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一千个问题(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3511800000010

第10章

布朗人大多信奉鬼神,崇拜祖先。受傣族影响,西双版纳地区布朗人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举行“开门节”、“关门节”等宗教性质的活动。

布朗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部分人习惯用汉文和傣文。舞蹈常用象脚鼓,钹和小三弦伴奏。布朗山一带的布朗人爱跳“刀舞”,青年们喜欢跳“圆圈舞”。墨江的布朗人每逢节日和婚嫁,盛行“跳歌”,边歌边舞,通宵不散。

14.平坝上的阿昌族

阿昌族流行“串姑娘”的习俗。在通红的篝火旁,常常有一群身穿盛装的青年男女,唱着情歌,互问互答,通宵达旦。也有的小伙子独自到他所喜爱的姑娘家附近,用芦笙吹奏动人的曲调,吸引姑娘的注意。他们虽然婚前恋爱自由,但是结婚仍由父母包办,所以经常出现抢婚现象。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及保山地区的龙陵等县。聚居区河流遍布,高山耸立,高山流水间形成户撒、腊撒等平坝。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于种植水稻。梁河地区的“毫安公”水稻品种,曾称为“水稻之王”。户撤地区的阿昌族善于打制刀具,“户撒刀”既是生产工具又是防身武器,远近闻名。户腊的因草也十分有名,远销缅甸。

阿昌族男子穿蓝、白、黑等素色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女子爱戴银饰品。未婚女子穿长裤,辫子盘于头顶。已婚妇女一般穿裙子和窄袖对襟衣,用青、蓝布包头。青年男女有嚼槟榔的习惯,牙齿往往被染成黑色,还喜欢吃酸性食品。住房一般是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

户撒地区的阿昌人普遍信奉小乘佛教,梁河地区则多信鬼神,也崇拜祖先。人死后一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必须火葬。

阿昌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对歌”是青年男女十分喜爱的活动,象脚鼓舞和猴舞也很流行。阿昌族的雕刻艺术达到很高水平,在家具,建筑物、佛龛上雕刻的动物植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15.自称“白人”的普米族

每年夏历腊月十四日,普米人穿着鲜艳夺目的新装,扶老携幼,到村边的山上扎营露宿。傍晚,他们燃起一堆堆篝火,吹起笛子和葫芦笙,唱着欢快的歌,一围着篝火翩翩起舞。这是普米族人民在欢度大十五节的情景。

普米人自称“普日米”、“普英米”,意思都是“白人”。他们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兰坪、丽江、维西、永胜等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蚕豆、大麦、青稞等。畜牧业仅次于农业,牲畜以牛羊居多,家庭养猪、鸡、蜜蜂。副业有织羊毛衣、麻布,编制竹器,酿酒,打猎,采药等。

普米族男子穿麻布短衣和宽大的裤子,披白羊皮坎肩,腰间佩刀。永胜地区的妇女喜包大头帕,穿大襟衣、百褶长裙,用染有红、绿、蓝、黄的彩带束腰,背披羊皮。村寨大多建在半山缓坡上,一般相距半公里,炊烟相望,鸡犬相闻。房屋为木结构,分为二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室外挂牛、羊头颅,表示财富。食物以玉米为主,喜欢吃用猪肉制作的“琵琶肉”。

普米人崇拜多神,祭祀祖先,也有人信奉喇嘛教或道教。有本民族的语言,现在通用汉文。普米人能歌善舞,每遇婚丧节日,他们都要举行对歌活动。

16.怒江之畔的怒族

在碧江的怒族地区,谁要想记住一个男子的全名十分困难,因为他的全名是从十多代甚至上溯到40代祖先的名字说起,最后才是他自己的名字。上一代的名字的最后一两个音节冠于下一代名字之前,如此世代相连,好像链条一环扣一环的名字,一直保留在许多地区的怒族人民中间。

怒族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历史上分别受傈僳族、纳西族、白族等土司、头人的统治,生产力水平低下,有些地区甚至还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怒族地区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怒江地区的怒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妇女善织麻布,男子则编制各种竹篾器物。

怒族男女都穿麻布衣。一般女子在十二三岁后穿长裙、右大襟上衣。贡山怒族妇女则用两块麻布围身。男子穿长衣短裤,成年人喜欢左腰佩砍刀,右肩背弓箭。怒族入以玉米、荞麦为主食,喜欢饮酒。住宅分木板房与竹篾房两种。一般为两问,外间待客,设有火塘,内间为卧室并储藏粮食,不许外人进入。

