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3497200000013

第13章 学会宽容,学会做人(2)

五、“伊妹儿”风波

张红

我习惯于用电子邮件来了解班级,了解学生。他们或寻求帮助,或反映各类情况,或倾诉烦恼。因而,我会常常收到学生们形形色色的电子邮件。然而,一封不同寻常的“伊妹儿”打破了我内心的宁静。

“你他妈的赵老师”,这就是“伊妹儿”的第一句,接下来的那些从不良书籍或网站“copy”下来的污言秽语令人作呕,更让我触目惊心。我先是震惊,然后是担忧。我震惊的是孩子受如此之深的黄毒,忧的是由于设置名,我无法挽救这迷途的孩子!冷静思考之后,我小心翼翼地回复:

亲爱的孩子:

你现在好吗?你的来信我收到了。读后很替你担心。相信给我发完信件后,你也很惴惴不安吧!毕竟你只是个14岁的孩子,老师是不会生气的。你遇到什么麻烦了吗?我真诚地想帮助你。我正努力找到那把能够打开你心门的钥匙!

你的赵老师

轻敲回车键,邮件发送成功。作为老师,我有责任帮助他走出迷途。接下来我付诸行动,查清发信人。

第一步:借蛛丝马迹,寻羔羊于迷途

单凭一封电子邮件很难查到对方是谁,我只能于字里行间搜寻蛛丝马迹,试图寻到那只“迷途羔羊”。然而从信件的最后一句我找到了线索——“你爱管不管,反正这个周末张某某、刘某某、王某某、赵某某打算再去网吧玩个通宵”。沉迷于网络的在我们班就那么五个人,前两天因为逃学上网,我刚与他们家长联系并作了相应处理,可这上面列举的名单中单单少了一个人——晓龙,难道是他?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孤僻,喜欢独处。由于偷窃小学时受到过处分。最近又迷恋于上网,同学们反映他经常会说些很下流的顺口溜。

第二步:虚虚实实心理试探

始作俑者在我心里初步锁定,但我还需要观察。我在明处,他在暗处,他一定会看我的反应如何。上课铃还没响,我提前到了教室,班里一共有四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眼神、表情尽收眼底。和学生们有说有笑,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很自然地学生们配合着课堂教学活动,只是他不敢与我正视,即使抬头看黑板,也只是急忙瞥一眼后马上转移视线。我教英语,每个学生都多次要站起来回答问题、朗读课文、操练句型。我故意没有提问他。

第三步:寻找时机挑明真相

记得是星期五,学生在课堂上很活跃。课程正好学习“一般将来时”,有个让学生讨论周末计划做什么事话题,学生们踊跃发言:“I will fly kites with my parents.”

(我将和父母一起去放风筝)“I will watch videos with my goodfriends.”(我将和我的好朋友们一起看影碟)……在其他学生逐个说了自己的计划后,突然我问他:“Xiaolong,what will you do tomorrow ?”(晓龙,你明天做什么?)他站起来:“I will play computer games.”(我将打电脑游戏)我接着问:“Will you go to the net bar and write an e-mail to me ?”(你是否将去网吧并写一封“伊妹儿”给我呢?)他的脸涨得通红,手足无措,局促不安。学生们如坠雾中,他怎么连“yes or no”都不会说。

第四步:浪子回头——真情乍现

又是周一,我照常打开电子信箱,果然看到了他给我的回信。

亲爱的赵老师:您的邮件我收到了,我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抱歉。

因我比较迷恋网络游戏,上网逃学又被您发现,受到批评后我心里很是抵触,于是想用这种方式把对您的不满发泄出来。我错了!事实上上次给您发了邮件后,我就一直悔恨,请您原谅!这个坏习惯我一定会改掉,您就看我的表现吧。

做错事的您的学生

适可而止,我就让这事如此而过。就像他所保证的,他在学习和纪律等各方面进步很大,并顺利升入高中。偶尔有一天,我在街上碰到他。很远,他就跑过来,并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您,赵老师!”其他学生满脸迷惑,我却笑了。毕竟,那“伊妹儿”风波只属于我们两个人。

六、一道简单的问答题

徐明东

早晨刚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坐下,学生王宁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说:“老师,我口袋里的五十元钱不见了。”“是不是放在别的地方了?”我问道。“不可能,我清清楚楚记得,是在上衣的口袋里的,今天早晨起来我拿钱买饭就不见了。”而后我帮他把宿舍的每个角落找遍了,确定钱丢了后,我告诉王宁先不要声张。

