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上古传说
3480800000008

第8章 道教传说(4)

南华真人

庄子,道家称南华真人,本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地人。曾经担任漆园里的小官,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庄子一身贫寒,从不为名利所动。他著有《庄子》一书,后来庄子拜长桑公子为师,隐居于抱犊山修道,最后服下自己炼成的仙丹在白天升天成仙了。唐朝的时候,世人都尊奉道教,唐玄宗更是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因此改称为《南华真经》。所以后人说的南华真人,指的就是庄子。

庄子的故事很多,不过多与道有关。

话说庄子有一次到楚国去,他看见路旁有一个裸露空枯的骷髅。当时他也不知是受到一种什么思想意识的支配,就用手中的马鞭敲了敲那骷髅问道:“先生是因为贪生背理,才到这种地步的呢?还是国家败亡遭到刀斧的砍杀而死于战乱的呢?是行为上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玷辱父母、羞辱了妻儿而自杀的呢?还是在饥寒交迫的自然灾害中冻饿死的?”

他对着这具骷髅说了很多话,仿佛要从这里得到什么灵感似的,就把那具骷髅当成枕头,枕着在那荒野中躺下睡着了。

到半夜的时候,庄子梦见骷髅对他说:“你说话的架势就好像是一个辩士的样子。所讲的那些东西全都是人生命的累赘,死了的人就没有这些忧虑了。你要不要听听我向你介绍死人的情形吗?”

庄子虽然在睡梦中,但也觉着冷森森的汗毛直竖。可他是个好奇心强的人,听说这骷髅要向他介绍鬼域死人境况,当然很愿意了解一番。

那骷髅说:“人死了之后,在上面,没有君主的压制;在下,也不需要覆行臣子的职守。没有四季的风霜、雪雨、炎夏、酷暑。能从容自得地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在。就是帝王的快乐,也是不能超比得上的!”

庄子听了,不相信这骷髅的快乐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于是对它说:“我假如让你当上掌管生命的神灵、恢复你的形体,还给你骨肉和肌肤,将你送回到父母、妻子、故乡朋友那里去,你愿意吗?”

那骷髅听了,满脸忧愁地说:“我怎么舍得抛弃这比帝王还好的快乐的生活,而回到那人间的困苦之中去呢?”

庄子从梦境中醒来之后,对自己与骷髅的这番对话想了很久很久,竟悟出了很多很多。

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庄子的妻子死了。

惠子前来吊丧,却看到庄子不仅没有丝毫的悲哀之色,反而竟然端坐在那里,敲着盆子在唱歌。

惠子觉得自己的这个老朋友太缺少人之常情了,觉得他怎么这样没有人情味。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即便不说“百日恩”吧,也不能人才死,尸骨尚未寒的时候,你就在那里得意地边敲盆边唱歌呀?真是太不像话了!

惠子生气地对他说:“你和你妻子住在一起这么长的时间,她为你生儿育女,吃尽不少的苦头,现在他死了,你不但一点也不悲伤,还要一边敲着盆子一边唱歌,这难到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回答说:“你也不能这样说,当她刚要离开的时候,我十分的哀伤!可是细想来,她起初本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连形体也没有;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气息也没有。在这若有若无之间,她变成了气,由气而变成形,由形变成生命,现在这生命又死了,变得虚无了。在这样生来死往的变化中,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人家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是那样的安详坦然,而我在这里哭哭啼啼的,岂不是不通达生命的道理么?所以我这才没有哭。”

惠子哪里也不会知道,他这位老朋友的这番振振有辞的说教,是由一具尸骨的梦话而得来的呢!

在殷商后代的宋国,有一个官居大宰,名叫荡的人。有一次他特地去向庄子请教“仁”的道理。

庄子听了他的提问后,说:“其实,就是虎狼也会有仁性的时候。”

荡不理解庄子这句话的意思,就问道:“这句话的真正的含意是什么呢?”

庄子说:“父子相亲,就是最为浅近的‘仁’。人有父子关系,虎狼也有动物间的父子关系。”

荡忙说道:“我向先生请教的是至仁,大仁。不是浅近的仁。”

庄子想了一会说:“‘至仁’是完全无私的。你处在私有的上层,问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庄子是大学问家,所以他讲的大道理使人太难以理解了。他看了看似懂非懂的荡,接说道:“用敬来做孝的事情容易,用爱来做孝的事情就难;让父母不牵挂我容易,可是使天下安定却难;能使天下安了,但让天下忘掉我的人就没有了。”

庄子的一番话,说得荡哑口无言。

五斗天师

张道陵,原名张陵,他是道教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所以人们称他为五斗天师。传说他身长九尺三寸,浓眉大脸,红头发绿眼睛,鼻子高挺,眼睛有三个角。他垂手过膝,长着浓密的胡子。他龙行虎步,十分威武。

