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虎踞梅岭:梅关
3489500000007

第7章 名人踪迹(1)

梅岭以梅著称于世,因岭南、岭北气候迥同,造就了世界称奇的“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奇观。

梅关正因为有这样山奇水秀的景美梅艳,才吸引了张九龄、苏东坡、文天祥、戚继光、汤显祖、王阳明、何香凝等许多历代名人,在此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咏梅诗篇,极大地丰富了梅关的文化内涵。

(一)陆凯吟咏岭梅诗

古今吟咏岭梅诗词不下千章,最早的是陆凯的《赠范晔》一诗。

陆凯是三国时人。《三国志·陆凯传》载:“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也。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珠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

陆凯的《赠范晔》写道: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首诗应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在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赠范晔》寥寥2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愿望定能实现。

(二)张九龄凿梅关驿道

岭南文化史上,闪耀着一个个令人景仰的名字,其间多属这块土地的匆匆过客。然而,钟灵毓秀的岭南,也培育出了不少我国历史名人,其中就有大唐“开元盛世”的宰相张九龄。

张九龄从小聪敏善文。13岁时,广州刺史王方庆盛赞他“此子必能致远!”参加科考他又受主考官沈铨期激赏,一举高第。第二年,当时被流放岭南的张说遇到张九龄,对他也非常器重,誉其为“后出词人之冠”。

若干年后,张九龄继张说后成为文坛领袖,他的诗情致深婉,又包含了积极求取人生价值的热情,具有动人的生机,成为盛唐气象的先驱,对扭转初唐浮靡虚饰的宫廷诗风起了重要作用。

张九龄十年间连登三第,并因才学出众、人品超拔而在开元二十二年官至宰相,继张说后辅佐玄宗成就“开元盛世”。

张九龄为相贤明正直,不避利害,敢于谏诤,推行一系列利国安民的措施,如主张君王应以民为本,扶持农桑,反对穷兵黩武;选官应举贤任能,反对浮名虚才、名实不副;他注意到地方官的重要,主张凡是没有担任过地方官的,不得担任侍郎、列卿等京官要职;提出恢复府兵制,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权,并觉察到安禄山的狼子野心,提请唐玄宗处置。可惜当时的玄宗耽于逸乐享受,不辨奸邪。

由于张九龄“小必谏,大必诤”,不惜犯雷霆之威,与馋党抗行,在一群奸人的诋毁下,于开元二十四年被罢相。此后,李林甫把持了朝政,成为唐代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后来玄宗被安禄山逼得逃到蜀中避难,想起张九龄之言慨叹万千,就派人到他的家中致祭,抚恤他的家人。

张九龄的施政方针,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巩固朝廷集权,维护“开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很多人都向他献过诗,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

这位开元名相走出岭南后,依然心系家乡,挂念家乡的父老。姚崇为相时,他因指陈吏治弊端而招致不满,便辞官回乡奉母。后任冀州刺史时,又因张说罢相事件的牵连,上表请换南方州郡任职。

716年,暂时辞官返乡供养母亲的张九龄,看到家乡百姓翻越南岭的艰难,决心开凿大庾岭,加强岭南、岭北的贸易往来,改善百姓的生活。于是他上奏唐玄宗,提出凿山修路,得到允许。在开凿过程中他又历尽艰苦、劈荆斩棘,留下了很多传说。

一千多年来,梅关驿道成为岭南通往中原最便捷的驿道。从此,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交流频繁,加快了岭南的开发,无数骚人墨客也在此留下足迹。韶关更因地利,成为五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沉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韶关挖掘出一批反映梅关古道悠久历史的古石碑,最完整的是题为“流芳万载”的《重修岭路记》碑。该碑记录了唐代名相张九龄凿大庾岭以来,梅关古道上商旅络绎不绝,道旁客栈饭店、茶坊酒肆,鳞次栉比的繁华景象。经考证,该碑刻于中唐,是当时的县府官员为纪念张九龄开凿古道而修的。

长八千余米的梅关古道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高高矗立的关口,默默地诉说着张九龄这位盛世名相对岭南家乡的殷殷情怀。

(三)周敦颐梅关圆梦

梅关和它所在的梅岭吸引了许多名人的到访,儒家理学的开山祖和奠基人,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一代理学大师周敦颐就是其中之一。

景祐三年,周敦颐由郑向举荐到江西会宁县任主薄,继而任梅关附近的南安军司理参军。

据说,即将离会宁的一天,周敦颐伏案而睡,梦见一位身着道服、鹤发童颜的仙翁飘到他的面前,并对他说:“且往一集宇宙精纯渊粹之气处,去成就你的大业吧!”