王宁走后,我努力思考这种棘手的事该如何处理。来硬的,直接翻每个学生的口袋,找出“真凶”,如果这样的话,违法不说,即使钱找到了,也会让这个学生背上“小偷”的恶名,我不希望如此,教育是为了育人而非惩罚人;来软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找“嫌疑人”谈话,让他主动承认,可又无明确的目标。看来得另辟蹊径,我一边向教室走,一边思索处理的办法,一个新的想法在心中形成。

“五十元钱能干什么?”来到教室,我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个题目。

“同学们,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就是黑板上我写的这个。”

立刻教室里议论纷纷:“问题这么简单,还用得着讨论?!”

“就五十元钱,能干点儿啥?”“顶多也就吃一顿肯德基。”……五分钟后,我让学生举手回答。班里有小作家之称的刘甜甜说:“五十元钱可以买几本我喜欢的书。”“五十元钱,可以买很多零食吃。”爱吃零食的黄蒙说。

“五十元钱,我可以给奶奶买一副老花镜,奶奶花了眼,缝衣服、看报很不方便。”刘炜说。

“刘炜同学说得很好,他首先想到了不是给自己而是给奶奶买东西,这说明刘炜很有孝心,也很细心。”我及时表扬了他。

接下来,自然而然地学生给出的答案转移了方向,温暖的感觉涌上心头。

“老师,捐给希望工程,给西部的小朋友买些日常学习用品。”班长说完,我第一个鼓掌。

“老师,南方遭受雪灾,五十元钱能买件棉袄给灾区的小朋友。”

“五十元钱可以让那些‘要饭’的人吃一顿饱饭。”讨论越来越热烈,学生们很踊跃,但我注意到刘刚一直没有抬头,更没有举手发言,难道会是他?

“同学们想知道老师的答案么?”

“想。”学生们众口一词。“五十元能做许多好事,同样也能做坏事,它甚至会将一个人的一生毁掉。”台下传来学生的惊讶声。接着我说:“有一个学生,兜里没有钱,可因为喜欢一个游戏机,偷偷地拿了同学的五十元钱,侥幸没被发现,也没被查出来,他以为这样来钱容易,于是慢慢地,染上了偷窃的习惯。最终被发现,从此他背上了小偷的恶名,同学都远离他,老师不喜欢他,毕业后因为偷盗进了监狱。就是因为五十元钱,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台下一片沉静,刘刚的脸有点发红。

我真担心一番说教能否起到作用,为了验证一下,也为了给刘刚一个台阶,我撒了个谎:“昨晚,王宁同学的五十元钱不知掉到宿舍的哪个角落里了,也有可能不小心被其他同学叠到被子里了,现在请男生立刻回宿舍帮着找一找,这可是王宁给他母亲买药的钱,丢了钱他肯定十分着急。”我为的是给他一点准备的时间,让刘刚提前一步回宿舍开门。

男生飞跑回宿舍,细致地寻找每个角落,被子伸开又叠起来,几分钟后,“老师,钱找到了,在我的枕巾下面。”王宁一脸不解地说。我马上让其他学生走了,跟他说:“钱找到了,不要再追究。”

顺利地解决了偷钱风波。

不久,刘刚写信说:“老师,你没有让我一错再错,又给我留足了面子,我真心地谢谢你……”

学生偷钱,老师追究,一经查出,严厉批评,当众检讨,让他丢丢人,好像天经地义,然而我们要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尊,即使犯错,也应找一个机会或创造一个机会让他自行改正。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和风细雨,待人宽容,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的方式。你说是吗?

