辰,苍龙之角也。”(周语韦昭注)“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角之见于东方也,物换春回,鸟兽生角,草木甲析。”(《尔雅》郭璞注)

每日太阳从“角”上升起:“日月皆从南起,日则一日一周,仍在角上。”(朱熹)

上古之天文学认为,天门启闭,关乎四季。《左传》昭公十七年:“风鸟氏,历正也。言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

分即春分秋分,至即夏至冬至(何按:至,极也)。启即立春、立夏,闭即立秋、立冬。

《左传》:“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杜预说:“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立春、立秋、立冬、立夏,在双古堆出土简文中均记作“启冬、启春、启秋、启夏”。

33.为什么屏翳(鳄鱼)哭嚎天就下雨,

它为何具有兴云腾雾的本领?(72)

[注]屏翳,雨神,即龙神、鳄鱼神。扬子鳄能预知天雨,夏日呼出水汽似云阵,即所谓“蜃楼”。

34.双体连生肋下长出双翼,

那神鹿难道能够飞翔?(73)

[注]指风神飞廉,廉即鹿之音转。

35.那巨鳌驼负着山峰,

如何能够保持稳定?(74)

[注]马王堆出土汉墓帛画,大地坐落在鳌龟之上。

36.大陆似舟船漂流,

是什么力量使它移动?(75)

37.那黄泉极深,

如何能被填镇?(30)

[注]黄泉,又称九泉、咸池、洪泉,古人认为深藏于大地板块之下,不仅是河海所自来,而且是太阳围天地出入运行的水陆通道。

38.大地正方划为九块,

是谁将它们分界?(31)

39.那螾龙为何画地?

河水海水为何流动?(32)

[注]螾龙,指鳄鱼。扬子鳄穴居,穴洞深曲而长,洞穴内有泉水。

40.雷神为何发作暴怒?

大地为何向东南低倾?(34)

[注]共工(水神、雷神)与祝融(火神、太阳神)大战,导致火山喷发,山崩地裂。使大陆向东南塌陷,导致水向东流。

41.九州如何交错?

高山峡谷为何那样深浚?(35)

42.黑潮东流而(大海)永不满溢,

谁知道这是什么缘故?(36)

[注]此指日本海大海沟永不满溢之洋流黑潮。《康熙字典》引《五音集韵》“尾闾”注云:“尾闾在扶桑东。”德国汉学家席格勒指出:“尾闾即日本海之黑潮(kouro syan),中国古人久已知之。”考《庄子注》云:“尾闾泄海水出外者也,在百川之下,故称尾,水聚族之处,故称闾。”又考《海国闻见录》云:“自日本琉球以东,水皆东流,庄子所谓尾闾泄之。”

43.(大地)由东到西、由南而北,

其长度各有几多?(37)

44.(大地)南北比东西稍短,

相差究竟有多少?(38)

45.昆仑山上的玄圃,

坐落于何处?(39)

46.上面有高城九重,

高度是多少?(40)

47.四方的天门,

是谁在出入?(41)

48.西北的天门或关闭或开启,

是否为了流通风气?(42)

49.阳光为何射不到那里(北极),

烛龙为何仍能高照?(43)

[注]烛龙就是北极光。

50.当晨曦之神还未飞升,

朝华从何而来霞光?(44)

51.哪里的冬天温暖?

哪里的夏天寒冷?(45)

[注]冬暖指赤道。夏寒指北极。

52.哪里有石树成林,

哪种野兽能讲人言?(46)

[注]石林即昆明石林。屈原时代,楚将庄蹻开拓云南,到达石林。今云南有“楚雄”地名,即纪念庄蹻也(余近年曾访其地,于博物馆中见出土战国楚铜器颇多)。

53.哪里有一种蛟龙,

背负大熊而能游泳?(47)

[注]蛟龙指鲸鱼,大熊指北极熊。

54.那雄虺长着鬼(九)头,

在哪里飘忽出没?(48)

55.哪里的人能不死,

那巨人之国所守在何方?(49)

[注]不死民,即《山海经》中所记“白民”:“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案:白民即北极爱斯基摩人,乘黄即爱斯基摩人所乘之北极驯鹿。爱斯基摩人长寿,为白种(高加索种)。在上古散居于西伯利亚、中国东北、朝鲜及日本北海道。与阿伊奴(虾夷)为同种族。虾夷人又称毛人(“胡人”),其源来自高加索。肤白,毛多,似猿。“巨人”(长人),亦指中国东北周边近北极处的爱斯基摩人和阿伊奴人。早期许多民族均有关于“巨人”的传说。先秦中国周边确有巨人种族存在,即东北的“虾夷”人也。其武器擅长使用标枪。

《三才图会》:“长人国,长之四丈。昔明州人泛海,值大风,不知舟所,稍息乃在岛下,登岸伐薪,忽一长人其行如飞。”《文献通考》新罗条下记:“长人国在新罗之东,人长三丈,锯牙钩爪,黑毛覆身不火食。噬禽兽,或搏人以食。新罗常屯弩士数千守之。”

《边裔典》引《新罗传》:“新罗……东距长人,东南日本,西百济,北高丽。”长人国地在今日本北海道沿岸,即古虾夷人。

56.迷雾屏蔽纠曲,

曦华(霞光)之神藏在哪里?(50)

57.巴蛇竟能生吞大象,

它的肚子该有多大?(51)

[注]巴蛇,为实有之爬行动物,即巨蟒巨蜥(科摩拉龙)或巨鳄。

58.黑水、玄沚、三危山,

这些地方究竟在哪里?(52)

[注]玄沚,即玄池,乃实有之地。据《汉书·地理志》,即昆明滇池。滇池、玄池均为高原天池之意。

59.人如果长寿而不死,

寿命到底会有多长?(53)

60.像山一般大的巨鲸漫游在何方?

那巨大的怪雀又在哪里居处?(54)

[注]巨鲸及巨鳄是龙的生物原形。《拾遗记》:“有龙,皮骨如山阜,散百顷。”曹操《四时食制》:“东海有大鱼如山,长五六里,谓之鲸鯢,次有如屋者,时死岸上,膏流九顷。”《尔雅翼》:“鲸鱼长数千里,穴居海底。入穴则海水为潮,出穴则潮水退。出入有节,故潮水有期。”“燕昭王以龙膏为灯,以火浣布(石棉布)为芯,光数里。”鳄鱼、鲸鱼是龙的生物原形。大鸵鸟及仙鹤等高足大翼禽乃是凤凰的生物原形。

二、问尧舜禹

61.舜的家里有母亲,

父亲为何却叫“鳏”?(84)

62.尧之嫁女为何不要媒告,

两个女儿又如何能与新郎相亲?(85)

63.舜为何放纵其恶弟,

以至不惜危害自己?

[注]传说舜有异母恶弟,因嫉妒屡次害舜。

64.(那恶弟)为何放肆有如猪狗,

而最后竟然遭不到恶报?(90)

65.鲧当初为何糊涂?

禹又为何得到成功?(33)

66.鲧既然不能胜任于治水,

为什么众人还要拥戴他?(23)

67.既然众人都有怀疑,

为何不经考核就作任用?(24)

68.那老龟不过随意拖曳,

那鲧为何轻信于它?(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