怒族人崇拜图腾,信仰万物有灵,巫术是较普遍的宗教仪式。一部分怒族人信奉藏传佛教、天主教或基督教。过去行天葬,后来改行土葬。如夫妻合葬,妇女则须向男子屈肢侧葬。

怒族有本民族语言,又普遍会说傈僳语,各地方言差异较大,没有本民族文字。怒族人的诗歌大部分是即兴编唱,舞蹈粗旷豪放,节奏鲜明,喜爱用歌舞表达自己真挚的思想感情。

17.“古老的茶农”德昂族

在云南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的广大山区,随处可见茂密葱翠的茶园。德昂人家家户户都栽种茶树,饮茶是他们的一大嗜好。在很久以前,德昂人就以栽种茶树著称,被誉为“古老的茶农”。

德昂族旧称“崩龙族”,散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临沧、思茅等地区所辖各县。潞西县三合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是德昂族的聚居区。

德昂族妇女穿开襟短衫,头缠包头,戴银器及彩色玻璃珠,束腰箍,扎裹腿。男子穿黑布圆领大面襟,缠黑色或白色包头。少年喜欢戴大耳坠和银项圈。男子有纹身习惯。

德昂人信奉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多数村寨都有自己的佛寺、佛爷和小和尚。男女婚前享有恋爱自由。过去如果男方提出离婚,只要出几斤米、几元钱,请村寨头人祭神树后,即可通知女方回娘家。女方提出离婚,则要赔偿男方聘礼。人死后一般实行土葬。如果是凶杀或孕妇难产而死,要火化。

德昂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刺绣和雕刻技艺出色。木鼓是德昂族独特的乐器,用木鼓伴奏的舞蹈,叫做木鼓舞。

18.独龙河谷的独龙族

独龙族旧称“俅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1949年以前,农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采集和渔猎是独龙人重要的生产方式。采取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一般与访亲探友结合在一起,带去自己的土特产,带回对方的土特产,双方用刻木记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独龙族人民获得了新生,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独龙族男女都散发,前齐眉,后披肩,左右齐耳。过去,独龙人衣着简单,男女都用一块条纹麻布围身,自左肩掖下抄向胸前,用草绳或竹针拴结。通常是白天为衣,夜间做被。有的男子甚至只在腰下围一串树叶。少女有纹面的习惯,图案以氏族不同而有所差异。独龙河北部住木房,南部住竹房。

独龙人大多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信鬼。独龙族唯一的节日是过年,在农历腊月举行,没有固定日期,过年时,友好的家族互相邀请,剖牛祭天,跳牛锅庄舞。

独龙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

19.基诺洛克山区的基诺族

相传在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率军南征云南,其中有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因征战困乏掉了队。当这支队伍赶上大军时,孔明先生因他们违犯军纪,不再收留,给他们一袋茶籽,要他们以种茶养生,并按自己帽子的式样盖房。于是,这支队伍就留在基诺山,成了基诺族的先民。至今,基诺人仍尊奉诸葛孔明,祭神祭鬼时呼喊“孔明先生”。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的基诺洛克乡。“基诺”的意思是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在公元20世纪50年代初,基诺族社会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每个农村公社就是一个村寨,土地归村社所有。在农业生产中盛行换工互助,狩猎后实行平均分配。基诺人以刀耕火种的农业为主,种植早稻、玉米、棉花等作物,盛产香蕉、木瓜。基诺山以出产普洱茶闻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基诺族由原始社会的农村公社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生产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基诺族男子穿白色无领棉布上衣,衣背后绣有圆形彩色光芒图案,下穿棉布白裤。女子头戴披风式尖顶帽,上穿镶有七色纹饰的短褂,胸前有三角形贴身衣兜。下穿黑白色相间的短裙。基诺人最隆重的节日是过年,称为“特毛且”,日期由长老决定。一旦首席长老家专有的大鼓敲响,就宣告新年开始,全村人齐集他的家里,跳舞唱歌,庆祝节日。

