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不是教你诈
349000000004

第4章 世界里:最真实的人性是“自利” (3)

一天,老头儿打到一条金鱼,这是一条不平常的鱼,她苦苦哀求起来,跟人一样开口讲:“放了我吧,老爷爷,把我放回海里去吧,我给你贵重的报酬:为了赎身,你要什么我都依。”心地善良的老头儿不要任何报酬,将她放回了大海。老太婆知道这件事以后对老头破口大骂,硬逼着老头儿去向金鱼要一只新木盆。金鱼满足了老太婆的要求。老头回来后老太婆又破口大骂,让老头儿再去要一座木房子。金鱼给了她一座木房子。

随后,老太婆又三次向金鱼提出要求。第一次,老太婆表示“不高兴再做平凡的农妇”了,她要做“世袭的贵妇人”。金鱼满足了她的要求。第二次,老太婆声称“不想再做世袭的贵妇人”,“要当个自由自在的女皇”。金鱼又一次满足了她的要求。第三次,老太婆声称她已经“不高兴再当自由自在的女皇”,而“要当海上的女霸王”,并且要金鱼亲自侍奉她,听她使唤。这一次,金鱼不但没有答应她的要求,还收回了以前送给她的一切。当老头儿从海边回来时,他看到的“仍旧是那所小木房”,老太婆面前“还是那只破木盆”。

金鱼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已经看出老太婆贪婪的心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欲望和贪婪只是一念之差,其实质却有根本不同。合理的欲望是成功的推动力,贪婪却是滑向地狱的牵引力。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欲望,整个社会是一个充满欲望的社会。正是因为欲望,才让我们找到了奋斗和前进的方向,正是因为欲望,才让我们不断走向进步和提升。而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满足自己欲望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人对财富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这种欲望顺应人性,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市场不偏爱特权阶层,也不偏爱穷人。不论你是什么人,都要遵循经济规律,这样才能获得财富。在市场经济中,你所创造的财富越多,就越能更好地生活,享受更优质的服务,赢得他人更多的尊重。因此,欲望是创富的内驱力!

消极地控制人类欲望是不会增进人类幸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只有通过对人类各种无限欲望的因势利导,才能激发个人和社会不断走向进步。

只认孔方兄,不识孔夫子

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经济人,在现代社会中,金钱就是“利”的最主要化身形式。人具有趋利的本性,金钱自然而然成为每一个经济人的追逐目标。

那么,金钱究竟是什么呢?在现代社会中,金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早就渗透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一个人如果没有钱,那么他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如果有了钱,就可以得到物质享受。由于钱有这个作用,所以它就有了一种令人疯狂的魔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人向电信公司投诉,抱怨某个公用的投币电话总是“吃钱”,投了钱币进去,如果电话未接通,它也不退钱出来。可是电信公司接到投诉后迟迟不派人去修理。后来,有人想出来一个办法,再打电话给电信公司,说那个投币电话出了点毛病,只要一投币,投币机里就哗啦啦地流钱出来。这样,电信公司的人很快就赶来了。

这个笑话说明了金钱的重要性。所以,利用“金钱”来办事,虽然不能百发百中,却往往能屡试不爽。钱有铜臭味,亦有实用性。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用金钱来解决,但是有很多事情必须要用金钱才能解决。

人人具有趋利的本性,有了金钱就有了名利。于是,在我们的周围,越来越多的人钻到钱眼里面去了,除了“孔方兄”,他们再也看不到其他的东西。《吕氏春秋》中曾有这样的故事:

有个齐国人很想得到黄金,他听到有人家藏万两黄金,便非常羡慕,可怜自己家连一两黄金也没有。一天早上,他到市场上去看能不能捡到黄金。他一心只想着如何得到黄金的事,突然看到前面的一家金店柜台上摆着大块小块的黄金,还有各式各样的金器、金饰闪闪发光,便抓起一把,撒腿就跑。很快他被官吏抓住,官吏审问他:“这么多人都在这里,你竟然敢抢走别人的黄金,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抓黄金的时候,没有看见人,只看到了黄金。”

这个齐国人的行为固然可笑,但我们身边钻到钱眼里的人也为数不少,他们为了追求金钱给自己带来的“利”,抛弃了亲情、友情、爱情……《茶花女》中有句名言:“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当你的生活为追求金钱所主宰时,你就迷失了自我;而当你的金钱为你的生活所主宰时,你就接近幸福。金钱对守财奴而言,是奴役他不断贪敛的主子;而对理智的人而言,应该是随时可以打发的仆人。