张道陵开创五斗米道的故事是这样的。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张道陵得了一种怪病,四处求医吃药都没有什么效果。忽然有一天,一个游治的郎中主动找上门来。一进屋,郎中并不给他把脉,径直从怀里摸出两粒丹药要张道陵吞下。张道陵顿时感到肚中嚯嚯作响。不一会儿,病痛就随之消失了。张道陵还想从郎中手里讨些丹药。郎中却说:“我没有那么多丹药给你。不过,我可以教你炼丹之法。你炼好丹药之后,只要是为百姓治病,解除百姓的痛苦就可以了。”在张道陵当面答应之后,郎中才把炼丹的技术传授给他。

要炼好这丹药,就要寻找到一个很有灵气的地方。蜀中仙山众多,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张道陵决心不怕山高路远,前往四川,寻找理想的炼丹之所。

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张道陵来到了彭州,彭州地处湔江河畔,是前代蜀王的立国之地,也是鱼凫得道升天的地方,太上老君也曾到过这里的阳平山。因此,张道陵大步流星地朝瞿上的阳平山走去。红日西斜,湔江河面泛起粼粼波光。波光里游荡着一叶孤舟,上面立着一位银须飘拂的老人,一边用手中竹竿点击水面,一边放声高歌道:“红霞满天波光闪,如鱼得水哟,在平山……”

张道陵被这悦耳的歌声吸引住了,呆呆在站在岸边,品尝着这歌词的韵味。“如鱼得水在平山”,这么说来,阳平山应该就是我修仙悟道炼制丹药的好地方了!

张道陵向路边卖茶的老太婆打听到,瞿上四五里的西边就是阳平山,山中有蝌蚪石,石上还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文字。山中经常有一对对的石鹤出现。能得道之人在山中露宿时,就能听到石鹤的鸣叫声。

此前,张道陵七岁的时候,不但把《道德经》背得滚瓜烂熟了,而且还通晓其中的精义。致于他得没得道,到阳平山去露宿一夜,能不能听到鹤叫就知道了。

这夜,张道陵和衣躺在树下的草坪上。在朦胧的睡意中,张道陵听到了两声鹤叫,他非常高兴。能听见石鹤的叫声,说明他的确是个能得道的人。

张道陵迷迷糊糊爬起来,循着鹤声走去。令他吃惊的是,在黑暗的草径上竟有很多荧火虫为他照路。他走出草径,看见前头有两道白影闪现。他走拢一看,两道白影不见了。低头寻视,眼下立着两只白晃晃的石鹤,一只石鹤居然开口说话了。这只石鹤说道:“我们在阳平山,已经等了天师八百年了,天师怎么这时才来?”

张道陵吃惊地问:“你们等了我八百年?可为什么要等我呢?”另一只石鹤说:“阳平山是天师办道教的中央教区,我们就是天师的左右护法。”不等张道陵回应过来,一阵香风吹来,就把他送到了一条幽径上。这时,越来越多的荧火汇成了一股光流,如同一条银河般朝前涌动着。在银河中行走的张道陵突然听到一阵阵音乐之声。悠扬婉转的音乐把他带到一座灯火辉煌的精舍前。只听得一声微响,暗影里走出一个青衣童子,向张道陵作了个揖,说:“我家仙姑在这里恭候天师多时了!”张道陵跟着童子走进精舍,举目一看:宽敞明净的屋里坐了四个穿戴华丽的仙女,她们身边缭绕着缕缕香烟。红衣仙姑移步上前,对张道陵说,“我们四姐妹在阳平山恭候天师,是受太上老君的重托,让我们向天师转达一些事情的。”仙姑说:“太上老君要天师在这阳平山上开创天师道,以光大道教。蜀中百姓天生纯朴,心地善良,又易于教化。阳平山气候温和,山明水秀,作为道教的发源地再好不过了!”张道陵说:“既然是太上老君的吩咐,我定当一切照办才行。”仙姑又道:“太上老君还说,凡是加入天师道的人,只须交五斗米,不能多收教徒的钱财。”张道陵点了点头,说:“太上老君的法旨,弟子一定照办。”就在这时,突然狂风大作,顷刻就将四位仙姑吹散了。张道陵在空旷的精舍里大声呼唤仙姑。他被自己的叫声惊醒,才知道是一个梦。

