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有一年,清朝嘉庆皇帝的母亲做寿,要悬匾志庆,宋湘不假思索,挥笔疾书:“顺穆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泰,正是隆恩庆千年。”真是一首千古绝唱,此联对清朝前几代皇帝歌颂一番,使嘉庆皇帝龙颜大悦。
宋湘还曾经西北走到某省,与当地名士们会文,席间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东鸟西飞,满地凤凰难下足。”本想难为宋湘,不料宋湘不慌不忙对道:“南龙北跃,一江鱼鳖尽低头。”其才思敏捷,针锋相对,满座皆惊。
在众多对联中,脍炙人口的是宋湘在梅关南茶亭所题的一副长联: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水悠悠,走不尽秦关楚峡,填不完心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君静坐片刻,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教春秋佳日过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驿站迢迢,带不去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祟,贵若杨素,绿珠红拂终成梦,悭怎的?劝你解下数文,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须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长联写得耐人寻味,叫人百读不厌。这副长联在粤、赣、闽等地的茶亭、寺庙都可见到,但文字稍有不同,韵味各异。
湛江歇脚亭的对联如下: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风尘仆仆,驿道遥遥。忙什么?走不尽绿水青山,填不完心田腑海。智兮周瑜,力兮项羽,赤壁乌江空烦恼!劝君稍坐片刻,把寸心、思前想后,得安闲处且安闲,留点精神还自己
这条路来,那条路往,光阴冉冉,岁月悠悠。恋怎得?带不走黄金白璧,保不住黑发红颜。富矣石崇,贵矣韩信,淮阴金谷总成空!为我掷下几文,沽半壶、呼五唤三,遇快乐时须快乐,让些辛苦与他人
(六)何香凝咏抒情操
何香凝是南海人,廖仲恺夫人,国民党革命派杰出代表,现代画家。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
1926年冬,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北迁武昌,何香凝与谭延闿、顾孟余、于右任、张静江等要员北上。经南雄梅岭,正值岭梅盛开,何香凝写下了《咏梅》《重游大庾岭》。
《咏梅》写道:
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
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
《重游大庾岭》写道:
十月重观岭上梅,红花笑雪傲霜开。
梅兰菊竹同时会,羡煞庾山独占魁。
何香凝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在吟咏中抒发了她高尚的革命情操。
(七)陈毅作战梅关
提起梅关,人们就会想到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之一陈毅,因为他曾经在这里战斗、生活了三年多,并在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篇。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突围长征,留守苏区的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在项英、陈毅领导下,英勇抗击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拥护主力红军转移,保卫红色苏维埃。
在梅关一带,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崇山峻岭之间和敌人展开了周旋。但是,当时敌我力量悬殊过大,革命形势不容乐观。
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分局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地执行党中央确定的方针和策略,实行了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转变,由苏区工作作风到游击区工作作风的转变,从思想上、组织上为坚持赣粤边游击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新起点。
作出新的部署后,陈毅带领红军游击队,在梅关一带,将军事工作与政治工作、军事工作与群众工作、军事工作与教育工作相结合,不断打击敌人,宣传政策,组织群众,坚持斗争。不但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游击区的大举“进剿”,坚守了油山游击区,扩大了北山游击区,巩固了信康赣游击区,还开辟了三南游击区、上崇游击区,胜利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使革命的红旗在赣、粤、湘边高高飘扬。
然而,1935年5月31日,国民党代表何应钦却与华北驻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在天津塘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将我国河北、察哈尔的主权大部出卖给日本。
革命形势不断发生变化,陈毅等人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和敌人开展斗争。于是,一个新的行动——巧设妙计偷渡梅关开始实施了。
当时部队按计划实行分兵。项英、陈毅等指挥部负责人率贺敏学、游世雄游击大队一百多人在河洞山区周旋。中共赣粤边特委机关驻大余县河洞乡棚洞村,指挥各地游击斗争。
面对数十倍于已的敌人和红军的失利,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的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于1935年5月2日在湖南郴县黄茅地区只身投奔国民党粤军余汉谋,成为了可耻的叛徒。
1935年10月,龚楚带着国民党给他配备的卫队三十多人,伪装成游击队来到赣粤边的北山,企图捉拿项英、陈毅和赣粤边特委领导人。
龚楚到达北山后,在河洞的天井洞遇见了游击队后方主任何长林。在龚楚的威逼利诱下,何长林也跟着叛变了。龚楚、何长林为了消灭红军游击队,通知红军游击队干部和后方人员到北山龙须石参加会议。
一些人员接到通知后陆续前来,谁知龚楚的卫队已将会场包围。会场上龚楚撕下伪装,说跟着共产党和红军没有出路,要大家跟他走,参会人员一听才知道龚楚、何长林已经叛变,于是愤起反击,但终因寡不敌众,除贺敏学和赖文泰等八九人冲出包围外,其余三十多人壮烈牺牲。
随着形势的不断恶化,陈毅等人料定敌人已经发现了特委机关驻地,一定会对北山山区进行大规模的“清剿”,于是决定将赣粤边特委机关和领导干部转移并分散到梅山、油山等地。
可是,从北山到油山和梅山,途中必须经过敌人重兵把守的梅关。这段时间,北山通往各地的交通要道,都层层布下岗哨,派兵严密封锁。在梅关公路线上,岗哨林立,一辆辆敌军军车往来于广东南雄和大余之间。如何通过梅关呢?