基诺族盛行祖先崇拜,相信万物有灵。人死后,挖独木为棺,土葬于公共墓地,不留坟冢。

基诺族男子举行成丁礼时,聚众将牛刺杀祭祖,分食牛肉,由父母赠给全套农具和成年人衣饰,并彻夜歌舞。行成丁礼后,正式参加成年男子的劳动组织“波勒”,并获得恋爱权利。

基诺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过去靠刻木、刻竹记事,有着丰富的传说故事。

20.起源于“五溪”的苗族

苗族能歌善舞,芦签是他们最喜爱的乐器。它由六支竹管组成,大的长达一两丈,小的只有八九寸。苗族的芦签舞蜚声国内外。

秦汉时代,苗族的先民聚居在“五溪”(今湖南省西部和贵州省东部地区),后来不断迁徙,分散到南方各省。现在,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等省、区。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交界地带(以湘西为主)有较大聚居区,在广西大苗山、滇黔桂和川黔滇交界地带、海南省有小聚居区。由于苗族人依山傍水为家,因而居住区大多适宜农作物和经济林生长,并有丰富的矿藏资源。

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中。妇女大多穿大风短衣和百褶裙。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较长和较短的木桩支撑,在桩上铺楼板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关家畜。

苗族人大多信奉万物有灵或多鬼神,祀奉祖先,崇拜自然。苗族的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小伙子和姑娘通过“游方”、“坐妹”、“会姑娘”、“跳花”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双方如有意,互赠礼品作为定情信物,然后恋爱成婚。

苗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大量优美的诗歌和传说故事流传至今。“飞歌”(即高声唱歌)享有盛名,常为二人或四人齐唱,热烈奔放,有强烈的感染力。苗族乐器以芦笙,木鼓、皮鼓、铜鼓最负盛名。挑花、刺绣、织锦、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瑰丽多彩。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过去没有统一的文字,1956年创制了拼音文字。

21.僚人的后裔仡佬族

在仡佬族的山寨中,直到20世纪初还流行爸爸代替妈妈坐月子的习俗。刚做了几天妈妈的妇女要下地干活,由孩子的爸爸代替妈妈躺到床上,抚育新生婴儿,并受到特殊的照顾和护理。相传这是为了加强爸爸与新生婴儿之间的血肉联系,从而确定父权。

仡佬族是古代居住在今贵州一带僚人的后裔,僚人是汉代夜郎国的主体民族之一,宋代以后称为“仡佬”。仡佬族现在大多散居在贵州省,少数分布在广西和云南。

仡佬族由于长期与汉族等兄弟民族杂居,生活习惯比较相似。仡佬族妇女原来穿的短上衣、长统裙、勾尖鞋,在距今八九十年前就少见了。仡佬人以玉米、大米为主食,也吃白面、小米、高粱等,喜欢吃酸辣食物和糯米粑粑。住宅是土筑房、篾编房或石砌房。有的地方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遗俗,姑娘在出嫁前要打掉上腭一二颗大牙,称为“打牙仡佬”。

仡佬族使用仡佬语,通甩汉语。民间文娱活动有“打花龙”、“打篾鸡蛋”,花龙用细篾编成小球,内装碎碗片和一两枚铜钱,由两人一组对打。篾鸡蛋比花龙稍大,里面塞满稻草,分两队手送脚踢,沾身算输。

22.壮族的孪生兄弟布依族

布依族聚居在今贵州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周围。传说,古时有个叫白妹的美丽姑娘,为了躲避大财主苏莽的迫害,和恋人木哥出逃。白妹把白布变成河流,梭子变成小船,向前漂去,苏莽乘坐大船在后面紧追不舍。漂到黄果树附近,白妹将围腰上的喜鹊尾巴变成剪刀,把河水剪成了两段,后面的苏莽一下子跌进了万丈深渊。河水从万丈悬崖上落下,形成了今天美丽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兴义、安顺地区的几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魏晋至唐代,布依族和壮族都被称为“俚僚”,后来由于长期分居,形成了两个民族。可以说,布依族是壮族的孪生兄弟。

布依族聚居区风景秀丽,除黄果树瀑布外,还有被誉为“贵州高原之花”的花溪。那里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盛产木棉剑麻、竹笋、香蕉、黄果以及松杉、青冈等建筑木材。蜡染是布依族珍贵的手工艺品。

布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绣花围腰,也有穿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蜡染百褶长裙的。在节日里,妇女还戴各种银质首饰。

布依人普遍信奉鬼神,崇拜祖先,也有一些人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青年男女恋爱与社交自由,盛行“赶表”习俗:未婚男女利用节日、赶场等机会聚集在一起对歌,姑娘如果看中了哪个小伙子,就把精心绣制的绣球抛给他,两人再到离会场不远的地方对唱山歌,倾诉衷情。

布依族有本民族语言,1956年创制了拼音布依文。