在《佛经》里,把人类分成三种。第一种是盲人。这种人不知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不知如何获得新的财富,他们也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第二种是独眼人。他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无道德之慧眼。这种人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好的道德品质。第三种是双眼者。他既有金钱眼,又有道德之慧眼。他既能使他已有的财富增长,并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德而富、富而有德、有两只眼睛的人,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不懈追求。

我们对钱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既不能像晋朝的王夷甫那样,把它蔑称为“阿堵物”,碰都不愿碰,但也不能为它而疯狂,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总而言之,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去赚钱,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真正的君子并不是不爱钱,而是明白如何赚取应该得到的钱。

不可否认,一些富人致富、甚至是暴富,的确有许多非法手段,诸如走私、偷税、巧取豪夺、官商勾结、造假贩假等。这些不劳而获、轻而易举就得到大笔金钱的人,只会让人鄙视和憎恨。只顾发财、不择手段的人是“徒知爱利,而不知爱身”的人,他们用钱财以身试法,得到钱财又有何用?要想走进“幸福之门,就要以劳动致富,不贪不义之财。

钱财不是我们唯一的生活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享受生活。我们应该去左右金钱,而不是让金钱左右我们。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要致富,就要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用自己的知识去挣钱,用辛勤劳动去换钱,通过正当的手段和方法获取金钱。

被质疑的“助人为乐”

经济学认为,我们所有人都是自利的,一切行为的准则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助人为乐”很显然是一种利他行为,人性自利与助人为乐有必然的冲突吗?其实不然。帮助别人让别人得到了利益,自己也会收到别人的感谢,至少会收获别人的一声“谢谢”,于己而言,“助人为乐”是利己利他的行为。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 “助人为乐”是人性无私的一种表现。那么,一个追求自利的经济人也能“助人为乐”吗?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孩子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纷纷议论,认为他太贪心了,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人去救人!

孔子虽然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但他也懂得人性自利的道理:如果人们在助人的同时能得到利益(包括物质、精神等),救人助人行为就会得到鼓励、推广。当然,也不是说只要救人就必须得到奖赏,这样很容易出现人们为奖赏救人的局面,“助人为乐”可能就变成了纯粹的“助人为钱”了。譬如就有这样一个事件。

一位女士乘坐出租车时把钱包落在了车上。司机看到后收了起来,到公安局说明了情况并在报上登了寻找失主的启示。那位女士看了启示后,满怀感激之情找到了司机,想给点报酬感谢,没想到该司机竟然索要高出丢失钱包几倍的报酬。

一向被誉为美德的助人为乐,却变成了助人为“钱”,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如果是这样,一双双被利益蒙蔽的眼,一张张被私利熏黑的嘴脸就全会涌现出来,社会将一片黑暗,社会秩序也可想而知了。

经济学认为,我们所有人具有自利的本性。但是,倘以“自利”推导人的一切行为,就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偏差,甚至会引起道德滑坡。比如,看见一位老人摔倒在地,扶还是不扶?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临到眼前时,却并不那么容易回答。我们不能不回顾2006年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

南京小伙彭宇好心扶起在公交站摔倒的徐老太,却被徐老太及其家人指认为他是撞倒徐老太的人。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判处彭宇4万余元的部分赔偿,判决书的逻辑是“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

“彭宇案”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按照人性自利的“常理”的判决却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大讨论:以人性自利推导人的行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会不会沦为永久的传说?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遇到此类事件时,倾向于 “不敢扶”、“扶不起”。抨击社会冷漠、号召互帮互助的声音,似乎也因此而弱了许多。

“彭宇案”让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一个逆转,不再认为“助人为乐”是一种可取的行为。这背后的经济学根源在于,原本的“助人为乐”对于帮助者而言是一种利己利他的行为:自己会收获别人不同形式的感谢。而如今“助人”成为一种不利己只利他的行为,同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帮助了别人,自己不会收获到感谢,反而会遭遇勒索、赔偿等,实在是得不偿失。长此以往,我们不能不为社会秩序而担心。

一个社会需要爱,善良,同情和互帮互助,正如我们需要在冬天相互取暖。“助人为乐”不应该被摒弃,只是我们在“助人为乐”的同时,要多留一个心眼,毕竟自己在利他的同时,也不能损害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