张道陵

第二天,张道陵亲自用随身携带的弯刀,在阳平山中砍伐竹木,搭建茅棚。休息时,他就在凉风习习的树下念诵经书。这时,一个樵夫从阳平山经过,听张道陵在念诵经文,就如同听见人间仙乐般舒坦。这个樵夫回到家后,他老婆惊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那不知不觉中樵夫起码年轻了十岁。又一天,一个妇女上阳平山扯草给父亲治病,正逢张道陵在树下念经。妇人一看到张道陵就知道他是个得道之人,便上去向他讨了几粒丹药。张道陵说:“我刚来阳平山,还没时间炼制丹药。但是我也不能让你空手而回。我知道你老父体弱多病。我就为你了却治好你老父的病的这桩心愿吧。”说罢,用一节竹筒在泉凼里灌了半筒水,要她拿回去给她父亲喝了。妇人回家,把水拿给父亲喝下,父亲的腰立即就不酸了,腿也不痛了,浑身也都有了力气。这样,妇人就四处宣扬,说阳平山有个异人,医术相当高明。而那个樵夫更是逢人就说,阳平山中有个道人念的经好听,听了他的经文能返老还童。这样一来,瞿上有很多人都来阳平山听张道陵念诵经文。人们听他念经都觉得心神非常舒服。有病的人听了之后,就会感到十分轻松,病情都会有很大的好转。于是,人们奔走相告,说张道陵的经文有许多特异功能,就这样,前来阳平山会见张道陵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由于他规定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因此他创立的教派也称“五斗米教”,叫他“五斗天师”。

张道陵便当众宣布,从今日起他开始广招门徒入道。凡入道之人,可交五斗米作为入道的资费,但这也是自愿的。张道陵的话立刻得到人们的积极响应,很多人带着五斗米接踵而来入道。由于道教是中国百姓众望所归的宗教,一年以后,蜀中的五斗米教徒就有数万之众。

由于教徒众多,张道陵就把天下分为二十四个教区,也就是道教中的二十四治。在二十四治中,彭州就有三治,那就是阳平治、漓沅志和葛王贵治。阳平治是全国的中央教区,阳平的都功印,又是道教最高权力的象征。

到了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玉帝派遣使者持玉册,封张道陵为正一真人,他在飞升前授给长子张衡斩邪剑一柄,叫他要驱邪诛妖,佐国安民,并规定世世代代只能由一个子嗣来继承教主的地位。嘱咐完毕,张道陵就和弟子王长、赵升三人一起升天而去,而他所创立的道教一直在民间传到今天。

门神

在我们中国,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在门上贴门神。关于门神的起源,民间有多种的传说。

最早的关于门神的传说,是汉代应劭《门神篇》中的神荼和樊垒。故事是这样的:在远古黄帝时代,曾有兄弟二人在一座名叫度朔山的山上的一棵桃树下,捉住了一群恶鬼。这两兄弟知道这些恶鬼作恶多端,为祸人间多年,当即就用草绳捆绑起来,拿去喂老虎,这群恶鬼就这样被这两兄弟给消灭了。这两兄弟的名字叫神荼和郁垒。到后来,这件事情被黄帝知道了,于是,他便叫画匠把这两兄弟的相貌画在桃木做成的板子上,用以镇魔避邪,驱除妖鬼。

由于黄帝的倡导,在民间,每到年末岁初,都会用桃木画神荼和郁垒两位神人的图像挂在家门前。后来,也有用桃木雕成神像悬于门上的,但是雕刻桃人太麻烦了,于是就逐渐简化只用桃木板一左一右钉在门口,上面画的二神图像也渐渐由画图像到只写二人名子,到最后干脆就画些符咒,这便成为后世桃符的由来,也就是楹联(对联)的源来。

在汉代,出了另外一位门神,这是一位勇士,名叫成庆。成庆身穿短衣,手握长剑,汉代的人们经常把他画在自家的门上,用来避邪驱鬼。关于成庆的身世,说法不一,有人说他是荆轲的同乡,也有说就是荆轲的。因为他是战国时候孔武有力的杰出人士,汉人也就用他来作门神,也有保卫家户的意思。

到了唐朝,门神还是两个,但是完全换了两个人,他们是秦琼和尉迟恭。这两个人是唐代最著名的武将,帮助李世民打下了李唐江山,成为唐朝开国元勋,后来又成为人间的门神。他们二人成为门神,还有一段饶有兴趣的故事。

话说李世民为了创立自己的江山,杀人无数,甚至还杀害了自己的兄长。因为这事,李世民倍受良心折磨,自从他即位后,身体一直不适,宫中常常发生一些奇异的事,夜梦中也常有恶鬼纠缠,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唐太宗十分畏惧,便下令派当时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秦琼和尉迟恭,在晚上戎装守卫宫门两旁,没想到这招很凑效,夜晚睡着之后果然相安无事。太宗大喜过望,重重嘉奖二人。但是他们两人夜夜守卫,相当劳累,渐渐的有些支持不下了。唐太宗于是命画匠绘下两人披青执鞭、怒目发威的图像,挂在宫门口的两侧。从此以后,邪恶全无,后代沿袭了下来,也就成为今天门神的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