七、只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郭颖娟

“又是他,这个不做作业的专业户。”我一边抱着一个纸箱和十个乒乓球,走向教室,一边生气地自言自语。

一进教室,我就直奔杨达的座位,他正在组长的“监视”下极不情愿地补做家庭作业。这是个特殊的孩子,由于上学路程远,上学放学一直是坐校车的,父母是厂里的工人三班倒,实在无力顾及孩子的家庭作业。下午放学的时间一到,得保证乘车不耽误,所有事情全部要开绿灯,这样更使他“无法无天”——校车一到老师得放行,今天的事明天再说,作业拖拖拉拉,回家不做作业。我把他正在补做的口算拿起,组长就“告状”:“老师,他其他全部没有做,只做对了第一题。”“噢,知道了。”我说:“辛苦了!你先忙你的吧!”看着杨达低着头,一副低头认罪的样子,我把批评的话忍下了。奇怪!那天我竟然没有说一句批评的话。

那天的数学课是关于“可能性”的学习,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孩子们的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我拿出一个纸箱和十个乒乓球(八个黄,两个白),请孩子们猜想:连续摸二十次,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在猜测和说理后,我说:“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摸一摸。”孩子们激动起来,都争先恐后,我有意拖长声音说:“那就请我们班最——”我把“最”字拖长了音,就是不说下文,孩子们纷纷说,作业正确率最高的,表现最好的,作业最认真的,吃饭最不浪费的,背古诗最好的……我摇摇头,说:“今天,老师要请进步最快的杨达。”教室里一片叹息声,“昨晚他做了一道口算题,而且做对了,有进步,所以请他。”听完我的话,教室里静了下来,杨达显得十分兴奋又有点羞怯,脸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羡慕的目光中,他把手伸进了纸箱,摸出了第一个球。我发现他的手有点抖,然后他大声地说:“黄色”。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他大声说话的声音非常悦耳,音乐老师说他唱歌不错也就难怪了。

最后,他总结说:“黄球多,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我说:“这是杨达送给大家的,他一定也希望大家送给他几句话,可以用我们这节课学的词‘一定、不可能、可能’,送给他什么话呢?”数学科代表说:“杨达可能会把明天的家庭作业完成。”我心里不禁暗暗赞叹,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一语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杨达不可能以后能够完成家庭作业。”他的同桌站起来说。我问:“杨达,你有什么要对大家说的吗?”“我一定能完成家庭作业,请大家相信。”杨达急切地说。“老师相信你,”我说,“小朋友们也相信,是吗?”

我想:这个“一定”一定是他当时的真心话,我很为自己先前没有一句批评的话语而庆幸,也很庆幸把一个只做了一道口算题的孩子称作进步快的人,又让他成了全班羡慕的摸球人。虽然我只看到他的手有点发抖,可我想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更在颤抖。至于他的“一定能”坚持,我暂时不想去下定论,但作为老师,应当允许孩子有个反复的过程,也应当深知孩子的成长是螺旋上升的,只要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就应该用爱去包容他们,用爱去打动他们的心灵,用爱去唤醒他们,用爱去感化他们。

爱就是最完整的教育。同样,缺乏爱的教育是那么的空洞,那么的无力,这也决定了它必然会失败。

只要我们用爱去温暖孩子,用爱去感染孩子,你就会发现,他们所需要的绝非批评和讥讽,而是那无微不至而又无所不能的爱。

相信自己,更相信他们!

八、蚌的胸襟

程言峰

有这样一则故事:英国一所小学里的校长很喜欢小动物,其中他最喜欢一只叫“拉爱科”的小狗。课余时间他经常带着“拉爱科”跟学生们一起玩耍。有一天,校长突然发觉“拉爱科”不见了——最终,他在花园边找到了被剖开了肚子的心爱的小狗,其内脏几乎全被掏了出来。“凶手”很快被找到了,是小学生麦克劳德。后来校长得知,这个孩子好奇心极强,总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因而导致了这一悲剧。校长爱狗但更爱学生,他最后决定惩罚麦克劳德,罚他画两幅画——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一幅是人体骨骼图……长大以后,麦克劳德成了一位著名的解剖学家,那两幅画至今还收藏在英国皮亚丹博物馆里。

我惊叹于这位校长惩罚手段的高明。麦克劳德后来的成功,得益于小时候他的好奇心受到校长的保护和引导。孩子有错,应该教育,但如何教育却大有学问。有些教师认为教育就是制服,让错者不敢再犯。因此,学生一旦犯点错误,就毫不客气地大声呵斥、贬低、侮辱,使孩子们稚嫩的心灵遭受到难以承受的刺激。不客气地说,这种做法,纯粹是报复和解恨。而麦克劳德的校长呢,心爱的小狗被害,最初他一定是暴怒的。但是,最后他却容忍了,只给“凶手”一种善意的“惩罚”。这不正像一枚蚌面对猛然袭入的沙子吗?——一种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