但是,陈毅想出了一个妙计偷渡梅关。项英、陈毅先将转移部队在离梅关几十公里的山中隐蔽起来。几天过后,国民党军布置在大小路口的岗哨没有发现红军游击队,都麻痹懈怠了。
这时,我军部队再趁月夜,上路行动。而到离梅关不远处时,部队又离开山路,走上大道,直奔梅关。
果然,这时敌人只注意严密封锁山间小道,大路上反而放松了警戒。项英、陈毅和特委机关顺利通过了敌人公路封锁线,越过梅关天险。
部队在通过梅关后,攀藤附葛登上了离梅关不远处的仙人岭。站在仙人岭上,陈毅豁然开朗。放眼望去,北面是大余城里的万家灯火,南面传来阵阵鸡鸣犬吠。天亮时分,陈毅安排大家就地躺憩。
呼噜一觉醒来,陈毅惬意爽朗,风趣说道:“我们真了不起呀,一身压着两个省哩,头枕江西,脚踩广东噢。”逗得众人大笑不止。
随即,陈毅乘兴而作《偷渡梅关》:
敌垒穿空雁阵开,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梅关著劫灰。
偷渡梅关成功后,项英、陈毅和赣粤边特委人员转到梅山,选择在斋坑搭棚居住。
其实,早在红军长征前夕,梅关一带广大地区就成了重要的游击根据地,群众基础很好,当地的南雄游击队常在这一带活动。并且此地临近大余县城和赣粤交通大道,消息灵通,给养易筹。这些有利的条件,给陈毅等人开展革命工作提供了方便。
立脚后,陈毅等人即布置地下党组织,在大余城驿使门外梅峰桥边开了一爿“广启安”糖铺作掩护,设立了秘密联络站,由地下党员黄亚光当“店老板”。随后,又派陈海以“养路队员”身份住县城,对驻余国民党军进行兵运工作。
“西安事变”后,形势激剧变化,长期驻守梅关一带密林中与党中央失去联系近三年的陈毅等人,急切盼望与党中央取得联系,也曾要陈海为这事想方设法。
1937年5月1日,陈海循例来到特委驻地梅山斋坑,向陈毅等人汇报工作后,在回程路上碰到叛徒李品仙带着一队国民党军巡逻,当即把他抓住押至国民党第四十六师驻大余城的一个团部。陈海这个软骨头,受不起敌人的威逼利诱,叛变投敌,竟与敌合谋,导演了一幕诱捕驻梅山游击队负责人重要领导人的丑戏。
5月2日,由陈海亲书:“中央从上海已派人来到大余,要在县城春花旅社会见驻梅山的游击队负责人。”让联络站交通员赶送到斋坑。
当陈毅收到陈海的来信时,大家感到十分高兴。陈毅决定亲自前往,便邀梅山区委书记黄赞龙做伴带路。
5月2日中午时分,陈毅、黄赞龙来到城里,找上陈海住家。见他老婆在家门口洗衣服,便上前问道:“陈海先生在家吗?”
她头也不抬地回答:“去了团部。”
陈毅和黄赞龙把“团部”误听成了“糖铺”,两人遂即去到驿使门外梅峰桥头的“广启安”糖铺。一见店门贴了国民党军的封条。
正疑惑间,店旁一老人上前扯着陈毅、黄赞龙进屋,急切相告:“陈海叛变了,店铺昨夜被抄了,黄亚光被抓了,你们赶快走!”陈毅、黄赞龙沉着地从后门走出,分道回山。
原来,陈海这个叛徒,邀功心切。没等到“重要领导人”来县城,就自恃山路娴熟,亲带国民党一个营进山围捕。
待在斋坑的同志,一心盼望与中央取上联系的“喜讯”,哪曾料到陈毅、黄赞龙尚未回山,驻地却被敌人包围,遭受突然袭击。
陈毅等人因为提前知道了信息,隐蔽了起来。敌人搜不出人,便放火烧山。熊熊烈火呼啦啦眼看就要烧起来了。
可天不绝人,突然间雷声大作,哗啦啦下起了大雨,一下子将大火浇了个灭。时至傍晚,又逢下雨,敌人无奈,怏怏撤离梅山回县城。
陈毅从县城出来,穿着士林布长衫,戴着眼镜、礼帽,独自一人绕道回山。因路途不熟,也没想到敌人进山围捕,竞撞进了敌人包围圈里被发觉:“你是干什么的?”
陈毅机智地回答:“我原是帮你们带路的呀!”
敌人督促说:“快天黑了,又下雨,回去了”。
陈毅装着肚子不舒服,急需大便,钻进路旁的灌木丛中“大便”。待敌人走后,陈毅赶快回到斋坑驻地。
从第二天起,敌人又增派三个营的兵力和一些地方反动武装,拉开大网,将整个梅山地区重重包围,发动第三次大规模的日夜“搜剿”。
项英、陈毅和特委机关人员昼伏草丛,夜间转移,在梅山范围内与敌人一连周旋了二十多天,不敢动烟火,也没有干粮,只能嚼野果野菜充饥。
陈毅面对“日夜搜剿”“伤病伏丛莽间”“虑不得脱”,就在这九死一生之际,撕开衣襟,挥笔在衣服上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壮丽诗篇《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然而,在革命群众的积极掩护下,陈毅和战友们一道,终于摆脱了最残酷的一次“围剿”。七七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高潮,国民党第四十六师对游击区的进攻被迫停止,红军游击队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后来,虽然陈毅离开了梅关,但一代儒将陈毅的英雄事迹和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却留给了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