周敦颐忙问:“在何处能够成就我的大业?”只见那仙翁在一石壁上写道:

梅花常驻于此,岭由将军而名。

此处南通水域,教化安民待汝。

写完便向南方飘然而去,口中还念念有词:“随我来也……”梦醒后,周敦颐把梦中的事想了很久也没有想透。

北宋庆历五年,28岁的周敦颐就任南安军司理参军。他上任后的第二天,独自一人来到梅关所在的梅岭,抬头望去,只见到处都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梅树,一条驿道在花丛中蜿蜒穿行,直达山隘……

周敦颐被这奇美的景象迷住了,赶忙问过往行人仔细打听,才恍然大悟:这分明是在会宁梦见的仙翁所说之处。满山梅花,山以庾胜将军命名,驿路连通南北水运,四句话中隐藏的“梅”“岭”“南”“安”四字,不就指这里吗!他心里明白,他的大业就从这里开始。自那以后,周敦颐便更加潜心研究儒家学说。

后来,周敦颐结识了在南安军任通判、对儒学也有一定研究的程晌。两人一见如故,从此成了磋研儒家学说的忘年交。

为了满足南安军一千多子民学儒的愿望,周敦颐最后只好选择在梅关附近的东山上建造南安军学学堂,后改为“周程书院”。周敦颐的学说也在梅关一带得到弘扬,远播华夏,流芳千古。

(四)唐宋名人梅岭题诗

唐初诗人宋之问,虢州弘农,即今河南人,上元二年进士,早有文名,历任尚书监尉、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因媚附权贵张易之,罪贬泷州,即今罗定参军。

当他南下登上梅岭时,北望中原,顿生去国离家之感。夹道盛开的梅花,引起他无限思绪,满怀悲怆,写下了《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乌,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宋之问五言诗,向来追求形式艳丽,多为宫廷宴乐而写。因罪贬谪以后,他在颠沛流离中,思想感情有了很大变化,写了不少好诗,《度大庾岭》就是其中一首。一句“泪尽北枝花”,有如摧肝裂肺,感人至深。

大诗人苏东坡,写了《赠岭上梅》一诗:

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由岭梅、行人想到故人,由花落、梅熟想到与亲友相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苏东坡由岭南流放地北归,走过古道,登上梅岭,又写下了《赠岭上老人》: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南宋理学家朱熹云游岭南,在梅岭时正值岭梅盛开,就赋诗《登梅岭》一首:

去路霜威劲,归程雪意深。

往还无几日,景物变千林。

晓磴初移屐,密云欲满襟。

玉梅疏半落,犹足慰幽寻。

一幅风雪探梅图跃然纸上。唐宋年间,统治者把岭南作为流放刑徒之地,不少有识之士因罪流放岭南。当他们经过梅关古道时,古道、虬松、岭梅、家事、国事、天下事,触景生情,不禁怆然涕下。

江湖派诗人戴复古是浙江天台人,大江南北的梅园胜景都游览尽了,久慕梅岭的梅花,别有风采,便不畏长途跋涉,到梅岭来赏梅。他的《题梅岭云封四绝》中的一绝写道:

东海边来南海边,长亭三百路三千。

飘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缘。

可见他对岭梅的向往之情何等热切。

番禺李昂英,南宋宝庆吏部侍郎。他曾在雨中度岭,有幸见到南北梅枝同时开放的景色,因作《雨行梅关二首》,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通霄雨滴急催梅,枝北枝南晓尽开。

多谢花神好看客,随车十里雪香来。

李昂英真是好运气,恰逢一场暖雨,催得南北梅花都开了,“随车十里雪香来”,这是多么难得一遇的佳景。

宋代,以梅岭为题的名画也不少。清嘉定曹仁虎,乾隆进士,曾欣赏一幅宋人绘的岭梅图,因作《题宋人岭梅图》长诗一首:

此图宋代推好乎,疑识惜少冰条衔。

当年曾入格天阁,金题玉躞深藏缄。

故人寄示梅花卷,千树万树围重岩。

恍疑置身大庾岭,丹岩碧嶂高巉巉。

山中腊后花信早,雨雪几日飞有态。

此时枝头忽破萼,冰魂不畏春寒严。

断云高低望杳霭,落月远近迷磐岩。

清香未容俗客到,冷蕊时有幽禽碧。

鹐整斜疏密各态,纷纷桃李皆卑凡。

由此可见宋代岭梅丰姿烂漫之一斑。

曾官拜宋末右丞相的文天祥,在44岁那一年,被元兵押送燕京,取道梅岭,到了南安军,被锁在舟中。舟外江面,漫天凄雨,而浮现在他脑海里的却始终是梅关傲雪的红梅,如同他爱国报国的赤胆忠心。一首名作于是诞生了: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这诗与文天祥名垂千古的《过零丁洋》一脉相承,充满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气概。雄关为之震撼,岭梅为之敛容。

也许在迈过梅关的那一刹那,文天祥觅得了“饥死真吾志”的诗句,下定了绝食报国的决心。他写诗后绝食八天不死。到了燕京,关押三年,累逼不屈,最后被杀于柴市,时年47岁。

(五)岭南才子梅关长联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即梅州人,清嘉庆进士,享寿70岁。他于清嘉庆四年考中己未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官至湖北督粮道,清代诗人、书法家,人称“岭南才子”,提出“作诗不用法”,著有《红杏山房集》。

宋湘是清朝著名的诗人,也是有名的“广东才子”,同时又是客家人的骄傲。他一生为官清廉,写下了不少美丽的诗篇,尤为对联更值得人们阅读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